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教案
鄂教版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參考教案 雷鳥太太的時裝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10個字,認識10個字。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問理解相關詞語。2.分角色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雷鳥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上了怎樣的衣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讀科學童話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閱讀9、24自然段。教學重點:了解雷鳥太太在冬季和春季服裝的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雷鳥太太服裝變化與季節(jié)的關系,透過課文生動的語句感受自然界的奧秘。教學準備:電子備課。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板書(時裝),這個詞語如何理解?(學生發(fā)言)。
出示雷鳥的圖片,雷鳥和咱們平時看到的鳥不大一樣,這位雷鳥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聰明的時裝專家,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她的時裝換了一套又一套,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就跟我們去認識認識雷鳥太太吧!
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質疑:看了課題,你最關心的是什么? 梳理問題,教師小結:雷鳥怎么會有時裝呢?它的時裝是什么樣的?
二、初讀課文,掃清學習障礙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正確課文。2、檢查生字學習情況。3、師生共同正音、糾錯。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交流學習體會,初步感知課文 1、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1)指名朗讀。(2)師生共同評議。2、默讀課文。
思考:通過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3、小組交流學習體會: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問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好記號。4、全班交流。
5、教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較簡單的問題當場解決)
四、寫字指導
1、獨立觀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應該如果記憶。2、小組內交流。
3、將比較難記和易錯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課堂練習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詞,指名認讀。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這個故事的大致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學 們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一)學習課文第1段。
創(chuàng)設情景,課件演示第一段有關冬景的描寫,師配樂朗讀第一段。師:你們喜歡這雪白的世界嗎?你最喜歡什么? 師:冬天的雪景很美,這段話寫得更美!誰來讀?
(二)學習第2段
過度: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從樹洞里爬了出來,它在干什么呢?趕快讀第2自然段,把你感興趣的句子多讀幾遍。生自讀,重點體會第4句。
(三)學習3-7段。
1.過度: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美味的松果時,卻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讀
3.同桌聯(lián)系表演-----指名表演------師指導:出示“他那蓬松的大尾巴(就像降落傘)。幫助他(穩(wěn)穩(wěn)地)落在雪地上,(一點也不摔不疼)。的填空聯(lián)系,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語體會小松鼠從樹上跳下來的動作
(四)學習課文8-9自然段。
1.過度:看到小松鼠這么可愛,雷鳥大嬸不再生氣了!接下來他們又會說什么呢?(教師讀)
2.生談知道了什么。
3.課件演示雷鳥在雪地里通過自己的白大衣躲過猛獸的鏡頭!4.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夸一夸雷鳥的白大衣!5.書上是怎么說的呢?請大家讀課文的10-14段。
6.生反饋,師相機出示:“白色的羽絨密密的,又柔軟,又暖和。”“。。。和周圍的雪地融成一色。不仔細看,還真的分辨不出來呢!”
24、雷鳥太太的時裝
(二)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8個字,認識8個字。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詞與關鍵詞語。3、默讀課文,能完整地講這個故事。
4、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雷鳥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怎樣的服裝。過程與方法:
組織學生在課前收集相關資料,課堂上采取小組合作、探究地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教師適時加以指導。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繼續(xù)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教學重難點:
了解雷鳥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上了怎樣的服裝,引導學生探究其奧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學準備;電子備課。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通過前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雷鳥太太在冬天和春天會穿上不一樣的服裝。那么,她在夏天和秋天會穿怎樣的服裝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繼續(xù)學習24課《雷鳥太太的時裝》 板書課題:雷鳥太太的時裝
(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學習障礙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正確課文。2、檢查生字學習情況。3、師生共同正音、糾錯。
三、交流學習體會,初步感知課文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3)指名朗讀課文。(4)師生共同評議。2、默讀課文。
思考:通過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3、小組交流學習體會: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問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好記號。4、全班交流。
5、教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較簡單的問題當場解決)
四、寫字指導
3、獨立觀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應該如果記憶。4、小組內交流。
3、將比較難記和易錯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課堂練習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雷鳥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怎樣的服裝? 指名回答。
2、它為什么要穿這樣的服裝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由讀課文。
要求:找出雷鳥太太換裝的原因,把找到的句子劃下來。2、小組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和原因在小組內進行交流。3、交流學習收獲,探究原因。
(1)雷鳥太太夏天穿什么服裝?為什么? 指名回答。師生共同評議。
(2)如果你是雷鳥太太,你會怎樣介紹自己的服裝。(3)秋季來臨,雷鳥太太的時裝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 雷鳥太太的新衣服究竟是什么顏色呢?指名描述。4、雷鳥太太為什么一年四季總要換衣服呢?(1)小組交流、討論。(2)教師隨機采訪,學生匯報。
三、拓展練習;
1、同學們,你們想對雷鳥太太說點什么呢?
2、誰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雷鳥太太的時裝》這個故事。
3、還有哪些動物也會變換“衣服”的顏色?
板書設計:
雷鳥太太的時裝
(二)夏天————像濃濃的樹影
避開敵害 適應生存
秋天————像秋天的落葉
古詩誦讀
贈劉景文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會認“擎”、“猶”。
3、能結合圖畫和注釋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詩意和詩境。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了解詩文大意,體會詩中的意境。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初讀詩文,掃清學習障礙
1、自由讀詩文。要求:讀準字音,不錯字。2、指名朗讀。3、師生共同評議。
4、自由讀詩文,把不懂的地方劃下來。
5、學生質疑。
(劉景文:名季孫,字景文,蘇軾的好朋友。擎雨蓋:指荷葉。)
1、對學生不理解的字詞及時解決,不理解的詩句板書在黑板上。
三、自主探究,深入體會
1、小組交流。
借助注釋,學生小組討論,嘗試弄懂詩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3、教師小結。
4、自由朗讀詩文
要求:把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讀出來。
5、指名朗讀
教師及時指導朗讀。
四、背誦詩文。
語文樂園
(八)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讀含多音字的詞語;了解漢字一詞多意的現象。描學四季的詞語;背名言;讀一讀描寫雪景的美文。過程與方法:
在讀一讀的過程中,積累詞語,培養(yǎng)語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含多音字的詞語。1.自由讀詞語,讀準字音。注意讀好帶點字的音。2.同位交流讀。
3.說說,你還能用這些字組成別的詞嗎? 4.復習一些以前學過的多音字,拓展延伸。
二、認一認描寫四季的詞。1.自由讀詞語,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2.讀詞語。調動學生已有的對四季風的感受,理解詞語。3.多種形式讀詞語,注意讀出四季“風”的不同特點。4.比一比,誰先記住這些詞語?
三、積累名言。1.自由讀,把句子讀通讀順。2.小組交流,對這兩句話的體會。3.比一比,看誰背得快?
4.寫一寫,鼓勵同學們選一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第二課時
一、閱讀短文。
1.自由朗讀,讀通短文,勾畫寫的美的詞句。2.同桌合作讀,結合生活體驗交流自己讀短文后的感受。3.指名讀課文,指導讀出感情。4.鼓勵學生把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5.拓展延伸,再去找一找描寫雪景的文章,進一步體驗雪景。
二、探究與發(fā)現。
1.自由讀,看你發(fā)現了什么?
2.聯(lián)系小伙伴的提示語,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發(fā)現。3.全班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4.師:你還能說出哪些與季節(jié)有關的詞語??凑l說的多?說的好。
5.出示四幅“春、夏、秋、冬”的畫,把剛才的這些詞語寫到恰當的話下面。6.選擇一個季節(jié),向大家介紹以下,用上同學們剛才說的詞語或詞組。
口語交際
一、創(chuàng)設交際情景,師:我們在前面學習的許多關于“風”的詞語,看誰說得多。
二、今天,我們就來給風圖上顏色好么?
指導學生讀一讀,題目中人物的對話,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
三、請學生說一說,你希望風是什么顏色的?
四、小組交流:假如風有顏色,世界會是怎樣的呢? 看誰的想法最奇妙。最能體現出自己的個性。
五、小組推薦或自薦2名學生上臺說給全班同學聽一聽,教師引導評議。(重點評議:話語是否清楚、具體。想象是否奇妙,是否表現了美好的愿望。)
六、假如風有顏色,世界將更加多姿多彩,讓我們那出畫筆,畫出這奇妙的世界吧。
第二篇: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七單元教案
鄂教版語文第五冊第七單元參考教案
19、山茶花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7個字及其組成的詞語,認識7個字。2、學習文中出現的比喻句,了解設問句和反問句。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過程與方法:
以獨立探究為主,教師適時予以指導,在重點處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并輔以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作者說的“一股特別勁兒“中蘊含的堅忍、頑強的精神。教學重難點:體會山茶花的美,學習山茶花堅忍、頑強的精神。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山茶花的色彩、形態(tài)的美和堅韌、頑強的精神。教學難點:體會作者說的“一股特別勁兒“中蘊含的堅忍、頑強的精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山茶花嗎?大家一定想看看美麗的山茶花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9課《山茶花》,一起領略山茶花的美麗吧!板書課題:19、信任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學習障礙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正確課文。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3、師生共同正音、糾錯。
三、寫字指導
1、獨立觀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應該如果記憶。2、小組內交流。
3、將比較難記和易錯的字在全班交流。
四、交流學習體會,初步感知課文 1、檢查生字學習情況。(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2)師生共同評議。2、默讀課文。
思考:通過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3、小組交流學習體會: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問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好記號。4、全班交流。
5、教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較簡單的問題當場解決)
五、課堂練習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感受到了山茶花的美麗,大家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一起來探究山茶花到底美在哪?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自由讀課文。思考:山茶花美在哪里?
仔細閱讀課文,把你找到的詞語和句子劃下來,并多讀幾遍。2、教學課文2、3段。
(1)由學生回答導入。(教學第2段)從這一段中你都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說出山茶花樹枝上有許多種顏色,甚至一朵花上也顏色不同。讀了這一段,你能用一個詞形容山茶花給你的感受嗎?(姹紫嫣紅、五彩繽紛)說得真好,姹紫嫣紅、五彩繽紛的山茶花多美??!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2)教學第3段。
在眾多顏色中作者為我們介紹了三種顏色,你最喜歡哪一種顏色呢?為什么? 小組交流,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讀給組內的同學聽一聽。①
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原因,同時指導學生朗讀。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我也感受到了山茶花的美麗,大家想看看美麗的山茶花嗎?(出示圖片)生齊讀課文。
②
出示三句話,這三句話有什么特點。(都是比喻句)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呢?(像、仿佛、是)你能用這種方法描寫紅色和紫色的山茶花嗎? ③
除了顏色,我們還能從哪里感受到山茶花的美?
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山茶花花型的句子,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并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師:多美麗的山茶花??!讓我們再一次來感受它的美麗吧?。ǔ鍪緢D片2遍)第2遍讓學生隨著畫面齊讀課文2、3段。3、教學課文4、5段。
多么美麗的山茶花??!可它為什么會這么美麗呢?請大家默讀課文4、5段,把你找到的句子或詞語劃下來,然后反復朗讀幾遍,仔細品位品位。
抓住“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氣,開出的花怎么能不美呢?”引導學生體會山茶花堅忍、頑強的精神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板書:堅忍、頑強
出示“果真特別!”強調感嘆號的用法。這里為什么要用感嘆號呢?(引導學生體會,指導朗讀)
教師小結:山茶花骨朵果真特別,無論是寒冬酷暑,還是風吹雨打,它總是那樣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季又一季的準備著,多么可貴的精神啊!讓我們再一次拿起課本,一起來感受山茶花那股特別的勁兒吧!
4、暢談感受。
你認為山茶花最美的是什么?
師小結:山茶花美,山茶花的精神更美,山茶花正是憑著堅忍、頑強的精神才能開出如此神奇、美絕的花。我們忍不住要贊嘆:啊,山茶花骨朵,好一股特別勁兒!生齊讀。
三、拓展練習
1、教學兩種不同的問句。
山茶呢?幾乎是花一謝就又冒出了來年新花的骨朵。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氣,開出的花怎么能不美呢? 引導學生比較兩者的不同。
師小結:像第一句這樣自問自答的句式叫做“設問句”,像第二種這樣不需要回答,答案已經在問句中的句式叫做“反問句”。同學們在今后學習中要注意兩者的區(qū)別,學會正確地使用這兩種句式。
2、學了這篇課文,大家一定都很喜歡山茶花吧!誰能來夸夸咱們的山茶花!小組交流后指名回答。
四、教師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感受了山茶花的美麗,更被山茶花那堅忍、頑強的精神深深折服,讓我們以山茶花為榜樣,學習它堅忍、頑強的精神,力爭在今后的日子取得更大的成績,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吧!
板書設計:
笑著面對一切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認讀二類生字,并能理解由它們組成的詞語;能用 “康復”、“意外”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體會到桑蘭面對困難堅強不屈的精神。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找一找哪些段落是描寫桑蘭面對苦難的,仔細讀一讀,體會桑蘭堅強的意志。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桑蘭如何面對困難。教學準備:電子備課。教學時間:二課時。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學習《微笑著面對一切》。
2、老師板書課題。
3、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4、誰微笑著承擔著一切?為什么能微笑著來承受呢?我們將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來解決。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輕讀課文,要求: ⑴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詞。⑵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
⑴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教師用投影儀出示:
省體操隊
訓練
人選
技術
摔下來
固定套
詢問
治療
脊椎
配合 毅力
癱瘓
氣喘吁吁 ⑵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指導學生從平翹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節(jié)幾個方面加以注意。⑶去掉拼音讀。
3、把生字詞帶入課文,再自由輕讀,要求: ⑴讀正確、流利。
⑵畫出不理解的詞,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⑶不能解決的作出標記。
4、檢查,了解字詞掌握情況。⑴重點領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失聲痛哭
劇痛
氣喘吁吁
大汗淋漓
⑵提出不理解的詞,同學們當場解答,答不出的共同查字典解決,或教師解答。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思考每個自然段說了些什么。
6、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誰微笑著承受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可以用筆畫出有關句子。交流。第二個問題可以用文中第4、5、6、7自然段中的有關句子回答。
7、默讀課文,畫出表現桑蘭堅強的語句,再讀一讀。
三、小結并提示下節(jié)課的目標
我們通過初讀,讀準了字音,讀通了課文,也知道了桑蘭以微笑承受著她后半生可能永遠在輪椅上度過的事實。那么,她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天大的不幸”,為什么還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四、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學習知道桑蘭在比賽中不幸摔下,導致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桑蘭并不氣餒,而是用微笑承受著這一切,17歲的桑蘭為什么能微笑著承受?她有什么樣的精神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精讀課文,回答我們的疑惑。
二、精讀課文第2--4自然段 出示句子:
桑蘭的美好人生剛剛開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許永遠要在輪椅上度過。
1、齊讀。
2、桑蘭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自由輕讀第2、3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3、畫出最能體現桑蘭人生很美好的詞,有感情地讀。優(yōu)秀 跨入 人選 多次參加 贏得榮譽
4、可當桑蘭摔下后,她的后半生“也許永遠要在輪椅上度過”,你知道這句話的含義嗎?這對桑蘭來說意味著什么?
三、精讀課文第4--7自然段
1、桑蘭是怎樣面對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輕讀第4--7自然段,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
2、再讀第4--7自然段,畫出具體描寫“她用無比的勇氣承受著一切,她以一貫的微笑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討論交流。
3、你認為這樣的句子應該怎樣讀呢? 指導朗讀,品味。
4、通過朗讀,我們體會到,桑蘭真是個堅強的小姑娘。桑蘭在她美好人生剛剛開始時,就發(fā)生了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然而她用的毅力,的精神,承受,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二、仿照第4自然段,想象作文
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結構層次。(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結構層次。(2)討論交流。
2、出示第5自然段,想象、仿寫。(1)指名朗讀。(2)師述:(略)
3、生想象作文,師巡視指導。
4、生交流、反饋。
三、作業(yè)練習
1、造句??祻?意外
2、在下面的句子上適當的詞語。
⑴桑蘭 忍著劇痛配合醫(yī)生,輕輕哼著樂曲。
⑵ 前來探望的隊友失聲痛哭,桑蘭沒掉一滴眼淚。⑶ 桑蘭是個堅強的小姑娘,她能微笑著承受一切。
⑷在桑蘭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她 可以自己刷牙,可以自己穿衣。
21一次著名的沖刺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蹣跚”、“不脛而走”等詞語。
2、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通過重點詞句激發(fā)學生讀出情感,讀出感悟。過程與方法:
1、抓住學生親身體驗,激發(fā)學生情感,從而理解課文。
2、通過有感情地閱讀文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重點詞語,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緊扣第2自然段,體會派特利那種不屈不擾的運動精神。
2、感受事件氛圍,理解“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钡暮x。教學重點:
抓住“在場的觀眾無不為派特利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這一句中“不屈不撓”理解。教學難點:
理解“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教學準備:電子備課。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課件
奧運會男子110米欄冠軍劉翔的沖刺鏡頭——從多角度拍攝)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劉翔)
這些照片都是劉翔在奧運會男子110米競賽最后沖刺的時候拍攝下來的。他沖刺的一瞬間將永遠牢牢記在我們的心理,因為他標志著我們中國人也能站在運會的短跑項目的金牌領獎臺上。(特殊的意義)
(教師出示語句練習“這是一次()的沖刺!”)
今天我們所學的課文就與“沖刺”有關。(出示課題《一次著名的沖刺》)我們將時間向前推移,來到1908年第四屆奧運會。(課件顯示時間推移,并出現派特利的圖像)他名叫派特利。
我們的課題《一次著名的沖刺》,就與他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初讀課文,引導自學: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詞語讀連貫,把句子讀通順。
2、用電腦檢查學生生字的讀音。
3、檢查詞語的讀音:消耗
蹣跚
攙著
沖刺
霎時
掌聲雷動
根據
成績冊
不脛而走
不屈不撓
4、游戲鞏固生字詞的讀音: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三、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指名說。
3、師小結。
四、記憶生字,指導書寫。刺
聲
腳的寫法 學生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課文:
現在就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讀完后看看關于派特利你知道了什么?(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學生自由閱讀課文)
(學生回答:運動員,堅持跑完比賽,沒獲得金牌??)
通過閱讀,我們知道了派特利是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完成了馬拉松比賽的最后沖刺。沒有獲得比賽的金牌。
提問1:那么為什么派特利沒有得到奧運金牌,他的名字卻流傳至今呢?
提問2:派特利沒有得到金牌,那么你認為他是不是一個失敗者呢?(引發(fā)學生的分歧)
(請同學們再一次閱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從書中找到答案呢?(認為自己找到答案的同學,看看你有沒有新的發(fā)現。)(學生再讀二、三自然段)
(堅持跑完全程、不屈不撓的精神??出示“不屈不撓”)
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派特利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學生重點讀第二段,開始找重點詞體會派特利的“不屈不撓”。)
(蹣跚、五次、咬緊牙關、爬、一步、兩步??,再次暈倒、攙著
五次、爬、一步、兩步??,引導學生先說后讀,聯(lián)系學生實際體驗,激發(fā)學生情感。)通過這個歷史性的場面(出示“歷史性的場面”)我們感受到了派特利“不屈不撓”的精神。??(通過語言調動學生的情感,個讀、齊讀、教師范讀“歷史性的場面??跑過終點。”)教師小結
比賽結束后,有記者采訪場外的觀眾:“你認為派特利的這次奧運之旅是不是沒有意義的呢?”
你就是場外的觀眾。
(學生小組討論,自由說——教師引導結合派特利談,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談)(教師出示例子王義夫??)
教師小結(美國??從此??的名言“不脛而走”,簡單理解“不脛而走”)(出示“在奧運會上獲勝并不比參加奧運會更重要?!薄爸匾牟皇莿倮菂⑴c” “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
二、回歸整體,總結升華。
1、“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這句話蘊含著怎么樣的思想感情?請你結合自己的理解說一說。
2、為什么這次沖刺成為了著名的沖刺?
古詩誦讀
《望天門山》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結合圖畫和注釋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想象《望天門山》描述的畫面。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詩意和詩境。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作者樂觀豪邁的情感。教學重難點:了解詩文大意,體會詩中的意境。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
二、初讀詩文,掃清學習障礙
1、自由讀詩文。要求:讀準字音,不錯字。2、指名朗讀。3、師生共同評議。
3、自由讀詩文,把不懂的地方劃下來。4、學生質疑。
(天門山:今安徽省東梁山和西梁山的總稱。
楚江:古代長江中下游地屬楚國,因此流經這里的長江為楚江。)
5、對學生不理解的字詞及時解決,不理解的詩句板書在黑板上。
三、自主探究,深入體會 1、小組交流。
借助注釋,學生小組討論,嘗試弄懂詩句的意思。2、指名回答。
(兩岸清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聯(lián)系學生游三峽來進行體會。同時體會課題中的“望”)3、教師小結。4、自由朗讀詩文
要求:把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讀出來。5、指名朗讀
教師及時指導朗讀。
四、背誦詩文。
語文樂園七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6組同義詞。
2、積累8個與堅韌頑強有關的成語。
3、積累格言并感悟。
4、學習一則成語故事,激發(fā)學生學成語的興趣。
5、引導學生收集和積累富有激情給人力量的話語。
6、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培養(yǎng)自信的品格。
7、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細致描寫、抓住重點、突出特征的寫作能力。過程與方法:
1、在讀中自主探索、發(fā)現、體會字、詞、句的特點。
2、在朗讀與討論中理解格言的含義。
3、學會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學習。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識字、學詞、讀句的興趣。
2、培養(yǎng)與激發(fā)閱讀格言的興趣。
3、有樂于表達自己感受的勇氣。教學重點:字、詞、句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細致描寫、抓住重點、突出特征的寫作能力。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完成“我來試試” 教學步驟:
一、讀一讀。
1、自由讀詞語,邊讀邊想你發(fā)現了什么?
2、指名詞語。
3、交流我的發(fā)現。
4、教師總結:它們的意思相近。
5、比較:誰能辨認出這些雙胞胎?
6、游戲:找朋友。二 讀一讀。
1、自由讀詞語,思考:這些詞語在意思上有何共同點?
2、指名讀詞語,齊讀詞語,說說“你的發(fā)現”。
3、邊讀邊回想:你曾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詞語?
4、全班交流后齊讀。
三、寫一寫,背一背。
1、自由讀句子。
2、全班齊讀句子。
3、小組交流體會。
4、背誦格言。
5、寫一寫。注意抄寫時標點的打法,如“逗號”。
第二課時
一、讀一讀。
1、學生自由讀成語故事,想想:讀了短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學生小組交流。全班評議交流: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成語?
二、探究與發(fā)現。
1、讀一讀桑蘭的話,體會語言的力量,鼓勵學生用心去讀,讀出氣勢來。
2、你能從書中在找出類似這樣的句子嗎?讀給大家聽一聽。
3、談聽后感。三 口語交際。
1、讀一讀對話,想一想:你喜歡誰?為什么?
2、小組交流:你覺得自己勇敢嗎?你認為我們班上誰最勇敢? 3 全班交流后教師小結。第三課時
一
回憶:
我校開展的秋季運動會上,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項目?哪個運動員給你留下難忘的回憶?(觀看有關錄像)
二、指名交流后,出示本次習作的主題——我們的運動會
三、該如何寫,才能把這些有趣的項目、這些了不起的運動員記錄下來呢? 向范文學:《微笑著面對一切》《一次著名的沖刺》:抓住自己感受最深處寫具體,不可面面俱到。
四
學生動筆寫作。教師個別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第三篇:第五冊第八單元檢測題
第五冊第八單元檢測題
一、填寫題、城鬧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_________,_______。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見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官闊,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_____。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______,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___。.給下面的文言文加標點符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用/線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的節(jié)拍畫出來。
(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二、閱讀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日;“吾與法畢力平陳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雜日:“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這段文言文共三個層次.其大意是
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用原文回答下邊的問題。
(l)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2)愚公移山的目標是:
(3)反映移山艱苦情形的句子是:.“愚公”的“愚”具體含義是
A 愚昧無知 B、愚笨遲鈍
C .大智若愚 D、愚而不學.將這段文字中劃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l)且焉置土石
(2)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二)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文段選自《》,該文出自《》作者是____.注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故(2)是人(3)恒(4)慮(5)作(6)喻、翻譯文中加線的句子
(1)苦其心志(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段文言文,講了什么道理呢?
答:
(三)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棄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答:(1)瞑:(2)于:(3)漁:(4)奔:.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畫線的部分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文:.寫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寫春夏秋冬景色的原句。
答:春:夏:秋:冬:.第二自然段共寫了四層意思,試從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這四層意思的四個句子。
答: __ ; __ ; __ ; ___
(四)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喧!微斯人,吾誰與歸?.文段選自《》,作者___,是___朝人。課文選自《》、注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求___或__為__
先__微__歸__、從文中找出四對反義詞答:、翻譯“微斯人,吾誰與歸”為現代漢語譯文:、“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
答:、“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指的是___和___、“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退”分別指什么?
答:“進” ___ ___“退” ___
前一個“憂”指____
后一個“憂”指 _______、抒發(fā)作者寬大情懷和政治抱負的語句是 ____
三、作文、題目:我設計的 ______
要求:、首先要明確你設計的是什么東西:可以是書包,可以是房間,可以是一種工具,可以是一帽畫,可以是一座圖書館,可以是…….要交代清楚你要設計的原因。.要具體介紹你設計的內容。.介紹時要講究說明的順序、方法、用語的準確。
答案:
五冊八單元
一、l、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過來。3、高處不勝寒;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4、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5 .略。6.(1)先/天下之憂/而優(yōu),后/天下之樂/而樂(2)峰巒/如聚,波濤 / 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二、(一)7 第一層寫愚公移山的主張;第二層寫研究解決難題的辦法;第三層寫率眾移山的艱難的情景。8、(l)“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指通豫南,過于漢陰”。(3)“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9、C C、(1)而且把挖下來的土和石頭放在哪兒?(2)冬夏換季,才返回一次。
(二)1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孟子(孟軻)12、(1)所以。(2)這樣(能擔負重任,有所作為)的人。(3)常常。(4)思慮。(5)有所作為。(6)了解。13、(l)使他的內心痛苦。(2)(通過這些,)讓他的內心驚動或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干。
“所以”,用來的意思;“曾益”,增加的意思。(3)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fā)展,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14、文段論證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
(三)15、(l)昏暗。(2)在。(3)捕魚。(4)下棋。16、臉色蒼白,滿頭白發(fā)的人,醉困覆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17 .依次為:野芳發(fā)而幽香,佳秀木而繁明,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18、依次為:滁人游也;太守賓也;眾賓歡也;太守醉也。
(四)19 .《岳陽樓記》;范仲淹;北宋;《范文正公集》。20、依次為:探求;或許;心情(心理活動);在…前;沒有;歸依、歸附。21、悲與喜,進與退,先與后,憂與樂。22、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2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4、指“感極而悲者”,“喜洋洋者”。25、“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前一個“憂”指民,后一個“憂”指君。26、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27、作文(略)
第四篇:小學語文第五冊教案
3、仿造課文第4段的寫法,練習說(或寫)一段話。
二、教學重難點:
感情朗讀,積累文中的好詞。
三、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讀幾遍課文,讀一讀生字新詞。)收集有關香港的資料。(歷史、回歸、現在等的圖片或文字)
2、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播放《東
方之珠》,學生聽或輕輕拍手哼唱。)
1、伴隨歌曲,我們走進了課堂,你們知道剛才唱的是什么歌曲嗎?東方之珠的“珠”是什么意思?(珍珠)東方之珠指哪里?
2、你知道香港在什么地方嗎?(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地圖上畫圈的地方就是香港,它在祖國漫長海岸線的南端,是一個著名的港口。)
3、為什么把香港稱為東方之珠呢?學習了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昨天,同學們預習了課文,現在還有沒有不認識的字?敢不敢接受老師的檢查?(開火車讀詞語)有沒有不理解的詞語?(交流、聯(lián)系句子、課件演示等)
香港貿易清澈海豚閃耀 粵菜佳肴應有盡有
琳瑯滿目物美價廉璀璨無比一應俱全亞太地區(qū)
(粵菜:廣東風味的菜。亞太地區(qū):太平洋周圍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璀璨無比: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霓虹燈:彩色的燈。閃耀:閃爍。
琳瑯滿目:讀句子,看課件,就是商品多的意思。)
2、解決了生詞,現在你們能不能把課文讀通順呢?自由地小聲讀課文。
(三)、學習第1段
1、無聲的默讀有助于思考,請默讀第一段,思考為什么把香港稱為東方之珠呢?
2、交流。(香港是亞太地區(qū)的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還是購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處。)
3、現在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看,香港為什么是購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處?
(四)、學習2―5段
1、整體感知:
①聽老師讀課文2-5段,同學們來感受。
②同學們談感受:在聽老師的朗讀中,香港給你們留下什么印象?(美麗、繁華)
③你知道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香港的美麗和繁華的?在哪一段描寫?
(板書:市場 美食 海洋公園 夜景)
課文的每一段又是怎樣具體地描寫香港的美麗和繁華呢?
2、深入理解,指導朗讀:
市場①默讀第二段,邊讀邊想,哪些詞語最能體現香港市場的繁華?
②課件演示第二段,哪些詞最能體現香港市場的繁華?你從這個詞中體會到什么?其余同學補充。
③這么繁華的萬國市場,你能夠通過讀課文來展現嗎?指名朗讀。
美食逛了香港的萬國市場,我們再去看看香港的美食。
①默讀課文第三段,邊讀邊想,哪些詞句最能體現香港美食的繁華?
②交流哪些詞最能體現香港美食的繁華?你從這個詞中感受到什么?
③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大飽口福?(課件演示。)怪不得人們把香港稱作“美食天堂”。
香港不但是萬國市場、美食天堂,還是一個旅游勝地。每一個到香港旅游的人都要到舉世聞名的海洋公園去看看。
海洋公園①現在我們就去看看海洋公園里海獅的表演。(課件播放)
海獅的表演怎樣?(精彩、有趣、可愛……)
②看看課文第四段中,用了哪個詞來概括海獅的表演?(出色)
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海豚海獅出色的表演呢?(課件演示,你從“一會兒…,一會兒…。有時…,有時…”體會出什么?)讀出你的體會。
③仿照文中的句式練習說話。用“------表演最為出色。它(它們)一會兒…,一會兒…。有時…,有時…?!钡木涫?。
逛了香港的萬國市場,品嘗了香港的美食,觀看了香港海洋公園海豚和海獅出色的表演,香港夜晚的景色更是令人陶醉。
夜景?、僮屛覀円黄饋硇蕾p香港的夜景。(課件播放)
②夜景美,文章更美,讓我們一起通過美美地讀這段文字,把它記在腦子里。
7、學了課文優(yōu)美的文字,聽了同學們動聽的朗讀,我情不自禁地也想跟作者一起說(猜猜我會說什么呢?)香港,真是一顆璀璨無比的“東方之珠”。(你們沒把我的感情讀出來,想想怎樣讀才能表達出對香港的熱愛。)
(五)、總結、擴展交流
1、回顧課文內容,用“香港________,我多想________。”的句式說說你此刻的感受,最好用上今天學了的優(yōu)美詞句。
2、課前,你還了解了香港的什么?
3、老師收集了關于香港回歸的一些資料,請同學們看課件。
第五篇:小學語文第五冊教案
3、情感目標:體會大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心情,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領悟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點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窘叹邷蕚洹侩娔X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生說出風霜雨雪四種自然現象中最喜歡的現象及喜歡的原因,導入新課。
二、自學預習,感知本課學習任務。
三、理清文章的脈絡。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這場雪有什么特點?
四、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如何抓特點表達思想感情。
1、看錄相找出與課文相對應的部分,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出原因。
2、生讀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
3、相互交流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談出自己的感受,做好匯報準備。
4、學生匯報。
5、學生講述自己所見過的最大的雪,談談當時的感受。
6、分析雪的作用及本課中作者的聯(lián)想。
五、激發(fā)情感,結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