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廣西師范大學學生社團管理條例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理學院學生社團活動審批制度及執(zhí)行措施
為規(guī)范我校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更好地為廣大同學服務,使我校學生社團活動健康有序地向前發(fā)展,特制定此審批制度及執(zhí)行措施。
一、活動要求
1、各社團開展活動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各種健康、有益,有利于提高覺悟,陶治情操,活躍生活,培養(yǎng)能力的活動,內(nèi)容積極健康,不得宣揚封建、迷信、淫穢、反動等內(nèi)容。
2、各社團開展活動要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校規(guī)校紀,如有違反者,建議黨政部門給予主要責任人行政或黨團紀律處分。
3、每學期第一周,各社團要討論確定工作指導思想,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提出要開展的各項活動計劃,填寫社團活動計劃表,報社團聯(lián)合會審批。經(jīng)審批同意后,各社團才能執(zhí)行活動計劃。
4、各社團要根據(jù)自身特點,結(jié)合我校實際,積極創(chuàng)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6、各社團開展活動要緊扣本協(xié)會的宗旨,以提高協(xié)會會員的技能為根本出發(fā)點,不得從事與本協(xié)會宗旨無關(guān)的活動。
7、社團活動要符合大多數(shù)會員的興趣和意愿,能調(diào)動大多數(shù)會員參與的積極性。
8、任何社團不得單純從事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yè)活動。
二、活動實施
1、活動計劃經(jīng)社團聯(lián)合會審批同意后,各社團要認真落實。
2、在活動開展前兩周,各社團要制定出詳細的活動執(zhí)行方案,確定活動開展的具體時間、地點、所需設備、經(jīng)費和活動主要負責人。
3、活動開展前,要進行廣泛地發(fā)動宣傳,吸引廣大會員積極參與。
4、活動負責人要統(tǒng)籌安排,保證活動順利進行。
三、活動總結(jié)
每次活動結(jié)束后,各社團要詳細填寫社團活動登記表,認真總結(jié)活動效果及經(jīng)驗教訓,指導以后工作。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理學院學生社團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學生社團作為學生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載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健全和完善我校學生社團的管理體制,促進和保障學生社團積極健康的發(fā)展,進一步活躍校園文化生活,培養(yǎng)綜合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的跨世紀人才,特制訂本條例。
第二條
學生社團是由我校在籍學生生按照自愿的原則組織和參加的群眾性學生組織。凡在我校在冊的學生均可申請加入。第三條
學生社團應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校紀、校規(guī)的基礎上,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弘揚校園主旋律為根本宗旨,利用課余時間,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理論教育,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體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要求,突出思想性、學術(shù)性、知識性、趣味性。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zhì),為同學的全面成才服務。
第四條
學生社團由社團聯(lián)合會統(tǒng)一管理,具體管理機構(gòu)為學生會社團部社團指導部。
第二章 學生社團的發(fā)起、申請、成立、注冊和注銷
第五條
學生社團的發(fā)起(1)、我校在籍學生5人以上,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自愿遵守學生社團管理條例的各項規(guī)定;(2)、學生社團必須有一個固定的指導部門,指導部門應是我校具有管理職能或?qū)W術(shù)研究的正式機構(gòu),例如各學院團總支、專業(yè)教研室等學校職能部門。(3)、學生社團必須聘請一名以上的相對固定的專業(yè)教師擔任指導教師。
第六條
學生社團的申請、成立(1)、凡自愿發(fā)起成立社團者,首先向有關(guān)部門提出申請。申請時須提交下列材料:㈠成立申請書;㈡學生社團成立登記表;㈢業(yè)務主管部門或主管人的推薦書;㈣學生社團的章程;㈤聯(lián)系方式;㈥主要負責人簡歷;㈦社團人數(shù)。
(2)、起草本社團的章程,學生社團的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㈠名稱;㈡宗旨;㈢經(jīng)費來源;㈣組織機構(gòu);㈤負責人產(chǎn)生程序和職權(quán)范圍;㈥章程的修改程序;㈦成員的權(quán)利和義務;㈧學生社團的終止程序;㈨其他必要事項。章程應與社團的日常活動保持一致。(3)、由該社團發(fā)起人到學生會社團部領取《學生社團組織審批表》、《學生社團組織申請人簡歷表》、《學生社團組織登記表》,逐項填寫,履行正式審批手續(xù)。(4)、經(jīng)學生會社團部批準后,予以公告,社團方可正式成立。《學生社團組織登記表》留校學生會社團部備案;學生社團的印徽、成員證件模本應報管理機構(gòu)備案。(5)、社團審批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周。
第七條
學生社團的注冊各學生社團應在每學期開學后2個星期之內(nèi)到學生會社團部進行學期注冊工作,以利于更好地掌握各社團的情況,凡逾期不進行注冊的社團,將視情況對該協(xié)會提出警告直至取消該協(xié)會。
第八條
學生社團的注銷 ,學生社團自行解散,應當申請注銷。
第三章 學生社團的權(quán)利和義務
第九條
學生社團有依據(jù)章程開展活動的權(quán)利。
第十二條
學生社團有配合學生會社團部、學生會工作的義務。
第十三條
學生社團必須服從學校的領導和管理,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校紀校規(guī)允許的范圍內(nèi)開展活動,不得違背宗旨進行活動。
第四章 學生社團的監(jiān)督和管理
第十四條
管理機構(gòu)對學生社團行使下列監(jiān)督職責 ㈠監(jiān)督學生社團遵守校紀校規(guī);㈡監(jiān)督學生社團依照本規(guī)定履行登記手續(xù); ㈢監(jiān)督學生社團依照章程進行活動; ㈣監(jiān)督學生社 2 團的經(jīng)費使用。
第十五條
管理機構(gòu)對學生社團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學生社團應當于每季度末以書面形式匯報一次工作;學生社團應當于每學期開學后兩周內(nèi)提交上學期工作總結(jié)和本學期工作計劃;管理機構(gòu)隨時考察學生 社團的活動。
第十六條
學生社團有下列情形的,管理機構(gòu)依據(jù)情節(jié)輕重分別給予警告、停止活動、責令解散的處罰: ㈠登記中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㈡違背宗旨或超范圍進行活動的; ㈢在校內(nèi)外造成不良影響的; ㈣紀律渙散、組織無力的; ㈤違反本規(guī)定有其它嚴重后果的。
第十七條
未經(jīng)批準擅自以學生社團的名義進行活動而不聽勸阻的,由學生會社團部予以取締。
第十八條
學生社團舉行重大活動,或邀請校外人員到校進行社會政治和學術(shù)活動,須在活動舉行前一周 填寫活動審批表報學生會社團部及相關(guān)部門批準;學生會社團部及相關(guān)部門須在活動舉行前三天予以答復;逾期未做答復的,視作同意;未經(jīng)允許,不得跨校舉辦活動。
第十九條
學生社團創(chuàng)辦刊物,須報學生會社團部批準。
第二十條
學生會社團部每學年對學生社團進行評比,對特色鮮明、卓有成效、反應良好的學生社團,給予重點扶持和表彰。
第五章 學生社團的經(jīng)費
第三條 社團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
(一)正確、合理地籌集、管理、使用資金,努力降低費用,節(jié)約開支;
(二)開展財務分析,參與制定社團發(fā)展決策,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按照學生社團總會統(tǒng)一的制度,及時、準確、完整地記賬、結(jié)賬、報賬,編制財務預決算;
(四)建立和完善社團內(nèi)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財務控制和監(jiān)督;對嚴重違紀、損害 公眾利益的行為應及時向?qū)W生社團總會和學生會社團部報告、檢舉;
(五)加強資產(chǎn)管理,防止社團集體資產(chǎn)流失。
第四條 各社團內(nèi)部必須有專門的財務負責人,財務負責人由兩名成員組成。一人負責掌管賬本,按時記賬,管理發(fā)票;一人負責保管現(xiàn)金,具體屬實地登記好每一筆現(xiàn)金去向用途,作好現(xiàn)金記帳。
第五條 社團應每兩個月向社團聯(lián)合會報送社團財務收支情況(就是以前的財務調(diào)查),自覺接受學生社團總會的監(jiān)督。社團每個學期必須向全體社員公開財務收支情況。
第六條 社團的主要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應對社團的全部財務運作負責。學生社團總會對社團經(jīng)費進行監(jiān)督管理。社團預算決算管理
第七條 社團的預算是指社團根據(jù)社團發(fā)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學期財務收支計劃。
第八條 各社團使用經(jīng)費上應堅持全面、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科學使用經(jīng)費。用于舉辦活動的支出不得超出總資產(chǎn)的50%,用于內(nèi)部建設的經(jīng)費不得低于總收入的20%,人員經(jīng)費開支應不能超出10%。
第九條 社團每學期末向?qū)W生社團總會提交下學期活動內(nèi)容及預算,經(jīng)由學生社團總會審核批復后,由分管副理事長匯總后執(zhí)行。
第十條 每學期末社團必須編制學期財務決算,作為學期各項收入和支出的總結(jié),和社團評優(yōu)評先的依據(jù)。
第十一條 社團的每項活動在進行申請時,必須同時提出活動預算報批?;顒咏Y(jié)束后,社團必須將活動決算報學生社團總會批準、登記,批準后的決算是報賬的主要依據(jù)。收入管理
第十二條 收入是指社團為開展業(yè)務及其他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社團的各項收入全部納入社團預算,統(tǒng)一核算,統(tǒng)一管理。
第十三條 社團收入包括:
(一)會費收入,即社團從會員中收取的活動經(jīng)費;
(二)補助收入,即社團從學生會社團部、學生社團總會等學校有關(guān)部門取得的非會費收入。
(三)其他合法收入,即上述規(guī)定范圍以外的各項收入。其中商業(yè)贊助收入由社團自行決定使用,但須向社團總會登記備案辦理相關(guān)手續(xù),由社團總會定期進行核查。
第十四條 社團收取個人會費不能超過20元/人/年的標準,收取會費結(jié)束后向?qū)W生會社團部上交其中的40%
第十五條 社團獲得捐贈、資助等各種形式的資金時,應當提前向社團總會遞交書面介紹及協(xié)議書等有關(guān)材料,報送校學生會社團部審批并獲批準后必須開據(jù)學生會社團部統(tǒng)一制作的收據(jù),并向相應團組織報告接受、使用、余額處理等的有關(guān)情況。沒有經(jīng)得校學生會社團部批準同意的社團不得為贊助商進行任何形式的宣傳或商業(yè)活動。
第十六條 社團固定資金達到1000元以上時,應該以存款的形式在銀行開戶,并將存折與報表年終同時上交至社團財政負責人。
第四章 支出管理
第十七條 社團支出包括:
(一)社團活動開支:社團開展與其宗旨相關(guān)的各項文娛、科技、學術(shù)活動支出。
(二)社團內(nèi)部建設開支:包括社團人員在工作時需要辦公設備、辦公資料、內(nèi)部培訓等支出;
(三)出版內(nèi)部刊物開支;包括編輯、出版等業(yè)務性支出。
(四)其他合理開支。
第十八條 社團舉辦大型活動,必須在7個工作日前向?qū)W生社團總會提出活動預算申請,經(jīng) 4 分管副理事長、校學生會社團部批準后,憑批準的社團活動預算,由學生社團總會從該社團上繳的會費中支出。
第二十二條
社團大型活動經(jīng)費的報賬原則:
(一)報賬必須持有經(jīng)學生社團總會批準的決算;
(二)報賬必須加蓋出具發(fā)票者的發(fā)票專用
章,發(fā)票背面注明社團名稱、活動名稱、經(jīng)手人及協(xié)會財務負責人; 例: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理學院xx社團xx活動購買xx瓶水,后面加上經(jīng)手人及財務負責人簽字;
(三)未經(jīng)批準的支出項目,不予報賬;
(四)活動決算不得高于預算(盡量控制好,出入不要太大,與評優(yōu)有關(guān));
(五)必須遵守社團部關(guān)于報賬時間、人員的規(guī)定。
第二十三條 社團的支出應當嚴格執(zhí)行學生社團總會有關(guān)財務規(guī)章制度規(guī)定的開支范圍及開支標準。社團的支出違反學校相關(guān)文件精神和學生社團總會的規(guī)定,學生社團總會應當責令其改正。
第五章 財務監(jiān)督管理
第二十四條 社團應嚴格執(zhí)行本財務管理規(guī)定,對于不執(zhí)行或違反財務管理制度的行為,按規(guī)定必須承擔責任。
第二十五條 社團的財務人員,應認真履行監(jiān)督職責,對所有經(jīng)濟活動實施財務監(jiān)督。
第二十六條 社團的財務工作接受其會員(代表)大會的監(jiān)督,實行財務公開。社團應在每次例會中向會員報告財務工作,社團的年度預決算必須經(jīng)會員(代表)大會審定。
第二十七條 學生社團總會對社團的財務工作,履行下列監(jiān)督職責:
(一)進行預決算管理
(二)對社團資金的使用進行監(jiān)督管理;
(三)對社團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
(四)對社團違反學生社團總會財務紀律的行為進行監(jiān)督檢查。
第二十八條 社團的結(jié)余,一般應該結(jié)轉(zhuǎn)下一預算年度繼續(xù)使用,學生社團總會另有規(guī)定除外。
第二十九條 社團應當建立、健全各種資產(chǎn)的內(nèi)部管理制度,并設立相應的組織機構(gòu)。
第三十條 社團發(fā)生劃轉(zhuǎn)撤并時,應當進行清算
(一)撤銷的社團,全部資產(chǎn)由學生社團總會核準處理;
(二)合并的社團,全部資產(chǎn)移交接收單位或者新組建社團。
第三十一條 社團應當定期向?qū)W生社團總會提供預算執(zhí)行、資產(chǎn)使用、支出狀況等的說明書。
第三十二條 學生社團總會對社團財務人員進行監(jiān)督。社團財務人員的調(diào)動和離職,必須在學生社團總會的監(jiān)督下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xù)。
第三十三條 社團學生社團總會的幫助下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建立本社團的賬冊(由學生社團總會統(tǒng)一收管)。
第三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學生社團總會給予警告、責令改正、限期整改的處分,取消該社團評優(yōu)評先資格,并可以責令撤銷社團主要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的職務;情節(jié)嚴重的,予以注銷該社團,并上報學校有關(guān)部門:
(一)不編制財務預算和決算的;
(二)不按規(guī)定向?qū)W生社團總會報告預算執(zhí)行情況的;
(三)隱匿會員數(shù)量,私自截留會費收入,截留新增會員會費的;
(四)凡社團獲得商業(yè)贊助,未向社團會員公布并向社團總會登記,等隱匿其他各項收入的;
(五)對各項收入不出具統(tǒng)一收據(jù)的;
(六)虛列支出,冒領、多領社團活動經(jīng)費的;
(七)決算超支嚴重的;
(八)侵吞、私自處理社團集體資產(chǎn)的;
(九)由于保管不善,導致社團資產(chǎn)嚴重損失的;
(十)其他違反社團財務紀律的行為。
第二十一條
學生社團的經(jīng)費主要來源于會員交納的會費。第二十二條 學生社團舉辦大型活動,可以提前向?qū)W生會社團部申請必要的經(jīng)費。
第二十三條 學生社團可利用合法渠道籌集經(jīng)費。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四條
本規(guī)定自2002年11月開始實施。第二十五條
本規(guī)定由社團聯(lián)合會負責解釋。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社團章程
為加強社團工作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管理,進一步促進社團的健康發(fā)展,特制定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社團管理條例。
總則
第一條
學生社團是我校學生在共同的興趣與愛好的基礎上,自愿結(jié)合在一起,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群眾性團體。
第二條
學生社團是校園科技學術(shù)文化建設和校園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社團工作是我校共青團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條
學生社團要本著“為學校教育服務,為學生成才服務”的指導思想,充分發(fā)揮其在第二課堂中的積極作用,通過講座、報告、科技咨詢、觀摩比賽、參觀考察等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動,構(gòu)建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廣大同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才環(huán)境,豐富和發(fā)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專長,從而努力提高全面素質(zhì),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對 6 復合型人才的要求。
第五條
為便于管理,學生會社團部對社團進行管理,登記備案。
第七條
學生會及有關(guān)部門在對社團進行管理、指導的同時,應給予支持、幫助,創(chuàng)造必要的政策、資金、場所、物品等便利條件。
第一章 會員
第八條
凡具有本校正式學籍的學生,均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專長,申請加入某一社團。
第九條
申請加人某一社團的學生,必須承認該社團章程,并根據(jù)要求,經(jīng)考察或其他方式選拔合格后,填寫《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大學生社團會員登記表》后,方可成為該社團正式團(會)員。
第十條
社團團(會)員可以加人其它社團。
第十一條
社團團(會)員必須履行以下義務:
(一)社團團(會)員應當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并在其中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完成社團交給的任務。
(二)發(fā)揮自己的專長,熱心幫助同學,服務教學、科研,奉獻社會。第十二條
社團團(會)員享有下列權(quán)利:
(一)參加本社團開展的各類活動,接受教育和培訓。
(二)在社團內(nèi)部有選舉權(quán)、被選舉權(quán)和表決權(quán)。
(三)對本社團的工作提出批語和建議,監(jiān)督本社團的干部和工作人員,如有問題,可直接上訴至主管部門,并要求給予明確答復。
第十三條
社團團(會)員有退團(會)的自由,社團團(會)員要求退團(會),必須向社聯(lián)組織部遞交書面報告,說明理由,由社聯(lián)常委會決定除名。
第十四條
對于有違法、違背社會公德、違犯校規(guī)校紀行為的會員,社聯(lián)有權(quán)對其除名。
第二章 組織機構(gòu)
第十五條
為防止個別學生社團存在機構(gòu)冗雜的現(xiàn)象,要求各社團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對部門進行精減。學生社團設會長一名、副會長不得超過兩名,財務負責人一名。不得設置超過七個職能部門,每個職能部門設置部長一名、副部長一名。
第十八條
各社團干部每年換屆一次,招收新會員,調(diào)整充實社團干部組成,修改章程等。
第十九條
各協(xié)會會長、副會長的產(chǎn)生,原則上由上一屆理事會提出3-5名候選人,報社聯(lián)組織部,由組織部負責考核通過后,提交協(xié)會全體會員大會民主差額選舉產(chǎn)生。
第三章 社團干部
第二十條
社團干部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在校期間未受到任何校紀處分。
第二十一條
社團干部必須是加入?yún)f(xié)會半年以上的會員,熟悉學生社團的性質(zhì)、任務和工作制度。有為學生社團工作的愿望和熱情;有較強的工作能力,能認真處理好社團的各項工作任務;具有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以及對外的適應能力,具有創(chuàng)造性開展社團活動的能力。第四章 工作制度
第二十三條
社團聯(lián)實行主席負責制,由社團聯(lián)主席召集常委會研究、討論、布置工作。主席不在時應指定一名副主席主持工作。
第二十四條
社團工作實行嚴格的匯報請示和審批制度。
(一)學生成立社團,必須事先提出包括社團宗旨、章程、活動內(nèi)容、形式、組織機構(gòu)等在內(nèi)的全面的書面申請,填寫《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大學生社團申請表》,報主管部門審批批準后,方可成立。成立校級社團,報校學生會社團部審批;成立系級社團,報本院系團總支審批,由院系團總支報校學生會社團部備案。
(二)社團換屆要早請示、早匯報,并提出新的組織機構(gòu)、修改后的章程、換屆大會議程等在內(nèi)的全面的申請報告,報主管團組織審批,經(jīng)共同研究后方可著手進行換屆工作。
(三)社團每學期初提出活動計劃、工作意見,報主管團組織審批,并納入團學工作計劃。開展活動要在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協(xié)調(diào)實施,整體前進。
(四)社團在舉辦面向校內(nèi)外有影響的活動時,提前將活動方案報學生會社團部審批,經(jīng)研究批準后方可進行。
(五)社團要按期保質(zhì)地開展活動,并如實填寫社團活動記錄。連同其它活動資料,于每學期末匯總報到社聯(lián)秘書處,作為社團工作考核的參考。系級社團報系團總支,由團總支匯總后報校學生會社團部。
(六)社團除在校內(nèi)開展活動外,經(jīng)學生會社團部和有關(guān)部門批準,大興安嶺可代表學校參加校外、校際的各級競賽活動,但不得從事侵害學校利益和違背社團宗旨的活動。
(七)未經(jīng)社團聯(lián)常委會批準,社團成員無權(quán)代表社團開展或參加各類活動,任何個人不得假借社團名義,舉辦或參與違背社團宗旨的不正當活動,否則視情節(jié)輕重追查當事人的責任。
第二十六條
社團在開展活動時,要愛護各種公共設施、設備,損壞要賠償。第五章 社團刊物
第二十七條
為促進學生社團健康、有序地發(fā)展,同時也為了能更好地做好各個社團的對外(相對于校內(nèi)兄弟社團而言)宣傳和交流,各社團在條件允許和校學生會社團部批準的情況下可以自辦刊物。
第二十八條
各社團刊物所需費用應由各社團自籌解決。
第二十九條
各社團刊物只限校內(nèi)發(fā)行,原則上應以本社團成員為主要發(fā)行對象。
第三十條
各社團刊物內(nèi)容應健康向上,緊緊圍繞學校各階段中心工作,積極宣傳黨的大政方針,弘揚主旋律;要以介紹本社團活動、工作經(jīng)驗為主,以促進社團發(fā)展和提高會員能力為目標,要與社團宗旨和章程協(xié)調(diào)一致,與社團無關(guān)的內(nèi)容不得超過刊物版面的50%,更不準刊登或變相刊登各種類型的商業(yè)廣告。
第三十一條
社團創(chuàng)辦刊物應向主管團組織寫出書面申請,詳細說明刊物名稱、主要內(nèi)容、出版周期、發(fā)行對象、字數(shù)及發(fā)行份數(shù)等,經(jīng)批準后填寫《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校內(nèi)出版物審批表》,8 獲得批準后方可出版發(fā)行。
第三十二條
社團刊物的內(nèi)容應由主管團組織的負責人具體負責審定,并接受學校黨委宣傳部的管理。第六章 財務制度
第三十三條
社團經(jīng)費來源分為會員會費、創(chuàng)收經(jīng)費、有關(guān)單位贊助等幾種渠道。確有必要時查提出申請,爭取主管部門撥款。
第三十四條
校級學生社團活動經(jīng)費由社聯(lián)財務部統(tǒng)一管理,各社團會員會費、創(chuàng)收經(jīng)費及有關(guān)單位贊助由社聯(lián)財務部負責收取。各社團活動前應列出經(jīng)費預算,活動后持由會長和經(jīng)手人簽字的發(fā)票到財務部報銷。
第三十五條
社團要本著“少花錢、多辦事”或“不花錢也辦事”的原則,節(jié)約使用經(jīng)費。社團經(jīng)費主要用于活動用品、獎品等的開支,合用時須經(jīng)各社團理事會研究決定。個人不得以任何名義挪用經(jīng)費,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即追查當事人責任。
第三十六條
因活動需要而購買的設備,應記入本社團固定資產(chǎn)帳目,并報社聯(lián)財務部備案,社團換屆時,由財務部負責辦理該社團固定資產(chǎn)和財務的移交,社團固定資產(chǎn)和財務記錄不能有任何差錯,否則將追查有關(guān)人員的責任。
第三十七條
社團經(jīng)費的管理采取錢帳分開的原則,社聯(lián)財務部應設有會計和出納負責管理。財務部長要定期向社聯(lián)常委會匯報經(jīng)費使用情況。
第三十八條
社團實行財務公開和定期檢查匯報制度。社聯(lián)財務部負責每學期將各社團財務公開一次;社團主管部門每學期對社團經(jīng)費使用情況進行一次檢查。第七章檔案管理
第三十九條
各社團要建立健全檔案,社團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社團章程、組織機構(gòu)及人員組成、會員登記表、工作計劃與總結(jié)、活動記錄、財務收支記錄、活動照片資料、所辦刊物樣本等。
第四十條
校級各社團指定專人負責檔案的搜集、管理,第學期末整理一次,上交社聯(lián)秘書處,由秘書處負責統(tǒng)一管理、存檔。系級社團上交各系團總支,由團總支將情況匯后報到校學生會社團部。第八章 總結(jié)表彰制度
第四十一條
校學生會社團部對在社團工作和活動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授予“社團活動先進組織單位”、“優(yōu)秀社團”、“社團活動先進個人”和“優(yōu)秀社團干部”稱號,并給予物質(zhì)獎勵,每學年表彰一次。
第四十二條
社團的總結(jié)表彰與各項評優(yōu)掛鉤,先進組織單位的評比結(jié)果作為團總支考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第九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本條例由院學生會社團部負責解釋。第四十四條
本條例自發(fā)布之日起實行。
第二篇:廣西師范大學物流管理專業(yè)
淺談廣西師范大學物流管理專業(yè)(職師班)學生就業(yè)問題
隨著全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物流業(yè)也快速發(fā)展。物流業(yè)是現(xiàn)代社會化大生產(chǎn)和專業(yè)化分工不斷加深的產(chǎn)物,是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潤源泉”,其發(fā)展程度是衡量一國現(xiàn)代化程度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當前,伴隨經(jīng)濟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圍內(nèi)服務經(jīng)濟的發(fā)展,物流產(chǎn)業(yè)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部門,正在全球范圍內(nèi)迅速興起,跨國化、規(guī)?;途W(wǎng)絡經(jīng)濟化等現(xiàn)象已經(jīng)成為全球物流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趨勢。在這樣一個大規(guī)模的物流領域中,急需專業(yè)型的大批人才,所以,培養(yǎng)更多的物流領域人才已是人才培養(yǎng)方案為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的一個重要方案,而職教師資班的物流管理學生不僅僅從理論上掌握物流知識,更從操作上掌握物流工作。該論文主要是從物流發(fā)展狀況(主要有國內(nèi)外物流業(yè)的發(fā)展、物流專業(yè)的就業(yè)情況)、物流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物流業(yè)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對策這幾個方面來探究和講解廣西師范大學物流管理專業(yè)(職教師資班)學生的就業(yè)問題。
關(guān)鍵字:廣西師范大學、物流管理、職教師資班、就業(yè)
一、物流行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
(一)國外物流的發(fā)展現(xiàn)狀
從發(fā)達國家的物流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物流業(yè)已進入較為成熟的階段,發(fā)展主要是物流內(nèi)涵的拓展、過程的延伸、覆蓋面的擴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專業(yè)化、信息化和標準化。他們成熟的技術(shù)和設備為物流行業(yè)的加速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以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國內(nèi)物流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
與國外物流發(fā)展水平相比,我國物流業(yè)目前尚處于起步期。至加入世貿(mào)組織后,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對社會物流需求顯著增加,推動物流產(chǎn)業(yè)保持持續(xù)、穩(wěn)定、快速發(fā)展。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fā)展,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投資不斷加大,物流技術(shù)裝備和管理水平逐漸提高,對物流的認識水平也不斷提高,這些都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從以下幾點可以整體概括我國物流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
(1)現(xiàn)代物流的發(fā)展開始受到重視。
(2)一些工商企業(yè)開始重視物流管理。
(3)一批運輸、倉儲及貨代企業(yè)逐步向物流企業(yè)發(fā)展。
(4)國外物流企業(yè)開始進入中國。
(5)信息技術(shù)和通訊技術(shù)已逐步在物流業(yè)務中應用。
(6)一些物流企業(yè)開始重視物流服務質(zhì)量管理。
(7)為電子商務提供服務的物流企業(yè)有了發(fā)展。
(8)物流研究和技術(shù)開發(fā)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
(三)物流專業(yè)的就業(yè)狀況
物流專業(yè)就業(yè)前景:未來5至七年我國將需要大批的物流管理人才。
隨著我國物流快速發(fā)展,物流專業(yè)的人才十分的緊缺。近幾年來,雖然全國普通高校開設的物流專業(yè)多達100家,但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據(jù)有關(guān)方面調(diào)查物流專業(yè)人才已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目前畢業(yè)的物流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已成為市場搶手人才。物流管理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可在物流企業(yè)、港口、海關(guān)、貨運公司、商貿(mào)企業(yè)等就業(yè),就業(yè)前景良好。今后一段時期,除儲存、運輸、配送、貨運代理等領域的物流人才緊缺外,相關(guān)的系統(tǒng)化管理人才、懂得進出口貿(mào)易業(yè)務的專業(yè)操作人才、電子商務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資金周轉(zhuǎn)以及成本核算等相關(guān)知識和操作方法的國際性物流高級人才將更吃香??偟膩碚f物流專業(yè)的就業(yè)狀況是十分可觀的。
第三篇:廣西師范大學學生牛奶情況調(diào)查問卷
廣西師范大學學生牛奶消費心理調(diào)查問卷
你的性別屬于□ 男□ 女
1、你經(jīng)常喝牛奶嗎?
□經(jīng)?!?偶爾□重來不喝
2、你一般會購買哪些牌子的牛奶?(多選)
□蒙?!?伊利□ 光明□ 皇氏□ 其它
□三元□ 金典□ 雀巢□ 輝山
3、在購買牛奶時,你考慮最多的因素是什么?
□ 價格□ 營養(yǎng)□ 口感□ 品質(zhì)□ 生產(chǎn)日期
4、你喜歡喝什么口感的牛奶?
□ 純牛奶□ 酸牛奶□ 鮮奶□ 果味奶□ 脫脂牛奶
□ 高鈣奶□其他
5、你多久更換一次牛奶品牌?
□ 固定不換□ 一個月□半年□ 一年以上□ 看心情
6、你經(jīng)常購買什么包裝的牛奶?
□ 盒裝□ 瓶裝□ 袋裝
7、你購買的牛奶一般在什么價位?
□ 1—3元□ 3—5元□ 5—15元□ 15—35元□35元以上
8、你一般在什么時間點喝牛奶?
□ 早上□ 中午□ 晚上□ 不確定
9、你知道吸收什么樣的牛奶才是最符合自己身體健康的嗎,你了解自己缺少什么營養(yǎng)
元素嗎?
□ 了解□ 了解一些□ 完全不了解
10、你最希望喝牛奶能帶給你什么好處?
□ 解渴□ 補充營養(yǎng)□ 強身健體□ 幫助睡眠□ 美容減肥
11、你是通過什么渠道了解牛奶信息的?
□ 電視廣告□ 車身廣告□ 網(wǎng)絡媒介□ 街道、超市宣傳推廣□ 報紙、雜志廣告□ 朋友推薦□ 其它
12、你最喜歡哪個牌子的牛奶廣告?
□蒙?!?伊利□ 光明□ 皇氏□ 其它
□三元□ 金典□ 雀巢□ 輝山
13、你比較容易接受哪種類型的牛奶廣告?
□ 溫情的□ 夸張的□ 樸實的□ 明星代言的□其它_______
14、你會因為看到某牛奶廣告宣傳做得好,而特別去買那種牌子的牛奶嗎?
□ 會□ 不會□ 可能
15、你對現(xiàn)在牛奶行業(yè)之間的激烈競爭有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覺得未來推出什么樣的牛奶,可以提升消費欲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廣西師范大學五四
關(guān)于廣西師范大學2009~2010學“五四”評優(yōu)
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公示
各分團委:
經(jīng)各學院申報、展評會展評、分團委互評,校級“五四”評優(yōu)組評比和審核通過,現(xiàn)將2009~2010學“五四”評優(yōu)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3天,時間為4月28日~4月30日,如對評選結(jié)果有異議,可直接與校團委聯(lián)系,并于公示期將反饋結(jié)果文字材料送至校團委育才校區(qū)辦公室。
各分團須認真校對相關(guān)獲獎單位和個人的書寫是否有誤,如有誤請于4月30日下午18:00前將更正報告紙質(zhì)版反饋到校團委。
聯(lián)系方式:5848822,5817887;E-mail:hl@gxnu.edu.cn
附件:廣西師范大學2009~2010學“五四”評優(yōu)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公示名單
校 團 委 2009年4月28日
附件:
廣西師范大學2009~2010學“五四”評優(yōu)
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公示名單 一、五四紅旗分團委(8個)
文學院分團委 教育科學學院分團委 化學化工學院分團委 生命科學學院分團委 音樂學院分團委 體育學院分團委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分團委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分團委 二、五四紅旗團支部標兵(10個)
文學院2007級漢語言文學基地團支部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007級歷史學團支部 外國語學院2007級英語教育第三團支部 美術(shù)學院2007級藝術(shù)設計團支部 政治與行政學院2007級人力資源管理團支部 教育科學學院2007級學前教育團支部 體育學院2008級社會體育團支部 化學化工學院2007級化學第三團支部 數(shù)學科學學院2008級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第二團支部 法學院2007級社會學團支部 三、五四紅旗團支部(28個)
文學院2007級漢語言文學第二團支部 文學院2008級文秘教育團支部 政治與行政學院2008級思想政治教育團支部 法學院2008級法學團支部 經(jīng)濟管理學院2008級會計學團支部 經(jīng)濟管理學院2008級經(jīng)濟學團支部 教育科學學院2008級學前教育學團支部 外國語學院2007級英語教育第二團支部 外國語學院2007級英語翻譯第三團支部 外國語學院2008級英語翻譯第四團支部 外國語學院2008級英語教育第一團支部 美術(shù)學院2008級應用廣告團支部 美術(shù)學院2008級應用環(huán)境藝術(shù)設計團支部 音樂學院2007級音樂學團支部 數(shù)學科學學院2007級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第一團支部 物理科學學院2007級物理學第一團支部 化學化工學院2008級化工與制藥團支部 生命科學學院2007級生物技術(shù)團支部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2007級環(huán)境工程團支部 體育學院2007級體育教育第四團支部 體育學院2007級體育教育第三團支部 體育學院2008級體育教育第四團支部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2009級中英藝術(shù)設計團支部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2009級中加第五團支部 電子工程學院2007級應用電子信息工程團支部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2007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團支部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2008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團支部 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2009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專升本(職師班)團支部
四、優(yōu)秀主題團日活動(36個)
“感恩師大 我與雁山共成長—雁山足跡”主題團日活動(文學院2007級文秘教育團支部)“愛與夢想同行—愛心義賣活動” 主題團日活動(文學院2008級對外漢語團支部)
“弘揚偉大師魂 感恩點滴記心間” 主題團日活動(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008級旅游管理團支部)“為愛防艾,關(guān)注健康”主題團日活動(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008級文化產(chǎn)業(yè)管理團支部)“激青春志向 揚愛國情懷”主題團日活動(政治與行政學院2008級思想政治教育團支部)“用我們的手,打造圣潔的家園”主題團日活動(政治與行政學院2009級行政管理團支部)“‘走進師大建設者’—社工送溫暖”主題團日活動(法學院2009級社會工作團支部)
“爭做志愿者,創(chuàng)造新生活”主題團日活動(法學院2008級社會工作團支部)“財會大講壇”主題團日活動(經(jīng)濟管理學院2008級會計學團支部)
“感恩祖國,情系你我”主題團日活動(教育科學管理學院2007級學前教育團支部)“攜抗癌勇士,享美好生活”主題團日活動(教育科學學院2008級應用心理學團支部)“滴滴純凈水,潤潤教師心”主題團日活動(外國語學院2007級英語翻譯第一團支部)“弘揚雷鋒精神,美化行動”主題團日活動(外國語學院2007級英語翻譯第四團支部)
“用愛溫暖冬天”主題團日活動(美術(shù)學院2009級應用環(huán)境藝術(shù)設計團支部)
“行車與守則相伴,安全與幸福同在——紀念一二·九”主題團日活動(數(shù)學科學學院2008級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第一團支部)
“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主題團日活動(數(shù)學科學學院2009級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第二團支部)“慶祝建國60周年”主題團日活動(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2009級科學教育團支部)“青澀小老師,情境大考驗”主題團日活動(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2007級物理第二團支部)“學習型宿舍評比”主題團日活動(化學化工學院2007級化學第一團支部)“感師恩,學技能,系使命”主題團日活動(化學化工學院2008級化學第一團支部)“手拉手傳愛,關(guān)愛兒童成長”主題團日活動(生命科學學院2007級生物科學團支部)“青春奉獻”主題團日活動(生命科學學院2008級生物科技團支部)
“愛與夕陽同行,夢與青春同在” 主題團日活動(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2009級地理科學團支部)“地球一小時” 主題團日活動(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2008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團支部)“迎澳門回歸、盼祖國統(tǒng)一” 主題團日活動(體育學院2007級運動訓練第四團支部)“關(guān)注農(nóng)村教育、構(gòu)建和諧社會” 主題團日活動(體育學院2008級體育教育第二團支部)“學習雷鋒精神” 主題團日活動(電子工程學院2008應用電子信息工程一團支部)“實踐與理論相結(jié)合” 主題團日活動(電子工程學院2007應用電子第二團支部)“服務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 主題團日活動(國際文化教育學院2009中英英語班團支部)
五、共青團工作創(chuàng)新獎(9個)
“本研結(jié)合 攜手共成長”系列活動(政治與行政學院分團委)
“走進師大建設者—社工送溫暖”活動(法學院2009級社會工作團支部)蒙山模式(音樂學院分團委)
“文明禮儀課,堂堂我做主”活動(數(shù)學科學學院分團委)
“五彩畫筆,絢爛童年”項目(生命科學學院2008級生物科學第一團支部)創(chuàng)新杯系列活動(經(jīng)濟管理學院分團委)
六、共青團宣傳工作貢獻獎(7個)
政治與行政學院分團委 教育科學學院分團委 文學院2008級文秘教育團支部 數(shù)學科學學院2007級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第一團支部 數(shù)學科學學院2007級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第三團支部 七、十佳學生社團
校金鳳成長協(xié)會 校舞蹈社 校圖書館管理協(xié)會 美術(shù)學院“小螞蟻行動”協(xié)會 數(shù)學科學學院女生協(xié)會
八、先進個人
(一)優(yōu)秀專職團干(10人)
蒙紅光
羅荔齡
周曉霞
曾振華
鄧
濤
羅富元
(二)青年教工優(yōu)秀團員(24人)彭邦松 陸 茜 尹佳妮 謝春輝 孫啟微 鄭 凱 陳明偉 楊日星 陳雪映 陳國華 藍廖國 鐘聲宇 李永華 劉朝文
(三)學生干部標兵(25人)
張 麗 黃 鳳 韋 婷 吳龍祥 何 山 焦夢潔 王忠長 蒙春月 呂宏虹 廖 強 覃 濤 白 潔 劉沫伶 魏 珊 寧 斌
(四)十佳優(yōu)秀團員(10人)
周 燕 李 燁 桑紅云 鄭雅元 阮瀟靜 何金倩 音樂學院分團委
美術(shù)學院2008及應用廣告團支部 文學院2007及漢語言文學基地團支部
外國語學院2009及朝鮮語團支部 校大學生志強社
校音樂愛好者協(xié)會 體育學院武術(shù)協(xié)會 法學院法律援助中心
文學院采薇文學社 詹
偉
練
琪
李
延
楊森清
王俊剛 程克光 廖文雪 宿程遠 王利娥張亞靜 徐 丹 黃 琳 曾美玲 嚴浩真凌栩栩 嚴智敏 金 萌 劉典楓 林富錕尹麗利 蘇筱丹 賴程程 劉 希 陳慧基袁金鳳 梁 媛 張森森 滕王雨諾
(五)校級優(yōu)秀團干(205人)
文學院(16)
劉 梅 徐 建 汪 楓 吳業(yè)東 李麗紅 陳 葉 韋曉蘭 李春樺 覃月柳 張 瓊 潘知恒 吳 珊 丁少敏 唐運雷 朱彥萍 楊志鴻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9)
潘子媚 田 威 蔡珊珊 李 陽 林 敏 蒙雪蓮 陳 品 肖昊宸 萬來志 政行學院(13)于 雷 管金潞 冼俞任 陸相龍 熊澤林 陳 輝 鄧明燕 傅日云 何靜奎 韋瓊姿 陳慧林 張貴容 項 婷 法學院(13)羅 丹 馮 敏 招幸龍 李研材 周 飏 段易穎 杜文清 莫夏景 秦 臻 馮 鈞 賈 黎 曾海靖 黃惠琳 經(jīng)濟管理學院(14人)
周 娜 梁廣祥 汪業(yè)雄 周煥瑯 王亞麗 盧林鋒 蘇靜中 譚云尹 王 聰 周廣琳 農(nóng) 行 李 露 胡仕福 葉志建 教育科學學院(10)
孫維鵬 農(nóng)靜姿 焦夢潔 朱珍珍 樊春曉 黃慧玲 楊麗麗 蔣 麗 陳勇成 陳國穎 外國語學院(15)
周淑涵 劉曉霞 劉洋汕 黎 娟 李 婷 曾 鵬 黃 文 張小翠 黃麗娟 韋鈺潔 臧 瑜 仇 薇 任歆爽 李藝放 張 威 美術(shù)學院(15)
鐘秋榮 羅 曼 謝飛武 林建琴 林曉龍 林志榮 張月嬋 李祖鵬 閆愆仟 黃金玲 沈 璐 代 潔 趙丹妮 勞曉云 宋 薇 音樂學院(4)
原 媛 王 鵬 吳珊誼 陳 玥 數(shù)學科學學院(7)
張小媚 陳善龍 蔣蜜蜜 黃獻焜 莫 丹 楊 琴 饒 藹 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5)
謝英龍 王 俊 羅 童 鄺玉蘭 李 琎 電子工程學院(9)陳冬連 羅 西 揚 琦 黃 瀅 韋 雄 劉映村 譚玉枚 龔啟軍 張永杰 化學化工學院(10)蔣金洪 黃廷洪 蒙 芳 吳萍珍 張玉萍 邱蘭珍 鄧珊珊 潘洪平梁蕊蕊 王 鑫 生命科學學院(9)
顏小捷 巫文香 韋春娥 戴立思 韋 珺 盧永彬 梁立為 梁馨月 梁家亮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4)
蘇曉萍 蒙琳竹 徐玲鳳 呂秋媚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9)
王彥力 潘麗宇 楊露露 陳 晰 體育學院(11)
伍柳錦 張 峰 呂洪宇 李 劍 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4)
莫 艷 陳春芳 周賢武 張秋云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4)
韋 黎 朱言覃 張蕓瑤 劉逸凡 成人教育學院(24)
楊玉金 覃仁博 秦振方 周玉龍 謝群香 梁謀云 張艷清 陶運生 謝力釗 吳 燕
(六)校級優(yōu)秀學干(494人)文學院(41)
曾 德 張 淼 彭 潔 寇婷婷 周 龍 王培敏 黃利華 麥達長 洪 麗 黃秋寧 謝 婷 溫錦秀 劉衛(wèi)東 覃 朗 林秋霞 華 超 歷史文化與旅游(24)陳 路 潘秋波 董春燕 唐劍彥 李夢婷 李 征 林 倩 劉衛(wèi)東 朱 燕 梁春娟 政治與行政學院(25)
周 瑩 黃 毅 唐玲瑋 陳 元 馬 璐 苗 琳 黃斌政 黃小慧 郭 銳 張 楊 鐘 琪
陳宏麗 黃子彥 張 川 湯細臘 覃祥龍 丁華廈 梁麗文 楊國福 邱海峰 石廷媚 楊 格 張 潔 蘇 江 羅鳳瑩 林 靜 黃 瀚 王 靜 安曉峰 莫繁吉 王世余 黃玉丹 溫 靜 李奕星 黃 婷 覃鳳姣 秦麗梅 黃培剛 羅國壽 覃 毅 莫 帆 陳保良 曹 冰 梁譯心 李 靈 湯譽媚 廖毅燕 劉清松 馬君詩 陳景楠 卿金金 陳 軍 黃國華 韋 多 韋元慈 黃春源 方志彥 韋子巧 黃紹喜 李娟芬 彭伙妹 張炎超秦林海 楊麗東盧麗麗 覃勇進覃彩霞 涂 楊姚 越 單西林梁曉芳 羅 茜黃蘭文 黃孟遙張金秋 張林華師冉冉 楊 匡黎家佑 張城成韋恩偉李錦祥梁桂芬李志雪韋芳苑蘇 栩李可超張 賢盧家玲方棉勇
法學院(30)
梁 樂 李海濱 周 洋 唐成毅 陳相廷 楊麗芳 梁 媚 莫紫薇 梁昌秀 梁寶才 韋選安 陸厚程 鐘廣夏 洪 遠 馬炳添 羅心力 梁麗娟 薛 宇 宋厚鷹 黃 暉 容譽嘉 許彩麗 趙 君 包桂華 李燦光 覃 瑩 黎冬雁 瞿得熊 丘耀輝 莫 微 經(jīng)濟管理學院(33)
唐曉蓮 張 曉 楊 眉 衡娟子 韋 穎 張業(yè)藝 盧 堅 任 女 張建新 謝 佛 廖曉婷 唐萬婷 蘇瓊梅 孫子珺 鄧英恒 陳志威 魏 云 周炎林 張良超 王 雯 蒙明耀 王 菊 肖 浩 羅莉莉 金 悅 羅 穎 張品成 盧 瑄 封龍君 教育科學學院(27)
林秋君 施 文 蔡全良 劉牡丹 于 軍 路冬英 黃 珍 張榮康 韋建琨 李 泠 牟堅瓊 蘇銘玉 楊月杏 唐彬彬 張建科 申 博 白世杰 阮蔚菲 滕王雨諾 外國語學院(42)
劉 希 陳 靜 謝 薇 范淇文 張 瑤 滕麗媛 倪 勉 梁 津 黎 婉 陳鳳祥 黃 露 吳仕娟 張 杰 揭宇梅 朱春燕 蔣雪平周倍伊 吳美君 張 鷹 劉 婷 梁 杏 樊夢艷 謝水倩 宋展鵬 胡廣英 韋蘭芳 黃 源 高勝鳳 美術(shù)學院(38)
郭 暉 易格騰 于珊珊 肖喻名 趙琳剛 謝 煜 楊舒涵 劉 霞 劉 敏 許正磊 張晨晨 王海同 王雅娟 宋 歌 趙廣茜 潘 熙 王 瀟 李玉兵 武成龍 朱志杰 田 野 石小軍 徐黨卿 劉子銳 葉立文 李桂勤 音樂學院(14)
魏 珊 劉帥然 賴程程 武敬男 溫凱文 易珊珊 趙志超 王珊珊 胡尚鵬 安 彥 數(shù)學科學學院(17)
梁 媚 羅麗穎 雷超群 黃文釗 龐維瓊 李毓媛 李照月 饒 沛 趙富強 曾秋萍 陳韻聰 周 姬 蘇彥文 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14)
陳慧基 羅 柱 韋顯交 張宗晴 吳英群 毛莉花 楊英蓮 楊建輝 張偉東 劉道騫 電子工程學院(20)呂峙峰 文 桂 梁 冀 韋偉豪 何柳航 張春荷 吳兵東 榮玉發(fā) 廖鳳玲 李 路 廖 丹 鄧琇文 韋 貺 劉雨田 陽依芯 李娥君 趙光存 黃小玲 顏玉霜 譚 楚 江燕梅 梁 益 盧俊龍 李洋洋 陳 婷 王錦琇 何成敏 辛易成 李 航 吳鳳云 徐 瑞 黃 恒 曾奇興 陳 宇 朱英楠 翟 寧 許為為 陳桂英 薄富紅 張 娟 林小佩 茍 林 張佳圓 周曉輝 黃曉園 陳力榕 呂秋揚 韋銘軒 吳展立 安爍穎 岑楚杏 唐 峰 劉小銘 阮瀟靜 趙五一 楊家冬 溫海洋 鐘國鈴 葉倩妮 黃珍芳 何郁郁 朱 峰 徐嶼萌 黃 婷 陳炫文 黃安觀 凌 偉 覃曉慶 韋輝輝 羅德俊 化學化工學院(20)
林 瓚 劉慶容 王忠長 吳 宏 王一飛 顔昌琪 宗 璽 韋奕冰 蒙 思 陳德旅 譚雋月 秦嬋娟 陸 鵬 寧作亮 陳 龍 林德文 陳玉嬋 陳 康 陳 麗 李海鳳 生命科學學院(17)
梁建宏 廖 凱 陸積健 陸群鳳 崔甄甄 廖繼肖 廖婷婷 李沛彤 祝進貴 王堯堯 黃小艷 趙 閣 陳彥澂 井洪澤 許學智 婁 琳 牙韓觀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11)
陳耀輝 朱 雷 李曉偉 陳可宙 梁 昕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26)
蘇泊勻 吳春柳 李 貝 藍彬峰 鐘師龍 張世欽 黎涌泉 陸思安 李杜欽 羅 英 呂帝權(quán) 汪明華 代 旋 梁 鴻 體育學院(31)
崔 杰 謝軍勇 羅笠枝 林 宇 宋 婷 黃雁冰 唐 寧 何婷婷 蔡宏輝 覃祖尉 韋如寧 覃江華 聶春麗 孫 鑫 萬淑娥 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9)
陳 瑩 黃 慎 楊 梓 黃曉冬 廖子涵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11)
梁 瑩 陳 瑜 覃雨時 黃 立 龐 程 成人教育學院(44)
劉 珊 秦文毅 李 敏 覃秋燕 劉蘭蘭 姚天喜 寧 君 龍樹銀 廖 丹 鄧彩麗 申 威 穆玲玲 莫曉靜 黃珊妹 趙 萍 莫培娟 梁麗群 黃仲杰 王 妍 陳洪多 施永剛
(七)校級優(yōu)秀團員(737人)
文學院(61)
張淑芝 陳 偉 何泳錦 龐敘文 車明陽 黃青茹 黃 惠 謝桃軍 李東蓉 吳運錦 黎冬妮 廖春婷 周麗華 莊婷婷 鄒林峰 甘麗霞 傅海淵 李舒敏 張啟林 周家吉 陳文劍 孫靜靜 楊春生 曾 敏 劉晨雨 鄧子文 梁元杰 柴 樂 李運瑜 黃 譯 馮曉駿 杜吉超 孔德超 劉龍鳳 陳朝以 梁丁方 秦 思 鄧思晴 李麗藝 宗風奇 朱建省 陳芳妹 楊志坤 李一字 譚靚靖 唐慶松 諶業(yè)凡 王穎琳 潘佳露 朱華健 梁遠安 黃朝暉 張從慶 韋海星 程紹峰 黃 媚 張麗麗 覃珊珊 樊多佼 甘 迪 唐芯蔚 謝麗珍 胡延敏 劉 莉 黃雪英 董 云 韋海袆 羅 戢 楊建剛 王 卓 劉振乾 黃冬萍 謝燁萍 秦春艷 文雅恒 鄧小惠 陶 媛 許 鋼 羅珍佳 覃一海 廖 娟 黃振文 李潤鋼 廖志仁 范 攏 劉 飛 黃 玥 陳 潔 龍昌胤 楊杰德 曾黎香 何 波 韋小敏 謝春娣 龐耿良 郭新峰 陳燕媛 潘曉珍 陳連嬌 周品君 鄧大雪 溫昔巧 楊建婷 韋 選 黃 婧 李瑞玲 朱 琳 黃思楊 黃鳳媚 王 怡 農(nóng)宇馨 田 莉 林 莎 吳文智 周劭瑩 馮玥文 黃 卉 馬朝媛 顏松婷 賈麗珍 歐麗娟 陳曉敏 崔 碩 林學苑 覃 耘 陸慧玲 古會珍 廖良艷 劉云思華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33)
劉 輝 秦克婉 唐秋菊 黃芝欣 林秋汶 韋淑鳳 黃小芳 梁 媛 何丹丹 陳小濤 吳冠淑 謝展薇 陳 潔 陳蔭福 巫小梅 甘樹華 戚月萍 梁燕紅 朱艷鳳 李冬平古雪珍 農(nóng) 偉 林一萍 關(guān)秋紅 席欽欽 何旭娜 吳相升 覃千嫻 吳廷珊 謝維松 徐 輝 李永偉 仇春娟 政治與行政學院(39)
孫桂英 鄧富強 于曉帆 羅觀林 盧傳火 梁庚立 游小林 黎榮莉 劉彩蘋 劉小連 龐一飛 閉婷婷 法學院(53)
李浩波 馬春暉 胡 進 鐘世超 黃 佳 黃 葉 董文鑒 蘇柳賓 劉 英 梁利媛 田 寵 張 韶 沈菲菲 梁露文 吳 遠 經(jīng)濟管理學院(50)
丘慧華 王志威 魏玉英 葉瑞雪 翟曉蓉 劉嘉欣 陳 敏 傅 雅 梁朝霞 呂幼健 吳善男 王志明 劉呂敏 甘晉舟 闕菲菲 教育科學學院(39)
劉新連 黃嬋媛 曾小霞 朱汝秀 石 媛 盤雪梅 孔艷靜 李韋嫦 權(quán)方英 劉緒金 趙蕊蕊 尹春杰 外國語學院(61)
張 鳳 陸 艷 韋 寧 陸廣斌 鐘海妮 黃 珞 諸方燕 黃 芬 王 靜 溫德榮 謝 瑤 周春曉 牙韓龍 陳燕勇 聶 坤 黃真玉 陳榕煒 宋劍冰 黃小娜 韋峰卉 程 鍵 韋 婷 鄒思敏 鄭晨星 李秋丹 李曉韜 唐 琪 陳 芬 黃 文 蘇 踔 唐丹丹 何紅雨 蔣翠云 齊子博 徐翠霞 候曉博 徐 路 何 青 高 嵐 梅玉娟 李海思 靳 松 覃梅芳 孔齊超 葛孝億 陳文立 劉裕霞 楊伶俐 梁夢圓 區(qū)詠茵 陳廣振 蒙麗平朱雪萍 農(nóng)澤萍 趙堂祥 譚 樂 盧文忠 王 方 陸經(jīng)釗 王繼枝 葉玲玲 鐘潔清 詹國鵬 李子禎 易媛媛 甘永雄 王 驥 廖蘭芳 岑克虎 林 釗 王慧嬋 雷春英 覃蘭新 陳 寧 張清清 曾尚先 毛 彥 楊逸辰 黎晨薇 楊佩仙 韋露瑤 余 勇 黎 霞 林 萱 傅春姍 黃艷瑩 劉海倩 李子玉 梁 妮 李雅君 李圓圓 楊 玫 楊秀美 莫秋麗 吳 洋 劉曉華 陽華斌 黃 超 黃旭妮 梁海超 陳世付 許寶貴 譚家仁 楊高策 馮尚飛 吳元晶 謝小鳳 朱廣維 李芳菲 何慧靜 黃晶瑩 張翠玲 陳姍姍 杜富海 張 沖 鄧 眉 何春梅 葉 婷 盧艷春 閆 芳 黃 智 李瑞云 陳嘉嵐 劉彬彬 黃金媛 岑 賓 陳積源 顧炳炎 粟冬瓊 孟 燕 王 盛 王曉玲 廖鑫欣 張忠宇 郭盈蘭 杜 佳 林東萍 黃秋菊 蔣輝勇 張志麗 陳慧星 劉幾文 潘 潔 趙萍萍 劉冬梅 蘇丹妮 張 馳 李委洲 班 微 梁思莉 李保春 唐榕蔓 吳清霞 劉 佳 梁 曼 朱連璧合何嘉慧 秦 華 許婉潔 黃俏鳳
沙顏菲 鄧海玲 張祖芳 曾歆辭 勞 芳 鄧國維 農(nóng)斯穎 沈正文 曾 英 吳梅芳 薛美芳 陳飛燕 林燕妮 高 燚 黃 考 陳麗霞 鄺 雨 吳芳遠 黃禮潔 黃麗娟 李基蓮 陳國時 梁瑩瑩 古中嫦 吳炎賢 甘遠潔 陳 燕 李 毅 美術(shù)學院(58)
龐繼麗 梁雅佳 梁 夢 黃禮波 廖明慧 藍仁鵬 羅 蕾 袁 園 樊 華 張 龍 時金成 孫艷南 樂苑青 楊嘯寧 陳 鳳 張吉珣 胡順剛 王雪梅 吳 瓊 趙晨倩 吳石頭 高偉科 莫 冰 禹寧瑤 伍朝友 安 然 湯云清 朱春梅 謝輝任 馬 鈺 孫子木 王躍星 丁陽陽 吳 松 徐 鳳 張曉茜 唐小利 周艷萍 陳春成 李 慧 余 越 楊明霞 萬又銘 曾麗琳 孫英森 黃曉明 羅承月 謝璐威 黃 璜 許永美 吳盈瑩 王 琨 趙萌萌 劉 玄 孫 芳 莫玉鳳 音樂學院(18)
方可波 石朝斌 馮敏娟 廖 靜 張 潤 付 超 莫 東 孫 潔 胡春霞 王 瑩 占甜甜 金 萌 牛曉晨 張 樂 劉幸宇 程文濤 朱琳 數(shù)學科學學院(30)
劉詩婷 王美園 林海思 藍 勇 曾 欣 蔡雅麗 莫雪雪 蘇 衛(wèi) 李琦琦 賈麗銘 胡 韻 呂運甫 吳校領 李朔崎 寧春波 陳超江 韋 拉 韋萬利 廖梓蓉 唐禎蔚 黎 坤 何清清 呂家星 韋佳鋒 譚月影 許金輝 柴 鑫 上官雪華 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20)
周文清 龔名廣 韋晨春 虞 方 李佳佳 廖冬梨 林國輝 蘭浩溥 徐 樺 魏瑩芬 趙周宇 譚慧暉 韋炎姬 郭輝輝 許曉芝 郭松斌 陳 君 田 雪 韋貝佩 電子工程學院(34)隆媛媛 李勇達 黃海強 唐文成 蔣賢明 梁紅欣 蘭義偉 鐘遠瑯 唐文艷 劉英玉 馮懷清 吳光輝 陳美妃 勞保強 儐相邦 蔡 露 黃 海 曾 倩 黃 鵬 孔憲杰 李海燕 楊富娟 邱少華 沈志森 陳王鳳 李發(fā)冰 馮大為 溫 昕 韋 好 莫 鵬 莫 倩
化學化工學院(36)
許 晶 謝 微 陶 璐 李偉偉 劉金文 王 凡 李 磊 黃衛(wèi)根 呂雪晴 黃 芳 廖小丹 姚茜蕓 嚴鏈杰 顧水鳳 勞財一 黃承俺 閉彩蓮 全家岸 謝培方 卜方方 陸小玲 葉玲玲 鄧小敏 覃金滿 張 革 梁煒乾 蘇弘艷 周 雪 林 勇 廖海清 汪明霞 彭夢溪 楊莉君 生命科學學院(34)
劉紹俊 閆蕓蕓 韋寧艷 冶文軍 傅豐貝 羅余基 楊 潔 盧立丹 黃小鳳 李文靜 林英蘭 劉存燕 黃 瑩 李金健 孔飛龍 周海標 羅云鳳 馬玉珍 李曉敏 韋杏花 仇寶龍 羅新建 汪芳艷 宮慶國 曲 展
黃 格、黃茄倫 周宇媚 韋龍春 麥熙泳 張 影 莫漢雷 曹德民 杜麗娜 許文麗 梁麗君 劉家輝 周國龍 包小蘭 張鐵南 李偉霖 田人好 秦青佩 廖 銳 于 沫 諸葛景秋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16)
范燕燕 黃 穎 潘露芳 李興瑞 陳鳳波 李艷梅 陳建林 劉二誠 李福英 黃兆榮 李余杰 吳進群 謝雍馨 咸思雨 李建鴻 楊必俊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37)
陳海鳳 李蘭成 陸彥夙 蘭照恒 龐 柳 賈 茹 陳東裕 吳壯松 蔣 婧 呂春霞 馬 琳 覃小弟 彭 康 林錦鴻 韋 雙 容方瀅 楊 光 莫 栩 鐘 林 周夢婷 黃雄琳 盛 潔 韋念欣 楊 艷 付 念 蔡昀哲 卜藝華 體育學院(42)
田維輝 王第亮 方高劍 陳欽英 謝國正 劉東東 陳丹丹 秦一平覃云露 黎子政 黃德峰 莫振凱 唐子鴻 黃 鄒 周柳池 覃俊浩 唐 權(quán) 劉華英 裴先云 香藍藍 韋 麗 趙麗婷 楊雄峰 馬世文 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15)
黃為耀 馬鵬飛 陳 健 閉真發(fā) 羅軍強 羅承燕 羅綱微 蘇永盛 曾小芳 陳 瑜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17)
李 玲 周 穎 韋楊楊 陳 婷 黃彩玲 李雪亭 龐賢虎 周依帆 韋婉嫕 黃統(tǒng)生 張 行 陸征環(huán) 成人教育學院(44)
覃春嬌 鄔宗伯 王晨曦 歐艷芳 李長盛 黃崇瑋 羅桂媚 杜佳欣 周永芳 黃其節(jié) 廖 燕 毛乃安 謝立均 周代弟 曾楚淋 朱世洪 龐麗玲 江流鋒 李秀息 李 生 黃 如 鄭扉月 蔣榮玲 劉琳琳
(八)校級宣傳文體積極分子(544人)
文學院(53)
吳 丹 王靜潔 王明鑒 王小東 黃 楚 王凱發(fā) 吳 喜 何浙丹 李立寧 禚笑言 陳興臻 閔 莎 覃 瀏 鐘菲飛 莫 芳 余秋辰 馬蓓欣 陳 果 梁 麗 陳冬麗 陳婷婷 劉 遠 王麗麗 蒙比立 李瑩瑩 陳漢斌 潘 妮 周 岸 郭 程 梁 歡 徐應超 林 珊 廖奔奔 劉一霖 邱 靜 黎 森 周 博 李 亞 韋肖妮 龍 飛 謝錦文 楊 浩 秦鐸坤 袁志英 秦蔚富 司品鑫 梁 然 陽 芳 黃 濤 姜春燕 陳 默 英亮亮 翟小坤 雷薛茗 陳文莉 王志剛 龔雪娟 張福雨 李 航 陳 瑩 蘇 敏 韋 興 應喬春 覃道通 李運娟 盤源鈺 吳 勤 王曉君 趙燕輝 譚藝璇 劉冰清 李勤儉 劉 慧 萬艷瓊 陳美玲 陳 潔 植子倫 趙惠琴 梁昌政 薛 樺 伍 翀 李 劍
余甜甜 莫亞蘭 韋倩楠 趙明強 胡勝杰 劉 杰 李 湘 羅 琳 董 寧 廖洎華 曾 顥 雷紹湖 吳儷蓉 陳麗芳 陸愛葵 范艷君 覃潔鈴 周娥妮 陳 鋒 周崇鳳 賴國鳳 黃 拉 李杏棲 覃 婕 梁 盼 蘇婉誼 王芹芹 景旭鋒 徐藝萍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3)
莫婷婷 黎冬梅 潘雯娟 范秋露 盧曉玲 龐賢潤 陳連月 陳艷青 覃紅麗 李鼎君 張榮榮 何 梅 朱樹飛 黃崇洪 張佳琦 郭正業(yè) 龐惋婷 溫 婧 劉嘉玲 劉 洋 歐明斌 黃 莉 孫文建
政治與行政學院(22)
吳婉萍 劉思斯 趙 陽 莫素娟 李思倫 陸武海 龍 鳳 李 藝 唐德理 黃 喆 宋淑英 唐恬恬 龍美玲 廖秋梅 法學院(27)
吳權(quán)權(quán) 董 金 李晏徵 袁家莉 黃靖媛 馮權(quán)英 馬翠萍 黃媛媛 馮薏溪 經(jīng)濟管理學院(30)
劉 鈺 唐婕銘 邱劍鋒 王 琳 莫漓霞 李年芳 盧 融 陸 專 毛 燕 教育科學學院(28)
陳煌鋒 張燕燕 寧愛華 黃寶蘭 易秋琳 龍船妹 趙宇循 覃海冰 李樹陽 外國語學院(31)
凌艷萍 王 珺 楊 艷 謝文芳 陳 晨 周俊良 譚雅方 韋家琪 鄧梅芳 美術(shù)學院(34)
覃成枝 謝 琰 施 斯 容耀霞 黎剛峰 張 莉 廖海超 韋曉姝 鐘鑫強 馬凌霄 音樂學院(64)
馬艷艷 楊飛雪 劉雁楠 郭 妍 胡彬彬 呂 揚 周 韻 朱曉夢 劉 恒 楊云慶 張雯嘉 韋 旭 肖 丹 李雪嬌 劉 通 陳 乾 汪 翔 張文佩 郭婷婷 韋良生 鄭雅元 黃慧微 朱榮成 朱明鳳 肖蕓蕓 武文斯 李 杏 王昊寧 龍浠瑜 胡慧蘋 凌 莉 陳 歡 易阿利 何雯婷 黃蒸蒸 陳 莉 潘柳伶 武菲菲 劉英軼 黃華柳 聞 逸 江佳芯 潘曉霞 蘇 婷 王珊珊 李文靜 黃 丹 徐 欣 何崇遠 徐佼佼 鄺雯雯 黎海杉 黃文辰 勞運賓 陳春燕 莫伊如 王玉香 杜思瑤 陳玲玲 黃超媚 黃揚飛 吳曉薇 韋玉梅 彭 雯 黃佳雪 覃 旸 江筱佳 左坤平黃京霞 羅麗麗 李文曉 李 智 黃立君 刁 追 劉亦然 付曉楠 范倩文 鄧童予 龍 丹 李佩玲 熊麗丹 粟 莉 羅秋霞 梁繼心 鐘歡娜 潘 翔 曾 奇 吳騰龍 覃雅舒 楊卓錦 陳 媛 何 旖 繆 飛 王露彩 管浚榕 張曉康 阮玉立 唐 婷 陳碧慧 范玉琴 何 坤 李洋安 王 睿 鄭珈琳 楊夢瑤 李 麗 王鵬遠 鄭睿寧 李韋濰 朱敬芹 高紅升 萬雅思 劉盼盼 趙思思 韋 麗 梁偉琳 葉 韻 林 清 韓曉鐘 朱懿濤 朱雁飛 唐丹丹 蔣金玲 周 游 葉武超 余曉春 鄧永霞 鄭弘揚 施季利 聶耳曼 何靈鳳 陸壽航 陳彥彥 陳朝亮 何龍平盧 珊 李星衡 李金思 李 黎 張家豪 張富倪 牛曉晨 陳 玥 龔 翔 李 萌 肖璐璐 劉 琴 李 婕 王琳靄 李 方 劉向東 張 樂 孫 科 覃凱基 馬旭莎 黃 婷 陸 慧 張舒銘 王磊斌 許 陽 易海燕 劉帥然 雷 茜 李金靜 孫 潔 李 玲 原 媛 陳文穎 李 甲 龐雨萱 岑 崢 凌 晨 彭雨晴 汪 瀚 代 宗 劉 景 數(shù)學科學學院(17)
林 健 巫碧鳳 聶登國 農(nóng)春妮 周 元 鐘志健 郭麗麗 韋善娜 黃利華 譚永梅 李宗樺 韋小萍 任 旭 黃艷琴 劉 海 黃 玉 葉春翠 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9)
曾奇興 言秋莉 廖 榮 莫祖藝 電子工程學院(13)蘇曉偉 邵繼凱 黃 展 李德麗 黃昱穎 梁曉紅 化學化工學院(25)
梁海坤 陳龍萍 孫彥麗 唐萍莉 穆曉梅 李 葉 吳永明 彭夏蓮 陸慶舊 林芳芳 黃金戰(zhàn) 生命科學學院(17)
韋明君 梁 靜 肖 偉 王 盟 陳小勤 樊維科 李育冰 禹業(yè)慧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9)
潘 菲 黃培芳 姚洪梅 李云亭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20)賀曉磊 鄭 婕 陳玉芳 劉金露 童 迪 陳園華 李 程 王 寧 體育學院(77)
秦昊宇 陽明峰 付 健 袁 杰 熊 威 孫維麟 付 安 岳彩順 千 蕙 周序微 白柳珉 鐘思俞 盤 韜 彭紹峰 肖玲玲 黃禮娟 姜 旭 閆靚怡 楊玉娟 劉 捷 劉維斌 武子堯 尚曉磊 周仕堅 黃寧一 彭俊翔 孫 韜 黎 余 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9)
曾 培 林 萍 劉延宗 黃東平周清珍 龍玉霞 梁惠婷 張 義 賴飛燕 覃翠華 鐘 賢 姚曉虹 王 斌 劉 洋 吳蕓慧 劉 潤施琳翎 黃明科 黃毓梅 陳均鴻 杜成麗 潘任哲 李 赫 李卓維 黎 柯 蘇永超 周 圓 馮 軍 廖明金 盧紋妗 于 萌 黃健新 毛裕東 唐庭湖 余宗財 王莉智 阮良溪 溫 靜 徐昌莉 周昱勤 周黎明 黃志軍 沈 浚 邱 莉 黃雪瑩 呂 靜 黃雅麗 關(guān)婷婷 黃艷秋 黃麗娟 丘 宇 林 清 萬夏玲 王 芳 趙 陽 白小瑋 顏 琪 邱 陽 鄭 愷 梅馨尹 張歡歡 鄭美琴 何 鑫 宋建剛 白鎮(zhèn)福 饒 駒 莫春芳 張丹丹 羅志民 劉茜雯 田昌海 吳旻蔚 李揚帆 佛 麗 劉 洋 黃 蕾 潘冬梅 吳愛鳳 黃玉英 張鳳嬌 張詩夢 覃利暖 韋開靜 王翔宇 黃忠敬 藍劍平黃茗楷 朱振庭 梁光劍 牛潔舲 王 盼 張 浩 陳瑋松 鄧耀方 祁 柯 周 睿 吳國輝 龔雪娟
莫玉芳 李海媚玉金棒 唐生森 羅耿波 柳 健 梁 波 王首立 何婷婷 唐智斌 鄭杰波 蘭韋俏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8)
李靜宇 陳基轅 姚思昳 趙 璇 李佩珊 李偉振 周 鵬 雷馥蔓 成人教育學院(28)
蔣海娟 段 奕 陳 清 曹政霖 鄭心諾 王春梅 莫宜霞 莫 挺 莫盛洋 唐滿云 潘非易 黃榮貴 陳小燕 陳守棟 劉慧英 康瀟文 鐘巧萍 湯功躍 梁東健 張 旭 盧 東 鐘 麗 李 昊 陸麗雪 姚錦濤 呂厚軍 陳桂華 王琢林
(九)校級社團活動積極分子(342人)
文學院(23)
林春燕 張 丹 陳思婷 章筱蓉 馬冬麗 陳富敏 張潔珺 饒貴吉 李 莉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1)
何秋鳳 梁 橋 勞良潔 陳艷青 吳建紅 劉楊巍 游 卡 盧玉婷 政治與行政學院(20)
李嘉松 祁紅梅 高秀春 劉 嘉 陳彥谷 陳小霞 侯向樹 阮楚斌 法學院(24)
鐘遠明 梁 艷 林國志 唐 面 梁艷圖 王 輝 蒙柳鳳 王 龍 莫素萍 鐘 丹 經(jīng)濟管理學院(24)
蓉 莉 林小華 龍 鳳 龐舒文 黃雪芬 趙成江 吳瀾慧 赫 達 田 敏 何麗雯 教育科學學院(22)
黎曉晴 胡 楊 梁夢姣 黃 芳 黃 漩 鄭思婷 余 荊 周雪芳 外國語學院(28)
李 默 何丹丹 何文珍 黃 璐 黃佳雪 韋思思 蔣春陽 張揪子 吳俊毅 楊莉芝 陸菲菲 盧家慧 美術(shù)學院(29)
韋雪柳 侯沛林 何雨秋 曹 娟 李選穎 龐蓮榮 陳杰英 李平劉志思 何楊釗 黃曉津 向 華 王翠婷 韋美玲 蘇宏靜 黃延金 楊志波 張俊杰 張書純 姚 嵐 賴容娟 藍柳岑 覃麗珍 梁慕曄 龍蓬云 饒 芳 沈澤秋 崔可言 馬俞瑤 李賓雪 關(guān) 瑜 湯 慧 韋小侶 甘徐妍 何春玲 黃 敏 歐艷萍 何曉琳 陸燕琴 黎馨陽 甘昭燕 羅麗君 吳玉昌 黃 進 黎國舉 黃科杰 彭思云 譚毅將 皮文靜 黃秋嫻 林艷紅 韋直龍 蒙曉琳 黃 健 陶 珍 李惠萍 黃 羽 張燕燕 葉洋菱 張永祥 姚 苑 潘嘉健 謝家儀 徐羽羚 封雪梅 陸曉鳳 劉萍萍 曾娟蘭 吳俊慧 劉家華 李海英 陳治江 黃 嵩 覃松瓊 劉善猛 農(nóng) 杰 莫隆杰 廖 聊 覃瓊燕 莫少靜 梁兆超 黃佳雪 覃月梅 杜 娟 李虹陽 陸歡慶 吳詩敏 羅秀霞 譚曉琳 黎 倩 趙華瑩 馮海媚 馮小峰 林曉華 蘭正彥 黎穎焱 王東山 吳 桐 李浩麗 劉 鎧 趙云云 張 倩 陳 艷 陳 昕 郭 俊 董安琪 莫紫媚 鐘畝麗 楊 松 范亞杰 崔 奕 萬 全 羅 毅 楚佳寧 李夢媛 孟子淋 何穎艷 呂慧敏 陳超鳳 方櫻蓉 李景蘭 張 嵐 陳 莎 陳志聰 王潤軍 歐陽文峰 音樂學院(6)
郝雨鋒 張文奇 陳亞芳 李金靜 章 琳 姜振華 數(shù)學科學學院(12)
莫崇星 陳成通 莫雙任 農(nóng)艷華 李 健 黃曉陽 李云娟 梁 娟 覃 媛 陶宗萍 汪 清 張明明
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9)
黃國策 覃釗雄 陳思麗 陳思麗 電子工程學院(11)梁志光 零潔檸 覃彩玲 胡良慶 化學化工學院(18)
覃英鳳 江澤誼 李文麗 黃彩金 凌鏝曉 蘇保麗 麻華英 李銳玲 生命科學學院(13)
鐘舒琪 唐秀觀 王劍鋒 林英蘭 唐 媛 許海標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8)
韋國欽 周福妹 鄧 蓉 劉秋嬋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13)杜成麗 朱靜陵 馮子芳 范強華 陳國棟 黃科瑜 體育學院(20)
李東鋼 黃 鵬 詹文山 肖奕超 韋蘇育 陳凱文 黃忠管 黃炳德 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4)
劉茜雯 羅小薇 郭志玲 賴春梅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11)
陸小莉 李露絲 黃 恬 蘇 舒 成人教育學院(26)蔣夏安 蔣 旺 王元祥 潘肖梅 廖亞彭 唐永麗 漆 妮 黃翠玲 周海蘭 容宗德 王立達 朱愛萍 邱秋萍 勞德強 劉曉丹 趙青青 江鴻燕 陸 藝 李倩雯 裴炎珍 徐 錚 鄧揚婷 巫自勇 覃秋海 陳 浪 李 蓉 陳 軍 蘇發(fā)克 蘇萃翠 龐 璐 黃富盅 周雯婧 黃金燕 楊進偉 賀夢思 俞 暉 梁冬雪
張斯斯 廖友良 農(nóng)曉明 許天貞 韋梅卷 潘 李 莫亦仁 林淑嫻 劉美冠 劉曉敏 黎樹芹 李其沖 蘭婷婷 韋松磊 呂洪宇 毛仲展 張月光 韋安妮 付 鑫 田海燕 韋克晴 陳虹靈 林春蘭 徐嘉欣
趙 駿 覃善文 王振興 范靚靚 彭夏婧 潘玉嬌 單玉華 譚星宇 潘潤波 沈其彬 梁 旭 宋 雯 李婉穎 劉黃文 趙 燕 徐梓原 楊孫蘭 龐鷹風 紀智哲 張 望 符錦柏 陳 釗 羅婕尹 張業(yè)藝 姚琴艷
(十)院級優(yōu)秀團干(229人)
文學院(18)
閆喜英 吳鑫鵬 張 寧 黃建南 侯 燁 羅曉玲 柯偉俊 冉桂嬌 何 韻 張迪娟 唐明映 馬 琴 鄭麗娜 黃愛益 張笑顏 祁子婷 謝陽婷 孫志紅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10)
韋凌希 曾曉霞 寧海珍 魏瀟佳 李瀅渝 吳興進 陸世津 覃振華 曾海霞 王錦波 政治與行政學院(12)
凌麗鳳 鐘建成 黃鈺瑩 陳 丹 劉永發(fā) 法學院(16)
常晶晶 李海強 文 瑜 王 琳 譚慧萍 文 麗 李玉婷 馬 悅 經(jīng)濟管理學院(15)
黃玉勤 黃 旭 高 舒 吳思瑤 藍 珊 吳現(xiàn)林 林 林 王 月 教育科學學院(11)
羅 宵 韋秋庚 李 巖 雷 燕 外國語學院(18)
潘盈悅 包錫婷 韋程飛 阮禮斌 朱 茜 曾 璇 覃 海 歐錦冰 美術(shù)學院(17)
楊創(chuàng)強 王仁興 王 君 蔣文峰 張小林 全 律 黃福敏 王 臻 音樂學院(5)
王海峰 黃莎莎 盧玉龍 莫夢嫻 數(shù)學科學學院(9)
袁俊娜 張洪梅 王憲梅 周 鈺 物理與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6)
梁海秀 謝素娟 駱紫琪 唐嘉欣 電子工程學院(10)
唐曉虎 張衍志 黃仁春 覃偉和 覃尚飛 謝小佳 陳婧秋 朱 娜 莫文婷 盤正貴 黃 瀅 唐韶麗 覃麗雪 彭明珠 許桂玲 羅秋玲 嚴 盼 梁晶晶 覃蒙萱 徐燕丹 韓蓓佳 古 萍 安 倩 李 莉 廖錦洲 許丹丹 李英霞 羅高翔 周韻 葉德忠 周貴霞 萬崇槐 邱 健 李 翀 李 曉 黃錦帥 陸 幸 湯玉官 謝晶星 歐吉萍 劉恬甜 唐雪峰 徐瑤慧 廖民娟 蘇碧林 黃夢春 馬秋菊 周明慈 廖明哲 韋佳伶 李 莉 卓義鏈 韋振漢 周成杰 李春梅 黃 曉 寧 冀 李林娥 韓菁華 臧曉丹 梁倩妮 賓 佳 陸碧蓮 吳慧霞 石瓊峰 韋榮幸 化學化工學院(11)
程鳳杰 張 璇 黃日鎮(zhèn) 李曉鳳 蒙潤林 李 嫚 黃慧霞 韋 慮 梁 倩 陸巧妹 楊觀華 生命科學學院(10)
石菁萍 方海萍 張妹花 何健津 盧珊珊 黃 杏 楊榮華 朱麗蘭 姚 嬌 徐 麗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5)
羅鎮(zhèn)飛 陳 晶 黎升文 李 娜 覃彩蓮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11)
韋簫華 梁美超 劉 吉 王遠看 冼云峰 黃飛鵬 徐海珉 黃 燕 陳宇鵬 梁偉偉 古永峰 體育學院(13)
陳 堯 胡津銘 雷元媛 楊 振 柳國嫦、潘大超、毛庭勇 梁繼航 梁 婷 劉海佳 鄔運玲 宋文靜 蔡迪森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5)
宋宇微 劉嘉寧 覃丹琳 楊潤琦 李 璇 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4)
唐婷梅 蘇玉婷 賓 永 郭 妍 成人教育學院(23)
黃 秀 陸昌騰 唐雪姣 楊紹健 黃筱華 夏小清 趙 昀 趙 曼 黎法宏 李寶權(quán) 張 東 吳樹霞 顏鈺人 覃時楓 陳燕燕 藍 婭 關(guān)文江 梁歡歡 梁琬蘋 蔣維毅 蔣海娟 秦榛燴 梁永結(jié)
(十一)院級優(yōu)秀學干(424人)
文學院(31)
王卓玉 花靖超 唐 勇 覃甲東 李芬芬 覃惠芬 胡潔明 黨青青 蒙曉艷 陳 玲 雷芳彩 梁佳玉 梁 捷 徐 芳 陸冬英 胡一平冼妹旋 黃劍紅 梁金梅 林 俊 費佳佳 周 潔 韋 曉 潘愛明 韋 欣 覃湘云 覃淑遠 周山琳 朱 慧 黃 滟 張程程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19)
馬麗云、楊興忠 曾慶麗 歐 靜 黃海梅 覃 瑜 韋學凱 韓 鵬 范正麗 覃 正 黃 銘 肖祿貴 陳月琴 張 紅 李 萍 鄭秀文 楊 杰 陽 秋 馬 旻 政治與行政學院(21)
林 曉 楊容萍 李富良 黃俊清 甘思玲 李 斌 覃彩秀 施雨杉 黃玉桂 黃獻瑩 楊茜麟 周永雯 梁文娟 張家滇 廖筱晴 黃志香 趙汝智 韋銀鳳 李嘉偉 林裕翠 彭輝安 法學院(28)李英雄 隆世強 韋柳君 譚小艷 韋麗桂 李春媚 馮綺思 張 融 陳威任 覃雪妮 龐媛容 徐倩倩 林廣婷 陶漫麗 蔡德恒 田 龍 莫金球 伍栩漾 馮廣婷 余 沁 劉冬娥 陸雨晴 陳金輝 齊 欣 梁 濤 李 彥 羅 瓊 催二玲 經(jīng)濟管理學院(27)
陳曉麗 廖柳英 陸國琪 吳小芬 楊曉靜 毛麗萍 羅 晶 曾其龍 齊譯溪 鄧秋華 李婭男 彭光環(huán) 鄧艷素 莫土厚 伍陽月 張旖旎 黃善浴 劉益龍 李思奇 韋婷霜 邱 杰 陳 娥 韋 剛 鄒青青 黃慧君 李 莎 李曉輝 教育科學學院(21)
杜獻燕 梁 宇 黃超鳳 葉 婷 白波蘭 韋芳敏 肖蕓蕓 路冬英 梁易林 周婷婷 外國語學院(33)
黃桂花 翟 瓊 韋 凱 羅 錚 唐小芳 羅 思 黃麗媛 吳春燕 韋海瓊 鐘薈煜 羅玉泉 陸秋池 林余麗 韋彩云 劉栩江 美術(shù)學院(31)
吳石英 李曉京 鄭永剛 吳 露 羅嬋芬 樊晨曦 楊 晞 羅金利 滕 冬 韓丹丹 肖甜霖 程新元 趙 巍 鐘圳良 黃福明 音樂學院(10)
毛中宇 田曉萌 余燕雨 李瓊瓊 李亮亮 數(shù)學科學學院(16)
吳婉銘 陳達源 張瀚方 馮玉蘭 葉方華 覃漢弟 趙志成 鄧建源 段建良 韋 珍 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11)
焦文凱 馬 艷 楊夢冬 李燊宗 呂 茜 電子工程學院(18)
符政朝 黃敬祥 林麗萍 梁利君 蔡文昌 肖一華 龐曉明 李盛盛 利玄生 黃 祺 化學化工學院(18)
張寶華 姚 迪 程亮斌 孫彥麗 高石花 郭 震 謝 玲 趙彩虹 陶流鴻 梁小玉 生命科學學院(17)
白玉紅 陳 羽 揭 瑞 覃月娥 黃傳昌 蘇植萍 羅雅氏 盧庚云 陳天圣 葉祥海 黃嬌艷 雷 孟 蔣東明 張明亞 饒勤軍 何華霖 龍汝梅 韋 柳 張冬梅 吳 麗 鄧姍姍 包 靜 方春評 甘夢柯 沈 然 韋育龍 黃翠芝 羅鵬龍、梁宇鴻 黃玉嵩 楊 飛 于雅楠 陳 齊 黃曉嵐 梁 喜 金 濤 張 曦 周 瑩 李慧艷 呂 揚 梁 君 梁 波 劉巧玲 梁 婕 黃家煥 李宗蔚 孫艷峰 李舒也 董云亮 朱祥銘 梁超穎 呂來娟 農(nóng)永麗 胡盛嫻 陳建森 唐柳素 彭 敏 羅杜鵑 王冬捷 何金璘 梁 璇 盧蘭香 玉曉琳 郭 超 甘 栩 劉 根 馬 志 趙山虎 侯華盛 張瓊云 葉雅詩 廖 歡 盧津良 盧秋韻 周 錦 楊 凱 馬青華 劉佳經(jīng) 林 萍 胡志明 徐 蕾 劉 帥 莫婧萌 潘藝升 譚祖印 黃宏秀 施大寧 孔繁茂 唐謹丁 華玉榜 陳澤檸 黃冬玲 李 翔 潘莎娜 宋晶晶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8)
劉 華 李歡旋 黃福樂 王大華 裴廣廷 黃 穎 朱 蓉 石叢波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22)
覃俊珊 顏佩珊 陳長歡 劉向東 眭 文 陳世源 李春燕 黎武源 李彩虹 陳 顥 徐 翔 何金震 葉湘如 連 蓮 覃雅晶 藍江琴 陳玉桂 葉東昇 莫添植 曾祖濱 寧廣蓮 王美厶 體育學院(24)
姚建華 蔡平曾 泉 廖晢涵 唐裕貴 高如定 溫學良 鐘寶凌 王艷梅 魏可可 胡曉杰 鄧佳領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9)
蘇海帆 黃鈺荃 黃文怡 黃思瑩 楊曉杰 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9)
周瑾瑜 陽 翔 謝易余 郭 貞 黃 甜 成人教育學院(51)
彭淑貞 劉 泊 黃立峰 蔣海榮 周 勇 于 敏 李小蘭 黃貴秋 藍彩云 林 警 黃露蘭 莫世響 盧麗丹 唐林霞 唐艷華 劉美玲 韋麗娟 趙珍珠 覃五妹 張 靜 米俏蓮 陳凱文 黃利金 梁鐸耀 崔 雁
(十二)院級優(yōu)秀團員(736人)
文學院(61)
盧 燕 廖夢華 呂 芳 梧金麗 閆 娟 鄧小靜 莫麗英 李惠萍 龍全昌 楊海純 韋慶麥 覃清燕 林柳花 方馨婕 李婉君 陳 苑 陸 津 劉 麗 陸春梅 覃露賢 梁林霞 蔡栩欣 王曉雪 朱玉明 劉業(yè)才 盧麗茹 陶 菲 唐秋靖 黃娟娟 莫永豪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33)
楊錦萍 原金池 麥秋萍 鄧梅利 曹 磊 羊蓮萍 莫顯然 許 璐 覃雪比 廖靜霞 覃榮崢 廖政萍 范 云 楊 松 莫羽松 李 妙 謝光美 黃麗英 龐曉鳳 王菁晶 唐 琳 何若琪 鄒超群 鄧 艷 吳秋鳳 王清清 周志偉 張慶松 曾逾曄 伍金花 樂如燕 陳紅梅 黃 藝
鐘慧琳 謝 謹 廖春梅 黎 燕 楊 媚 李 梅 韋文麗 羅方舒 陳興英 王婷婷 曹盛楠 黎經(jīng)棠 歐 玲 劉珍瓏 黃素雲(yún) 黃國輝 劉文潔 武 威 肖知欣 游米雪 王 雪 黃玉盛 羅玄炫 梁 騰 田建平鐘 誠 唐雨清 黃元衛(wèi) 藍 亮 龐愛龍 隋斌杰 張新梅 蘇秋燕 潘彩虹 朱 蓉 韋麗忠 藍佩璇 黃嬌嬌 鐘 萍 吳利武 谷春燕 田 聰 徐雨嫻 朱日福 吳偉英 黃 唯 伍偉思 匡開琪 任維均 李默涵 陳家鋒 梁燦鵬 黃 健 蔣金燕 張欣蕾 李衛(wèi)娟 高秋潮 溫貴嬋 趙子馨 李沛玲 林云志 敬曉娟 彭斯宜 梁春蓮 蘇珍暖 周小媛 李遠紅 劉 新 廖燕美 黎雪梅 何少輝 李素素 梁君星 王小玉 廖艷芳 田 虎 黃坤舒 政治與行政學院(39)
羅梅秋 蘇俊華 陳 帆 楊青山 龔龍嬌 王 瑩 玉 婧 侯永軍 李 恒 陳芝賢 陸宇榮 任 彥 閆冬梅 毛春英 陸 烺 施 怡 潘芹英 謝宗伶 黃美萍 黃柳青 黃艷雅 鄭藍軍 呂勇乾 陳 玲 李愛欽 吳冬雪
林文雄
李少美
黃正賽
白鎂妮 王 磊 楊芳秀 曾軍龍 鄭 雷 仲 娜 李 清 雷靈玲 祁春蘭 初 蕾 法學院(53)
雷 越 賈菲菲 韓國華 況任成 黃杉杉 譚春燕 黃明華
韋曉玲 李 逸 尤葉斌 周盤鳳 韋紅杏 吳秋月 何祖龍 林澤生 溫才婷 何 幸 鄭
雨 王 瀅 黃麗秋 徐宜鄧 梁懂良 李 旸 經(jīng)濟管理學院(50)
寧 婷
吳宇程
盧 萍 周 堃 陳金燕 馬恒麟 包小芳 張夢芝 蔡海彬 譚 繞 陳素娜 覃亭銘 梁 潔 林小華 馬圓圓 教育科學學院(39)
黃 玲 韋美伶 潘秀芬 侯博君 趙曉華 農(nóng)翠秀 吳金剛 溫玉華 莫怡旺 岑潔靜 文星亮 陳 意 外國語學院(61)
姚 玥 季景蕓 覃 鳳 陳 波 楊 瀅 鄭秀梅 張 聰 郝明梅 杜景斌 禤潔羽 黃 曼 鐘日麗 黃聲慧 盧江洲 謝 丹 梁雪梅 黃楚凌 何 超 美術(shù)學院(58)
徐舒平陸孟雯 姚麗芬 張 嬌 梁曉慶 劉 琳 覃耀漫 譚春艷 陳澤鵬 曾憲怡 肖開婕 歐發(fā)偉 刁歡歡 韋
薇 李琴倩 楊盛標 黃曉榕 蘭彬斌 韋蘭情 余
意 韋元靜 王 禎
文 玲
李 婧 陸春玲 覃桂芳 何君君 吳雙文 周 婷 黃 鍇 熊雅君 曹 宇 廖芳芳 田 斌 陳麗超 康 雨 黃麗嬌 梁秋立 彭 君 張家苗 梁維茵 李 驥 周玲玲 楊 娟 譚 梅 周 瑛 麥子雅杏 郝 婷 蔣華芝 陸丹泉 隆英芬 李顏妹 黃 丹 邵美萍 黃秋雨 黃曉春 張 月 黎秋銘 覃鳳娟 蔣淑雯 曾 英 于 丹 黃小瑜 李春青 鄭希溪 唐冬霞 黃煥基 楊禮聚 牛志鵬 馮偉麗 劉亞南 韋淑瑋 徐 玲 彭麗莎 羅吉輝 唐婉貞 謝雅娃 黃思良 藍柳媚 覃秀淵 黎永珍 欒同政 吳榮霞
林 霞 羅 成 李 丹 鄂艷環(huán) 黃思皓 戴云云 彭鳳英 李 青 覃 梅 蒙璐璐 蔡 媛 羅 芳 鐘英蘭 李 露 蘇錦瑜 朱婷婷 劉靜溪 肖 昀 廖子怡 潘美華 李金宣 莫 騫 趙 爽 唐 升 田培育 李舒婷 符 玲 秦漪雅 王義崢 鐘燕君 唐 營 譚
冰 廖家展 李佳佳 陶 沖 曾佐根 陳小云
覃 捷李 微 甘祺佳 葉 俊 廖家明 陳 飛 蔡 媛 陸梅新 姚順良 黃 漩 焦艷鋒 汪 翼 云王鵬 常倩倩 宋衛(wèi)華 葉萬琴 李如秀 陳盈宇 洪 利 杜 碩 宋春雨 彭曉瑩 藍夢雪 王珊姍 梁成龍 李晨茜 韋躍迎 賀 菲 韋妍媚 何立武 李德蘭 陸龍祖 覃海萍 趙寧彬 朱小露 伍恒賢 楊金英 唐玉婷 李雪榴 楊明輝 何媛花 楊白凡 黃葵龍 顏子鈞 萬文裕 陳 璨 李美玲
楊 春 張卜丹 熊 皓 梁 鈺 徐春燕 杜念龍 楊 梅 農(nóng) 波 梁明靜 黃 飛 譚春艷 楊煉理 鐘海兵 趙軍平鄧美元 愈計耀 王有鵬 袁德春 顧 然 陳學強 朱 婷 余 靜 唐 升 杜鑒旻 穆金金 音樂學院(18)
郭蘿方 汪翔宇 趙 鑫 彭 程 董恒達 廖廣文 魯麗紅 徐夢雪 陶仲輝 周 璇 周良玉 黃 娜 黃 丹 蘇 婷 丁 通 鄭官全 韋 吉 韓 靜 數(shù)學科學學院(30)
劉 柳 李 柔 周朝智 曹小清 農(nóng) 征 朱蘭英 潘雪飛 胡學剛 何小娟 謝嘉琪 曾泓順 覃小伶 韋永旺 韋 艷 余 婷 劉 澤 黃逸飛 李虹霏 吳邦全 康旺強 王勇紅 陸智艷
劉 霞 楊懷禹 何章靜 張 凘 謝林健 駱俞光 石志杰 彭太平
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20)譚秋麗 唐英娜 黃須貴 陳慧基 楊小琴 劉正欽 蔣小瓊 梁瓊丹 張 娜 韋志斌 張小妮 莫 艷 劉曉冬 唐步健 秦麗清 張運科 唐 露 農(nóng)集山 鐘躍仁 聞麗麗 電子工程學院(34)
雷 靜 馬繼梁 黃春麗 何祎丹 韋方瓊 黃 聰 滕 杰 莫全堅 李 玲 李云美 黃德松 陳玉云 梁 時 吳廣祥 沈傳金 陳 衛(wèi) 李桂燕 劉文婷 李勝男 王旭芬 龐聰燕 梁立邕 吳敏勛 黃莘棋 姚 峰 陳 健 牙舉毅 馬茂華 楊業(yè)煥 黃靖宇 廖品佳 李國強 黃宏有 黃彥智
化學化工學院(36)
尚 靜 韋柳鑫 李秀英 張玉靜 聶岳坤 李雯霏 王 圓 王珊珊 宋水月 楊朝華 曹玉嬪 葉高杰 聶 凡 耿 媛 覃堅妹 葉 祿 鐘麗珊 鄧青華 龍麗萍 龍松江 姚靜婧 劉玉梅 全 莎 黃 靜 韋偉平吳星燕 梁永悅 黃劍鋒 鄒連珍 李海嬋 鄧嘉莉 劉金鳳 韋鐵干 陸?;?申鵬昌 李 玉 生命科學學院(34)
林 謙 康國婭 黃秋媚 包 鵑 梁 瀚 黃增慧 鐘漢林 黃月妮 陸振城 侯顯良 郭 雷 馬艷英 覃流靜 黃冬紅 周繼章 陳 亨 程 希 江艷超 馮昌章 李婷婷 何 靜 黃 榮 梁 釗 薛達冰 陳 鮮 黃琦鈞 黃淑彬 武 杰 劉廣揚 楊 帆 陸 玲 吳 浩 朱麗瑩 謝宜伶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16)
覃惠敏 伍 文 孫秋芳 周云云 唐美玲 杜松燕 韋慶燕 李 穎 周杰光 翟佩雯 田雪蓮 譚 麗 黃小玲 錢芬妮 易小暢 李 同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37)
劉丹丹 李作毅 李浪綱 覃忠良 袁伙艷 利 瑩 楊禮菁 黃麗艷 劉家章 李綿江 黃 敏
鄧行祿 樊佳柳 李冬蘭 覃 密 滕百寧 李遠斌 占瑩璐 莫斌生 陳夏芳 梁 鑫 張有蓮 覃韋趙 李建江 盧 韓 黃奕豪 王 楠 薛粉葉 鄭澤安 李觀保 張偉軍 莫燕英 郭沛權(quán) 李興省 顧春燕 許華杰 王 帥 體育學院(42)
黃 國 牙 罡 梁 燦 林勝蘭 黃高鵬 唐積杰 韋鳳葵 毛 熠 王 洋 方升迎 夏 浩 邱 立 鐘家粵 莫祖敏 鐘毓海 李文甲 王成福 何龍斌 覃 誠 龍永杰 黃文德 梁冬茗 劉文豐 戴 志 張春詩 易翀云 韋 慶 溫 寧 韋 內(nèi) 黃卓裕 陸金飛 郭貴榮 張兆龍 黎曉春 方 萍 楊文盛 陳菊銘 曾慶堅 熊 杰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17)
黃曉菲 陳雅鳴 李沅穎 臧竹韻 霍嘉琦 黃冠然 黃 妍 何 勤 柯學龍 何青青 唐一丹 梁婧丹 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15)
李芳蕾 林建兵 宋古月 黃 旨 劉 慰 黃運武 李玉權(quán) 鐘 婧 曾 輝 陳財貴 成人教育學院(44)
馮香平施顯安 陸思宇 李雪梅 李 臻 黃康智 康特瑞 肖 樂 梁鴻英 楊 回 許士偉 黎勝強 藍成銘 吳 錦 趙苑秀 余麗麗 許華清 羅景玉 胡鄭秋 葉 輯 陳宗飛 楊麗萍 譚敏巧 劉 婷
(十三)院級宣傳文體積極分子(222人)
文學院(16)
黃振中 孫 旻 陳麗飛 王明妮 譚雄中 莫 蔚 藍薇薇 徐 佳 王友雄 賴俊花 李春艷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9)
龐 毅 陸梅能 黃 維 凌秀英 駱素珍 梁 夢 政治與行政學院(11)
唐 悅 陳 欣 易清艷 鐘小霞 馬漢迎 滿秀玉 法學院(14)
黃 雪 葉秀清 汪圣達 韋玲玲 莫崇敏 文 瀚 廖志雯 羅珊璐 施 琴 經(jīng)濟管理學院(13)
黃柏森 林志宇 農(nóng)光前 唐 慶 蘇 英 韋立智 李家紅 陳 靜
吳永波 曾憲結(jié) 鄧 旺 李炳良 張紅紅 唐璐璐 謝飛英 唐彩云 楊 帆 張懿杰 朱運英 陳容君 謝秀年 藍艷環(huán) 周維紅 婁一可 馬麗蓉 何 倩 韋克觀 覃雄慶 黃泳斌 韋衛(wèi)華 覃園梅 蘇文新 王首立 鄧玉西 李月霞 饒 慧 陳招瓊 唐 潔 楊 媚 黃美麗 潘秋玲 羅寶良 管玉勤 莫秋雯 陳珍葉 劉海青 廖宇暉 陳小婷 郭培委 謝波成 何 萍
蔣秋玲 龍 瑾 譚 蕾 張昀珠 鄧 定 張 杰 劉熙榮 黃文麗 覃雪勇 冼盟杰 蘇 妍 韋佼杏 王建能 教育科學學院(10)
朱曉紅 陸泳妤 黎 麗 謝筱筠 韋珍珍 包廣華 韋詠妍 陶 丹 黃寶蘭 莫玉嬋 外國語學院(16)
高 霄 孫立榮 王昌小 黃絲斯 梁鳳琴 黃小柯 李雪梅 黃 悅 黃文鳳 胡婷婷 何淑芳 楊文君 翁 煥 鄭冉宇 鐘碧冠 呂 謙 美術(shù)學院(16)
岑 杰 韋賢鵬 于 曉 宋溪琦 譚淇方 張曦丹 魏 淼 陳丹捷 史麗娟 黃林賓 鄧 綿 陀麗娜 潘雪瑩 周 飛 陸紹華 周 梅 音樂學院(5)
賀天一 白浩人 何長龍 盧俊君 何 雯 數(shù)學科學學院(8)
陳周敏 韋海燕 梁忠政 林湉芮 黃海斌 唐可文 楊昌萌 李美蓮
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5)蘇 戈 李劍清 張茵茵 谷 峰 張可飛 電子工程學院(9)
黃柳丹 李明星 潘鳳林 潘 倩 龐 雨 程志健 陳炳茂 曾長富 吳海文 化學化工學院(9)
羅 琳 林聘毯 蒙 颯 葉紅艷 童 婷 李仙華 李鳳蓮 何海琳 田小艷 生命科學學院(9)
林秋霞 寧小蓮 孫曉玲 秦 婕 楊 珍 邱美霞 呂 櫻 姜 浩 劉容容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4)
黃俞榮 黃 意 湯 越 謝嬋媛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11)
李 梅 邱 薇 鐘洪聲 陳海英 韋友芳 劉 敏 馬鐵松 陸秋杰 羅燕婷 體育學院(12)
韋徐敏 韋 校 歐楊陽 雷曹燕 王子銘 關(guān) 鋮 韋凱旋 戴 維 劉 藝 曾全龍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4)
閉清源 李 昕 唐 怡 玉 雪 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4)
馬瑞干 黃楚娟 汪靜曄 李 婕 成人教育學院(37)
張 姣 袁 陳財錦 盧 燕 萍 黃雪玲 陳廣清 李 劍 陽著生 周海林 韋雄雙 廖子杰 莫友祿 王美霖 龐文君 劉小梅 鄧素媚 章賓妹 李玉龍 黃偉麗 肖 霜 梁俊嵐 相 湘 唐秋艷 李嘉嘉 覃瑩雨 黃 雯 陳旺文 蔡 茜 鐘小芬 余曉華 黃麗雪 劉 麗 張燕妮 易 紅 王新芝 陳 莉 王袆袆 陳穎秀 田 乙 吳 程 林 春
(十四)院級社團活動積極分子(221人)
文學院(16)
張 倩 楊 丹 陳容娣 禚笑言 何 園 李敢榮 鐘華天 龔 笑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9)
顏楊靜 貝菊蘭 李 卓 李 玲 政治與行政學院(11)
王琳瓊 吳松霖 沈 源 梁祥娟 法學院(14)
韋利香 韋太娟 黃 珍 黃 純 陳遠藝 馮嘉詩 王淑苗 經(jīng)濟管理學院(13)
陳望璋 陳 東 張 靈 佟 梅 陳迎春 李 川 教育科學學院(10)
梁雪貞 譚艷艷 鐘莉文 伍廣峰 外國語學院(16)
廖琴婕 何 穎 羅志敏 譚丹媚 吳 蟬 黃 宇 黃祥虹 蒙 莉 美術(shù)學院(16)
胡盛漢 盧秀業(yè) 王鵬飛 高天博 張莉莉 趙 倩 陳玉蘭 劉 黅 音樂學院(5)
李奕晗 王 馨 李瑩瑩 曾芬芬 數(shù)學科學學院(8)
吳汶熹 楊茗舒 曾 欣 張飛飛 物理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5)
羅奕密 劉志娟 鄧雪蘭 莫彩梅 林思如 周慧江 吳仕波 何 為 代睿弈 韋海娟 羅瑩瑩 李敏萍 陸飛菲 楊君妮 林 悅 李 婭 安澤民 張 媚 韋建健 梁新云 王 華 馮曉潔 蘇子倩 盧昌菊 胡葉容 李燕飛 孫香蘭 譚銀瓊 李景玄 黃長艷 莫映蓮 羅鳳仙 蒙宏星 蒙 麗 藍靈燕 宋 健 蒙吳艷 張莉莉 梁 鋒 王 曼 呂麗麗 段人卉 楊金蘭 劉曉燕 梁秋菊 王 瓊 黃夏輝 李猷雙 蘇奕敏 梁婷婷 徐秋玲 紀晶新 劉 勇 陳月嫻 唐愛林 劉 寧 周 媛 張秋萍 梁建振 金 妙 曾竹竹 黃華美 潘浩堂 陸麗云 周楚盈 陳 琳 電子工程學院(9)韋 迪 莫衍梅 范婷婷 潘新英 凌金秋 何小蓮 黎海全 廖麗麗 周振奇 化學化工學院(9)
吳勝琪 宋虹瑩 姚國義 閉 月 韋周艷 滕青湖 李 翔 李文明 余 妍 生命科學學院(9)
車龍敏 何運林 呂柳媚 裴海玲 李月沛 蘭煜旗 凌乃植 陸麗勤 韋朝滿 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4)
梁 娟 覃傅斌 李玉強 呂海媛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11)曾祥彬 郭純?nèi)A 楊少鵬 蔡松佐 體育學院(12)
蔣楊權(quán) 李 春 潘志斌 黃夏奇 劉紹儀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4)
潘 瑋 劉洋潔 張佳羽 陳 思 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4)
阮 超 田 夢 李燕蓮 葉有生 成人教育學院(36)
韋力丹 李 翔 董志赟 陳佳玉 陶雪蓮 于觀進 林鉛南 謝炳盛 莫開靜 張楊校 莫 燕 陳 榮 胡 倩 梁 連 周秋麗
甘炎靈 羅康賢 陸騰海 趙 芳 韋雨伶 李輝燕 覃敏新 曹力元 程柳榮 韋有習周克艷 沙紅英 楊書華 苗 圣 蔣白妮 陳 誠 鄭媛媛 李 娜 黃 林 王小云 李明杰 梁葉歡李建藝 黃榮海銀昭敏 朱慧賢張志東 覃夢圓鄧光幸 唐秋文何 弦譚 飄蒲美丹秦齊艷盧美蓉
第五篇:安徽師范大學學生社團年終考評細則
安徽師范大學學生社團年終考評細則
為加強我校社團管理的透明度和規(guī)范化,充分調(diào)動、提高各社團的積極性,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更好地為廣大同學服務,積極配合學校的各項工作,根據(jù)《安徽師范大學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章程》、《安徽師范大學學生社團管理條例》并結(jié)合我校學生社團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考評細則。
(一)組織建設(50分)社團換屆與社團干部的產(chǎn)生5分。
(1)社團能夠在校社團聯(lián)合會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換屆2分;(2)社團換屆時干部經(jīng)選舉產(chǎn)生,選舉程序符合規(guī)定3分。2 社團注冊、招收新會員、辦理會員證5分。
(1)社團能夠按照校社團社聯(lián)會要求按時注冊2分
(2)社團能夠在校社團聯(lián)合會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及要求招收新會員并辦理會員證3分; 社團主管單位履行管理職責和指導教師配備及指導工作情況5分。(1)社團的主管單位認真履行管理職責2分;
(2)社團配備了指導教師并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開展活動,指導扶持社團工作3分。社團章程的制定及執(zhí)行情況5分。
(1)社團有明確的章程,且符合章程規(guī)范要求2分;(2)社團干部能嚴格按社團章程辦事3分。5 社團內(nèi)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執(zhí)行情況5分。(1)社團制定了完善的內(nèi)部管理制度2分;
(2)社團干部能夠嚴格按照內(nèi)部管理制度管理社團3分。6 社團檔案建立情況5分。
(1)社團有會員、工作和活動檔案3分;
(2)社團檔案有專人管理,檔案記錄詳實2分。社團網(wǎng)站建立和管理情況5分。
(1)社團有自己獨立網(wǎng)站,網(wǎng)站內(nèi)容清晰,符合規(guī)范3分;(2)社團網(wǎng)站有專人管理,更新及時2分。8 社團負責人參加校社團聯(lián)合會會議情況5分。(1)不參加校社團聯(lián)合會的有關(guān)會議扣1分/次;
(2)派人代替參加校社團聯(lián)合會有關(guān)會議扣0.5分/次;扣完為止。9 社團向校社團聯(lián)合會遞交材料情況5分
(1)社團能夠按時向校社團聯(lián)合會遞交材料3分;(2)社團遞交遞交的材料符合規(guī)范2分。10 社團配合校社團聯(lián)合會的工作情況5分。(1)社團能夠認真完成校社團聯(lián)合會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3分;(2)社團能夠積極支持配合校社團聯(lián)合會開展工作2分。
(二)活動開展(30分)社團遞交工作計劃和總結(jié)情況10分
(1)社團能夠按時遞交單項活動的工作計劃、總結(jié)以及學期工作計劃、總結(jié)8分;
(2)社團遞交的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jié)符合規(guī)范2分。2 社團活動開展及活動效果10分。
(1)社團活動豐富多彩1分/次(加滿5分);
(2)社團活動深受會員喜歡,多數(shù)會員滿意,無意見投訴2分;(3)社團活動注重培養(yǎng)會員的相關(guān)素質(zhì)和能力3分; 社團活動在第二課堂素質(zhì)教育活動中申報和認證情況10分。
(1)社團活動能夠按照第二課堂素質(zhì)教育活動方案進行申報5分;(2)社團活動能夠按照第二課堂素質(zhì)教育活動方案進行認證5分;
(三)財務管理(20分)社團財務制度與財務帳目7分。
(1)社團建立了清晰的內(nèi)部財務收支管理制度2分;
(2)社團有清晰的財務收支帳目,主動配合校社團聯(lián)合會財務檢查5分。2 社團會員會費收繳使用情況8分。
(1)社團按照規(guī)定,按每人10元的標準收繳會員費4分;
(2)社團收取的會員費全部用于社團的發(fā)展以及開展活動支出,并符合有關(guān)規(guī)定4分。社團接受捐贈、贊助等費用的管理使用情況5分。
(1)社團接受捐贈、贊助情況能夠如實上報主管單位并在校社團聯(lián)合會備案3分;
(2)社團接受捐贈、贊助全部用于社團的發(fā)展和開展活動2分。
(四)附加獎勵分 參加社團文化節(jié)活動并按要求及時報送相關(guān)材料的社團加5分 2 參加社團巡禮活動并按要求及時報送相關(guān)材料的社團加5分 3 獲得校園文化活動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立項的社團加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