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沒有誰的人生很容易美文
只有把不順看作理所當然,把暫時的困難當做生活的磨煉,才能坦然接受現(xiàn)實,從容應(yīng)對,并從最平凡的事物上感受上天的贈與,感恩他人的善意。而當一個人懂得知足與感恩,幸福必將敲門。
我曾經(jīng)擔任某企業(yè)的集會講師,聽講的都是業(yè)務(wù)員中的精英,鄰座的女士便是首屈一指的業(yè)務(wù)骨干。我必須說一聲抱歉,因為在了解這位女士的真實身份前,我沒有想到她的能力如此出眾。
坦白說,從外表來看,她是一位相當平凡的歐巴桑,然而她卻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成功者”。她不僅在完成自己分內(nèi)的工作時盡職盡責、嚴謹認真,還常常照顧同事和下屬,熱心幫助他們。同事們因此都很信賴她,也非常尊敬她。但她沒有驕傲自大,始終保持著謙遜有禮的品格。
在一次聊天中,我從她口中聽到一段極富深意的話。當時,她的臉上掛著沉穩(wěn)的笑容,正在訴說自己對工作和生活的想法。
“我的母親常常對我們說:‘一年中只要有三天發(fā)生好事,那就是很棒的一年了!’我小時候生活很艱苦,每天都是粗茶淡飯,穿得也很不好,但受母親的影響,我并沒有覺得不公平。我一直覺得辛苦是天經(jīng)地義的,正如我母親所說,上天不會刻意偏袒誰,也不會特別眷顧誰。沒有誰的人生是容易的。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就算沒有遇到和我一樣的困境,也一定會遇到其他我所沒遇到的困境;即使那些看上去一帆風順的富人,也有著他人難以想象的煩惱。因此,一年中只要有三天發(fā)生了好事,我就覺得自己真是太幸運了,剩下的三百六十二天就算過得再辛苦,也不會計較了?!薄澳芟襁@樣和大家聊天暢想、品嘗美食,我覺得非常幸福,甚至有點兒愧對母親的教誨呢!”
我感動得幾乎無言以對。眼前這位優(yōu)秀的女性和她的母親對幸與不幸有著獨特的見解,看似簡單樸素,卻又深刻得令人動容。
究竟什么是幸福?怎樣才能獲得幸福?近幾十年來,這已然成了心理學家、社會學家以及經(jīng)濟學家熱衷的課題。然而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唯一確定的是,幸福不是從天而降的,它源自我們的內(nèi)在,是我們內(nèi)心的創(chuàng)造,是“我”的產(chǎn)物。換句話說,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這就是為什么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有人活得快樂肆意,有人卻終日自怨自艾。
其實,沒有誰的人生比誰更艱辛,也沒有誰的成長比誰更容易。有陽光的地方,就一定有陰影。那些住著別墅、開著豪車、揮金如土的人,走到哪里都是那么光鮮亮麗,然而夜深人靜時,陪伴他們的或許是鮮為人知的孤獨與苦澀。從這一點來看,上天是公平的。
弱小而平凡的我們,也許無力改變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但至少可以擁有一顆積極樂觀的心。只有把不順看作理所當然,把暫時的困難當做生活的磨煉,才能坦然接受現(xiàn)實,從容應(yīng)對,并從最平凡的事物上感受上天的贈與,感恩他人的善意。而當一個人懂得知足與感恩,幸福必將敲門。
那位女士是幸運的,她有一位智慧的母親,在她幼小的心靈上播下了知足與感恩的種子。這世上,比她地位更高、賺錢更多、成就更大的大有人在,但未必會比她更幸福。她的智慧在于從不足中感受滿足,追求幸福時不迷失方向,在看似平淡的的事物中尋找喜悅。
第二篇:人生沒有完美美文
人生沒有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的美;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只有披荊斬棘才能路路順。下面是關(guān)于人生沒有完美美文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
人生沒有完美1
有一個青年,在看到契科夫的那一句話“要是活過來的那一段人生只是一次草稿,有一次眷寫,該有多好?!睂τ谶@一段話,他十分的神往,他打了一份報告給上帝,請求在他的身上做一個實驗。
上帝同意了。
于是,實驗開始了:
到了結(jié)婚的年齡,他遇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他們彼此鐘情,于是,很快就結(jié)婚了。
不久,他發(fā)現(xiàn),姑娘雖然漂亮,可是,言語粗魯,而且,什么事情也不會做。兩人的心靈無法溝通,他把這一次婚姻作為草稿抹去了。
他的第二次婚姻,除了要非常漂亮之外,還要非常能干和聰明??墒牵瑳]有多久,他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的脾氣很壞,個性極強,聰明,成了她諷刺他的“利器”,能干成了她捉弄他的“手段”。他不像她的丈夫,倒像她的牛馬,她的工具。他無法忍受這樣的折磨,既然人生可以有草稿,那么,請允許他有第三稿吧。
上帝笑了笑,也就答應(yīng)了。
他在第三次成婚時,他妻子的優(yōu)點,除了上面所具備的,還有一點,那,就是脾氣一定要很好。
婚后,兩人親熱和睦,彼此都很滿意。可是,不幸的是,半年后,嬌妻得了重病。
從道義的角度來說,他應(yīng)該很好的照顧并且陪伴她終生;可是,從生活的角度來看,他無疑是非常不幸的,他很悲傷,就去問上帝,是否可以再一次給他草稿眷寫的機會。
上帝很不高興,可是,想到是讓他來做實驗的,于是,就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
他,在經(jīng)歷了這幾次婚姻的折騰,人變得成熟多了,考慮的問題也變的多了。
最后,他選擇了一位年輕漂亮,溫柔可愛,要怎么好就怎么好的“天使”女孩。他滿意極了,正想向上帝報告成功的消息,感謝契科夫的睿智時,可,那女孩不愿意了,她說,這樣的一個男人,朝三暮四,連自己的妻子病了也不管不顧的,如此放蕩的男人,是不可以托負終身的。
上帝也沒有辦法,知道“強扭的瓜不甜”,也就答應(yīng)了女孩的要求。
到了今天,他,依然還在婚姻的路上徘徊,挑選著!可是,再也不能夠選擇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婚姻了。因為,天下間,所有的女孩們,都已經(jīng)知道,他是一個多么不堪的男人。
他一個人,孤獨的在沙漠邊緣走著,走著,忽然,他又看見了契科夫所說的另外一句話“完美,是一種理想,即使,允許你修改10次,也不會沒有遺憾。”
這樣一句話,讓他迷茫的心靈,忽然之間,就豁然開朗起來,原來,人生,就是這樣,永遠不可能滿足的,所謂的完美,只是,只能夠是我們心中的一種虛構(gòu)情節(jié),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原來,自己窮其一生都在追逐著一個虛幻的影子,都在奢望著一個飄渺的夢,從來,也沒有腳踏實地的好好的對待過自己的婚姻和生活。
想著那匆匆過去的昨天;想著那永遠在選擇當中的昨天;想著那選擇之后,從來自己也沒有為之負責過的昨天,那永遠“如長江東逝水,奔流到海不復還的昨天”,永遠永遠的從他的生命中消失了!的確,多少人,一直都像他一樣,一直在追求著一些虛無的幻想,一些海市蜃樓的水月鏡花。
在人生當中,我們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總是對一些人和事感到不滿足,感到不夠完美。
其實,世間,根本就永遠不可能存在完美的人和事物,每一個人,都有你所不知道的缺點,只是,人們展現(xiàn)在別人眼中的自己,都是優(yōu)點的呈現(xiàn),而缺點只是被深深的埋藏在心里的,每一個人都是“魔鬼和天使的化身”,只是,我們所做的,都想把美麗光彩的一面,暴露在公眾的視野,而內(nèi)心不好的一面,你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
這,就是人性的弱點,也應(yīng)該是人性的優(yōu)點吧。你想想,誰愿意把自己的缺點統(tǒng)統(tǒng)都擺放在別人的面前呢?這樣的一種赤裸裸的展現(xiàn),自己的自尊無法承受,別人也不愿意看到吧!
你看:那園中開放的玫瑰,是多么的鮮艷美麗,可是,如果你要想去摘取它,就會有隱藏在花葉后面的尖尖的刺把你深深的劃傷。那豐盈的秋天的背后,也會流露出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嘆息!
生命,總是充滿遺憾……
因為遺憾,我們才會去向往更加美麗的事物,才會去追求一些希望中的美麗。這樣的想法,也是一種人之常情吧。幸福的人,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得少。幸福的人,不會這山望著那山高。他們,只是默默的耕耘著屬于自己的那一塊“婚姻和生活的責任田”,在這樣的家園里,去享受春的百花吐蕊;夏的荷葉田田;秋的多情浪漫;冬的厚重溫暖……在生命走過的四季里,在自己溫馨的家園里,耕種著一種叫“幸福與知足”的東西。在美麗的清晨,他們一起笑迎朝陽;在忙碌的中午,他們各自安排;在溫馨的黃昏,他們牽手共賞夕陽的美好。
如今他終于明白了這樣一個人世間最簡單的道理:生命本來就充滿遺憾,因為遺憾所以美麗。而,懂得知足與珍惜;懂得付出而不求回報;懂得體貼與關(guān)懷;懂得包容……才是幸?;橐鲇肋h的真諦!
人生沒有完美2
有的人在風中迷失了方向,有的人在風中挺起了胸膛。有的人迎風斗志昂揚,有的人迎風極力躲藏。有的人不懼風,有的人害怕風。其實,人生怎能沒有風呢,你總要是你自己。
當別人忽略你時,不要傷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誰都不可能一直陪你。當你看到別人在笑,不要以為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傷心,其實別人只是比你會掩飾。
也許上帝當年從亞當身上抽出那根肋骨時,他就想到了。他想女人永遠都可以要男人的命。她可以讓你生,也可以讓你死,因為她曾經(jīng)是保護男人心臟的那根肋骨,她可以保護你的心臟,也可以刺穿男人的心臟。
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人生沒有完美,幸福沒有一百分,不要總拿別人送的尺子,時時丈量自己……長得再漂亮,也會有凄涼;目光再純澈,也會有迷茫;未來再美好,也會有失落;歌聲再優(yōu)美,也會有心殤。
信念是巍巍大廈的棟梁,沒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亂的磚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沒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濫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沒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遠洋巨輪的主機,沒有它,就只剩下癱瘓的巨架。
多一分快怡,少一分憂傷;多一分真實,少一分虛偽;多一分悠閑,少一分忙亂。這四多四少很重要,有了它們就活得心情舒暢。老年人完全可以自主地安排好生活,善待自己,這樣便會內(nèi)心富饒。
人生如一本書,應(yīng)該多一些精彩的細節(jié),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應(yīng)該多一些昂揚的旋律,少一些憂傷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畫,應(yīng)該多一些亮麗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調(diào)。
第三篇: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美文
各位財大的同學:
下午好!
好了,接下來,就讓我出聲,你們就不用出聲了。(眾笑)
看到熱氣騰騰的這個場面,就想起自己的大學生涯。對我來說,大學是一生當中最美好的四年。
第一,在大學里一定要珍惜、維系和發(fā)展那種一輩子很難再遇到的集體友情。舒婷有一句話叫“人到中年,友情之樹和頭發(fā)的多少成正比,友情之樹日漸凋零?!钡牵诖髮W里面所結(jié)下來的同學情誼,卻真的可以貫穿一生。
我既不同意更不反對大學期間談戀愛,但是千萬不要丟掉大學四年在你這一生里無法復制的這種集體友情。即使你在談戀愛,也要融入集體當中,分享那種騎十幾公里或幾十公里自行車去踏青,一幫人昏天黑地地打牌,考試前一起臨陣磨槍的這樣一種記憶。
第二,在大學期間一定要錘煉自己非常堅強的心理素養(yǎng)。我們總談一個人業(yè)務(wù)素質(zhì)很高、身體素質(zhì)很好,但我衡量一個人經(jīng)常是用心理素質(zhì)去衡量,因為一個心理素質(zhì)足夠強的人才可能成功。有的時候我會很好奇,哪些人更容易成功,哪些人不容易成功呢?到最后我發(fā)現(xiàn),心理素質(zhì)足夠強的人容易成功。因為打擊對于心理素質(zhì)不好的人,會演變成一種自卑、壓抑;而對于心理素質(zhì)足夠強的人,他則會越挫越勇。擁有一顆還算強大的心臟,這是將來走向社會的必備條件,而不是你可以選擇的條件。
第三,大學期間一定要學會用腦子思考。我們走進大學校園的時候,跟同齡人是沒有區(qū)別的,是什么讓你們在四年后發(fā)生了很大的區(qū)別?學校里專業(yè)的設(shè)置與其說是給你們專業(yè)知識,不如說讓你們習慣用專業(yè)的思維方式去觀察這個世界。
人的收入和社會地位跟什么成正比呢?跟你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不可替代性強,獲取自己更加穩(wěn)定的位置和向前進的速度就更快。有的人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一個月掙的工資很低。比爾·蓋茨經(jīng)常飛來飛去還打牌,卻那么有錢。沒辦法,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比爾·蓋茨。而很辛苦的那些工作,隨便把我們拽過去培訓不到一天,立即就可以從事那工作,也就是說我們的不可替代性太弱。
第四,我們要處理好學習、工作和未來之間的關(guān)系。我曾經(jīng)見到一個年紀很小的孩子來實習,我問:“校友?”“校友,廣播學院的?!薄皫啄昙墸俊薄耙荒昙??!薄皬拿魈扉_始本單位不接受你實習,回去上課?!蔽耶敃r還是有點兒小權(quán)力的,把他攆走了,我不能夠接受剛上大學一年級的孩子就開始實習。你知道你要什么嗎?你知道你需要填充什么嗎?你不能夠擁有一個系統(tǒng)的專業(yè)訓練,包括知識的訓練、思維方式的訓練,那么實踐對于你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我想說的是,沒有必要一開始,就在你的理論、思維方式以及專業(yè)知識都補充不夠的情況下,就去急于實踐。工作、婚姻、戀愛和成功都非常非常相似,它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jié)果,過程做得好必然有一個好結(jié)果。
第五,你終將要面對社會,社會需要的并不是拿了就能用的成品,而是需要可成長、可進步、可學習的這種人才。我多次參加過招聘,我從來不看他現(xiàn)在所達到的水準,我要看的是他具不具有再生長的空間。其次,我特別在意心理素養(yǎng)。我得知道這哥們兒抗打擊能力強不強,這姐們兒是不是一有了挫折就給我哭。為什么柴靜在一篇博客上說,白巖松有一天告訴我,你不要穿裙子上班。我是在悄悄地提醒她,你是一個新聞人!新聞人出差的地方,山崩、地震、礦難隨時會發(fā)生。有一次,柴靜來了以后我就告訴她,請趕緊回家收拾行李,一個小時之后,西源機場起飛,青海地震。這個時候,對我們來說是沒有性別概念的。所以,心理素質(zhì)是非常重要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其實工作也不相信。
此外,我格外地看重一個人。有人問,你用什么數(shù)據(jù)來看一個人是不錯的?我憑直覺,我能感覺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需要合作的時候,只有人格、人性相當不錯的人,才有可能進入合作的團隊當中,才可以去激勵別人,同時也被別人激勵。所以做人是人一生中永遠也無法改行的行業(yè)。
不管時代怎么變遷,衡量人的標準始終如
一、變化不大。1993年我曾問過上海的一位哲學家,為什么現(xiàn)在的醫(yī)學、科技等各方面的進步都如此之快,但人們?nèi)匀恍枰欢倌昵暗囊魳啡嵛啃撵`?哲學家就回答了一句話:人性的進步是很慢很慢的。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離開大學校園,我們要帶著什么走向社會呢?上大學的時候,我與你們一樣,都浪漫地憧憬著大學生活,大學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有這樣的夢想。但是當你真正走進生活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幸福的事是百分之五,痛苦的是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平淡。而聰明人會善于把這百分之九十的平淡轉(zhuǎn)化為幸福,不聰明的人會把這百分之九十的平淡往痛苦那靠。
生活就是這樣,只有作好了迎接平淡的準備,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屬于你自己的輝煌。如果認為生活都該是輝煌的,那就注定平凡。有很多人問我,白巖松你是不是現(xiàn)在成功了呢?我一直都喜歡跳高,這并不是我擅長跳高,而是因為它像人生的一種比喻。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跳高的一個特點:越過了一個高度,就一定要擺上新的高度。即使當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沒了,他已經(jīng)是冠軍了,他也一定要再升一厘米,過了他就會還要再升。也就是說,他一定要以最后一跳的失敗來宣告自己的成功。我覺得這太像人生了,人最理想的一輩子,就是以最后一跳的失敗來宣告自己的成功!
很多人在說,現(xiàn)在年輕人不容易。我非常理解,全社會應(yīng)該關(guān)愛你們,但是,不必溺愛。有人說,我們現(xiàn)在買不起房子,我們太痛苦了。誰說二十七八歲的人就可以買得起房子了?日本等國家一般是四十來歲才可能擁有自己比較穩(wěn)定的住房,中國人就非常性急。本人擁有自己第一套房子的時候,都32歲了,是在租了八年的房子之后,連我們的孩子都是在流浪的路途中生的。你說,哪一代人的青春容易?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我們在上大學的時候特別流行一句詩:“21歲我們走出青春的沼澤地?!笨梢?,大家也正在沼澤地里。所以,去放大青春中那些最美好的東西,去享受這個日子,把平淡的日子往幸福那靠。然后,期待你們的將來。
謝謝各位!
第四篇:人生沒有滿分美文摘抄
聞名于世的美國哈佛大學有個教授勞拉·威爾博先生,他以嶄新的教育理念,超前的思維模式,享譽國際教育界。經(jīng)他培養(yǎng)的學生,有一千多人次獲得了世界諾貝爾獎和各項殊榮,三千多人成了社會各界的名流精英。然而,在他50多年的執(zhí)教生涯中,有個奇怪的現(xiàn)象令人費解:那就是在每次考試中,他的學生從來沒有人考過100分。
這天,白發(fā)蒼蒼的老教授要退休了,在歡送他的大會上,一位記者出于好奇,向他提出了這個問題。老教授聽后,哈哈大笑:“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你即使是個圣人,也不可能完美無缺,所以,我的學生怎么會考滿分?”
老教授接著給大家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他初進哈佛大學的那年,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有些考100分的尖子學生,過了一段時間,就會被考99分、98分,甚至分數(shù)更低的學生趕上,而到了最后,有些成績特別出眾的學生,卻成了落伍者。在每次的考試中,即使你優(yōu)秀得無可挑剔,也千萬別給滿分,要千方百計地找個理由扣掉1分,要是給你100分,你就走到頂點了,你還會追求嗎?
老教授的話音剛落,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人生沒有滿分,就像背著一個永遠裝不滿的筐,因為裝不滿,才會不停地為自己采摘,果實才會越來越多,追求的過程中,才會有更多的希望飄滿前面的枝頭。
第五篇:人生不能沒有秘密美文
A城、B城有兩個魔術(shù)師,他們師出同門,技藝相當,在各自的城市里都有一批忠實的觀眾。
但他們心中都有一個“秘密”——就是想超過對方,成為最有名的魔術(shù)師。
A城經(jīng)濟發(fā)達,人口眾多,演藝業(yè)發(fā)達:B城是個中級城市。人口較A城少,B城的魔術(shù)師感到了空前的壓力,他不斷創(chuàng)造最新的魔術(shù),還經(jīng)常拋頭露面,接受媒體的采訪。應(yīng)該說,在“人氣”方面,B城魔術(shù)師占據(jù)了領(lǐng)先地位,但他仍然有壓力。
B城電視臺有一檔綜藝節(jié)目,邀請魔術(shù)師去表演。導演提出一個要求,希望魔術(shù)師表演后,告訴大家魔術(shù)的道具、手法等。導演說,如果你這樣做,那將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會吸引無數(shù)的觀眾,收視率可能刷新建臺以來的紀錄。
魔術(shù)師覺得這是一個徹底戰(zhàn)勝A城魔術(shù)師的機會。每個周六晚上。魔術(shù)師準時出現(xiàn)在節(jié)目中,他總是先表演一個魔術(shù),然后把道具、手法等等魔術(shù)技巧告訴觀眾。
果然,這檔節(jié)目一開播,就吸引了大量的觀眾。魔術(shù)師破解魔術(shù)之法讓節(jié)目贏得了很高的人氣。
節(jié)目進行了三個月,魔術(shù)師幾乎把自己能完成的魔術(shù)全部解密了。魔術(shù)師發(fā)現(xiàn),不論是導演,還是觀眾。對他的節(jié)目都不是那么感興趣了。
一天,導演找到他,說:“這檔節(jié)目馬上就要撤銷了。以后你不需要來臺里表演了。”
魔術(shù)師很失望,但又不得不接受這個決定。
魔術(shù)師又回到劇院表演他的魔術(shù),但是他發(fā)現(xiàn),每次表演完成,自己再也得不到觀眾的掌聲了,而且觀眾也越來越少。
有一次,一個坐在前排的觀眾大聲說:“這個魔術(shù)我也會做,你就不能玩點新花樣嗎?”
魔術(shù)師非常震驚。
后來,他得知,他的許多魔術(shù)秘密已在電視臺解密了,人們對他的魔術(shù)再也沒有神秘感了。
魔術(shù)師此時才醒悟過來,自己干了一件愚蠢至極的事情。
不久,魔術(shù)師離開了B城,不知道去了哪里,而A城的魔術(shù)師的名氣越來越響,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魔術(shù)演藝團,還受邀參加了國外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