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作文審題分析方法匯總
材料作文審題分析方法匯總
一、提煉中心法
這是寫材料作文最為常見且最為穩(wěn)妥的審題立意方法。寫材料作文時,如果能準確地提煉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為文章的主旨,一定會使所寫文章既切題又有深度。所以,寫材料作文時應(yīng)盡量采用這種方法來立意。
【材料】一次,蓋達爾旅行時,有一個小學生認出了他,搶著替他提皮箱。小學生見皮箱十分破舊,便說:“先生是大名鼎鼎的蓋達爾,為什么用的皮箱卻是隨隨便便的呢?太不協(xié)調(diào)了?!薄安粎f(xié)調(diào)嗎?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卻是隨隨便便的,那豈不是更糟?”蓋達爾笑著說。
小學生看著蓋達爾笑了。
【分析】分析這則材料,我們可以提煉出這樣的中心意思:這則材料通過寫大名鼎鼎的蓋達爾和小學生關(guān)于皮箱破舊的對話,表達了身外之物可以隨隨便便,但做人卻不能隨隨便便的道理。據(jù)此,學生可以提煉出如下兩種觀點:(1)做人不應(yīng)該隨隨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徒有虛名。
二、抓關(guān)鍵句法
關(guān)鍵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關(guān)鍵性語句可以作為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guān)鍵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說:“我身體里有個極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圓圓的,我遭難了?!绷硪恢话鰬阎湴磷詽M的情緒答道:“我贊美上天,也贊美大海,我身體里毫無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边@時,有一只螃蟹經(jīng)過,聽到了兩只蚌的談話。它對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說:“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卻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p>
【分析】通過分析這則材料,學生會發(fā)現(xiàn)這則材料中的關(guān)鍵句就是螃蟹所說的話——“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卻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據(jù)此,學生可以立意為——成功必須經(jīng)過艱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悅與創(chuàng)造過程的艱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的男孩,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長交給他一塊石頭,說:“明天,你拿這塊石頭去賣,但不是真賣,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晚上,院長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叫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
最后,院長叫男孩到寶石市場去賣這塊石頭,結(jié)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甚至被傳揚成“稀世之寶”。
院長對男孩說:“生命的價值也就像這塊石頭一樣,一塊很不起眼的石頭,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值?!?/p>
【分析】很多同學以“珍惜”為話題,寫“珍惜友誼”、寫“珍惜時間”、“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學習機會”等,都未免偏頗。只要我們再全面深入地進行分析,就會明白這則材料的主旨才是話題——“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辈牧蠈Α罢湎А庇辛烁唧w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關(guān)系的聯(lián)系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xiàn)象或結(jié)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xiàn)象或結(jié)果的本質(zhì)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個六歲的孩子,放學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蘋果。只見他讓蘋果橫躺下,一邊是花蒂,一邊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間。剛要切,爸爸趕忙喊到:“切錯了!切錯!”話音剛落,蘋果早已被切開,兒子拿起一半給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顆五角星!”只見蘋果的橫斷面上,由果核的輪廓組成了規(guī)則的五角星。
【分析】為什么會出現(xiàn)五角星圖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規(guī)而橫切蘋果??梢瓿鼋Y(jié)論: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獲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個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個不停。家人不堪這種“鋸床腿”的干擾,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饒。小女孩一氣之下跑到一處幽靜的樹林,獨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聽到一個老婦人的贊許聲:“拉得真不錯!”老人繼而說:“我的耳朵聾了,什么也聽不見,只是感覺你拉得不錯!”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來樹林里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會連聲贊許:“謝謝,拉得真不錯!”終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發(fā)現(xiàn),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鋸床腿”了,便驚奇地問她有什么名師指點。這時,小女孩才知道,樹林中的那位老婦人竟是著名的器樂教授,而她的耳朵也從未聾過。
四、由物及人法
寫材料作文時,有寓意的材料或敘述“物”的材料,需要學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橫向聯(lián)想法進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聯(lián)想到人,進而聯(lián)想到與材料內(nèi)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xiàn)象等,從而提煉出寫作的觀點。
【材料】據(jù)《深圳風采周刊》報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鎮(zhèn)發(fā)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貓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時指出:當代城市中的貓,處于一種惡性循環(huán)中,一方面是因為貓已普遍家養(yǎng),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為生;另一方面是因為貓無法從老鼠體內(nèi)獲取一種名為?;撬岬奈镔|(zhì)——這種物質(zhì)能提高貓的夜視能力,于是現(xiàn)在家養(yǎng)的貓幾乎喪失了夜視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差,因此老鼠咬死貓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類似的材料時,學生要把握這樣一個原則——一切非人的東西都要聯(lián)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敘述對象是小貓,立意時學生可以把小貓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飼養(yǎng)小貓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貓被老鼠活活咬死”聯(lián)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愛、家庭生活條件優(yōu)裕等,逐漸喪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從而提煉出這樣的立意——只有放手讓孩子在生活的風雨中經(jīng)受磨煉,才能培養(yǎng)他們的生存能力。
五、分析關(guān)系法
【材料】一位大學生,在?;ㄤN吃緊,寫信向在鄉(xiāng)下種地的父親要錢。信只有三個字——“爸:錢。兒”這封三字信傳開以后,人們議論紛紛。請以這位大學生同學的身份就此給他寫一封信。
【分析】這則材料的中心內(nèi)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關(guān)系是父與子的關(guān)系,其正常關(guān)系是骨肉關(guān)系、親情關(guān)系,可是在兒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錢”連接關(guān)系外,再也沒有其他,甚或一兩句問候語。說明兒子與父親是一種不正常的關(guān)系,究其原因是兒子缺乏禮貌,缺乏孝心,缺乏對在鄉(xiāng)下日夜操勞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學同學的身份給他寫信就要勸導(dǎo)、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從此入手,就會在“花銷緊”要節(jié)約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
六、明確褒貶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語句常常蘊含著命題者的褒貶情感,審題時學生必須充分捕捉這些語言信息,細致體會命題者的感情色彩,這樣才能根據(jù)命題者的感情傾向確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漢市的珞珈山,是武漢大學的所在地。山上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jié),游人如織??傄娨恍┣嗄昱笥汛┲头跈鸦▍仓袛z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她對她的導(dǎo)師說:“他們?yōu)槭裁匆┲头フ障衲??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彼膶?dǎo)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
【分析】這則材料從導(dǎo)師的“苦笑”“無言以對”來看,表現(xiàn)了導(dǎo)師對那些穿著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滿和鄙視。導(dǎo)師的心聲體現(xiàn)了命題者的意圖,也體現(xiàn)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評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國青年,批評他們崇洋媚外,民族尊嚴淪落,國家觀念淡薄。這則材料所涉及的對象有四個:一是游人,二是中國青年,三是韓國青年,四是導(dǎo)師。這四個對象表現(xiàn)為材料的四個角度。而最能表現(xiàn)題旨和意圖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個角度中,假如從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閉的表現(xiàn),由此而論證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就必須解放思想。這個文意,雖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題旨和命題者的意圖。所以,在平時的作文訓(xùn)練中,我們應(yīng)當引導(dǎo)學生正確把握角度與題旨的關(guān)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彈琵琶”,只會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個面包師長期從他的鄰居——一個農(nóng)民那兒購買黃油。有一天,他竟然發(fā)現(xiàn)黃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稱量,每回都是這樣。于是,面包師把農(nóng)民告到了法官那里。農(nóng)民在法官面前辯解說:“面包師向我購買黃油的同時,我也一直從他那里購買同樣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為稱黃油的砝碼。如果我的砝碼不準,那不是我的過錯,而是他的過錯?!泵姘鼛熉牶髥】跓o言了。
【分析】這則材料中,有一句話暗示了命題者的褒貶情感,它是“面包師聽后啞口無言了”?!皢】跓o言”是貶義詞,暗示了命題者對面包師的行為持否定態(tài)度。據(jù)此,學生可以立意為——做人要誠信,如果心懷不軌,居心叵測,自己也必將被背叛和欺騙。
七、多向輻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較散,常常會出現(xiàn)許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對于這樣的材料,審題時學生可以采用多向輻射的思維方法圍繞材料展開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著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著眼于乙事物立意,還可以著眼于甲乙兩事物的關(guān)系立意;既可以聯(lián)系事物(對象)的正面立意,還可以聯(lián)系其側(cè)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數(shù)學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第二十四屆國際數(shù)學大會開幕式。
在誕生過張衡與祖沖之的華夏古國召開這樣的大會是我們祖國的一大盛事。大會名譽主席——97歲的陳省身教授坐在輪椅上發(fā)言時,身邊的國家主席欠身為他調(diào)好麥克風。陳省身在發(fā)言時含蓄地說:“中國數(shù)學領(lǐng)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p>
大會頒發(fā)了數(shù)學領(lǐng)域與計算機理論運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獎“菲爾茨獎”與“內(nèi)萬林獎”。三位獲此獎項的都是“老外”,他們都只有36歲,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這則材料,學生可以采用多向輻射法進行立意。(1)從主席欠身為陳省身教授調(diào)整麥克風的細節(jié)出發(fā)立意——我們國家以及國家領(lǐng)導(dǎo)人非常尊重知識和科學,對科學家更是充滿無限敬意。(2)從獲獎?wù)呷恰袄贤狻钡慕嵌攘⒁狻覈目茖W工作者任重道遠,我國還需要再次吹響“向科學進軍的號角”。(3)從三位獲獎?wù)呷?6歲的角度立意——我國在科學領(lǐng)域也要“年輕化”。這樣提煉出多個立意后,學生應(yīng)該擇優(yōu)進行寫作。
【材料】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于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边@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國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國人是披發(fā)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窮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橫向立意:就是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順著原材料所告訴讀者的指向去考慮。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脫離實際。這種立意的好處是能緊扣材料的基本傾向、主要觀點,因而不會出現(xiàn)偏題、走題的現(xiàn)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問題倒過來想想,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zhì)疑。
因為越人赤腳、披發(fā),鞋帽就大有市場,就會得出魯人未必會窮的結(jié)論。這就要求魯人敢于嘗試、敢于冒險、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對原材料作合理的聯(lián)想,進行恰當?shù)耐评?、引伸?/p>
“虧本生意做不得”,“無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觀點。
4.類比立意:就是通過聯(lián)想,把材料的已知內(nèi)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內(nèi)容由此及彼地聯(lián)系起來考慮,找出其中的相似點。
辦企業(yè)、做生意,要根據(jù)當?shù)氐纳a(chǎn)、消費、風土人情等情況,也要根據(jù)需要與可能,那么就要求我們考慮動機與效益,又要揚長避短,才能生財有道。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會牽涉許多人和事。因此,審題時學生要明確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棄次要人物或事件,從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審題立意。
【材料】從前,有位年輕的獵手槍法極準,但總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長者求教。長者把他領(lǐng)到一片大雁棲息的蘆葦?shù)?,指著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說:“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們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就會向雁群報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難。但是,我們有辦法,你現(xiàn)在故意驚動雁奴再潛伏不動?!蹦贻p人照著做了,雁奴發(fā)現(xiàn)年輕人后立即向同伴發(fā)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訊后紛紛出逃,但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危險。于是,它們又飛回了原地。長者讓年輕人如法炮制了好幾回。終于,有幾只以為受騙的大雁向雁奴發(fā)動了攻擊。如此再三,幾乎所有的大雁都以為雁奴是謊報軍情,紛紛把不滿發(fā)泄在了它身上——可憐的雁奴被啄得傷痕累累?!艾F(xiàn)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遍L者提醒道。于是,年輕人大搖大擺地走進蘆葦?shù)亍Q闩m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經(jīng)懶得再管了。年輕人舉起了槍??
【分析】這則材料中共出現(xiàn)了四個“人物”——年輕人、長者、雁奴和雁群。審題時,學生可以舍棄年輕人和長者這兩個次要人物,從雁奴和雁群的關(guān)系入手確定如下立意。
(1)從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輕易誤解忠誠的人,因為被誤解的人因此會放棄忠誠。
(2)從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誠被誤解后該怎么辦呢?是堅持到底,還是放棄忠誠,這是對忠誠的真正考驗。
九、求異同法(異中求同、同中求異)
【材料】
一、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當斷臂的維納斯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shù)趨之若鶩的好事之徒。他們提出了種種接上維納斯斷臂的奇思異想。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一種設(shè)計能取得普遍的贊賞。
二、有一次,記者問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從來沒有哭過嗎?”史蒂夫回答說:“是的,我從不掉淚?!庇浾哂謱λf:“我認為你倒不如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有時不妨也掉掉淚,這樣才能證明你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有喜怒哀樂的人,一個感情豐富的男子漢。”
【分析】這兩則材料表面上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仔細一分析,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在本質(zhì)上有許多相同之處。顯然,材料一中的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記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這就是這兩則材料的共同點,據(jù)此學生可以確立這樣的立意:(1)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2)不可用狹隘的經(jīng)驗看待世界和生活。
【材料】
(1)①馬克思 23歲被譽為當時德國最偉大的哲學家。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當時德國哲學家謝林。③列寧17 歲就開始革命活動。④毛澤東 26歲主編《湘江評論》。⑤徐特立 48歲留法,克服困難,學會法語。
(2)①一根木頭擱在山澗之上,下面深不見底,則敢于走過去甚少,但若橫木置于地,則常人皆能步其上而過。②小李第一次演講,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準備,但一走上臺,看到下面一禮堂黑壓壓的人,便渾身冒汗,腦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話也記不起來了。
【分析】
(1)五個材料都是講偉人們在事業(yè)上都有所成就,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論,觀點就缺乏深度了。進一步分析材料會發(fā)現(xiàn)①—④還有一個共同點,即青年時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講徐特立 48歲苦學法語有所成,年齡特點與前四位偉人不同。根據(jù)這個不同點可以立論:年青時代是出成果的黃金時代,但是,年齡并不是成就事業(yè)的唯一條件,關(guān)鍵在于有無堅定的志向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2)兩則材料,一則是說很少有人能走過擱在山澗上的木頭,一則是說小李演講面對黑壓壓的人一句話也記不起來。兩則材料從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們的結(jié)果都是一樣——未能如愿以償,究其原因都是膽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由這個共同點,我們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①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養(yǎng)良好心理素質(zhì)。
十、尋互補法
【材料】
①佛羅倫薩詩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②波蘭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p>
【分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強調(diào)要有堅定的信念;材料②“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是講走路時要有虛心求教的精神,要聽從他人指導(dǎo)。兩者誰是誰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兩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若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念,又要有“常問路”的虛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當然,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還有很多。此外,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學生在具體的審題立意過程中可以綜合運用幾種方法。
關(guān)于作文標題
近幾年來,中考作文命題的思路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為了給考生提供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自由發(fā)揮平臺,話題作文因其具有開放性和自由度成了許多命題人首選。
而作為一名考生,為自己的文章擬一個能體現(xiàn)智慧與匠心的標題,既可以酣暢淋漓的展示自己的個性與文化修養(yǎng),又可以給閱卷老師一份見面禮,讓他們在倦怠有一種如獲至寶的驚喜,同時也關(guān)乎考場作文等級的評定。
作文的題目猶如人的眼睛。如果我們能夠讓我們作文的眼睛更加明亮、有神,我們的作品將會贏得更多的青睞,產(chǎn)生先聲奪人的首因效應(yīng)。那么,作文的標題怎樣才能做到新奇別致,自出新裁呢?這里,我把平時作文訓(xùn)練中搜集到的一些好的標題按擬題技巧進行歸納整理,以期與同行交流。
一、引用化用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直接引用或化用我們耳熟能詳?shù)脑娫~歌曲、名言警句、影視書名、影視劇名、新聞標題、電臺欄目等作為文章的題目,可以先給文章定下一種調(diào)子,給人一種風格迥異,個性鮮明的感覺,如:
1、“青春”話題:《一笑而過》、《明明白白我的心》、《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2、“成長”話題:《無限風光在險峰》、《一枝紅杏出墻來》
3、“理想”話題:《我的未來不是夢》、《我心永恒》、《化蝶飛》
4、“考試”話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莫道不銷魂》
5、“理解”話題:《對面的老師看過來》、《別說我的眼淚你無所謂》、《有一點動心》
6.“信念”話題:《陽光總在風雨后》、《我想我會成功》
7、“誠信”話題:《眾里尋它千百度》、《千呼萬喚始出來》
8、“環(huán)?!痹掝}:《我想有個家——一只小鳥的心聲》、《插翅難飛》。
標題1、3、5、6都是引用大家喜歡熟知的歌曲,活潑而不失優(yōu)雅,貼近學生生活,妙趣橫生;標題2、7引用詩詞名句,既具有濃郁的文化韻致,又蘊含深刻的雙關(guān)含義;標題4引用經(jīng)典名言,典雅而深刻;標題8引用影視劇名,頗具匠心。
二、自我陶醉法: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自我陶醉正是個性張揚的開始,作文標題中一個“我”在,表達起來自然就還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
1、“欣賞”話題:《酸酸甜甜就是我》、《我就是春天》
2、“驕傲”話題:《13歲,我為你驕傲》、《相信自己的感覺真棒》
3、“渴望”話題:《給我一雙翅膀吧》、《好想好好愛“你”――我的假日》
4、“自信”話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是我的天使》
5、“處世”話題:《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一個人的精彩》
6、“自由”話題:《心想喝歌就唱歌》、《我的地盤,聽我的!》
花樣年華,花樣心情。這些標題有的激情飛揚、有的天真爛漫、有的真情眷眷、有的初生牛犢不怕虎、有的渴望自由,形式活潑,散發(fā)出一股青春氣息,彰顯著個體色彩。
三、巧用公式法
運用數(shù)字或者運用數(shù)學、物理、化學中的程式的形式來設(shè)計作文題目,簡練精當,形式新穎,邏輯嚴密,給人以啟示。如:
1、“生命”話題:《10-1=0》
2.“教育”話題:《∞×0=0》
3.“成功”話題:《立志+努力=成功》
4.“修身”話題:《100<1+冷靜》
5.“誠信”話題—《誠實+信用=財富》6.“成功”話題—《成功=實力+創(chuàng)新+機遇》
標題1,強調(diào)了“生命”只有一次機會,不像網(wǎng)絡(luò)游戲,有多少次機會;標題2,表明教育的成敗得失取決于不能有本質(zhì)上的失誤,如品行、身體等因素不容忽視。標題3,說明成功的要素是立志和努力。標題4,強調(diào)冷靜的重要性。標題5,表明“誠信”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標題7,表明成功需要三個因素。以上六例顯示這種數(shù)字、算式型標題的簡明生動,確實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四、反彈琵琶法:
“狗咬人不是新聞”所以見怪不怪自然無趣,“人咬狗才是新聞”,能吸引人的興趣,新聞中的這條規(guī)則在話題作文的擬題中,同樣適用,把一個不可思議的觀點,拿來用合理的方法論證一翻,自然就有一種與眾不同、特立獨行、超凡脫俗的味道了。
1、“失敗”話題:《遺憾,其實也是一種美麗》
2、“夢想”話題:《做白日夢的感覺真好》
3、“人生”話題:《進一步海闊天空》
4、“真誠”話題:《善待謊言》
5、“創(chuàng)新”話題:《這個世界因為懶人而精彩》
6、“奮斗”話題:《生活中要常懷第二心》
7、“欣賞”話題:《不妨潑飄冷水》
8、“歷史”話題:《聽聽汪精衛(wèi)的心聲》
9、“文化”話題:《吃不到葡萄言其酸的隱士們》
標題1,遺憾如何是一種美麗?標題2,是不是思想太緊張,現(xiàn)實太沉重,異想天開的幻覺反而成了生的珍品?標3,有些困境需要拿出勇氣擺脫、戰(zhàn)勝,而不是消極的躲避。標4,謊言難道也是一種美德?標5,懶惰不是最大的惡德嗎?標6,不是提倡做人做事要專心嗎?標7,既是潑冷水,何談欣賞?標8,漢奸難道也有理了?標9,說陶淵明們的壞話,是不是腦子壞了?
這些故意與“真理”作對的標題,看似離經(jīng)背道,實則暗藏機理,可以振聾發(fā)聵,極具深邃的思想魅力。
五、巧設(shè)懸念法
這一些文學作品中常用的一種構(gòu)思方法,也適用于話題作文的擬題。設(shè)置一個誘人的懸念,或不同尋常的結(jié)局,容易抓住讀者的心,這在浩如煙海的作文堆里,不失為一種間接強迫老師不要忽略你存在的妙法了。如:
1、“師生關(guān)系”話題:《老師,你錯了》
2、“素質(zhì)教育:話題:《考場“三絕活”》
3、“男生女生”話題:《天很藍、我不騙你》
4、“男生女生:話題:《那小子真帥》
5、“保護環(huán)境”話題:《兩只離了婚的魚》
6、“校園生活”話題:《我“失戀”了》
7、“網(wǎng)絡(luò)學習”話題:《最慘烈的一場戰(zhàn)斗》
老師會犯什么錯誤,一個學生怎么能這么說老師?考試還有什么“三絕活”?《天很藍,我不騙你》跟同學生活有什么關(guān)系?太扯了吧!魚為什么會離婚?《那小子真帥》、《我“失戀”了》是不是涉及敏感話題?太大膽了吧!網(wǎng)絡(luò)學習中會有什么慘烈的戰(zhàn)斗?這些題目,任誰也會眼花繚亂,任誰也想探問究竟。
六、妙用修辭法
這種方法,是指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對偶、雙關(guān)、反詰等修辭手法擬題,使題目生動,鮮明,美妙,貼切。美總是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的翅膀,以感情為鋪墊,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巧用修辭,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使文章顯得含蓄雋永,余味無窮。如:
1、“愛心”話題:《陽光的腳步》
2、“環(huán)?!痹掝}:《一張漁網(wǎng)的訴說》《死去的風箏》、《哭泣的老樹》
3、“自我”話題:《選擇生活的色彩》
4、“幸?!痹掝}《雪花的快樂》、《無憂鳥》
5、“奉獻”話題:《最后的燭淚》
6、“選擇”話題:《安能取熊掌而舍魚?》
7、“發(fā)現(xiàn)”話題:《究竟誰錯了?》、《林黛玉非死不可嗎?》
8、“誠信”話題:《生命“誠”可貴》
9、“教育”話題:《減負不能隨意減“副”》
標題1、2、4、5擬人;標題3比喻;標6、7反問;標8、9雙關(guān)。這些題目,由于運用了恰當?shù)男揶o,所以閃亮靈動,余味綿綿。
七、聯(lián)想煽情法
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景,或開門見山,把人真接引和到某一件事物中去,可情景并茂,可引人深思。既有詩情,又有畫意,韻味無窮。
1、“機遇”話題:《猶豫·失去·失敗》
2、“故鄉(xiāng)”話題:《藍藍的月,藍藍的夢》
3、“享受”話題:《紅舞鞋·藍精靈》
4、“理想”話題:《夢的伊甸園還在那邊》
5、“友誼”話題:《撿起你腳下的蘑菇》
6、“時光”話題:《有這么一個故事》
7、“信心”話題:《伸手就是光明》
8、“感悟”話題:《不經(jīng)意的美麗》
這些標題,語言優(yōu)美,形象生動,以有限的言詞顯露出無限的生活意蘊,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馳騁想象的空間,寫出作者對生活獨到的人生體驗,展示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很容易就讓讀者隨之進入作者的心情中,與之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八、踏雪尋梅法:
對材料話題作文,順著材料所給出的話題,進行深化、探究,在濃縮中再把觀點提升到具有一定哲理的高度,讓讀者于欽佩中得到達到一種新的境界,從而獲得一種審美的愉悅,也不失一種擬題的好方法。如:
1、“改變”話題:《換一種方式生活會更美》
2、“挫折”話題:《讓生命的意志再堅強些》
3、“成功”話題:《成功自有規(guī)則》
4、“奉獻”話題:《“添柴”與“烤火”》
5、“金錢”話題:《利益在騙人》
6、“經(jīng)歷”話題:《走過去就不要后悔》
7、“創(chuàng)新”話題:《打開你的眼睛》
8、“奉獻”話題:《收獲源于付出》
這些根據(jù)材料提供的話題,進一步挖深、提煉出來的題目,源源源于材料而高于材料,加進去個體的感悟與理解,充滿了理性的光輝,于平凡中見奇倔,也是很多喜歡定議論文的同學擬題一種好方法,很有思想深度。
九、故事新編法:
將傳統(tǒng)的故事,賦予新的時代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影視社會現(xiàn)象,嬉笑弄罵,皆成文章,是網(wǎng)絡(luò)上很流行的一種寫文章的方式,往往讓人先是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既而深思沉吟,慨然長嘆,最后心有戚戚,長縈于胸。如:
1、“環(huán)境”話題:《三個和尚沒水吃新編》(原因不是懶而是因為山下的井要么被污染、要么干涸、要么被開發(fā)作為旅游資源禁止取用)
2、“誠信”話題:《狼來了新編》
3、“智慧”話題:《英明的上帝》
4、“合作”話題:《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5、“熱點”話題:《魏青剛成名后》
6、“歷史”話題:《荊軻刺秦王新傳》
7、“名著”話題:《唐僧取經(jīng)回來之后》
這些擬題大膽而新奇,通常為一些思維活躍,幽默風趣而又才華橫溢、關(guān)注生活,喜歡閱讀魯迅先生《故事新編》之類文章的同學喜歡采用的一種方法。
“花香蝶自來,題好一半文”,一篇文章有一個好的標題,就像一個人有一雙明亮有神的眼睛一樣,留給別人的是將是十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是文學修養(yǎng),語言功底,思想魅力的最直接的流露,從考試的角度來說,更是作文質(zhì)量高底的一桿標尺。所以,對于話題作文的擬題我們一定要多一些有針對性的訓(xùn)練,掌握一定的技巧,達到需要應(yīng)用時信手拈來,出語不俗的效果,感動自己,征服讀者。>
8、“誠信”話題:《生命“誠”可貴》
9、“教育”話題:《減負不能隨意減“副”》
標題1、2、4、5擬人;標題3比喻;標6、7反問;標8、9雙關(guān)。這些題目,由于運用了恰當?shù)男揶o,所以閃亮靈動,余味綿綿。
第二篇:初中作文審題方法分析
初中作文訓(xùn)練之審題方法
審題是決定作文成敗的第一步。在考試時,審題定位準確,是作文獲得高分的重要保障,如果審題出現(xiàn)偏題或離題現(xiàn)象,作文的得分就比較低。
二、“審題”的含義
審題:就是在動筆作文之前,先認真閱讀、思考、分析、推敲題目的含義及其重點、范圍、體裁等要求,或者說要審清命題者的出題意圖,以便有的放矢進行寫作。
三、審題的方法
(一)“辨”——辨識類別(??嫉淖魑念}形式有四種)
文題的形式:①全命題作文 ②半命題作文 ③話題作文④材料作文 例:
①生活中笑聲常與我們相伴。在笑聲中,友情在加深,學業(yè)在長進,困難被克服,隔閡被消除…… 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選一個有意義的側(cè)面,以“笑聲”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文中要有場面描寫。(全命題作文)
②《想起這件事,我就__》,題目中的“__”要先填寫完整,再寫成記敘文。(半命題作文)
③以 “座右銘”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話題作文)④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所以天空廣闊無邊。高山收容每一塊巖石,不論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壯無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所以大海浩瀚無涯。請就所給的這幾句詩的內(nèi)容,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材料作文)
(二)、“審”—— 逐個破譯
1、審文題的“要求”
為了嚴謹和科學,也為了考生盡量少失誤,中考作文題的命題者總是要在文題前后交代幾點,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語。文字雖然簡短,指令性和指導(dǎo)性卻很強。如果小看了它,可能會給考場作文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練習]
1.下面文題的“要求”中有哪些重要的內(nèi)容? 題目:忘不了您的教誨
要求:①“您”必須是長輩或老師。如果涉及學校名、老師和自己的姓名,一律分別用劉老師、王斌、紅星中學來代替,否則扣分。②要寫成記敘文,具體寫出一件事來表現(xiàn)中心。
③要有語言和心理描寫,還要有適當?shù)氖闱楹妥h論。④不少于5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文題“要求”括號中的內(nèi)容起什么作用? 題目:我有這樣一個好
要求:①在題目的橫線上寫一個自己要寫的人(例如:媽媽、老師、叔叔、伙伴、鄰居等),構(gòu)成自己的作文題目。②寫一篇記敘文,在記敘的基礎(chǔ)上適當運用議論和抒情等表達方式。③不少于500字,不足或超出部分,每50個字扣一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審文題的“導(dǎo)語”
(提示立意角度、開拓思路選材、情境激發(fā)情感、指點行文布局……)
除了材料作文,有些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題目前面會有一段較長的文字。它們不是一定要用上的作文材料,也不是進行限定的條件,而是語言優(yōu)美精粹的富于理性或激情的導(dǎo)語。作為文題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也起著非同小可的作用。品味“導(dǎo)語”的語言,揣摩其蘊含的意圖,是中考作文題審題的必要過程。下面,我們結(jié)合文題,來領(lǐng)會“導(dǎo)語”的基本作用。題中打波浪線的部分,即為我們所說的文題“導(dǎo)語”。
文題一
化解生活難題,跨越學習高度,迎接機遇挑戰(zhàn),架設(shè)心靈橋梁,獨辟創(chuàng)新蹊徑,領(lǐng)略人生風景,常常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少走一步,也許功虧一簣,再走一步,可能柳暗花明。請以《走一步,再走一步》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字數(shù)500字。
(從形式、內(nèi)容分析導(dǎo)語告訴我們什么?重點是什么?明說了什么?暗示了什么?既然是指導(dǎo)寫作的,就從寫作的角度去揣摩、猜測出題老師的目的——心思)
此導(dǎo)語中含了一組排比句,暗示考生去進行發(fā)散聯(lián)想,“架設(shè)心靈橋梁”、“獨辟創(chuàng)新蹊徑”、“領(lǐng)略人生風景”既激發(fā)考生多角度地選材,又指點了考生立意的具體側(cè)面,其核心意思應(yīng)該是“善于積累,貴在堅持”,題目的立意指向性較鮮明。這篇作文的關(guān)鍵詞是“再走一步”?!霸僮咭徊健币呀?jīng)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情境,即這一步是有難度的,可能是對自身最大的挑戰(zhàn)。此導(dǎo)語在文題中的作用是:
1、提示立意角度。
2、開拓寫作思路。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情
感)
文題二
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原野,吹開了滿園的鮮花……在這美麗、幸福、生機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請以“我在春天里”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此“導(dǎo)語”富有情感,它的作用是:激發(fā)寫作情感,創(chuàng)設(shè)寫作情景。其優(yōu)美的語言,能調(diào)動考生的回憶,鋪設(shè)作文情感的基調(diào);一句“在這美麗、幸福、生機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設(shè)置了特定的寫作情景;“想”和“做”則暗示在寫作中如何選材,選什么材。
文題三
我們都曾路過許多地方,如商店、市場、田壟、公園、運動場、圖書館、電影院、舞廳、教師的窗前、爸爸媽媽的辦公室……等等,我們也一定有所見有所聞有所感的。請以“我從
走過”為題,先將題目填寫完整,然后寫一篇有敘有議的文章,以敘為主。
此“導(dǎo)語”的作用是:提示選材范圍,指點行文布局。其羅列的“許多地方”,意在讓考生展開聯(lián)想,選擇一個最有利于表達的“地方”,以便順利成文。“所見所聞所感”一語極為巧妙,暗示出寫這篇“有敘有議”的文章應(yīng)該如何布局:先寫所見,穿插所聞,然后表達所感。
[練習](2和3刪掉誰?)
1.說說下面文題“導(dǎo)語”中最關(guān)鍵的一個句子是什么? 當青春微笑著向你走來的時候,生活也時時給你教益。有那么一次,它讓你懂得了應(yīng)該珍惜什么。請把題目“我懂得了珍惜
”補充完整,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文題中的導(dǎo)語暗示了什么? 晨會上,當校長宣布你榮獲某項榮譽稱號或者向你頒發(fā)某項獎狀時,臺下會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課堂上,當老師表揚你取得進步的時候,同學們的掌聲會經(jīng)久不息;在家里,你為父母分擔了家務(wù)或做了一件有益于鄰里的事情時,親友長輩們會欣喜地為你鼓掌;有時候,你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靈感、悟出一個道理,也會仿佛聽到來自心底的掌聲……當然,你也常常把掌聲獻給身邊值得稱道的人。請以“掌聲”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記敘文,要有掌聲響起時的場景和心理描寫,還要具體寫出如何贏得掌聲的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審文題的“題目” A全命題作文審“文題“
(1)實戰(zhàn)技法一“射人射馬,擒賊擒王”——抓題眼定重心
寫作點撥:全命題作文的題目是千萬不可改動的,抓關(guān)鍵詞迅速確定文體(長題抓關(guān)鍵,標志定體裁,聯(lián)想化深意)
文有文眼,題有題眼,“題眼” 就是題目中的關(guān)鍵詞語。“抓題眼”就是審題時抓住題目中的關(guān)鍵詞語,寫作時以它為重點、為統(tǒng)帥、為靈魂。如何找到題眼呢?——看標題結(jié)構(gòu),據(jù)題辨眼:
抓題眼:
①文題是一個詞的:這個詞本身就是“題眼”?!秾ぁ贰杜惆椤?/p>
②文題是一個短語的:一般情況下動詞或在短語中起形容修飾限制作用的詞語,往往就是“題眼”?!毒次飞贰段业目鞓分谩?/p>
③文題是句子的:句中的謂語部分即是“題眼”?!哆@樣做值得》《我很幸運》 但是,也有的作文題寫作重心在名詞或一些虛詞上的,如:
④名詞作題眼的:《我的一個秘密》《日記本**》《也是一堂語文課》(南京)⑤虛詞做題眼的:
副詞:如《我最喜歡的一首歌》,副詞“最”為題眼,要能通過比較,顯示出喜愛的程度。再如《門其實開著》“其實”,包含著一個誤會設(shè)計,起初認為是那樣,后來因為某一際遇,明白是這樣,行文必須把誤會交代清楚。再如《下雨天真好》,“真”,包含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意思,行文時少不得由衷的抒情
連詞:如《我和班集體》。要寫出個人與集體的關(guān)系;
助詞:如《變了》,側(cè)重于寫變后的情況,可有的考生,寫了變化的過程,把它當作《變化》或《改變》之題來寫,當然偏題較遠了。
嘆詞:如《哦,這就是生活》,表達驚嘆和明了之情,如果寫不出這層意味就難獲得高分。虛詞往往起著實字所無法替代的作用。
(2)實戰(zhàn)技法二一——“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巧伸縮防跑偏(增刪法):
抓住了題眼,只能說抓住了寫作的重心。在審題時我們還更應(yīng)該有全局意識,要對作文題目中的每一個字詞的含義及其相互之間的關(guān)系都要仔細認真地揣摩、體悟、辯析,然后綜合起來,從整體上把握文題的內(nèi)涵。這樣的話才不會出現(xiàn)只抓其只言片語、以偏概全、偏題走題的現(xiàn)象。
①短題添枝加葉法(增):注意:這種添枝加葉是在心中進行的,千萬不要換題目?、陂L題逐詞分析法(刪):
(3)實戰(zhàn)技法三:“掀起你的蓋頭來”——挖掘深意,虛實轉(zhuǎn)換
在應(yīng)試作文中有很多題目,看似清楚、簡單,實際上里面蘊藏著豐富的含義,它需要我們細致揣摩、認真分析、準確理解,從而確定正確的寫作方向。
①挖掘引申義。②挖掘比喻義。
我們要善于由虛到實,把題目里的比喻詞跟自己成長的具體感悟鏈接起來。
4、病文分析
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變化
我們家鄉(xiāng)有個五福廟,解放初,破除迷信,大伙給拆了。近幾年農(nóng)民腰包鼓起來了,有人說是菩薩保佑的結(jié)果。集資重建五福廟。香火頂旺。據(jù)說,誰去拜了,求什么就得什么。我有點兒信。
……
今年正月初一,爸爸說要帶我去五福廟燒香,讓菩薩保佑我讀書高進。這正中我的下懷。我想,我拜了神,不用學習,考試定能得高分。就這樣,我和爸爸收拾了一些供品出發(fā)了。到五福廟后,我們隨著人群擠擠挨挨了五福菩薩面前,虔誠地把供品放上神臺,點燭燃香。跪拜時,我悄悄地說:“請五福菩薩保佑我每次考試得高分。”此時我仿佛得了神力?;丶衣飞?,我滿心是喜歡。
新學期開始,我就想試試神的靈驗。老師講課,我老是想著五福菩薩的神威;老師叫我回答問題,我竟答非所問。這時,我懷疑了:五福菩薩怎么不顯靈呢?過了幾天,老師說要
單元考試,我想再試試神力,想不到題做不出時,菩薩卻一點暗示也沒有。第二天發(fā)試卷,我只得了25分。這下我醒悟了:世界本沒有什么神仙!
我改變了認識,重新變得用功起來,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急起直追,落后面貌開始改變。我決心靠自己的勤奮去獲得好成績。練習:(題目在考慮換更有啟發(fā)性的)
請你從?善意的謊言??最珍貴的記憶??讀書真好?三個題目中任選兩個,扣住題眼,簡略說說你的立意,體裁,選擇的材料以及詳略安排,寫一篇作文提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半命題作文
2、形式:前空式,如《,我想對你說》;后空式,如《珍惜所擁有的 》;中間空式,如《你的,讓我記住了你》;兩頭空式,如《_________真_________》。
3、半命題作文的選材角度:五個角度——自身、家庭、學校、社會、自然。
4、半命題作文的“補題(選材)” 點撥:
寫好半命題作文的關(guān)鍵是補全文題,補題是一個復(fù)雜的過程,要涉及立意、選材、構(gòu)思、布局等各個方面,千萬不可草率。
對文題中的已有文字和待填詞語必須審全,理清“已有”與“未有”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再補題。
(1)熟悉性原則。這是指材料必須是自己比較熟悉的,平時積累比較多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半命題作文選材自由的特點,填上自己認為較容易寫的內(nèi)容。
(2)新穎性原則。是指材料應(yīng)當是新鮮的,別人不曾寫甚至不會寫的。選詞補題要力避千“空”一“詞”的雷同現(xiàn)象,應(yīng)打破慣常的思維定勢,全方位、多角度地發(fā)散思維,一要求異求新,二要避俗求新,三要避生求新,這樣你的文題才能獨樹一幟。
(3)要確定體裁。要求中如果有文體限制,就必須按文體特點來補題,如果是“文體不
限”的,應(yīng)根據(jù)自己的特長考慮是寫記敘文,還是寫說明文,或是議論文;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或是闡述某個道理。
(4)健康積極。半命題作文給我們以自由選擇材料的余地,但同時也放寬了題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填上一些消極、不健康的內(nèi)容,給半命題作文帶來了一些負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
(5)選詞切忌大而空,沒有實實在在的“著陸點”。(6)練習1(補題):
語文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從能張口說話起,我們就開始了語文的學習:跟父母長輩學,跟同學老師學,跟熟人朋友學,跟旁人路人學……跟形形色色各行各業(yè)的人們學:跟課本學,跟報紙學,跟廣播學,跟電視學……跟各種各樣的媒體學。從教室到校門外,到處是我們學習語文的大課堂。請以“,我的語文老師”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練習2:請從“自身、家庭、學校、社會、自然”等選材角度中任選一個角度,為“生活因_____________而精彩”選材。要求:用一句話概括你所選擇的材料。
C話題作文巧“擬題”
“話題”,就是指談話的中心,以所給的話題為中心,并圍繞這個中心內(nèi)容而進行選材寫出的文章就是“話題”作文。話題作文選材、立意范圍非常寬泛,但不是毫無限制,可以隨心所欲?!傲⒁庾远?,文體自選、題目自擬”的“三自要求”,有利于我們張揚個性,展示才華,但也使有的學生甚至從擬題開始就偏離了話題。在考場上如何快速而準確地擬好話題作文的題目呢?
1、首先我們要記住一句話:話題作文寫作時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主題與話題相關(guān)”。
2、其次在擬題中注意四點:
第一、不拿話題做題目,題目的范圍要小,從小處入手。第二、力求有新意,有創(chuàng)造性。第三、題目精練,不顯得冗長呆板
第四、文題中盡量含有話題中的關(guān)鍵詞語,或所擬文題與話題有關(guān),不宜離題太遠,甚至過于隱晦。
3、學一點考場話題作文的擬題方法與技巧(1)化大為小 巧用填補擴展法(添枝加葉)
以大化小的方法就是指在話題前面或后面作適當?shù)脑鲅a,對寫作范圍加以限制,使話題由大變小,由虛變實,由抽象變具體的擬題方法。
示例:“聲音”——《難忘的吆喝聲》、《板書的聲音》、〈〈音樂的世界里〉〉、《來自天堂的聲音》
這樣擬題,縮小了寫作范圍,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使文章寫得具體而生動。實戰(zhàn)練習:給下列文題擬一個題目。
①有一位哲人說過,一個人學會了感謝,他就成熟了。在我們的成長歷程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給了我們幫助、教益和啟迪,我們應(yīng)該學會感謝。請以“感謝”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請以“陽光”為話題,自擬題目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平常為美麗 巧用修辭法
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修辭方法擬題,可使文章題目生動形象,富有文采。這些標題由于運用了一定的修辭手法,閱卷者一看便有種耳目一新之感,標題就給閱卷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①比喻
以“挫折”為話題——《別抱怨手上的牌》、《不可多得的教師》《磨難是金》
以“環(huán)?!睘樵掝}——《點燃綠色的火焰》、《我想有個美麗的家》 關(guān)于“孝”——《請給老人一輪暖陽》 “關(guān)注生活”的話題——《我愛曲線的生活》
練習:以“微笑”為話題,擬一個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擬人
以“樹”為話題:《樹的“嘆息”》
以“挫折”為話題——《你別把我看扁了》
以“環(huán)?!睘樵掝}:《地球就診記》 《與小鳥有個約會》 練習:以“泥土”為話題,擬幾個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用、化用歌詞、詩句、名言、俗語
歌曲的歌名及歌詞或魅力十足、準確精練;或膾炙人口、富有哲理;其中不乏極富思想性、思辨性、口語化、人情味的詞句。這些詞句一旦入題就能像磁場一樣吸引讀者。
以“環(huán)?!睘樵掝}《我想有個家——一只小鳥的心聲》(潘美晨)以“寬容”為話題:《一笑而過》(那英)
以“親情”為話題:《滴滴香濃,意猶未盡》(麥氏咖啡廣告語)
以“挫折”為話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練習:以“友誼”為話題,擬一個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常法
運用多角度思維,把一些公認的常理作反向思考構(gòu)成文題,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門》《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三個臭皮匠怎敵諸葛亮》等,這些標題一反人們的思維定勢,它能引發(fā)人們的思考,激起讀者的閱讀欲望。
以“關(guān)注生活”為話題:《往事并不如煙》、《以胖為榮》 以“素質(zhì)教育”為話題:《真想做個后進生》、《渴望停電》 練習:以“競爭”為話題,擬幾個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練習:給下文補充標題,并列出提綱。
生活中傳遞的現(xiàn)象很多,如傳遞火炬、傳遞快樂、傳遞愛心……傳遞的方式也多種多樣,這一切都給你諸多感受和啟迪。傳遞不僅是一種形式,更是一個過程。也許你曾經(jīng)是現(xiàn)在仍是傳遞的組織者,或是參與者。請以“傳遞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
(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材料作文審題方法
材料作文審題方法
近兩年來材料作文東山再起,但這是一種新型的材料作文,寫作時不需要再按照前幾年那種古板的“引——議——聯(lián)——結(jié)”的模式去寫,所以在形式上大家大可放開手腳,不過在審題立意上大家要謹而慎之,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很多同學在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上吃了大虧,經(jīng)過苦心孤詣的鉆研與教學實踐的證實,我認為以下幾種方法行之有效。
一、分清材料類型
從數(shù)量上看,有多則材料單則材料之分。多則材料大家要分異同,單則材料則需分清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常見的有故事型、對照型、數(shù)據(jù)型、圖表型等。如,故事型的就要分清有哪些人、事,主要角色、次要角色;對照型的則要對兩方面全面分析與把握,下面舉例說明。
故事型:
材料一:
云雀見麻雀整天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就問:“麻雀太太,你什么不飛得高一點呢?”麻雀斜著眼睛瞟了它一眼,說:“難道我飛得不高嗎?你瞧瞧公雞!”
“公雞伯伯,你為什么不飛得高一點呢?”公雞驕傲地在房頂上邁著八字步,反問:“難道我還飛提不高嗎?你瞧瞧鵪鶉!”
“你為什么不能飛得高一點呢,鵪鶉姐姐?”鵪鶉奮力從草皮尖上過去,得意地對云雀說:“難道我還飛得不高嗎?你瞧瞧癩蛤??!”
后來,云雀遇見雄鷹,便向雄鷹請教:“雄鷹叔叔,你為什么飛得尋那么高呢?”“不!不!”雄鷹說,“離藍天,我還差得遠呢!”
這則材料采用了反復(fù)的手法,通過云雀與 同對象的對話,寥寥數(shù)語,使麻雀、公雞、鵪鶉等胸無大志,甘于平庸者的形象,鮮活的躍然紙上,同時反襯出雄鷹勇于進取,翱翔藍天的遠大志向。很明顯,這則材料里雄鷹為主角,而其余幾個配角,分清了主次,那么立意就迎刃而解了。1志當存高遠2有雄心壯志,人生才會有動力等。
對照型:
材料二:
(1)3月18日,國務(wù)院總理溫家寶在回答外記者問時引起了《宋史·王安石列》中的“三不足”論斷,以之自勉。其中的一句為“人言不足恤”?!叭搜浴?,“流言也”;“憂也”。此句是指,對流言蜚語無需顧慮。
(2)《詩經(jīng)·鄭風·將仲子》:“人言之多。亦可畏也”。
人言:別人的評論,指流言蜚語:畏:怕?!叭搜钥晌贰爸冈诒澈蟮淖h論或誣蔑的話很可怕。
這則材料將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進行對照,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對“人言”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這種對照型材料的主題往往是開放型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
二、找關(guān)鍵語句
詩有詩眼,文有文眼。一則材料,一個話題或一個標題通常也有其眼,即其中的關(guān)鍵詞、句,它能凸顯材料的寓意,要想準確立意,就應(yīng)學會從材料中找“眼”。
材料三:
統(tǒng)一
(法)雨果
在棕色群山起伏的地平線上,太陽,這朵光芒萬丈的鮮花,在黃昏時分,把臉兒俯向大地。
一朵新開的銀菊,在麥地旁,野草叢中,一座行將倒的灰色的墻上,怯生生地放射著天真潔白的圓光;
而這朵小花兒,就從殘破的墻上,注視著那顆,在永恒的碧空里,萬古不息地傾瀉著流光的巨星。
“至于我,我也在放射光輝!”它向他說道。
這則材料涉及到了光芒萬丈的太陽與一朵新開的銀菊,而最后一句話是銀菊注視太陽時發(fā)出的一句感慨:“至于我,我也在放射光輝!”應(yīng)該是這則材料的關(guān)鍵句,抓住這一關(guān)鍵句,再聯(lián)系全文及題目《統(tǒng)一》就不難立意:1平凡者與偉大者各自都有自己的價值2平凡的位置上同樣可以發(fā)揮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挖隱含隱息
對顯性信息能注意,隱含信息則容易疏忽,能深入挖掘隱含信息,立意才能更深刻。因此大家在讀材料時還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才能透過現(xiàn)象,挖掘出事物的本質(zhì)。下面是一次期末考試的材料作文。
材料四:
一個小男孩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像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拭干凈,然后一排排整齊的擺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的哭了。父親摸著男孩的頭說:“孩子,別傷心,你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庇谑?,小男孩擦了眼淚,坐在桶邊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去挑來一桶一桶的清水,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木桶里,然后就回家睡覺了。
很多同學看完這則材料后,要么是從小男孩的角度立意:遇到困難,要多想辦法;或者是從父親的角度抓住了父親的那句話:“你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绷⒁鉃椤叭绾螒?zhàn)勝困難挫折”。其實,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角度“木桶”:為什么小男孩最后就回家睡覺了,因為橡木桶裝上水后就可以比較穩(wěn)重,可以承受住風的吹打了,一部分同學挖掘出這一隱含信息,立意:“充實了才能穩(wěn)重,才能抵御各種風暴,因此,我們要充實自己的人生?!边@最后一種立意很受閱卷教師的青睞,因為它體現(xiàn)了一種更為深刻的思想。
四、展開類比、聯(lián)想
大家要能從所給材料聯(lián)想到我們的社會現(xiàn)實和我們的人生,古人云“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出題人的意圖也往往在此。而往往有些同學只限于材料本身,不會類比聯(lián)想,難免會流于浮淺,甚至偏離題意。
材料五:
非洲原野里有一種花,它色彩斑斕,芳香撲鼻。路過的飛蟲往往經(jīng)不住這種誘惑,撲上去貪婪地吮吸,誰知這種花能開能合且分泌一種黏液。這種黏液將貪吃的飛蟲牢牢地黏住后,花瓣又悄悄地合攏,把這些小蟲都關(guān)閉起來,小蟲就變成花的腹中之物了。
上述材料介紹了一種很特別的花,它用自己的芳香招來一些飛蟲,從而使飛蟲成為它的腹中之物,立意時類比聯(lián)想,會想到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糖衣炮彈,它們總是用某種假象來迷惑我們,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冷靜、理性地看待。否則必將葬送自己。很多材料都是在敘述自然現(xiàn)象,但出題人的最終意圖是讓我們分析社會現(xiàn)象,所以在立意時要學會類比聯(lián)想。
第四篇:材料作文審題方法
一、抓關(guān)鍵句法
關(guān)鍵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關(guān)鍵性語句可以作為選擇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guān)鍵句常常是命題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評議性語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說:“我身體里有個極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圓圓的,我遭難了?!绷硪恢话鰬阎湴磷詽M的情緒答道:“我贊美上天,也贊美大海,我身體里毫無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边@時,有一只螃蟹經(jīng)過,聽到了兩只蚌的談話。它對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說:“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卻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p>
【分析】通過分析這則材料,學生會發(fā)現(xiàn)這則材料中的關(guān)鍵句就是螃蟹所說的話——“你的鄰居所承受的痛苦卻是一顆異常美麗的珍珠”。據(jù)此,學生可以立意為——成功必須經(jīng)過艱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悅與創(chuàng)造過程的艱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的男孩,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長交給他一塊石頭,說:“明天,你拿這塊石頭去賣,但不是真賣,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p>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晚上,院長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叫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最后,院長叫男孩到寶石市場去賣這塊石頭,結(jié)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甚至被傳揚成“稀世之寶”。
院長對男孩說:“生命的價值也就像這塊石頭一樣,一塊很不起眼的石頭,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值?!?/p>
【分析】很多同學以“珍惜”為話題,寫“珍惜友誼”、寫“珍惜時間”、“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學習機會”等,都未免偏頗。只要我們再全面深入地進行分析,就會明白這則材料的主旨才是話題——“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辈牧蠈Α罢湎А庇辛烁唧w的限制。
二、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關(guān)系的聯(lián)系形式存在的。寫材料作文,審題時如果能由材料中列舉的現(xiàn)象或結(jié)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現(xiàn)象或結(jié)果的本質(zhì)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個六歲的孩子,放學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蘋果。只見他讓蘋果橫躺下,一邊是花蒂,一邊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間。剛要切,爸爸趕忙喊到:“切錯了!切錯!”話音剛落,蘋果早已被切開,兒子拿起一半給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顆五角星!”只見蘋果的橫斷面上,由果核的輪廓組成了規(guī)則的五角星。
【分析】為什么會出現(xiàn)五角星圖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規(guī)而橫切蘋果??梢瓿鼋Y(jié)論: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獲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個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個不停。家人不堪這種“鋸床腿”的干擾,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饒。小女孩一氣之下跑到一處幽靜的樹林,獨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聽到一個老婦人的贊許聲:“拉得真不錯!”老人繼而說:“我的耳朵聾了,什么也聽不見,只是感覺你拉得不錯!”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來樹林里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會連聲贊許:“謝謝,拉得真不錯!”終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發(fā)現(xiàn),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鋸床腿”了,便驚奇地問她有什么名師指點。這時,小女孩才知道,樹林中的那位老婦人竟是著名的器樂教授,而她的耳朵也從未聾過。
【分析】贊美的力量
三、明確褒貶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語句常常蘊含著命題者的褒貶情感,審題時學生必須充分捕捉這些語言信息,細致體會命題者的感情色彩,這樣才能根據(jù)命題者的感情傾向確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漢市的珞珈山,是武漢大學的所在地。山上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jié),游人如織??傄娨恍┣嗄昱笥汛┲头跈鸦▍仓袛z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
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她對她的導(dǎo)師說:“他們?yōu)槭裁匆┲头フ障衲??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她的導(dǎo)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
【分析】這則材料從導(dǎo)師的“苦笑”“無言以對”來看,表現(xiàn)了導(dǎo)師對那些穿著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滿和鄙視。導(dǎo)師的心聲體現(xiàn)了命題者的意圖,也體現(xiàn)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評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國青年,批評他們崇洋媚外,民族尊嚴淪落,國家觀念淡薄。這則材料所涉及的對象有四個:一是游人,二是中國青年,三是韓國青年,四是導(dǎo)師。這四個對象表現(xiàn)為材料的四個角度。而最能表現(xiàn)題旨和意圖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個角度中,假如從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閉的表現(xiàn),由此而論證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就必須解放思想。這個文意,雖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題旨和命題者的意圖。所以,在平時的作文訓(xùn)練中,我們應(yīng)當引導(dǎo)學生正確把握角度與題旨的關(guān)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彈琵琶”,只會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個面包師長期從他的鄰居——一個農(nóng)民那兒購買黃油。有一天,他竟然發(fā)現(xiàn)黃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稱量,每回都是這樣。于是,面包師把農(nóng)民告到了法官那里。農(nóng)民在法官面前辯解說:“面包師向我購買黃油的同時,我也一直從他那里購買同樣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為稱黃油的砝碼。如果我的砝碼不準,那不是我的過錯,而是他的過錯。”面包師聽后啞口無言了。
【分析】這則材料中,有一句話暗示了命題者的褒貶情感,它是“面包師聽后啞口無言了”。“啞口無言”是貶義詞,暗示了命題者對面包師的行為持否定態(tài)度。據(jù)此,學生可以立意為——做人要誠信,如果心懷不軌,居心叵測,自己也必將被背叛和欺騙。
四、多向輻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較散,常常會出現(xiàn)許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對于這樣的材料,審題時學生可以采用多向輻射的思維方法圍繞材料展開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著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著眼于乙事物立意,還可以著眼于甲乙兩事物的關(guān)系立意;既可以聯(lián)系事物(對象)的正面立意,還可以聯(lián)系其側(cè)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數(shù)學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第二十四屆國際數(shù)學大會開幕式。
在誕生過張衡與祖沖之的華夏古國召開這樣的大會是我們祖國的一大盛事。大會名譽主席——97歲的陳省身教授坐在輪椅上發(fā)言時,身邊的國家主席欠身為他調(diào)好麥克風。陳省身在發(fā)言時含蓄地說:“中國數(shù)學領(lǐng)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p>
大會頒發(fā)了數(shù)學領(lǐng)域與計算機理論運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獎“菲爾茨獎”與“內(nèi)萬林獎”。三位獲此獎項的都是“老外”,他們都只有36歲,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這則材料,學生可以采用多向輻射法進行立意。(1)從主席欠身為陳省身教授調(diào)整麥克風的細節(jié)出發(fā)立意——我們國家以及國家領(lǐng)導(dǎo)人非常尊重知識和科學,對科學家更是充滿無限敬意。(2)從獲獎?wù)呷恰袄贤狻钡慕嵌攘⒁狻覈目茖W工作者任重道遠,我國還需要再次吹響“向科學進軍的號角”。(3)從三位獲獎?wù)呷?6歲的角度立意——我國在科學領(lǐng)域也要“年輕化”。
這樣提煉出多個立意后,學生應(yīng)該擇優(yōu)進行寫作。
【材料】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于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這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國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國人是披發(fā)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窮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橫向立意:就是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順著原材料所告訴讀者的指向去考慮。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脫離實際。這種立意的好處是能緊扣材料的基本傾向、主要觀點,因而不會出現(xiàn)偏題、走題的現(xiàn)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問題倒過來想想,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zhì)疑。
因為越人赤腳、披發(fā),鞋帽就大有市場,就會得出魯人未必會窮的結(jié)論。這就要求魯人敢于嘗試、敢于冒險、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對原材料作合理的聯(lián)想,進行恰當?shù)耐评?、引伸?/p>
“虧本生意做不得”,“無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觀點。
4、類比立意:就是通過聯(lián)想,把材料的已知內(nèi)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內(nèi)容由此及彼地聯(lián)系起來考慮,找出其中的相似點。
辦企業(yè)、做生意,要根據(jù)當?shù)氐纳a(chǎn)、消費、風土人情等情況,也要根據(jù)需要與可能,那么就要求我們考慮動機與效益,又要揚長避短,才能生財有道。
五、由物及人法
寫材料作文時,有寓意的材料或敘述“物”的材料,需要學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橫向聯(lián)想法進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聯(lián)想到人,進而聯(lián)想到與材料內(nèi)容相類似的人生哲理、社會現(xiàn)象等,從而提煉出寫作的觀點。
【材料】據(jù)《深圳風采周刊》報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鎮(zhèn)發(fā)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貓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時指出:當代城市中的貓,處于一種惡性循環(huán)中,一方面是因為貓已普遍家養(yǎng),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為生;另一方面是因為貓無法從老鼠體內(nèi)獲取一種名為?;撬岬奈镔|(zhì)——這種物質(zhì)能提高貓的夜視能力,于是現(xiàn)在家養(yǎng)的貓幾乎喪失了夜視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差,因此老鼠咬死貓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類似的材料時,學生要把握這樣一個原則——一切非人的東西都要聯(lián)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敘述對象是小貓,立意時學生可以把小貓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飼養(yǎng)小貓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貓被老鼠活活咬死”聯(lián)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愛、家庭生活條件優(yōu)裕等,逐漸喪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從而提煉出這樣的立意——只有放手讓孩子在生活的風雨中經(jīng)受磨煉,才能培養(yǎng)他們的生存能力。
六、
第五篇:作文審題方法
作文審題方法
一、作文題型
在平時的作文練習里,作文練習的題型不外乎下列三種:(1)《一件有意義的事》(2)《我和××》
(3)在你的身邊有很多人,選一個你印象最深的人,寫出這個人的性格特點。注意重點突出,用詞恰當。
(1)“全命題”,即作文題目是規(guī)定的,只需按題目要求去定中心、選材、安排材料即可,絕對不能改變題目中的一字一詞。
(2)“半命題”,即先要將題目補充完整才能作文。比如題目中的“××”,可換作人,定題目為《我和爸爸》;也可以把“××”換作物,定題目為《我和課本》、《我和鬧鐘》。
(3)“命范圍”,即只給作文范圍,提出要求,需要自己定題目,然后作文。根據(jù)這道題目要求,可寫自己熟悉的人,如《我的同桌》;也可以寫自己不熟悉的人,如《一個見義勇為的叔叔》。
二、弄清命題作文的限制和要求。
命題作文往往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了限制,并提出了要求。因此,審題時先要弄清楚作文題目有哪些限制,哪些要求。一般來說,命題作文限制的有體裁、時間、地點、數(shù)量和敘述的對象及其關(guān)系等,弄清楚了這些,也就好確定作文的選材范圍。
1、體裁。對小學生而言,一般是以練習寫記敘文為主。我們在審題的時候,還應(yīng)該將其分類,看清楚是屬于“寫人、寫景、記事、狀物”,還是屬于“日記、書信”之類的。如《我的老師》就是寫人的;《看日出》是寫景的;《難忘的一件事》是記事的;《荷花》是狀物的。日記和書信的區(qū)別就比較明顯了。
實戰(zhàn)演練:
(1)以“成長”為題,把你成長過程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寫下來,要求中心突出,條理清楚,寫出真情實感。
(2)描寫你喜愛的一種植物,寫出你喜愛的原因,要求突出重點,詳略得當。(3)從學過的課文中,選一篇你最喜歡的寫一篇讀后感。
(4)寫一封信給遠方的親人,說說你目前的學習、生活情況和畢業(yè)后的打算。注意書信的格式,要求條理清楚,重點突出,語言恰當。
(5)縮寫《小英雄雨來》,把主要內(nèi)容寫清楚。
(6)寫一個在你小學生活中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個人,如老師、同學或在學校里工作的叔叔、阿姨等等。要注意通過事例,做到有中心,有條理,語句通順連貫
2、時間。如《課間十分鐘》,選材的范圍就是下課后和上課前所發(fā)生的趣事和進行的活動;《家鄉(xiāng)的傍晚》時間范圍指定得很具體,是“傍晚”;《國慶節(jié)見聞》時間就是國慶節(jié)。
實戰(zhàn)演練:《早晨》、《放學以后》、《難忘的中秋節(jié)》
3、地點。如《公園一角》的地點就是“公園”,而且是公園里的一部分“一角”?!缎@新風》所寫的人和事應(yīng)該是校園內(nèi)發(fā)生的而不是校園外發(fā)生的;《瞻仰烈士陵園》地點就是“烈士陵園”。
4、數(shù)量。如《難忘的暑假生活二三事》,寫的事情可以是兩件,也可以是三件,但是不只一件,十件八件也不行;《難忘的一個人》記敘的主要人物是一個,而不是兩個或三個。
5、敘述的對象及其關(guān)系。如《我的同學》和《我和我的同學》,這兩個題目都是寫人與人之間的同學關(guān)系,但是前一個題目敘述的對象是“同學”,而后一個題目敘述的對象卻是“我”和“同學”。《我愛語文課本》敘述的對象是“我”和“語文課本”,關(guān)系是人和物。
當然,命題作文限制的體裁、時間、地點、數(shù)量、敘述的對象及其關(guān)系,并非每個作文題目都有,或有其一,或有其二,或有其三。
小練習:根據(jù)下面一組文題,按要求填空。(只填序號)
①牡丹花 ②難忘的一節(jié)課 ③我的妹妹 ④夏天的田野 ⑤有趣的中隊活動 ⑥可愛的小花貓 ⑦我和同桌 ⑧我錯了 ⑨爸爸 ⑩我的文具盒
這組作文題中,寫人為主的有(),其中寫“我”為主的有(),寫“他(她)”為主的有(),寫“我們”為主的有()。記事為主的有()。寫景寫物的有()。
三、扣住“題眼”,確定中心。
題目的關(guān)鍵詞語,就是作文題目的“題眼”。“題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題目的意義。扣住了“題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寫作重點。
1、作文題目是一個詞語,題目即為“題眼”。如《媽媽》、《春游》、《荷花》等,寫作文的時候就要抓住“題眼”,弄清楚是寫人、寫事、還是寫景,然后展開聯(lián)想,確定中心,完成作文。
2、題目中,一般起修飾作用的詞語是“題眼”。如《課間十分鐘》、《可愛的玩具》、《難忘的一件事》、《驕傲的爸爸》等,題眼就是“課間”、“可愛”、“難忘”、“驕傲”。
3、作文題目中的動詞一般是“題眼”。如《這件事教育了我》、《我愛我的小鬧鐘》、《瞻仰烈士陵園》、《清明節(jié)億王大伯》等,題眼就是“教育”、“愛”、“瞻仰”、“憶”。我們寫作文之前,如果能夠扣住“題眼”,寫作文時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不致于出現(xiàn)偏題、跑題,甚至“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xiàn)象了。
四。例題分析
命題作文有了上述諸多限制,是不是就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選材范圍太狹窄了呢?不是的。命題作文除了有一些必要的限制和要求之外,往往非限制的范圍很大,也就是說選材范圍非常廣,這有利于學生拓展思路,展開聯(lián)想,捕捉生活中的閃光點。
例1:《暑假趣事一件》,分析:(1)體裁:寫事的記敘文;(2)時間:限制了是暑假;:(3)數(shù)量:限制了是一件(4)題眼“趣”,只要有趣,什么樣的事情,題目沒有限制。那么,我們就可以打開思路,放開思維,拓展視野去選材。寫什么呢?游泳?看電影?做家務(wù)?義務(wù)勞動?等等。但是暑假生活有一個多月,發(fā)生的趣事幾乎每天都有,可供選材的“趣事”少說也有幾十件,可以選擇一件自己認為最有趣的事情來寫。
例2:《記我身邊的一個人》,分析:(1)體裁:寫人的記敘文,(2)關(guān)系::“我身邊的”這是題目限制了的,但是我身邊可以寫的人很多:爸爸、媽媽、老師、同學、鄰居等等,這些都沒有限制。
實戰(zhàn)演練:分析《操場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