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峽觀后感
此是云南一游唯一一篇游記,寫于7月17日晚,完成于飛機上。無奈直到今時今日才發(fā)出來,深以為憾。
昨日去了金沙江,游覽了虎跳峽。
金沙江分隔玉龍雪山與哈巴雪山,即麗江與香格里拉。我們從香格里拉的這一岸目睹了這雄偉的自然景觀。
緩緩流淌的金沙江陡變成似咆哮的壺口瀑布,本平靜的江水因兩旁的山驟然變窄,流量劇增,而在這窄窄的峽谷中間,有塊方形的巨石,迎著洶涌河水的來向,屹立不倒。觀景平臺的對岸有從雪山流下的潺潺流水,從一座白橋的后面匯入金沙江。白橋通往一條小道,這窄窄的小道便是聞名的“茶馬古道”了。在這千百年都如此相似的動態(tài)美景中,有緩緩的流水,有溫柔的山泉,有巍峨的有美麗的白橋,有巨石,還有我們這些沉醉于美景中的人。
看到這美麗的畫卷,我想到了蘇東坡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流水前赴后繼不畏艱險地勇往直前,因為它們明白,大海才是最終的歸宿,盡管一起的的同伴可能粉身碎骨。在一旁的潺潺溪水則明白,不投入更多同伴的懷抱,面對的只有干涸。河水在峽谷寬闊處緩慢,而在狹窄處狂暴,變化的不是流水,而是面對時勢做出的必要改變。虎跳石于風浪中保持本真,作為洶涌河水中的中流砥柱,雖被水磨平,卻不圓滑,仍棱角分明,沒有因艱難的環(huán)境而做出不屬于自己的改變。流水與巨石都似乎面對攻與守,進與退,現(xiàn)實與理想間的抉擇,力求在不改變本質(zhì)中達到微妙的平衡。事實上,不僅水與石,萬物都明白,在時間的洪流中它們無可奈何,卻只能做到最好的自己,盡管渺小的它們很難改變自然的偉大力量。我們也是如此。自以為強大的,不屑一顧的人們認為自己可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戰(zhàn)勝一切,殊不知愚公的精神本質(zhì)是“金石所致,精誠為開”。在時間的洪流下,不可一世只能招來更多失敗,謙遜的人們卻能在微不足道的耕種下得到應(yīng)有的獎賞。
我只能用現(xiàn)在的思考方法來看待這里的景觀,或許許多年之后我就不這么認為了。
麗江虎跳峽導游詞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麗江虎跳峽是金沙江(長江)上的第一大峽谷,更是全球著名的大峽谷,虎跳峽位于香格里拉(中甸)東南部,距香格里拉縣城105公里,距長江第一灣35公里,距離麗江60公里,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是麗江金沙旅游公司的主要運營旅游線路之一。長江江水在這里被玉龍雪山、哈巴兩大雪山所挾峙,海拔高差3900多米,峽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最窄處,僅約30余米,相傳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抬腳,便可騰空越過,故稱虎跳峽。峽內(nèi)礁石林立,有險灘21處,高達10來米的跌坎7處,瀑布10條。
虎跳峽分為中虎跳、中虎跳峽、下虎跳峽三部分。上虎跳是峽谷中最窄的一段,離公路邊的虎跳峽鎮(zhèn)9公里,其江心雄踞一塊巨石,橫臥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為二,驚濤震天。傳說曾有一猛虎借江心這塊巨石,從玉龍雪山一側(cè),一躍而跳到哈巴雪山,故此石取名虎跳石。中虎跳離上虎跳5公里,江面落差甚大,“滿天星”礁石區(qū)是這里最險的地方。百米峽谷中,礁石林立,水流湍急,驚濤拍岸。從中虎跳過險境“滑石板”,即到下虎跳。下虎跳有縱深1公里的巨大深壑,這里接近虎跳峽的出口處,是欣賞虎跳峽最好的地方。
麗江虎跳峽麗江虎跳峽,以“險”而聞名天下。這里首先是山險。峽谷兩岸,高山聳峙。東有玉龍山,終年披云戴雪,銀峰插天,主峰海拔高達5596米,山腰怪石镲峨,古藤盤結(jié),山腳壁立,直插江底,虎嘯猿啼,狼豹出沒;西有哈巴雪山,崢嶸突冗,山腰間有臺地,山腳為陡峻懸崖。西岸山峰,高出江面3000米以上。國內(nèi)三峽,世稱壯觀,它的江面與峰頂高差,僅1500米;美國的地獄峽谷,世界著名,最大高差,也僅2400米,它的深邃,可以想見!虎跳峽不僅深,而且窄,許多地方,雙峰欲合,如門半開;身入谷中,看天一條縫,看江一條龍;頭頂絕壁,腳臨激流,令人心驚膽戰(zhàn)。其次是水險,由于山巖的斷層塌陷,造成無數(shù)石梁跌坎,加之兩岸山坡陡峻,巖石壁立,山石風化,巨石?!け浪鹊?,形成江中礁石林立,犬牙交錯,險灘密布,飛瀑薈萃。從上虎跳峽至下峽口,落差達210米,平均每公里14米,江流特急,不少段落,每秒達六至八米。因而江水態(tài)勢,瞬息萬變,或狂馳怒號,石亂水激,雪浪翻飛,或旋渦漫卷,飛瀑轟鳴,霧氣空蒙。構(gòu)成世上罕見的山水奇觀。
虎跳峽谷天下險。這雖給航行帶來不便,但這個“險”中卻蘊藏著一種美,一種攝人心魄的壯美,吸引了國內(nèi)外游客到此尋幽探險。若從麗江大具進峽,下平臺,沿小路繞至山腳,達下虎跳。兩岸危崖壁立,在30來米寬的江面中,還屹立著四五米高的虎跳石。江水從兩邊傾瀉而下,猶如猛虎下山,風馳電掣,水花進射,山谷轟鳴,蔚為壯觀。
過江上山,沿中旬一側(cè)的盤山小路攀援而上,在陡峭的山坡上有一小村,名為“核桃園”,居民多以石板蓋屋。到虎跳峽的行人,常在這別具風情的山村借宿。當夜深人靜,在熊熊燃燒的火塘邊躺下休息時,江水的奔騰,勁烈的江風和松濤聲混成一片,隱隱地使人感到狂濤沖擊山峽而發(fā)出的微微顫動,好像睡在一只在波濤中航行的船上,有一種異常的新鮮感覺。
出核桃園村不遠,崎嶇的山路上突然出現(xiàn)一個巨大的深溝:聳人云端的哈巴雪峰,似被巨人當頭劈了一斧,留下了一道刀切“般的深谷。行人得從深谷的一面攀藤附葛,小心翼翼下到崖底,又從巖底手腳并用,爬上山頭,弄得汗流浹背,才越過直線僅數(shù)十丈的距離。再往前行,江對面的絕壁上,隱約可以看出一個由風雨剝蝕所形成的納西族婦女側(cè)影,似乎在山間策馬馳騁,當?shù)厝罕姺Q這個側(cè)影為“阿昌本地米”。傳說她騎著白馬,正在山間巡視,遇有兇惡的野獸出來傷害人畜,便會高聲呼喚。神奇的想象,瑰麗的景色,給山川風物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續(xù)前行,到“中虎跳”。這里喝崖排空,或直刺青天,或斜撲江口,寬闊浩蕩的江水,遇到危崖的擠壓與阻攔,似乎變得怒不可遏,它聚集力量,向崖石不斷發(fā)起沖擊,狂濤洶涌,飛瀑騰空,空谷轟鳴,聲震山谷。江底驚濤裂岸,崖頭山泉噴瀉。當你在哈巴雪山腰,沿著壁間蹬道小心攀行時,常常會遇到飛泉流瀑,從你頂上掠過,猶如進入水簾洞中。
沿山路前行,尺把寬的小徑忽升忽降,腳下是深不可測的懸崖,谷底是驚濤駭浪的轟鳴,頭上是呼嘯而過的勁烈江風,逼著人靠近巖根,小心前進,偶爾碰落一個石頭,便如九飛墜,很久才見到它落進江心激起的浪花!走過有斜坎的陡壁,一道銀流,閃入眼底,這便是“上虎跳”。只見兩山夾峙,形若兩扇鐵門,當中立著青黑色的虎跳石,似兇神惡煞的把門將軍。金沙江從他的兩側(cè)越過斷崖,凌空飛下,以雷霆萬鈞之力沖向崖底,又彈跳而上,形成萬朵雪白晶瑩的浪花,旋即化作銀雨乳霧,潤濕了周圍的巖石草木。斷崖之下,千波萬濤,沸沸揚揚,回旋翻滾,如千條蚊龍攪湖鬧海,似萬匹銀馬奔騰馳騁,然后乘風而去。面對這壯麗的圖景,這磅磅的氣勢,令人浩氣溢懷。清代雍乾之際的云南詩人孫鬃翁,在《金沙江》一詩中寫道:劈開善城斧無痕,流出犁牛向麗奔。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夾斗石為門?;⑻鴯{的壯美風光吸引了大批國內(nèi)外“背包客”來這里徒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