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国产特黄特色a级在线视频,国产一区视频一区欧美,亚洲成a 人在线观看中文

  1. <ul id="fwlom"></ul>

    <object id="fwlom"></object>

    <span id="fwlom"></span><dfn id="fwlom"></dfn>

      <object id="fwlom"></object>

      薄透鏡參數(shù)測量感想

      時間:2019-05-12 11:28:43下載本文作者:會員上傳
      簡介:寫寫幫文庫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薄透鏡參數(shù)測量感想》,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寫寫幫文庫還可以找到更多《薄透鏡參數(shù)測量感想》。

      第一篇:薄透鏡參數(shù)測量感想

      物理實驗后感想

      隨著薄透鏡的參數(shù)測量實驗的結束,我完成了大學物理實驗這門課程的學習。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在物理實驗中,影響物理實驗現(xiàn)象的因素很多,產(chǎn)生的物理實驗現(xiàn)象也錯綜復雜。通過精心設計實驗方案,嚴格控制實驗條件等多種途徑,在我們的努力下順利地解決物理實驗呈現(xiàn)的問題,考驗了我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加深了我們對有關物理知識的理解。

      做大學物理實驗,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快速高效地完成實驗,達到良好的實驗效果,需要課前認真地預習。首先是根據(jù)實驗題目復習所學習的相關理論知識,弄清楚所要進行的實驗的總體過程、實驗的目的、實驗基本原理,了解實驗所采用的方法,思考實驗可能用到的相關實驗儀器,了解儀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然后需要寫預習報告,預習報告能夠幫助我們順利完成實驗中的各項操作,預習報告一般包括實驗目的、基本原理、實驗儀器、操作步驟、測量內(nèi)容、數(shù)據(jù)表和思考題等。數(shù)據(jù)表需要仔細設計,剛開始時因為不注意預習報告里的數(shù)據(jù)表格,將數(shù)據(jù)隨便的記錄在一張紙上,結果發(fā)現(xiàn)整理數(shù)據(jù)時會出現(xiàn)很多混亂和錯誤,后來汲取了教訓,在實驗前根據(jù)所要測的物理量和實驗步驟設計好數(shù)據(jù)表格,在實驗記錄時和處理數(shù)據(jù)時輕松了不少。實驗教會了我們要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的實驗習慣,同時,對于不明白的問題,或問老師、或跟同學討論、或查相關的資料,只有把實驗中所有的地方都弄通弄透徹,才能達到實驗應有的效果.預習是做實驗前必須的工作,但是實驗的主要工作還是課堂操作.課堂操作需要我們嚴格的遵守實驗的各項原則,要將儀器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以方便使用和確保安全,比如:經(jīng)常需要操縱或調(diào)節(jié)的器件,應該放在便于操縱的位置上。實驗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實驗儀器的操作要求來操作,所有儀器要調(diào)整到正確的位置和穩(wěn)定的狀態(tài),在安裝和調(diào)整儀器時還不能使用書本這些本身就不穩(wěn)定的物品做墊塊,否則容易造成測量數(shù)據(jù)的分散性,影響實驗質(zhì)量,并且容易在成實驗儀器的損壞。在實驗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故障或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與理論上的現(xiàn)象不符,此時首先應認真思考并檢查實驗儀器使用是否正確,不正確的及時進行改正,切不可敷衍過關,草草了事。對于讀數(shù),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尤其是對一些精度比較高的儀器,讀數(shù)一定要按照正確的讀數(shù)方法并且一定要細心。對于數(shù)據(jù)的紀錄,則要求我們要有原始的數(shù)據(jù)紀錄,它是記載物理實驗全部操作過程的基礎性資料。而且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認真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做如實的記錄。如果發(fā)現(xiàn)實驗現(xiàn)象與實驗理論不符合,或者測試結果出現(xiàn)異常,就應該認真檢查原因,并細心重做實驗。實驗完成后,應把所有的實驗儀器恢復到原位,并清理實驗臺.實驗操作完成后,應認真地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是對實驗定量分析的依據(jù),是探索、驗證物理規(guī)律的第一手資料.在系統(tǒng)誤差一定的情況下,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得恰當與否,會直接影響偶然誤差的大小。所以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是實驗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撰寫實驗報告和進行問題討論等也是大學物理實驗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驗報告是對我們寫作能力和總結能力的一種鍛煉,實驗報告也促進我們對實驗過程以及所得結論進行更深刻的思考。我們的實驗報告應包括實驗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以及對這些現(xiàn)象的解釋,實驗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以及對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并求得最終的結果,計算其與理論值的誤差,得出最終的結論。

      如此,一份認真的,高水平的實驗報告才算是為本次實驗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加強基礎,重視應用,開拓思維,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zhì) ”是大學物理試驗的指導思想;“加深學生對有關物理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科學實驗習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大學物理實驗的目的。大學物理實驗這門課程,是對個人能力的一種鍛煉,它不但鍛煉了我的細心、耐心,而且使我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這一學期物理實驗課程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但我知道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將在日后的生活學習中更加注意運用物理實驗的思想。

      第二篇:薄透鏡焦距測定物理實驗報告

      南 昌 大 學 物 理 告 實 驗 報 告

      課程名稱:

      大學物理實驗

      實驗名稱 :

      薄透鏡焦距的測定

      學院 :

      信息工程學院

      專業(yè)班級:

      學生姓名 :

      學號 :

      實驗地點 :

      基礎實驗大樓

      座位號:

      01

      實驗時間:

      第 7 7 周星期 3 3 下午4 點開始

      一、實驗目的 :

      1.掌握光路調(diào)整的基本方法; 2.學習幾種測量薄透鏡焦距的實驗方法; 3.觀察薄凸透鏡、凹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

      二、實驗原理:

      ((一))凸透鏡焦距的測定

      1.自準法 如圖所示,在待測透鏡 L 的一側放置一被光源照明的物屏 AB,在另一側放一平面反射鏡 M,移動透鏡(或物屏),當物屏 AB 正好位于凸透鏡之前的焦平面時,物屏 AB 上任一點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透鏡折射后,仍會聚在它的焦平面上,即原物屏平面上,形成一個與原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倒立實像

      。此時物屏到透鏡之間的距離,就是待測透鏡的焦距,即

      由于這個方法是利用調(diào)節(jié)實驗裝置本身使之產(chǎn)生平行光以達到聚焦的目的,所以稱之為自準法,該法測量誤差在 之間。

      2.成像法 在近軸光線的條件下,薄透鏡成像的高斯公式為

      當將薄透鏡置于空氣中時,則焦距為:

      式中

      為像方焦距,為物方焦距,為像距,為物距。

      式中的各線距均從透鏡中心(光心)量起,與光線行進方向一致為正,反之為負,如圖所示。若在實驗中分別測出物距 和像距,即可用式求出該透鏡的焦距

      。但應注意:測得量須添加符號,求得量則根據(jù)求得結果中的符號判斷其物理意義。

      3.共軛法

      共軛法又稱為位移法、二次成像法或貝塞爾法。如圖所示,使物與屏間的距離

      并保持不變,沿光軸方向移動透鏡,則必能在像屏上觀察到二次成像。設物距為

      時,得放大的倒立實像;物距為

      時,得縮小的倒立實像,透鏡兩次成像之間的位移為 d,根據(jù)透鏡成像公式,可推得:

      物像公式法、自準法都因透鏡的中心位置不易確定而在測量中引進誤差。而共軛法只要在光具座上確定物屏、像屏以及透鏡二次成像時其滑塊移動的距離,就可較準確地求出焦距

      。這種方法無需考慮透鏡本身的厚度,測量誤差可達到。

      操作要領:

      粗測凹透鏡焦距,方法自擬。

      取 D 大于。

      調(diào)節(jié)箭矢中點與透鏡共軸,并且應使透鏡光軸盡量與光具座導軌平行。往復移動透鏡并仔細觀察,成像清晰時讀數(shù)。重復多次取平均值。

      (二)凹透鏡焦距的測定

      成像法(輔助透鏡法)

      如圖所示,先使物 AB 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

      后形成一大小適中的實像,然后在和

      之間放入待測凹透鏡,就能使虛物

      產(chǎn)生一實像

      。分別測出

      之間距離、,根據(jù)式

      即可求出的像方焦距。

      三、實驗儀器:

      光具座、凸透鏡、凹透鏡、光源、物屏、平面反射鏡、水平尺和濾光片等

      四、實驗內(nèi)容和步驟:

      1.光學系統(tǒng)的共軸調(diào)節(jié)

      共軸調(diào)節(jié)是光學測量的先決條件,也是減少誤差、確保實驗成功的重要步驟。所謂“共軸”,是指各光學元件(如光源、物、透鏡等)的主光軸重合。由于在光具光具座上進行,所以須使光軸平行于光具座導軌的刻度線。具體調(diào)節(jié)分兩步進行:

      a.粗調(diào)。將安置于光具座上的各光學元件靠攏在一起,用眼觀察,并調(diào)節(jié)它們的中心使它們處在同一高度,且連線(光軸)平行于導軌。

      b.細調(diào)。將各光學元件按實驗要求移開,利用透鏡成像規(guī)律進一步調(diào)整,移動透鏡及屏時,將大小不同的像生成在不同的位置。若這些大小不等的像的中心在屏上的位置重合,則說明系統(tǒng)已共軸;若在移動透鏡的過程中,像的中心位置不重合,則應調(diào)節(jié)透鏡的高低或左右位置。2.測凸透鏡的焦距

      a.用物距像距法測 f 4 次,每次測量應改變物距,分別代入公式(2)求 f,將結果表示成 f f ? ?。

      b.用自準法測 f 2 次求平均值,結果以 f f ? ? 表示。

      c.用位移法測 f 2 次。在同一 D 值下測 d 2 次,以公式(6)分別算出 f,并將結果表示成 f f ? ?。3.測凹透鏡的焦距

      a.以物距像距法測 2 次,每次改變物距,測像距,分別代入公式(2)求 f,結果以 f f ? ? 表示。

      注意:在測量凹透鏡的焦距時,測得的數(shù)據(jù)誤差往往較大,原因主要有 4 個方面:共軸沒有調(diào)節(jié)好;選凸透鏡成的小像作為物;選擇物距 u 值沒有盡可能的大;沒有認真判斷像的清晰位置。

      五、實驗數(shù)據(jù) 與處理:

      凸透鏡 1、自準法 物/mm 透鏡/mm 焦距/mm 1094.5 1307.2 212.7 1093.6 1307.8 214.2

      所以

      2、物像法:

      物 B/mm 透鏡 O/mm 像 B/mm 透鏡 1 1307.2

      950.2

      444.3

      1307.2

      851.1

      458.1

      透鏡 2 1307.2

      1142.9

      1062.1

      1307.2

      1165.8

      1078.9

      所以對于凸透鏡 1(1,2 代表第 1、2 次實驗):

      所以

      f =f 1 + f 22= 213.45mmS 1,2 = B-O =[357.0456.1]S“ 1,2 = B”-O =[-505.9-393.0]f 1,2 =-f “ 1,2 =S 1,2 ′S” 1,2S 1,2-S“ 1,2=[209.3211.1]f =f 1 + f 22= 210.2mm

      對于不確定度:

      A 類不確定度:

      B 類不確定度:

      所以合成不確定度為:

      所以焦距 f 最終可表示為

      對于凸透鏡 2(1,2 代表第 1、2 次實驗):

      所以

      對于不確定度:

      A 類不確定度:

      B 類不確定度:

      所以合成不確定度為:

      所以焦距 f 最終可表示為

      共軛法:

      物 B/mm O1/mm O2/mm 屏 B”/mm 1307.2

      954.5

      775.2

      429.8

      DA =(f-f)2i=12?2-1= 0.9mmDB=0.02mmu = DA 2 +DB 2 = 0.9mmf = f ±u = 210.2±0.9mmS 1,2 = B-O =[164.3141.4]S“ 1,2 = B”-O =[-80.8-86.9]f 1,2 =-f “ 1,2 =S 1,2 ′S” 1,2S 1,2-S“ 1,2=[54.253.8]f =f 1 + f 22= 54.0mmDA =(f-f)2i=12?2-1= 0.2mmDB=0.02mmu = DA 2 +DB 2 = 0.2mmf = f ±u = 54.0±0.2mm

      1307.2

      994.8

      638.2

      332.9

      1307.2

      1240.9

      919.8

      853.8

      1307.2

      1238.9

      984.9

      917.9

      對于凸透鏡 1(1,2 代表第 1、2 次實驗):

      所以可以知道

      求平均值得

      對于不確定度:

      A 類不確定度為

      B 類不確定度為

      所以合成不確定度為:

      所以 f 可以表示成對于凸透鏡 2(1,2 代表第 1、2 次實驗):

      所以

      D 1,2 = B”-B =[877.4974.3]d 1,2 =O 2-O 1 =[179.3356.6]f 1,2 =D 2-d 24′ D=[210.2210.9]f =f 1 + f 22= 210.6mmDA =(f-f)2i=12?2-1= 0.4mmDB=0.02mmu = DA 2 +DB 2 = 0.4mmf = f ±u = 210.6±0.4mmD 1,2 = B“-B =[453.4389.3]d 1,2 =O 2-O 1 =[321.1254.0]f 1,2 =D 2-d 24′ D=[56.555.9]

      求平均值得

      對于不確定度:

      A 類不確定度為

      B 類不確定度為

      所以合成不確定度為:

      所以 f 可以表示成:

      凹透鏡:

      單位/mm 物屏 A 凸透鏡 O1 凹透鏡 O2 像 A” 像 A“" 凹透鏡 1 1370.2 844.8 545.8 465.1 171.5 1370.2 844.8 538.2 465.1 273 凹透鏡 2 1370.2 844.8 499.9 465.1 333.8 1370.2 844.8 505.2 465.1 234.1 對于凹透鏡 1(1,2 代表第 1、2 次實驗):

      所以

      求平均值得

      對于不確定度:

      f =f 1 + f 22= 56.2mmDA =(f-f)2i=12?2-1= 0.3mmDB=0.02mmu = DA 2 +DB 2 = 0.3mmf = f ±u = 56.2±0.3mmS 1,2 =O 2 A”=[80.773.1]S“ 1,2 =O 2 A”=[374.3265.2]f 1,2 =SS“S-S”=[-102.9-100.9]f =f 1 + f 22=-101.9mm

      A 類不確定度為

      B 類不確定度為

      所以合成不確定度為:

      所以 f 可以表示成:

      對于凹透鏡 2(1,2 代表第 1、2 次實驗):

      所以

      求平均值得

      對于不確定度:

      A 類不確定度為

      B 類不確定度為

      所以合成不確定度為:

      所以 f 可以表示成:

      六、誤差分析 :

      1、地面的不完全水平導致光具座的不同程度的傾斜,從而在實驗過程中影響各光學元件的同軸等DA =(f-f)2i=12?2-1=1.0mmDB=0.02mmu = DA 2 +DB 2 =1.0mmf =-101.9?1.0mmS 1,2 =O 2 A“=[34.840.1]S” 1,2 =O 2 A“=[166.1271.1]f 1,2 =SS”S-S“=[-44.0-47.1]f =f 1 + f 22=-45.5mmDA =(f-f)2i=12?2-1=1.5mmDB=0.02mmu = DA 2 +DB 2 =1.0mmf =-45.5?1.5mm

      高操作; 2、因為使用過于頻繁而保存不當,光具座上或多或少出現(xiàn)銹跡影響讀數(shù),導致實驗數(shù)據(jù)有誤; 3、長時間的使用和多人操作使得各透鏡表面及邊緣或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從而引起透鏡焦距的改變,使得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與儀器原始數(shù)據(jù)有所相差; 4、實驗重復次數(shù)過少,實驗的偶然性較大,多重復幾次實驗求平均值更好。

      5、由于場地及實驗儀器的限制,使得實驗中某些移動略微不便,結果是不能得到更多更完備的實驗數(shù)據(jù),間接影響最終結果;

      七、思考 題 :

      1.利用 f=(D*D-d*d)/4D 測量凸透鏡焦距有什么好處? 答:涉及測量量少,減少誤差。

      2.試證明,共軛法中,物與屏間的距離。

      由公式

      得 D(D-4f)=,又因為 D>0,所以。

      八、附上 原始數(shù)據(jù):

      第三篇:測量感想

      工程測量的實習結束了,在這短短十幾天的學習中,使得我收獲頗多。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課堂所學的測量學知識,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水準儀、經(jīng)緯儀、測量距離、角度、高差等,還有基本了解了制圖的過程和一些規(guī)范。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點位的科學。既然是要測量就離不開實踐。實踐是對測量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課,我并沒有掌握很多具體知識,尤其是對儀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當剛剛開始開始測量的時候,我的心里還一陣陣的發(fā)愁:該如何把任務進行下去。當動手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其實并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后自己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jīng)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致,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特別是在使用水準儀,經(jīng)緯儀這樣精密的儀器時,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為稍有差錯就可能導致數(shù)據(jù)的偏差很大,更會導致以后其它量的測量出錯,最終導致數(shù)據(jù)計算的錯誤,比如我們剛開始測量角度時,一個基準點沒有瞄準,導致一個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閉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經(jīng)過校驗,才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哪兒。

      我還學會了吃苦耐勞,學會了艱苦奮斗的作風。實習期間恰好是寒冷的冬季,北方的冬天天氣很冷,對于露天作業(yè)的我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我們改掉以往睡懶覺的習慣,早上六點多就起來,8點左右就開始測量,我們下午1點開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天黑無法看清為止。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思考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們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而不是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

      通過這次實習我自己還總結出一些測量時應該注意的事項。(1)標尺要立直,盡量避免晃動,有晃動時,應該選擇數(shù)據(jù)最小的時候進行讀取。在讀數(shù)前一定將水準儀視野的水準氣泡調(diào)平(兩側的線重合),否則造成的誤差會很大。(2)當用經(jīng)緯儀測量角度時,如果目標較小,最好使單線與目標重合,如果目標有一定寬度,可以用雙絲夾住目標。(3)在測量時候一定要小心,因為稍微碰了一下儀器,就要重新調(diào)整對中水平,否則就會導致數(shù)據(jù)錯誤,也可能導致儀器的損壞。(4)在讀取數(shù)據(jù)時,每位成員都要細心,既要看得準,還要果斷,不能猶豫不決,任何一個錯誤都有可能導致最終的成果的報廢。

      我很珍惜學校為我們安排測量實習,更深刻的體會了測量工作的艱辛以及實物與圖紙之間那種密切的關系,真是沒有藍圖什么也干不成??傊m然覺得累,還是要謝謝學校在為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所安排的這段實習,我將永遠珍惜這段經(jīng)歷,同時這段實習生活也是我一生中難忘的。

      第四篇:測量感想

      測量感想

      班級:101361班學號:10131217姓名:劉冰陽

      雖然已經(jīng)知道了會有接近10天的測量實習,但是當它忽然到來的時候還是讓我措手不及,畢竟對于一個已經(jīng)“持續(xù)作戰(zhàn)”3天的人來說,考完試,最想做的還是休息,不過任務已下,便必須要正常進行。

      當老師講解了整個測量的過程之后,第一感覺還是:時間緊,任務重,特別是碎部點的測量,由于沒有經(jīng)驗,總感覺時間并不夠用。所以,我們組便在一選完控制點之后就開始了高程控制的測量。開始時,測量進行的可以說是很緩慢,大家都很長時間沒有接觸儀器,所以剛一上手都顯得很生疏,還好,我們用的儀器是自動安平水準儀,比在學習時中的水準儀簡單得多,也能讓我們盡快的回憶起在學習中使用儀器的注意點,步驟以及方法。經(jīng)過了3個控制點的測量,我們基本恢復了對水準儀使用方面的一些技巧,測量的速度明顯開始加快。當然,在這3個點的測量中還有一點小插曲:當3個控制點的高程差都測過之后,在將已知數(shù)據(jù)與已知點高程差的比較中發(fā)現(xiàn)了很大的誤差,已經(jīng)打過了容許誤差。我們在進行反向重新測量比較數(shù)據(jù),并與另一組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比對后發(fā)現(xiàn),我們測量的結果并沒有出現(xiàn)很大的偏差,因而推斷已知點的高程差數(shù)據(jù)有誤,在向老師詢問、確認后,才繼續(xù)進行之后的測量,并改附和導線為閉合導線,很快的結束了之后的測量(當天晚上便以測量完成),經(jīng)計算,高程的閉合差僅為1毫米。計算出這個結果后,我真是十分開心,這是對我們這半天測量結果的一個肯定,也讓我們對之后的測量重新煥發(fā)出了熱情和信心。

      但,第二天,緊接而來的便又是一個難題,全新的儀器,全新的使用方法,真讓我們都有點不知從何下手。面對著一個從未謀面的儀器,真的是有點不知所措,所以,我們決定先研究儀器的使用,在確實掌握了儀器的使用方法之后在進行測量,否則,就算測了也是白浪費時間。大概是一個晚上,進過了幾次對書本的研究和對儀器的簡單操作,我們才越來越明白使用全站儀進行距離測量的方法,并簡單進行了幾次測量來驗證我們所掌握的方法是不是正確,經(jīng)檢驗我們才真正放下心來,等待著第三天的測量。

      第三天應該說是整個測量階段我起床最早的一天,5點便已經(jīng)起床,5:45就已經(jīng)開始進行了測量。雖然在室內(nèi)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幾次的試驗,但是真正在戶外進行測量時還是遇到了一些問題,最大的問題就在于調(diào)節(jié)棱鏡的俯仰以及左右角,使得全站儀接受的反射激光強度達到90%以上。這個過程要求調(diào)節(jié)棱鏡的同學要很細致,而且測量與調(diào)節(jié)棱鏡的同學要盡可能的默契才能盡快完成棱鏡的調(diào)節(jié)工作。經(jīng)過連續(xù)7個小時的測量,我們才結束了全站儀的距離測量工作,雖然相較其他組,我們所用的時間較長,但對于一些組并不調(diào)節(jié)棱鏡,直接測距的方法,我相信,我們付出的時間會有相應的更好的成果。

      進入碎部測量后,我們還是在一開始進度較慢,畢竟之前接觸到的都只是書本上的知識,具體實際操作時,怎么樣找到一些地物的特征點,怎么用最少的點畫出地物來,這些都考驗著集體的智慧。我們用了一天才測完了3個控制點周圍的碎部點,畫出了湖邊的小路。雖然速度很慢,但是經(jīng)過了這一天的碎步測量之后,我們積累了太多的經(jīng)驗,才發(fā)現(xiàn)碎部點的測量并沒有想象的復雜、困難,只要全組配合一致,便可以很快的進行之后的工作。當然這個配合,很考驗全組人的技術、配合度以及智慧,立尺員要盡快的找到地物的特征點,記錄員要根據(jù)周圍地形畫出草圖然后有條理的記錄數(shù)據(jù),方便繪圖員繪圖,觀察員要將讀數(shù)盡量精確、快速以保證繪圖的精確度,而繪圖員繪圖的過程中要注意時刻進行檢查,從而對測量結果進行初步的校核,如有錯誤便于及時進行改正。經(jīng)過這效率最低的一天,我們才迎來了我們整個測量過程中效率最高的一天,在這一天中,我們測量了10個控制點周圍的地貌從而完成了外圈的測量。之后只要經(jīng)過已知點、支導線點測量出地下個地物的特征點便結束整個測量的外業(yè)工作了。地下點的測量也并不復雜,所以我們的測量便是較順利的完成了。繪出圖后,我們進行了大致的野外檢查,確定繪圖并無較大誤差。

      至此測量實習已算基本結束,剩下的放樣的計算便只需在圖上進行?;叵胝麄€測量過程,我有很多收獲,最基本的收獲是經(jīng)過了這么多天的實地觀測和使用儀器,加深了對儀器使用的理解,現(xiàn)在,對于水準儀,經(jīng)緯儀,全站儀的操作,我都已掌握;二是對于實際工程測量的整個過程有了了解和體會,經(jīng)過了測量實習,我們從紙上談兵的階段進入到了一個可以初步進行實際工程測量的人員的水平,這是作為工科生所必需的一種能力。當然在實際測量中還會有其他的要求或者是更復雜的情況,還有待我們繼續(xù)學習,不斷成長;三是更加了解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整個測量過程中,很高興我們的小組能一直相互體諒,哪怕是難度很大的事情也能加已完成,特別是展繪了10個碎部點的那一天,大家都已經(jīng)很累但還堅持著繼續(xù)工作,這讓我很感動,也很感謝;四是真的體會到了土木工程人的辛苦,烈日、大雨,各種各樣的環(huán)境之下,疲勞、饑渴各種各樣的考驗之下也始終堅持工作,當然更要感謝老師的關心,讓我們的測量強度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使得我們在掌握測量技術的同時也不至于進行大量的重復工作。

      但經(jīng)過了這次的測量實習還是有幾點建議:

      1、結合自身情況來說,如果時間允許,還是希望在考試結束,休息1、2天之后在進行測量實習,在這段時間里可以讓大家放松一下考試時緊繃的神經(jīng)以及高度疲勞的身體,另外利用這兩天可以讓同學們還回憶一下儀器使用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項,讓同學們在身體、心里、技術都有一個充足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測量,這樣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2、由于同學們并沒有選取控制點的實際經(jīng)驗,所以在選取控制點時很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當時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這次測量中,教學樓區(qū)一個支導線點與其相鄰控制點的轉(zhuǎn)角和距離無法測量,從而導致這一控制點被廢棄,還有實驗樓區(qū)控制點較多的問題,我想對于控制點的選擇,怕是還要老師在一開始的時候多費費心,根據(jù)老師豐富的經(jīng)驗加以指導,選擇合適的控制點。;

      3、一部分儀器本身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經(jīng)緯儀的水準管并不水平等問題,但在測量中如果并不仔細的話很可能會被忽略掉,帶來較大的誤差,所以還望老師在之后測量中,強調(diào)一下檢查儀器的重要性,讓各組進行儀器的檢測后在開始測量工作;

      4、關于時間安排,這一次的測量過程中便多次遇到雨天,以及其他條件的影響,所以還希望老師能盡量考慮這些因素讓整個測量的時間點控制不要太緊張,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趕進度的情況,影響測量的準確性或者讓同學們過度勞累。

      總之,這次的測量實習讓我收獲了很多,很感謝老師的指導與關心讓我們有了這樣一次實踐的機會,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還提升了自己,這比背書本來說更會讓我們終生難忘。

      第五篇:測量實習感想

      測量實習感想

      人生如戲歲月如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兩周的測量實習終于告一段落,但是我們激動地心情卻沒有沉寂。現(xiàn)在回想當初的情景,已經(jīng)是不一樣的感覺了。

      我們主要進行了3項實習,其中包括吐根點的控制測量、點放羊、和斷面測量。

      7月2日中午接到通知,下午去知行樓301開測量實習動員大會。兩點的時候我們準時開會。會上我有幸擔任第3小組的組長,心理特別高興,同時我也感受到了責任的重大。老師要求每位組長看管好測量儀器,同時還要保證同組同學的安全和儀器的安全。會上老師還給我們每一組的同學配發(fā)了一個水準測量手冊和一本經(jīng)緯儀測量手冊、兩根4h鉛筆、一把小刀、一本測量指導書。會后我們到致遠樓4樓領取儀器,包括一個水準儀和配套的水準尺及三角架、一個經(jīng)緯儀和三角架及兩個標釬,一些鐵釘。同組同學的熱情都很高,大家都積極工作任勞任怨。

      領取儀器后我們到自己的分區(qū)進行圖根點的采樣,在老師的指導之下,我組選取了6個圖根點,圍繞八舍大體均勻分布。之后用鐵釘把圖根點標記出來,今天的任務就基本完成。解散之前我們商定明天早晨6點,在工大眼鏡店門口集合。

      今天的任務很簡單,但是我身為組長感覺要帶好一個隊伍還是要付出很多的。所以我晚上就如何進行水準測量做了復習,并假設了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希望明天的測量進行順利。

      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都在和水準儀打交道。剛開始的時候它不是很聽話,經(jīng)常和我們開玩笑。我們每次外業(yè)測量得到的數(shù)據(jù)都有錯誤,但是在我們每位組員的細心觀察之下,一些不應該發(fā)生的錯誤被我們發(fā)現(xiàn),并及時地改正。身為組長,我不能讓我的組員失去這個重新學習及掌握測量儀器的機會。所以在使用儀器測量數(shù)據(jù)的時候,我都會要求每位組員都親自遞操作一次儀器并讀取一組數(shù)據(jù)。我想只有這樣才不會浪費大家的時間和學校的資源,才能真正地達到這次實習的目的。

      高晨控制測量只是圖根控制測量的一部分,水準測量內(nèi)業(yè)完成之后,我們又進行了平面控制測量。

      平面控制測量的主要儀器有j6經(jīng)緯儀、測釬、鋼尺。進行平面控制測量的時候有位組員臨時有事沒能參加,但是我們?nèi)匀煌瓿闪巳蝿?。?nèi)業(yè)計算的時候出現(xiàn)了問題,角度閉合差的數(shù)值遠大于標準數(shù)值,經(jīng)過我們的慎重考慮,決定第二天重新測量。這樣做雖然很累,但時為了數(shù)據(jù)可靠與準確,我們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

      點的高程放樣時一項相對簡單的實習項目。老師只是用粉筆畫出一個簡圖我們就很快的了解了這相實習意義以及它在實際工程中的廣泛應用。不過我們還是遇到了一個小小的麻煩。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以為只要測出標準點的高程即可,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繪制示意圖的時候沒有可用的數(shù)據(jù),所以我們當天比其他組用的時間長了一些。不過我想是值得的,現(xiàn)在我們有自己的示意圖。

      進行斷面測量時我們要去的目的地是月亮灣,原本以為會是輕松的一天,而事實卻和我們所想的有很大出入。大家集合完畢,各組帶著需要的儀器便向目的地出發(fā)。老師給我們詳細講了測量的方法,由于我們學習測量理論知識時并沒有學習斷面測量,所以大家對老師的講解都不太理解。老師只好給每組分配實習地點,讓各組架設儀器測量,老師就給每組分別講解,在測量過程中有不懂的地方,直接找老師指導。斷面測量,對我們來說真的是一個難關,因為測量坡度時我們要下到河堤的下邊,而河堤兩面都是草和樹,這樣我們很難測得水平距離,而且沒測一次我們都需要爬上爬下。這給我的的測量帶來了很多不便。我們可不會被這點困難嚇倒,我們?nèi)M人員的努力下,測量任務結束了。老師檢查過我們組的測量數(shù)據(jù)我們組就可以帶著儀器回學校了。我們背著儀器回學校了,測量任務早早的結束,我們開開心心的回學校了。

      這次實習是大一到現(xiàn)在的,我認為是最有實際意義的一次實習,上學期在學習課程的時候,鄭老師就說過,我們這學期的實習才是真正的實習。它并不像認識實習那樣只是走走樣子,得到的東西都是非常有用的。這次的分組實習使得我有機會學習如何處理同學之間的不同意見,因為每個人的認識和學習的不同,必會導致方法和思路的不同,這個時候就需要我根據(jù)大家想法找出一個有用而且高效的方法。測量過程中出現(xiàn)過很多的錯誤、還有返工的現(xiàn)象。我自己認為這些都是我這個組長的責任,并沒有好好的學習,導致大家都要和我在路邊為這些數(shù)據(jù)發(fā)愁。我學會的并不只是測量這門課程而已,更多的是如何和同學們一起相處,這點是我這學期,也可能是大學這4年的最大的收獲,我在這里真心的感謝你們——謝謝你們我的兄弟姐妹。

      下載薄透鏡參數(shù)測量感想word格式文檔
      下載薄透鏡參數(shù)測量感想.doc
      將本文檔下載到自己電腦,方便修改和收藏,請勿使用迅雷等下載。
      點此處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


      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自行上傳,本網(wǎng)站不擁有所有權,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有涉嫌版權的內(nèi)容,歡迎發(fā)送郵件至:645879355@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jù),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nèi)聯(lián)系你,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

      相關范文推薦

        測量實習感想

        測量實習感想 當我得知暑假將有一個為期十天的測量實習時,我心中充滿期待:我們終于不用再只是紙上談兵了。出于好奇,我提前向?qū)W長了解了一下實習任務。當?shù)弥獙嵙暼蝿諆H僅是測......

        測量培訓感想范文

        培訓感想 為了提高自身能力素質(zhì),能夠更快更有效的更精確的完成用戶提出的要求,給公司創(chuàng)造更多的收益,為公司更上一層樓出一把微薄的力量。特此自完成《XXXXXX項目》的采集、處......

        工程測量感想

        工程測量試驗感想 項目13401 王臣浩 我知道,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tǒng)稱。它既指所應用的材料、設備和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yǎng)維修等技術活動;也指工......

        測量實習感想

        土木工程專業(yè)測量實習感想 碎步測量,這項任務供我們發(fā)揮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怎樣制作出一份既準確又美觀的圖紙就成了我們的最直接的目的了。這也是我們花費精力最多的一項了,......

        南方RTK測量如何求七參數(shù)[精選五篇]

        演講稿 工作總結 調(diào)研報告 講話稿 事跡材料 心得體會 策劃方案 南方RTK測量如何求七參數(shù) 通常最大距離小于10公里的測區(qū),使用四參數(shù)就可以了,很多論文的實驗結論都證明了對于......

        電阻器參數(shù):變壓器的電阻測量及分析

        變壓器 新晨陽 電阻器 電阻器的分析 電阻器參數(shù):變壓器的電阻測量及分析 對配電變壓器的電阻測量及分析,尤其是對低壓電阻的測量與分析是各生產(chǎn)廠的一個難題,應妥善解決。 GB/T6......

        土木工程測量實習感想

        土木工程測量實習感想譚本輝***2009級土木工程1班大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后,我們進行了為期接近一周的測量實習,其中包括外業(yè)測量和內(nèi)業(yè)的計算與畫出成品圖。土木......

        心理測量感想—撥云見日

        撥云見日 ——京師博仁心理測量課堂實錄 提到心理測量,我們很自然想到的是各種心理量表,隨著近年來國家對心理工作重視程度的增強。各級中小學校、醫(yī)院、社區(qū)、部隊系統(tǒng)、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