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學習毛澤東重要論述心得體會
學習毛澤東重要論述心得體會
學習毛澤東重要論述>心得體會
(一)自開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為提高全體黨員學習理論的積極性,我們自己學習我認真學習了書本上的重要論述,并上網(wǎng)學習了有關論述的背景和講解,加深了對群眾路線的認識。這是第一次系統(tǒng)地學習毛澤東同志對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論述,通過學習,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群眾路線對我們黨的重要性,也理解了黨中央組織全體黨員參加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義。這次學習不僅是次“充電”,更是一次提醒,讓我們平時注重加強理論修養(yǎng),并把群眾路線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這些論述,是向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進行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的生動有力的教材;所以必須遵循的根本工作路線。
“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薄肮伯a(chǎn)黨員必須隨時準備堅持真理,因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共產(chǎn)黨人必須隨時準備修正錯誤,因為任何錯誤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薄肮伯a(chǎn)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睂W習和實踐毛澤東關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教導,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我們應該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將黨的群眾路線切實貫徹到工作中去,深入基層了解群眾需求,把群眾需不需要、滿不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學習毛澤東重要論述心得體會
(二)自開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為提高全體黨員學習理論的積極性,我校黨支部實行輪班領學辦法進行集中學習。我領學了《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一書中毛澤東關于群眾路線的重要論述部分。為了保證領學質(zhì)量和效果,我認真學習了書本上的重要論述,并上網(wǎng)學習了有關論述的背景和講解,加深了對群眾路線的認識。這是第一次系統(tǒng)地學習毛澤東同志對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論述,通過學習,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群眾路線對我們黨的重要性,也理解了黨中央組織全體黨員參加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義。這次學習不僅是次“充電”,更是一次提醒,讓我們平時注重加強理論修養(yǎng),并把群眾路線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
毛澤東同志關于群眾路線的全部論述,包含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這些論述,是向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進行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的生動有力的教材;也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完成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各項任務,所必須遵循的根本工作路線。
“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薄拔覀兊呢熑危窍蛉嗣褙撠?。每句話,每個行動,每項政策,都要適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錯誤,定要改正,這就叫向人民負責。同志們,人民要解放,就把權力委托給能夠代表他們的,能夠忠實為他們辦事的人,這就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我們當了人民的代表,必須代表得好。”要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堅決貫徹好、執(zhí)行好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還要加大力度對計生工作方針政策的宣傳。尤其是要加強對村、企業(yè)員工和學校未成年學生的宣傳,要通過取用廣播、計生宣傳欄、掛圖片、上輔課等多種有效的宣傳方式,引導他們改變循舊思想,落實晚婚晚育政策;積極做好查環(huán)、查孕、查病工作,狠抓落實預防未婚先孕和計劃外生育的現(xiàn)象,營造一個“人人懂計生政策、人人識計生知識”的良好氛圍。做到有諾必踐,絕不信口雌黃,從而讓服務對象有信賴感。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正如毛澤東同志曾指出的那樣:“我們每個共產(chǎn)黨員,都要如和尚念‘阿彌陀佛’那樣,隨時隨地都要念叨‘爭取群眾’,這是共產(chǎn)黨的護身法寶,是共產(chǎn)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法寶。丟掉這個法寶,革命就要失敗,共產(chǎn)黨就一事無成?!薄皬娜罕娭衼怼本褪峭ㄟ^調(diào)查研究,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集中群眾的智慧和經(jīng)驗,制定出符合人民需要的正確的方針、政策和方法。從群眾中來的過程就是領導虛心向群眾學習的過程,是從實際出發(fā)、調(diào)查研究、實事求是的過程,也是了解情況、發(fā)現(xiàn)真理的過程;從認識論上說,就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暗饺罕娭腥ァ本褪前讶罕娭屑衅饋淼念I導意見和制定出來的方針、政策和辦法,再回到群眾中去,使它變?yōu)槿罕娨庖?,從而指導他們的實踐活動。在學習中要向領導學,還要虛心向身邊的同志、群眾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深刻思想,更新工作觀念,掌握計生服務技巧,從而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以更好地滿足領導和群眾的需求,適應新時期計生服務工作的需要。
“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對于我鎮(zhèn)計生服務所的工作,不僅要從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堅決貫徹好、執(zhí)行好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要加大力度對計生工作方針政策的宣傳,要落實晚婚晚育政策,要做好查環(huán)、查孕、查病工作,狠抓落實預防未婚先孕和計劃外生育的現(xiàn)象,營造一個“人人懂計生政策、人人識計生知識”的良好氛圍;還要更新思想觀念,思想進行大解放,才能推動計生服務所的各項工作大進展。
黨中央適時地作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決定,是十分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只要我們勤學習、善思考、勇實踐、敢轉(zhuǎn)變,徹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將所學所思在實踐中運用、在實踐中檢驗、在實踐中升華,從自身做起,認真履行職責,努力做好服務,我們計生服務工作一定能夠再上新臺階,我們鎮(zhèn)一定會更穩(wěn)定、更和諧。
學習毛澤東重要論述心得體會
(三)通過學習無產(chǎn)階級政黨領袖的重要論述,可以讓人感受到這些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導師級人物在他們身處高位,權力在握的時候心里想的都是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以及黨怎樣做才能取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毛澤東同志關于群眾路線的全部論述,包含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這些論述,是向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進行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的生動有力的教材;也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完成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的各項任務,所必須遵循的根本工作路線。
作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員應該時刻牢記黨的奮斗目標、黨的宗旨、黨員的義務,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應以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個人利益服從于人民的利益。多做實際工作,少說空話、套話、不說假話、不占國家、集體和群眾的便宜,要始終自覺地把自己置于黨的紀律和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才能夠警鐘長鳴,防微杜漸,少犯和不犯錯誤。
第二篇:毛澤東的重要論述
第三章毛澤東關于群眾路線的重要論述
一、主要內(nèi)容
(一)人民群眾是主人,共產(chǎn)黨干部是勤務員。
一是熱愛人民,同群眾打成一片。毛澤東:“我們共產(chǎn)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哪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二是向人民群眾學習,甘當群眾的小學生。
三是又紅又專,對技術精益求精,對工作極端負責任。
(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三)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四)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五)一般號召和個人指導相結合,領導骨干和廣大群眾相結合。
(六)干部的權力來自人民,要對人民群眾負責
(七)黨要依靠群眾又要教育引導群眾前進
(八)堅持兩個原則,反對兩種錯誤傾向
(九)調(diào)查研究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途徑
二、重大決策與活動
(一)從兩個歷史時期來看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2.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二)從不同領域來看
1.經(jīng)濟領域
發(fā)展經(jīng)濟,要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zhì)福利。在保證戰(zhàn)爭這個中心任務的同時,必須盡力改善群眾生活,不可與民爭利。
2.政治領域
舊中國社會缺少的東西主要是“獨立和民主”。
3.文化領域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二為方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
“雙百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4.社會領域
毛澤東,1956年《論十大關系》,要兼顧國家、生產(chǎn)單位、生產(chǎn)者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調(diào)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毛澤東特別強調(diào)統(tǒng)籌兼顧的戰(zhàn)略方針。
5.軍事領域人民戰(zhàn)爭
6.統(tǒng)一戰(zhàn)線
第三篇:毛澤東關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論述
毛澤東關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論述
作者:佚名 新聞來源:轉(zhuǎn)載 點擊數(shù):1663 更新時間:2011-2-24 通過實踐而發(fā)現(xiàn)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fā)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fā)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huán)的內(nèi)容,都比較地進行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tǒng)一觀?!秾嵺`論》(1937年7月),《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96—297頁
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fā)現(xiàn)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夸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663頁
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shù)亟y(tǒng)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jīng)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公式的馬克思主義者,只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開玩笑,在中國革命隊伍中沒有他們的位置的?!缎旅裰髦髁x論》(1940 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707頁 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方針,廢除靜止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陡脑煳覀兊膶W習》(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802頁
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一定要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如果不結合,那就不行。這就是說,理論與實踐要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按照辯證唯物論,思想必須反映客觀實際,并且在客觀實踐中得到檢驗,證明是真理,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
——《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tǒng)》(1956年8月30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90頁 馬克思活著的時候,不能將后來出現(xiàn)的所有的問題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時把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加以解決。俄國的問題只能由列寧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中國人解決?!恶R列主義基本原理至今未變,個別結論可以改變》(1959年2月14日),《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5頁
全世界自古以來,沒有任何學問、任何東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發(fā)展。地球是在發(fā)展的,太陽是在發(fā)展的,這就是世界。停止了發(fā)展就不是世界?!吨袊伯a(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方針》(1945年4月21日),《毛澤東文集》第3卷第299頁
我們的教條主義者是懶漢,他們拒絕對于具體事物做任何艱苦的研究工作,他們把一般真理看成是憑空出現(xiàn)的東西,把它變成為人們所不能夠捉摸的純粹抽象的公式,完全否認了并且顛倒了這個人類認識真理的正常秩序。他們也不懂得人類認識的兩個過程的互相聯(lián)結——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他們完全不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認識論。——《矛盾論》(1937年8月),《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310頁 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嚴格地遵守的一個原則。教條主義者不遵守這個原則,他們不了解諸種革命情況的區(qū)別,因而也不了解應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種自以為不可改變的公式到處硬套,這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將本來做得很好的事情弄得很壞?!睹苷摗罚?937年8月)、《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311頁 許多同志的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似乎并不是為了革命實踐的需要,而是為了單純的學習。所以雖然讀了,但是消化不了。只會片面地引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個別詞句,而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地研究中國的現(xiàn)狀和中國的歷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這種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是非常有害的,特別是對于中級以上的干部,害處更大?!陡脑煳覀兊膶W習》(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797頁
脫離實際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斩吹睦碚撌菦]有用的,不正確的,應該拋棄的。對于好談這種空洞理論的人,應該伸出一個指頭向他刮臉皮。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從客觀實際產(chǎn)生出來又在客觀實際中獲得了證明的最正確最科學最革命的真理;但是許多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人卻把它看成是死的教條,這樣就阻礙了理論的發(fā)展,害了自己,也害了同志?!墩D黨的作風》(1942年2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817頁 如果要直接認識某種或是某些事物,他只有親身參加于變革現(xiàn)實、變革某種或某些事物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觸到那種或那些事物的現(xiàn)象,也只有在親身參加變革現(xiàn)實的實踐的斗爭中,才能暴露那種或那些事物的相質(zhì)而理解它們。——《實踐論》(1937年7月)《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87頁 實踐工作者須隨時去了解變化著的情況,這是任何國家的共產(chǎn)黨也不能依靠別人預備的。所以,一切實際工作者必須向下作調(diào)查。對于只懂得理論不懂得實際情況的人,這種調(diào)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則他們就不能將理論和實際相聯(lián)系?!丁崔r(nóng)村調(diào)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791頁 我們要認真從國內(nèi)、省內(nèi)外、縣內(nèi)外、區(qū)內(nèi)外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guī)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nèi)部聯(lián)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qū)?。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象、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占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改造我們學習》(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801頁
第四篇:學習習近平重要論述心得體會
一、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是對我們黨管黨治黨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黨的一貫立場和鮮明態(tài)度,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的理論寶庫。
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政治立場。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黨的建設的重大任務來抓,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取得實際成效,為保持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戰(zhàn)略布局,是黨中央治黨治國理念和執(zhí)政方略的邏輯展開。中國共產(chǎn)黨是執(zhí)政黨,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zhì)的特征,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黨堅強有力,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lián)系,國家就繁榮穩(wěn)定,人民就幸福安康。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èi)改革發(fā)展任務,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xù)發(fā)生深刻變化,我國面臨的發(fā)展機遇和風險挑戰(zhàn)前所未有,“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克服黨內(nèi)存在的不正之風、堅決懲治腐敗問題就是非常嚴峻的一個考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頑強的意志品質(zhì)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新高度,深得黨心民心??倳浺詫h、國家、人民、歷史極端負責的精神,就從嚴治黨、嚴明紀律、改進作風、懲治腐敗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這些重要論述,從指導思想到理念思路,從目標任務到具體舉措,從基本原則到方式方法,系統(tǒng)全面、內(nèi)涵豐富,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二、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堅持歷史和現(xiàn)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深刻總結古今中外經(jīng)驗教訓,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極端重要性和現(xiàn)實緊迫性更加鮮明地擺在了全黨面前。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總書記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和寬廣的全球視野,縱覽古今中外,把握成敗得失,汲取經(jīng)驗教訓??倳泴Α捌渑d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進行深入思考,對我國歷史上封建王朝的發(fā)展周期進行深刻分析,對當今世界一些大黨、老黨丟失政權的現(xiàn)實進行深刻剖析,指出導致王朝最終滅亡、政黨丟失政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腐敗泛濫往往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倳浻眠@些活生生的事例警示全黨,即使是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如果不能采取得力措施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抓緊解決黨內(nèi)存在的突出問題,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也會失去人心,最終喪失執(zhí)政地位。
警示源于對形勢的清醒判斷、來自對問題的準確把握。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一直對可能出現(xiàn)的腐敗問題保持高度警惕。1982年,鄧小平同志指出,“這股風來得很猛。如果我們黨不嚴重注意,不堅決剎住這股風,那末,我們的黨和國家確實要發(fā)生會不會‘改變面貌’的問題”。1993年,黨中央提出反腐敗形勢嚴峻,并部署開展反腐敗斗爭。此后,我們對反腐敗形勢一直沿用“依然嚴峻”的判斷。2013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巡視工作五年規(guī)劃時,總書記強調(diào)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強調(diào)了“復雜”二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上,總書記第一次從嚴峻性和復雜性兩個方面,系統(tǒng)分析反腐敗斗爭形勢。從實際情況看,一段時間以來,一些領域腐敗現(xiàn)象仍然嚴重,黨的十八大后仍有少數(shù)黨員領導干部不收斂、不收手,貪腐金額動輒上千萬上億元,而且往往集政治蛻變、經(jīng)濟貪婪、生活腐化于一身;“四風”病源還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層面,“不能”“不想”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防止反彈任務艱巨;少數(shù)黨員干部紀律和規(guī)矩意識不強,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有的對黨已經(jīng)明確的政治原則妄加議論,有的脫崗離崗不向組織報告,有的領導干部不如實報告?zhèn)€人重大事項,等等。巡視發(fā)現(xiàn)的問題、紀律檢查機關查處的案件、嚴重違紀違法者的自我懺悔,都印證了中央對形勢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形勢決定任務。黨中央敢于正視存在的問題,強調(diào)從嚴治黨任務緊迫,不可有絲毫懈怠,必須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抓下去。中央紀委常委會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認清形勢,明確任務。王岐山同志多次強調(diào),作為黨內(nèi)執(zhí)紀監(jiān)督專責機關,各級紀委要時刻牢記肩負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堅定不移嚴明紀律,堅定不移轉(zhuǎn)變作風,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
三、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著眼于解決黨內(nèi)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一系列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任務舉措,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指明了方向。
總書記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既從戰(zhàn)略高度進行思考,又從戰(zhàn)術角度予以謀劃,對紀律檢查機關“干什么”“怎么干”給予了有力指導。
任務要聚焦。就是要在黨中央領導下,突出重點抓“兩責”。黨風廉政建設必須全黨動手一起抓,僅靠紀委的力量是不夠的,是抓不了也抓不好的。必須推動各級黨委(黨組)肩負起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促進黨委(黨組)書記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當務之急,把黨風廉政建設當作分內(nèi)之事、應盡之責。各級紀委(紀檢組)要肩負起監(jiān)督責任,履行好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職責。堅持不懈嚴紀律。只有鐵規(guī)、鐵紀,才有鐵的政權??倳浽谥醒爰o委二次全會上強調(diào)政治紀律問題,在三次全會上強調(diào)組織紀律問題,在五次全會上強調(diào)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問題,這些主題緊密相聯(li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為的就是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更好推進黨和國家事業(yè)。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構成了全體黨員干部必須遵守的行為紅線,任何人都觸碰不得、逾越不得。要把紀律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嚴肅查處違反黨的紀律和黨內(nèi)規(guī)矩的行為,讓那些不把紀律和規(guī)矩當回事的人付出代價。持之以恒改作風。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橫下一條心,緊盯重要時間節(jié)點、抓住一件件實事,常抓抓出習慣、抓出成效。要堅持問題導向,制定更加具體的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實施標準和配套措施,盡可能細化、實化、量化,增強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堅定不移懲腐敗。反腐敗沒有過頭,一定要義無反顧、一反到底。要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治病樹、拔爛樹,凈化森林,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xiàn)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堅決遏制腐敗現(xiàn)象蔓延勢頭。
措施要嚴格。重癥要用猛藥。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把“嚴”體現(xiàn)到紀律檢查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落實“兩個責任”方面,坐而論道,不如強化問責。對違反黨的紀律,“四風”問題突出,出現(xiàn)區(qū)域性、系統(tǒng)性腐敗案件的地方、部門和單位,既追究主體責任、監(jiān)督責任,又嚴肅追究領導責任。在紀律建設方面,既不放過更不縱容,加強黨紀監(jiān)督、巡視監(jiān)督、派駐監(jiān)督,以嚴的尺度執(zhí)行紀律,堅決克服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現(xiàn)象,促進紀律和規(guī)矩意識在全黨的確立。在作風建設方面,緊盯“四風”新形式、新動向,瞪大眼睛、拉長耳朵,發(fā)現(xiàn)問題、露頭就打,點名道姓通報曝光,釋放執(zhí)紀必嚴的強烈信號。在懲治腐敗方面,沒有特區(qū)、沒有禁區(qū),也不能有盲區(qū)。要堅持零容忍的態(tài)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發(fā)現(xiàn)多少查處多少,不定指標、上不封頂,對腐敗分子要除惡務盡。
定力要保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強力反腐,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衷心擁護,國際輿論也給予較高評價,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政府的良好形象在國際上進一步樹立。但是,境內(nèi)外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拋出雜音噪音,說什么反腐敗只是刮一陣風、反腐敗導致為官不為、反腐敗影響經(jīng)濟發(fā)展、反腐敗是“權力斗爭的工具”,等等。對此,總書記要求全黨保持堅強的政治定力。我們要按照總書記要求,堅持以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本,不受外力干擾,有靜氣、不刮風,不搞運動,踩著不變步伐,把握節(jié)奏和力度,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
四、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論述,蘊含著對黨、國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憂黨興黨的責任擔當、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追求、正人先正己的人格魅力,為廣大黨員干部作出了榜樣、樹立了標桿。
事業(yè)發(fā)展常新,憂黨興黨之思不斷??倳浀闹匾撌觯掷镄虚g充滿了對解決黨內(nèi)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始終保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的安危之思。通過學習總書記重要論述,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什么是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在黨憂黨,什么是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責任擔當?!捌埨麌疑酪裕M因禍福避趨之。”面對嚴峻復雜的反腐敗斗爭形勢,是選擇做“太平官”還是選擇擔責任,總書記毅然決然。他指出,我們不是沒有掂量過,但認準了黨的宗旨使命,認準了人民期待。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腐敗分子,就必然會辜負黨、得罪人民。這是對人民的莊嚴承諾,體現(xiàn)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歷史擔當意識和真摯為民情懷。
身教勝于言傳??倳浂啻螐娬{(diào),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怎么抓?就從中央政治局抓起。全黨看著中央政治局,要求全黨做到的,中央政治局首先要做到。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時,就強調(diào)“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出臺八項規(guī)定時,強調(diào)“黨風廉政建設,要從領導干部做起,領導干部首先要從中央領導做起”,并作出“中央政治局同志從我本人做起”的鄭重承諾;帶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huán)節(jié)親自協(xié)調(diào)、重要案件親自督辦;在中央政治局專門會議上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到基層考察輕車簡從、深入務實;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對搞歪風邪氣實行“零容忍”;連續(xù)4個半天參加河北省委班子的民主生活會,兩次到蘭考縣指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倳浺詫嶋H行動,為廣大黨員干部作出了光輝示范。
總書記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廣大黨員干部也要緊緊跟上。要適應形勢和任務的發(fā)展變化,自覺踐行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要求,做一名純潔、純粹的共產(chǎn)黨員。要堅定理想信念,補好精神之“鈣”,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能放心。要勇于擔當重任,恪守應盡之責,在工作中敢作敢為、盡心竭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做時代的“勁草”“真金”。要嚴守黨紀國法,保持敬畏之心,牢固樹立紀律和規(guī)矩意識,帶頭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能力。要加強道德修養(yǎng),修好為官之德,牢牢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底線,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
總書記對紀檢監(jiān)察干部隊伍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寄予殷切期望。從事紀檢監(jiān)察工作,是光榮的使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認真學習總書記重要論述,按照中央紀委常委會和王岐山同志要求,深化轉(zhuǎn)職能、轉(zhuǎn)方式、轉(zhuǎn)作風,更好地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要嚴明紀律,嚴格管理,對尸位素餐、碌碌無為的該撤換的撤換、該調(diào)整的調(diào)整,對不敢抓、不敢管、監(jiān)督責任缺位的堅決問責,對以案謀私、串通包庇、跑風漏氣的嚴肅處理,以鐵的紀律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刹筷犖?。廣大紀檢監(jiān)察干部要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紀檢監(jiān)察事業(yè),帶頭守紀律講規(guī)矩,敢于擔當、敢于監(jiān)督、敢于負責,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與重托。
第五篇:論述重要心得體會摘錄
一、關于群眾工作的重要性
黨群關系好比魚水關系。如果黨群關系搞不好,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鞏固。
毛澤東:《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1957年7月),《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547頁
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
鄧小平:《貫徹調(diào)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1980年12月25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頁
我們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地位從根本上說都來自于人民。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黨執(zhí)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礎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離開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地位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能否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對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為人類社會發(fā)展所反復證明了的真理。
胡錦濤:《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05年1月11日),《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593—594頁
高度重視群眾工作,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fā)揮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是由我們黨的性質(zhì)決定的,也是由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決定的。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黨和人民事業(yè)能不能順利發(fā)展,關鍵在我們黨能不能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能不能充分調(diào)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上的講話》(2010年10月18日)
二、關于牢固樹立群眾觀點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
毛澤東:《〈農(nóng)村調(diào)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4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0頁
共產(chǎn)黨——這是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中先進分子的集合體,它對于人民群眾的偉大的領導作用,是不容懷疑的。但是,它之所以成為先進部隊,它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群眾,正因為,而且僅僅因為,它是人民群眾的全心全意的服務者,它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幫助人民群眾組織起來,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爭。
鄧小平:《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1956年9月16日),《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頁
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xiàn)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2頁
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堅持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保證,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胡錦濤:《做好當前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2004年9月19日),《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頁
三、關于自覺貫徹群眾路線
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tǒng)的意見)集中起來(經(jīng)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tǒng)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huán),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毛澤東:《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1943年6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頁
我們黨對于群眾路線歷來的解釋,正如毛主席講的,無非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這就是正確地反映群眾的意見,然后正確地領導群眾。黨的正確的路線、政策是從群眾中來的,是反映群眾的要求的,是合乎群眾的實際的,是實事求是的,是能夠為群眾所接受、能夠動員起群眾的,同時又是反過來領導群眾的,這就叫群眾路線。
鄧小平:《提倡深入細致的工作》(1961年10月23日),《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288頁
要堅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fā)揮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充分調(diào)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開創(chuàng)新形勢下社會管理新局面。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chuàng)新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2011年2月19日)
四、關于始終站穩(wěn)群眾立場
只有代表群眾才能教育群眾,只有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眾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頭上的貴族,那末,不管他們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眾所不需要的,他們的工作是沒有前途的。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頁
有兩種努力,一種是執(zhí)行了政策,聯(lián)系了群眾,做好了工作,完成了任務;另一種是工作看起來忙得很,但是實行的是命令主義,違反了政策,脫離了群眾,完成不了任務,損害了黨的信譽?!烤故枪倭胖髁x、命令主義好,還是依靠群眾、說服群眾好?事實作了最好的回答。
鄧小平:《克服目前西南黨內(nèi)的不良傾向》(1950年6月6日),《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153頁,154頁
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必須始終把體現(xiàn)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始終把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作為我們推進事業(yè)的根本工作路線。
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01年7月1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頁
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fā)揮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頁
五、關于群眾工作主要任務
群眾生產(chǎn),群眾利益,群眾經(jīng)驗,群眾情緒,這些都是領導干部們應時刻注意的。
毛澤東:《為中直軍直生產(chǎn)展覽會的題詞》(1943年11月),《解放日報》1943年11月24日
要大力加強黨的組織、黨員同群眾的聯(lián)系,要把國家的形勢和困難、黨的工作和政策經(jīng)常真實地告訴群眾。要堅決批評和糾正各種脫離群眾、對群眾疾苦不聞不問的錯誤。
鄧小平:《貫徹調(diào)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1980年12月25日),《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頁
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特點,探索化解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正確途徑和有效方法,積極解決勞動就業(yè)、社會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收費、收入分配、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庫區(qū)移民、企業(yè)改制、安全生產(chǎn)、環(huán)境污染和社會治安等方面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努力避免因為決策失誤和工作不當引起群眾不滿,注重從源頭上減少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發(fā)生。
胡錦濤:《在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06年10月11日),《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689頁
六、關于提高群眾工作本領
黨和群眾的關系的問題,應當是:凡屬人民群眾的正確的意見,黨必須依據(jù)情況,領導群眾,加以實現(xiàn);而對于人民群眾中發(fā)生的不正確的意見,則必須教育群眾,加以改正。
毛澤東:《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1948年4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0頁
必須有系統(tǒng)地改善各級領導機關的工作方法,使領導工作人員有足夠的時間深入群眾,善于運用典型調(diào)查的方法,研究群眾的情況、經(jīng)驗和意見,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把絕大部分時間用在坐辦公室、處理文件、在領導機關內(nèi)部開會上面。
鄧小平:《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1956年9月16日),《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3頁
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經(jīng)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特別是深入到艱苦的地區(qū)和困難的地方去,老老實實調(diào)查研究,老老實實聽取群眾的意見,老老實實改進工作,在領導改革和建設的實踐中不斷取得人民的支持,不斷增強同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江澤民:《做一個新時期合格的領導干部》(1995年6月30日),《論黨的建設》,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182頁
要認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guī)律,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工作,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強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宣傳教育,推行領導干部接待群眾制度,健全信訪工作責任制,及時了解群眾心聲和實際需求。
胡錦濤:《扎實做好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工作 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社會環(huán)境》(2010年9月29日),《人民日報》2010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