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支教心得體會
新疆支教心得體會
9月
時針飛快的轉到了2014年9月8日晚,農歷8月15也就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之一的中秋節(jié)。雖然中秋節(jié)的月亮是最美的,但我無心賞月。因為心中已被幻想的支教學校,學校里的老師,我的學生…..所占滿。
離別的車站(天水火車站),我揮一揮手,他們揮一揮手……于是在揮手中我坐上了開往新疆烏魯木齊南站的火車上。今天的天空并不晴朗,好像在照應我無心賞月的心情。
火車呼啦啦,呼啦啦….帶著我的幻想,經過了城市,穿過了大山,越過了大橋,通過了戈壁灘……..經過長達三十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于到陌生的烏魯木齊,此時已是9月10日早上6:00。
剛出車站就被熱情的迎接到了前往吉木薩爾縣的大巴車上??赡苁怯捎谠诨疖嚿蠜]休息好,竟然在大巴車上睡著了,當醒來時,車已停。我們一行30多人來到吉木薩爾縣職教中心。縣教育局的領導們?yōu)槲覀冊谶@里舉行歡迎和分配支教生的會議,會議中我被分到了吉木薩爾縣第一小學?;孟胍驯滑F(xiàn)實占領了一小部分。雖然這個結果和想象的有些出入,但我還是能夠接受這個現(xiàn)實。
我們有三個人被分到了縣一小,學校的副校長和李主席專門來接我們三個,心里帶著忐忑走向了縣一小,不到20分鐘就到了。我知道我的支教地——吉木薩爾縣第一小學到了。下車后進入眼簾的是一所富有古樸感的小學。于是帶著一份喜悅來到了專屬我們支教生的宿舍,這一看讓這份喜悅大大折扣,因為此時的宿舍有些“凌亂”,三雙眼睛大眼對小眼一回。只能自己收拾這些凌亂了…..現(xiàn)在現(xiàn)實已占領了幻想一大半,那就既來之,則安之了。分到縣一小的三人雖來自一個學校但都不認識,更不是一個學院的。但我依然相信這四個月的支教生活里我們一定會產生特殊的友誼。因為支教期間我們一個屋里睡,一個鍋里吃。于是在相互介紹和談笑中我們度過了新宿舍的第一個晚上,睡得還算踏實。
終于現(xiàn)實徹底占領了幻想,我分到的課是“綜合實踐活動”。貌似我沒有聽過這個課。心想這該怎么辦……..幸好辦公室的老師們可能看到了我的窘樣。他們紛紛伸出了援手為我指點江山……俗話說人多力量大,我還是不太明白這門課如何上,但老師們的這份熱心真的讓我感動。
帶著太多的不明白走向了我人生的第一節(jié)課,緩慢的腳步在緊張的旋律下終于走進了教室。只聽到一陣熱烈的歡呼,真沒想到新疆的孩子這么活躍。我緊張的心情也被這歡快的的氣氛下消弱了太多……就這樣在緊張,歡快和不明白中完成了這節(jié)課。新疆的孩子們真不是一般的活躍。
伴隨著不安,感動,緊張,快樂,迷茫,明白…..時針已轉過了一個月。學校認識了我這個新人,我也了解了縣一?。焊鞣N教學設備齊全,開設的課程全面能讓學生們全面的的發(fā)展;老師們認同了我,我也成為其中的一員,縣一小老師熱心活躍又認真負責,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很多;孩子們基本上了解了我這個新老師,我也進一步了解了孩子們的活躍。
10月
經過一個月時光細雨的洗禮,對學校的個各個地方不熟悉變成了熟悉;對綜合實踐活動由完全不明白到大概能夠理解他的目的了;對于孩子們的不了解變成了現(xiàn)在的在課余時間玩在一起…..從9月到10月,我感覺就像一株麥子從春天到了夏天。稚嫩的幼苗變得堅硬了很多,小麥在夏天會乘著火熱的夏天努力的光合作用,使得自己更加堅硬,更加成熟,更加茁壯…而我在10月也必須要努力學習,磨礪,鍛煉,讓自己更加的有用。
10就這樣在火熱和汗水中匆匆度過。
11月
俗話說一個和尚提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是不是真理我不知道反正對于我們三人——來自一個學校的支教生一丟丟都不適用。為什么呢?我們每頓不僅吃的飽而且吃的挺好。雖然專業(yè)不一樣但每天我們的陽光小屋(學校專門給支教宿舍起的名字)都可以相互談了,相互聊天,相互抬杠的歡聲笑語;都可以看到相互幫助的情節(jié);都可以體會到相互依靠的兄弟情義。
不覺中已走過了11月。哪株小麥已完全成熟了,沉淀了,結果了。而我雖沒有小麥那么厲害但也學到了很多,沉穩(wěn)了很多。謝謝縣一小,謝謝這個11月。
12月 走過了12月,小麥到了它的冬天已落葉歸根,化作了春泥徹底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我的歸途也到了。
縣一小的12月是個多雪的12月,對于喜歡下雪的我,每天都可以見到驚喜。我的眼睛時常享受到視覺的盛宴——飛舞的雪花;我的雙腳時常能踏出美麗的旋律——吱吱的踏雪聲。
火車呼啦啦,呼啦啦……唱響了離別之曲,美麗的縣一小越來越遠,越來越模糊,但孩子們純真的笑臉,領導們深深的關愛,老師們熱心的幫助,我學到的東西卻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楚……再次謝謝縣一??;謝謝縣一小的雪花;謝謝關心我的領導們老師們;謝謝我的孩子們!
支教心得體會
學院:物理與信息科學學院 專業(yè):物理學 班級:11級物理一班 姓名:宋旭東
第二篇:支教心得體會
支教心得體會
2010年7月12日,我們清遠暑期實踐分隊一行人來到了陽山縣秤架鎮(zhèn)秤民中 學,即將開始為期7天的支教活動。
盛夏時節(jié),艷陽高照,支教的心和這天氣緊緊地糾結在一起,確實有點心急,有點緊張。一直以來,我都把支教和教書育人當作是一件神圣而又莊嚴的事情,可他卻離我如此的遙遠。難得此次參加支教,心里是如此的高興。汽車闖過彎彎曲曲的山路,跨過一條條熟悉的小河,歷時四五個小時,終于到達了目的地。這是意見普通的鄉(xiāng)鎮(zhèn)初中,就像我讀初中那時一樣,四周大山環(huán)繞,校室陳陋窄小,對城里人來說不開入耳。從四年級就開始留校住宿上學的我,感覺這里的住宿條件比我家那好多了,一切都不是問題,帶著一份份滿足和喜悅,準備著,努力著接下來為期七天的授業(yè)。
7天支教,我從趣味英語、趣味數(shù)學、心理教育以及第二課堂等別開生面的課程中,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接觸,從緊張走向適應,從適應走向穩(wěn)重。這群純樸而又有點調皮的孩子,有時是讓人有點揪心,他們向往著山外面的花花綠綠,希望有一天,他們的家也能像電視上看到的一樣,就在大路的兩旁,周圍是市場,是超市,是游樂園,沒有灰塵,沒有臭水溝……他們那種率真的表情,可愛的面孔,是那么的熱情,又是那么的親切,那么的讓人迷昏顛倒。他們那雙眼睛,就像當年的我一樣,很有精氣,很有干勁,但看得比我更遠。
我主要負責的課程是“第二課堂”。熟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上好這節(jié)課,此前我和隊友早早就備好了許多課,生怕不夠,在不斷的討論下我們才把主要備課方案定下來。或許是一時興奮沖昏了頭腦,或許是機靈乖巧的小弟弟小妹妹們的挑逗,迫于形式的需要,只好即時對應對授課,結果也蠻有效的,學生玩的開心,學得快,我們學的也多。
七天來,經歷了喜樂和感動,就像吹響的一首短歌一樣,讓人留戀,讓人回味。七天,我們感覺時間太倉處了,七天,我們實做的事太多了,七天,大家身負的擔子太沉重,七天,我們收獲的更多。離開秤架民族中學,我們帶走了經驗,帶走了穩(wěn)重和成熟,更帶走了快樂和感動。真希望我們就是臺風,把那邊細小的幼苗吹壯了,吹醒了,吹綠了,待到離開后,能留下雨水和甘露,滋潤那一方水土,變得更清更綠,明天更美好!
這次支教是我的人生的一小筆,卻是經驗一大籮筐。此行讓我牢牢記住家鄉(xiāng)的水,家鄉(xiāng)的情。我出生比這更落后的農村,“吃水不忘挖井人”,此行我更懂得了感恩和知足。
2010年8月12日
第三篇:支教心得體會
在鄉(xiāng)下的思考
——下鄉(xiāng)支教隨想
十月中旬我們來到了位于古交縣的一個鄉(xiāng)村小學。轉眼間
12天得日子過去了,掩卷沉思,心中充滿喜悅,充滿了期待,充滿了牽掛。支教工作鍛煉了我, 鄉(xiāng)村的熱情感動了我,,孩子們的天真感染了我,老師們的交流提升了我。支教工作是充實的,帶給我的是沉甸甸的收獲,經歷過的是心靈的一次次觸動,留下的是我深深的思索…… 發(fā)現(xiàn)——“好學生”和“壞學生”
在科頭希望小學,有一個四年級的小男生。他上課時積極的回答問題,一雙耿直的眼神總是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他品學兼優(yōu),是學校老師們學習的典范,是同學們心中學習的榜樣。
有一天,我跟他聊天,我問他:你知道我們學校為什么叫“華宇希望小學嗎?”他說:應該是我們學??忌洗髮W的希望比較大吧。我說:你知道“華宇”是什么嗎?他說:不知道。就那么個名字吧!
也有這樣一個孩子,也是四年級。他坐在學校的最后,時不時的跟上課老師唱一下反調,課下是有名的“搗蛋鬼”。
我跟他聊天,也問到了同樣的問題。他說:我們學校是華宇捐款修建的,是我們的恩人。我學習不好,媽媽說考上大學就大城市能去看看華宇,看來我是沒希望了??他沉默了一會兒,說:要是我能看看華宇就好了。
我們下鄉(xiāng)支教,應該告訴他們,這里為什么這叫“華宇希望小學”。應該告訴他們,你現(xiàn)在還有希望。應該告訴他們,到大城市、看看華宇不是夢想。
震驚——“傷不起”和“真心英雄”
在一次三年級的音樂課上,我把“真心英雄”大大的寫在了黑板上,我說:你們想學歌曲嗎?一群稚嫩的聲音異口同聲地說:想!我說:那我教你們這首歌,這首歌??
一個小女孩舉起手,我示意她說話,她說:老師,我們想學流行歌曲,您教我們“傷不起”好嗎?我說:為什么呢?她說:我爸爸、媽媽都去過城里,他們都會唱傷不起,連我姐姐也會在城里打工,他也會唱“傷不起”。他們說這首歌特別好聽。您叫我們好嗎?看著下面,一雙雙渴求的眼神,顯然很支持小女孩的建議!
城市的奢靡已經開始在腐蝕農村這片凈土,城市的喧囂已經在激蕩山村小學生的頭腦。什么是美,什么是動人,什么是流行,下鄉(xiāng)的城里老師們,我們有責任告訴他們!思考——授之以“漁”和授之以“魚”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
饑,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短短12天的時間,我們應該怎樣去教孩子呢?我們該教給他們什么呢?我們教不會孩子什么是牛頓定律,教不會他們什么是宇宙天體。對,我們教他們怎樣去學習。我們給校長建議,把孩子的時間給我們,我們教他們學習,教他們學習的方法技巧,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從蘋果落地到珠心算術,從古詩背誦到單詞記憶,從中國風土到外國文化。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技巧。培養(yǎng)他們對未來知識的渴望和學習的動力。感動——“一毛錢”的重量
短短的12天,最難忘的莫過于離開的那一刻。我們靜靜的坐在辦公室里,面對著桌上那一堆堆的稚嫩的小手折出得的信封和各種各樣的小禮物,聽著墻上的鐘聲滴滴答答的催促我們上路。我們一直沉默著,沒有說話。
“老師,你們還會再回來看我們嗎?”
“老師,你們別換電話號碼,等我考上大學了找你們,我打114查你們的號!”
“老師,這是我送你的禮物。我一毛錢在外面買的,你戴戴看好看嗎?”
??
時光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十三天的時間轉眼即逝,每當翻開同學們寫給我的那些信還有那些小禮物時,內心都是一陣酸楚。那一張張稚嫩的面帶微笑的臉龐不時的會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當我踏上回城的車子,當我們在車前跟孩子們道別時,突然都很釋然。我們沒有給孩子們流淚,也沒有說一句傷感的話語,我們微笑著,堅信這不是我們最后的離別,分開只是短暫的,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走出小山村、走出閉塞,我們還會有再見面的那一天!
孩子,我們等你!
第四篇:支教心得體會
在鄉(xiāng)下的思考
——下鄉(xiāng)支教隨想
十月中旬我們來到了位于古交縣的一個鄉(xiāng)村小學。轉眼間
12天得日子過去了,掩卷沉思,心中充滿喜悅,充滿了期待,充滿了牽掛。支教工作鍛煉了我, 鄉(xiāng)村的熱情感動了我,,孩子們的天真感染了我,老師們的交流提升了我。支教工作是充實的,帶給我的是沉甸甸的收獲,經歷過的是心靈的一次次觸動,留下的是我深深的思索…… 發(fā)現(xiàn)——“好學生”和“壞學生”
在科頭希望小學,有一個四年級的小男生。他上課時積極的回答問題,一雙耿直的眼神總是流露出對知識的渴望。他品學兼優(yōu),是學校老師們學習的典范,是同學們心中學習的榜樣。
有一天,我跟他聊天,我問他:你知道我們學校為什么叫“華宇希望小學嗎?”他說:應該是我們學??忌洗髮W的希望比較大吧。我說:你知道“華宇”是什么嗎?他說:不知道。就那么個名字吧!
也有這樣一個孩子,也是四年級。他坐在學校的最后,時不時的跟上課老師唱一下反調,課下是有名的“搗蛋鬼”。
我跟他聊天,也問到了同樣的問題。他說:我們學校是華宇捐款修建的,是我們的恩人。我學習不好,媽媽說考上大學就大城市能去看看華宇,看來我是沒希望了??他沉默了一會兒,說:要是我能看看華宇就好了。
我們下鄉(xiāng)支教,應該告訴他們,這里為什么這叫“華宇希望小學”。應該告訴他們,你現(xiàn)在還有希望。應該告訴他們,到大城市、看看華宇不是夢想。
震驚——“傷不起”和“真心英雄”
在一次三年級的音樂課上,我把“真心英雄”大大的寫在了黑板上,我說:你們想學歌曲嗎?一群稚嫩的聲音異口同聲地說:想!我說:那我教你們這首歌,這首歌??
一個小女孩舉起手,我示意她說話,她說:老師,我們想學流行歌曲,您教我們“傷不起”好嗎?我說:為什么呢?她說:我爸爸、媽媽都去過城里,他們都會唱傷不起,連我姐姐也會在城里打工,他也會唱“傷不起”。他們說這首歌特別好聽。您叫我們好嗎?看著下面,一雙雙渴求的眼神,顯然很支持小女孩的建議!
城市的奢靡已經開始在腐蝕農村這片凈土,城市的喧囂已經在激蕩山村小學生的頭腦。什么是美,什么是動人,什么是流行,下鄉(xiāng)的城里老師們,我們有責任告訴他們!思考——授之以“漁”和授之以“魚”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
饑,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短短12天的時間,我們應該怎樣去教孩子呢?我們該教給他們什么呢?我們教不會孩子什么是牛頓定律,教不會他們什么是宇宙天體。對,我們教他們怎樣去學習。我們給校長建議,把孩子的時間給我們,我們教他們學習,教他們學習的方法技巧,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從蘋果落地到珠心算術,從古詩背誦到單詞記憶,從中國風土到外國文化。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技巧。培養(yǎng)他們對未來知識的渴望和學習的動力。感動——“一毛錢”的重量
短短的12天,最難忘的莫過于離開的那一刻。我們靜靜的坐在辦公室里,面對著桌上那一堆堆的稚嫩的小手折出得的信封和各種各樣的小禮物,聽著墻上的鐘聲滴滴答答的催促我們上路。我們一直沉默著,沒有說話。
“老師,你們還會再回來看我們嗎?”
“老師,你們別換電話號碼,等我考上大學了找你們,我打114查你們的號!”
“老師,這是我送你的禮物。我一毛錢在外面買的,你戴戴看好看嗎?”
??
時光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十三天的時間轉眼即逝,每當翻開同學們寫給我的那些信還有那些小禮物時,內心都是一陣酸楚。那一張張稚嫩的面帶微笑的臉龐不時的會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當我踏上回城的車子,當我們在車前跟孩子們道別時,突然都很釋然。我們沒有給孩子們流淚,也沒有說一句傷感的話語,我們微笑著,堅信這不是我們最后的離別,分開只是短暫的,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走出小山村、走出閉塞,我們還會有再見面的那一天!
孩子,我們等你!
第五篇:支教心得體會
支教心得體會
在這次活動中,作為支教隊的一員,我談一談對當?shù)睾⒆邮芙逃彤數(shù)匚幕鱾鞯膯栴}。
在支教過程中,我了解到村子里小孩上學很不方便,條件艱苦,但父母都很支持孩子上學念書,盡一切可能的滿足孩子上學的條件。xx村今年有4名初三學生均成功考取高中,但在我輔導他們的功課時,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知識底子很薄,知識面窄,書上最近本的知識都是一知半解的。而且我感覺到,在他們鄉(xiāng)上學沒有適當?shù)母偁?,使得他們很容易滿足現(xiàn)狀,就像他們4個,有3個對于現(xiàn)在的學習狀態(tài)很滿足。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認為有以下三種原因:
1、教育水平。當?shù)亟處熕讲桓呋蚪虒W態(tài)度不認真,不能給學生拓寬知識面,課本上的知識不能完全的給學生講透。
2、學習環(huán)境。當?shù)貙W生的學習環(huán)境沒有像我們念書時那種大的競爭性,學生的潛力不能完全或者根本沒有挖掘出來。學校沒有配套的輔助設施去拓寬和加深學生知識面,學校周邊的環(huán)境也未能帶給學生知識儲備量的增加和對于知識的渴求。
3、學生自身。在支教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并沒有利用他們可以利用的資源去了解他們應該知道與掌握的知識,而是追星、追時尚。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剛考上高中的一位學生在我們沒能說出他本子上諸多明星的名字時,他很理所當然的說了一句;“你們out了。”而當我們輔導他的功課時,理應他知道的知識他卻不知道。
我個人認為,依xx村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我覺得他們村完全可以集資在村委會辦一個科普報刊區(qū),向孩子們提供最新、最廣的知識。孩子們每周只回家一次,村委會完全可以承擔和支付這個費用。
再者家長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們多接觸外面的世界,盡力拓展孩子的知識面,這對于孩子的學習心態(tài)的轉變或許是一個好機會,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
最后,家長也是一個重要方面,雖然xx村的家長均很支持孩子上學,但我仍然覺得他們做得不足。目前他們只是不阻止孩子上學,但他們不能很好的監(jiān)督孩子,給他們一定的壓力,同時他們能給予孩子的幫助不是很清晰,我希望他們能清楚地意識到,他們能做到的一定全力做到,目前不能做到的也能嘗試著去做,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一遇到困難便放棄。希望家長也能多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這對孩子們只會有促進作用。
在我參加調研的半天中,我發(fā)現(xiàn)當?shù)氐奈幕鱾飨聛淼暮苌?,譬如我所了解的山歌,當?shù)氐哪贻p人幾乎都不會唱,而會唱的只剩下70歲以上的老年人而且歌詞缺失嚴重。山歌的傳承已經出現(xiàn)了嚴重的斷層。山歌作為當?shù)貧v史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目前卻面臨這樣一種境況不能不讓人深思。當?shù)厥遣皇菓摮闪⒁粋€山歌組織,有組織的保留山歌歌詞,探尋山歌中的歷史,了解當?shù)氐淖冞w,教當?shù)啬贻p的一代唱山歌同時創(chuàng)作屬于他們這一代的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