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糧油檢驗員試題3
41、為減少方法誤差帶來的影響可采用()。
A 對照試驗
B 加強操作人員技能培訓
C 空白試驗
D 增加測定次數(shù)
42、減少隨機誤差的方法是()。
A 對照試驗
B 校準儀器
C 空白試驗
D 多次測定取平均
43、常量滴定管一次讀數(shù)誤差為〒0.01ml而每份滴定液有兩次讀數(shù)
初讀數(shù)和末讀數(shù)可能帶來〒0.02ml的絕對誤差。要將滴定誤 差控制在〒0.1%以下滴定液的體積必須大于()ml。
A 10
B 15
C 20
D 30
44、關于有效數(shù)字的描述下述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有效數(shù)字不僅反映數(shù)值的大小而且反映測量的準確性
B 有效數(shù)字就是計量儀器能測量到的數(shù)字
C 有效數(shù)字全部是準確值
D 有效數(shù)字包含全部準確值及一位可疑值
45、下列數(shù)字中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為四位的是
。
A 【H+】=0.0050mol/L
B PH=12.30
C 20.36
D 3600
46、如指定修約間隔為102對1.445001修約后的值為
A 1.4
B 1.44
C 1.45
D 1.445
47、修約間隔為1對25.451修約后其值為
A 25
B 26
C 25.4
D 25.5 50、兩組測得值分別為1001、1002、1003、1004、1005和0.1001、0.1002、0.1003、0.1004、0.1005其標準差分別為S1和S2 兩者之間的關系是
。
A S1= S2
B S1 >S2
C S1= S2 /10000
D S1 =10000S2
51、兩組測得值分別為1001、1002、1003、1004、1005和1、2、3、4、5其標準差分別為S1和S2兩者之間的關系是
。
A
S1= S2
B
S1 >S2
C
S1< S2
D
S1 =S2 /1000
52、一組測得值為2.00、2.20、2.30、2.40、2.50如第6次測定結果不被Q檢驗法所棄去n=6時Q0.90=0.56最大值不應超過
。
A 3.10
B 3.12
C 3.13
D 3.14
53、分析結果的準確度用
表示。
A 標準偏差
B 變異系數(shù)
C 誤差
D 平均偏差
54、精密度是指在
條件下測得值與平均值相符合的程度。
A 真實性
B 等同性
C 重復性
D 再現(xiàn)性
55、準確度的大小由
決定。
A 系統(tǒng)誤差
B 隨機誤差
C 系統(tǒng)誤差和隨機誤差
D 運算誤差
56、關于準確度與精密度的關系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精密度高準確度也高 B 精密度高準確度不一定高 C 精密度高是準確度高的前提
D 在消除了系統(tǒng)誤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準確度也高
57、有關回歸分析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相關關系是一種統(tǒng)計關系
B 自變量變化時因變量大體按某種規(guī)律變化
C 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函數(shù)關系
D 回歸分析是定量地處理變量間統(tǒng)計相關關系的數(shù)學方法
58、、有關原始記錄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根據(jù)檢驗報告預期的結果處理原始記錄B 原始記錄是檢驗工作原始資料的記載
C 原始記錄要保證其能再現(xiàn)
D 原始記錄必須真實、可信
63、填寫原始記錄表簿做法不當?shù)氖仟?/p>
。
A 原始記錄應用鋼筆或中性筆填寫
B 為方便起見可將觀察值先記在白紙上再轉(zhuǎn)抄到專用記錄表簿上
C 觀察值直接填寫在記錄表簿上
D 原始記錄不能用鉛筆填寫
64、按標準規(guī)定糧食水分的檢驗結果應保留小數(shù)點后1位。下列記錄正確的是。
A 13.5%、13.3 % 均值13.4 %
B
13.52%、13.28 % 均值13.4 %
C 13.52%、13.28 % 均值13.40 %
D
13.5%、13.3 % 均值13.40 %
65、原始記錄出現(xiàn)錯誤時可按下法
進行處理。
A 將錯誤的數(shù)字用橡皮檫輕輕檫掉改填正確的數(shù)字
B 用涂改液涂改比用橡皮檫效果更好
C 將原始記錄撕掉重抄既正確有美觀
D 將錯誤的數(shù)字劃掉在近旁改填正確的數(shù)字并加蓋更改人的條章或簽名
66、原始記錄應由
校核。
A 技術負責人
B 質(zhì)量負責人
C 校核員
D 化驗員之間相互 67、有關原始記錄校核的內(nèi)容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計量儀器與測量精度的一致性
B 樣品編號與樣品記錄單的一致性
C 檢驗依據(jù)和檢驗方法的正確性
D 檢驗結果與儲糧??íセ蚴軝z單位檢驗結果的差異
68、檢驗報告中各項內(nèi)容應
。
A 據(jù)實填報
B 按委托單位要求填報
C 按領導意圖填報
D 按受檢單位要求填報
69、由質(zhì)量管理部門統(tǒng)一制發(fā)樣品相關實驗室參與的檢驗叫
。
A 監(jiān)督檢驗
B 委托檢驗
C 比對檢驗
D 仲裁檢驗
70、依據(jù)標準該批產(chǎn)品合格或不合格。這種結論適用于
檢驗。
A 送樣
B 自扦樣
C 比對
D 仲裁
71、
不屬檢驗報告校核的內(nèi)容。
A 檢驗依據(jù)和檢驗方法的正確性
B 報告結果與原始記錄的一致性
C 報告結果與委托單位申報質(zhì)量的一致性
D 檢驗結論的準確性
74、扦樣記錄單的內(nèi)容可以不包括
。
A 受檢單位名稱、地址
B 糧油堆放形式C 環(huán)境條件
D 代表數(shù)量
79、酸堿滴定的實質(zhì)是
反應達到化學計量點時 酸液PH值發(fā)生突變。
A 質(zhì)子轉(zhuǎn)移過程
B 電子轉(zhuǎn)移過程
C 物料平衡過程
D 離子交換過程
80、EDTA能與大多數(shù)金屬離子形成
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
A 鏈狀化合物
B 環(huán)狀螯合物
C 螺旋狀化合物
D 大分子化合物
81、間接碘量法中將碘價瓶臵于暗處是為了
。
A 避免I2被歧化
B 避免I-被氧化
C 避免I2揮發(fā)
D 保持低
溫
82、標定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所用的基準物最好選用
。
A Na2C2O4
B Na2CO3
C H2C2O4〃2H2O
D KHC8H4O4 83、配制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時必須用
。
A 蒸餾水
B 純凈水
C 高純水
D 無CO2的蒸餾水
87、玻璃計量儀器是指能準確量取溶液體積的玻璃儀器實驗室最常用的玻璃量具不包括()。
A滴定管
B容量瓶
C量杯
D燒杯
88、滴定管按其()不同分為常量滴定管、微量和半微量滴定管。 A容積
B長度
C管半徑
D用途
89、滴定管的使用時首先應對其進行洗滌洗滌無明顯油污的滴定管下列方法錯誤的是()。
A用自來水沖洗
B洗衣粉泡洗C去污粉刷洗
D肥皂水沖洗
90、用吸量管量取整數(shù)體積的溶液時()。
A應取用相應大小的分度吸量管 B應取用相應大小的單標線吸量管 C應取用相應大小的分度吸量管或單標線吸量管 D可取用大于所取溶液體積的分度吸量管
91、容量瓶的校正可分為()。
A稱量法和密度法
B容量法和比較法
C容量法和稱量法
D絕對校正法和相對校正法
1、調(diào)查和研究糧油的工藝品質(zhì)、儲存品質(zhì)、加工品質(zhì)、食用品質(zhì)、衛(wèi)生品質(zhì)為制定和修訂糧油質(zhì)量標準和衛(wèi)生標準提供科學依據(jù)是糧油檢驗的主要任務之一?!?/p>
2、感觀分析對評價員的基本要求從事感觀分析的評價員年齡應在50周歲以下因為年齡偏大的人感觀不靈敏。〒
3、國家儲備糧檢驗制定樣品扦樣方案的主要依據(jù)為①《糧食油料檢驗、扦樣、分樣法》②國糧發(fā)[2003]158號《中央儲備糧油質(zhì)量抽查扦樣管理辦法試行》?!?/p>
4、物質(zhì)的量和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導出量。〒
5、直線回歸方程y=a+bx 式中b表示回歸直線與y軸的交點到原點的距離。〒
6、相關關系的大小反映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相關系數(shù)愈大 變量之間的直線關系愈密切。〒
7、在編制原始記錄時應結合分析工作的特點不同的實驗工作崗位 應有不同的原始記錄?!?/p>
8、原始記錄的編號應是唯一的可與檢驗報告相同也可以不同√
9、檢驗報告是由封面、結論頁、數(shù)據(jù)頁、聲明頁或注意項組成包含了樣品的質(zhì)量、客戶和承檢單位的全部信息
√
10、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nèi)容上檢驗報告不應強調(diào)一個模式為企業(yè)內(nèi)部客戶服務時可用簡化的方式報出結果
√
11、選擇指示劑的原則是其變色范圍的全部或大部應落在 滴定突躍范圍內(nèi)?!?/p>
第二篇:糧油質(zhì)量檢驗員初級試題
第二部分
初級糧油質(zhì)量檢驗員
一、選擇題
1、按照用途分類,糧油樣品可分為供檢樣品、(B)、標準樣品和標本樣品四類。
A、原始樣品
B、保留樣品
C、平均樣品
D、試驗樣品
2、扦樣時以同種類、同批次、同等級、同貨位、同車船(艙)為一個檢驗批。一個檢驗批的代表數(shù)量,普通倉房扦樣
中、小粒糧食和油料一般不超過(C)噸。
A、50
B、100
C、200
D、2503、扦樣檢驗是通過對(A)樣品的檢驗來達到檢驗整批產(chǎn)品(總體)的目的。
A、代表性
B、平均
C、實驗
D、分析
4、下列糧食樣品可以采用四分法分樣的是(C)。
A、大豆
B、油菜籽
C、小麥
D、豌豆
5、下列糧食樣品不適合用分樣器分樣的是(A)。
A、玉米
B、油菜籽
C、小麥
D、無芒稻谷
6、分樣器的使用不正確的是(D)。
A、應用與分樣器進料口寬度相等的鐵鏟進料
B、縮分后的物料可進一步破碎縮分
C、利用分樣器縮分物料比四分法速度快
D、物料經(jīng)分樣器分樣后,質(zhì)量和組分含量都會減小
7、下列玻璃器具中可在烘箱內(nèi)烘烤的是(D)。
A、比色管
B、容量瓶
C、移液管
D、碘量瓶
8、下列玻璃儀器中不屬于量器類的為(B)
A、容量瓶
B、稱量瓶
C、吸量管
D、移液管
9、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為(A)。
A、0.1
g
B、0.01
g
C、0.001
g
D、1.0
g10、定量分析天平稱取試樣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稱量法、(A)、指定質(zhì)量稱樣法。
A、減量稱量法
B、間接稱量法
C、三次稱量法
D、多次稱量法
11、使用分析天平時,加減砝碼和取放物體必須休止天平,這是為了(B)。
A、防止天平盤的擺動
B、減少瑪瑙刀口的磨損
C、增加天平的穩(wěn)定性
D、加快稱量速度
12、天平的零點相差較小時,可調(diào)節(jié)(B)。
A、指針
B、撥桿
C、感量螺絲
D、調(diào)耳
13、分析天平的停動旋紐控制的微動開關的接觸點接觸不良會引起等臂雙盤電光天平(C)。
A、指數(shù)盤失盤
B、指針跳動
C、燈泡不亮
D、讀數(shù)不準
14、使用電烘箱和高溫爐時,不得把(D)送入烘箱和高溫爐加熱。
A、含水量高的糧食
B、腐敗變質(zhì)的食品;
C、其他檢驗項目不合格的樣品
D、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溶劑的物品
15、我國小麥粉、玉米粉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磁性金屬物含量不得超過(B)。
A、0.03g/kg
B、0.003g/kg
C、0.002g/kg
D、0.02g/kg16、礱谷機接通電源后電機不動,若是空載,電機嗡嗡作響,則說明礱谷機中(C)。
A、輥子調(diào)的過松
B、稻谷將膠輥卡住
C、機件有松動
D、電源至電機接線有問題
17、常規(guī)試劑配制用水為(D)水。
A、自來水
B、一級水
C、二級水
D、三級水
18、一級化學試劑標簽顏色為綠色,用符號(B)表示。
A、AR
B、GR
C、CP
D、LR19、稀釋濃硫酸時,應在燒杯等耐熱的容器中進行,在玻璃棒的不斷攪拌下,緩慢地將(A)。
A、硫酸加到水中
B、水加到硫酸中
C、同時放到容器中
D、都可以
20、實驗室常用的干燥劑硅膠吸收水分后,變?yōu)椋ˋ)色
A、粉紅
B、深綠
C、淺黃
D、天藍色
21、表明變色硅膠已經(jīng)不在具備干燥能力的顏色是(B)。
A、無色
B、紅色
C、藍色
D、黃色
22、、測定糧食水分時,干燥器中的變色硅膠保持有效的顏色為(D)。
A、紅色
B、綠色
C、黃色
D、藍色
23、配制30%的質(zhì)量體積分數(shù)溶液是指稱?。˙)。
A、30g該物質(zhì)加入100mL溶劑中。
B、30g該物質(zhì)加入溶劑中并稀釋到100mL。
C、30mL該物質(zhì)加入溶劑中并稀釋到100g。
D、30g該物質(zhì)加入溶劑中并稀釋到100g。
24、將95%(體積分數(shù))酒精稀釋成70%(體積分數(shù))酒精,應取原液體積(B),加水使總體積成95份。
A、25
B、70
C、65
D、3025、測定小麥雜質(zhì)時,規(guī)定的篩層的孔徑為(A)。
A、1.5mm
B、2.0mm
C、3.0mm
D、5.0mm26、篩下物和(C)組成糧食、油料的雜質(zhì)。
A、無機雜質(zhì)
B、有機雜質(zhì)
C、無機雜質(zhì)、有機雜質(zhì)
D、無機雜質(zhì)和有機雜質(zhì)以及異種糧粒
27、碘染色法鑒別糯性稻谷與非糯性稻谷,其結果是非糯性稻谷呈(A)。
A、深蘭色
B、棕紅色
C、粉紅色
D、黃綠色
28、我國稻谷質(zhì)量標準中,粳型稻谷的中等指標為出糙率應大于等于(C)。
A、73.0%
B、75.0%
C、77.0%
D、79.0%
29、小麥不完善粒率越高,則(A)。
A、容重越低
B、容重越高
C、出粉率提高
D、粉色越白
30、支鏈淀粉分子與碘形成的復合體呈(D)。
A、紅色
B、藍色
C、藍紫色
D、紅紫色
31、粳稻谷一等至五等的整精米率指標分別為≥61.0%L、≥58.0%、(B)、≥52.0%、≥49.0%。
A、≥56%
B、≥55%
C、≥57%
D、≥54%
32、長度達到完整米粒平均長度的(C)的米粒,為整精米。
A、4/5
B、2/3
C、3/4
D、完整的米粒
33、確定最佳碾磨量和最佳碾磨時間,是以得到均勻的國家標準(C)加工精度大米為判斷標準。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34、小麥粉加工精度是以小麥粉的(B)來表示的。
A、粉色
B、粉色和麩星
C、麩星
D、粗細度
35、小麥粉加工精度檢驗,國家標準規(guī)定,仲裁時,以(D)對比粉色,以干燙法對比麩星。
A、干法
B、濕法
C、干燙法
D、濕燙法
36、檢驗粉類粗細度時,按規(guī)定的篩層篩理,留存在CB36號篩的篩上物應(D)。
A、全部通過
B、<1.0%
C、<5.0%
D、<10%
37、透明度、氣味、滋味等(A)反映了油脂的加工精度以及感官品質(zhì)的好壞。
A、感官指標
B、營養(yǎng)指標
C、物理指標
D、化學指標
38、糧食中的水分由自由水和(D)組成。
A、混合水
B、離子水
C、結晶水
D、結合水
39、關于有效數(shù)字的描述,下述說法不正確的是(C)。
A、有效數(shù)字不僅反映數(shù)值的大小,而且反映測量的準確性
B、有效數(shù)字就是計量儀器能測量到的數(shù)字
C、有效數(shù)字全部是準確值
D、有效數(shù)字包含全部準確值及一位可疑值
40、下列數(shù)字中,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為四位的是(C)。
A、【H+】=0.0050mol/L
B、PH=12.30
C、20.36
D、360041、按有效數(shù)字計算規(guī)律,0.0326×0.00814=(C)。
A、0.0002653
B、2.653×10-4
C、2.65×10-4
D、2.6×10-442、按有效數(shù)字計算規(guī)則,3.40+5.7281+1.00421=(D)。
A、10.13231
B、10.1323
C、10.132
D、10.1343、PH=10.00為(C)位有效數(shù)字。
A、四
B、三
C、二
D、一
44、如指定修約間隔為10-2,對1.445001修約后的值為(C)
A、1.4
B、1.44
C、1.45
D、1.44545、修約間隔為1,對25.451修約后其值為(A)
A、25
B、26
C、25.4
D、25.546、算式的計算結果應以(B)位有效數(shù)字報出。
A、1
B、2
C、3
D、447、對于數(shù)字0.0065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二位有效數(shù)字
B、三位有效數(shù)字
C、四位有效數(shù)字
D、五位有效數(shù)字
48、在糧油質(zhì)量檢驗中,常采用(A)的平均值報告檢驗結果。
A、雙試驗
B、對比試驗
C、平行試驗
D、空白試驗
49、面粉含砂量檢驗分(B)和灰化法兩種。
A、直接干燥法
B、四氯化碳法
C、乙酸鎂法
D、分光光度法
50、用馬弗爐灰化樣品時,下面操作正確的是(A)。
A、樣品在電爐上灼燒至無煙后放入
B、樣品可以直接放入灰化
C、樣品灰化后關閉電源立即取出
D、樣品在馬弗爐中灰化過夜
51、大米的不完善粒包括尚有食用價值的未熟粒、蟲蝕粒、病斑粒、生霉粒以及(B)。
A、熱損傷粒
B、完全未脫皮層的糙米粒
C、黑胚粒
D、破損粒
52、帶殼稗粒的檢驗,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B),求其平均數(shù)。
A、4粒/kg
B、3粒/kg
C、2粒/kg
D、1粒/kg53、用馬弗爐灰化樣品,灰化完畢后,應使爐溫度降低到(A)以下,才打開爐門。
A、200℃
B、250℃
C、300℃
D、350℃
54、下列砝碼維護方法不正確的是(D)。
A、用骨質(zhì)或塑料鑷子夾取砝碼
B、砝碼上有污物用綢布蘸無水乙醇擦凈
C、砝碼如跌落碰傷應鑒定后再使用
D、砝碼上有銹跡用細砂布輕輕擦去
二、判斷題
1、從受檢的糧油中,按規(guī)定扦取一定數(shù)量具有準確性的部分,稱為樣品。
(×)
2、扦樣時必須注意樣品的生產(chǎn)日期、批號、代表性和均勻性。
(√)
3、如果立式油罐中各層的相態(tài)組成有差異,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加熱將油脂均質(zhì)后再扦樣。
(√)
4、為了掌握樣品的來源和基本情況,扦取的樣品必須進行檢驗。
(×)
5、分樣器的作用是破碎摻和物料。
(×)
6、按《非自動天平試行檢定規(guī)程JJG
98—1990》的規(guī)定把天平劃分為四個準確度級別。(√)
7、臺秤是利用杠桿原理設計的。
(√)
8、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為0.01
g。
(×)
9、天平的水準泡位置與稱量結果無關。
(×)
10、用萬分之一天平稱量時,若稱樣量小于20mg,則相對誤差可能大于±0.5%。(√)
11、羅維朋比色計的中性色片作調(diào)配青色用。
(×)
12、阿貝折光儀凈化棱鏡時必須用擦鏡紙沾干,不得來回擦抹鏡面。
(√)
13、在溶液稀釋過程中體積有非加和性。
(√)
14、實驗室用的試劑瓶、容量瓶宜加熱。
(×)
15、稱取重鉻酸鉀60g加水300ml于燒杯中,加熱溶解后,加入濃硫酸攪拌均勻即為實驗室常用的重鉻酸鉀硫酸洗液。
(×)
16、小麥硬度是由胚乳細胞中蛋白質(zhì)基質(zhì)和淀粉之間結合強度決定的。
(√)
17、雜質(zhì)檢驗分兩步進行,小樣檢驗主要是檢出并肩雜質(zhì)。
(√)
18、進行質(zhì)量指標檢驗時,無食用價值的霉變粒歸屬為雜質(zhì)。
(×)
19、光在其中傳播速度快的,稱為光密介質(zhì)。
(×)
20、糧食籽粒在一定容器內(nèi)的質(zhì)量稱為容重,單位用g/L表示。
(×)
21、測定玉米容重的容重器其漏斗筒的下口直徑為40cm。
(√)
22、容重等于710g/L的小麥是等外級小麥。
(×)
23、在我國,優(yōu)質(zhì)稻谷質(zhì)量標準中黃粒米限度為1.0%。
(×)
24、留存在直徑2.0mm圓孔篩上,長度小于同批試樣米粒平均長度3/4的不完整米粒為大碎米。
(√)
25、玉米的不完善粒主要有未熟粒、蟲蝕粒、病斑粒、生芽粒、生霉粒、熱損傷粒。(×)
26、小麥粉加工精度是通過小麥粉的粉色和麩星來表示的。
(√)
27、測定小麥粉中的磁性金屬物含量,洗滌吸取出的磁性金屬物常用去離子水。
(×)
28、采用定溫定時法測定糧食水分,其測定值與105℃恒質(zhì)法之差應不超過0.2%。(×)
29、灰分是指樣品經(jīng)高溫灼燒后殘留的物質(zhì),基本上代表了樣品中無機物的總量。(×)
30、原始記錄是質(zhì)量保證體系運行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客觀證據(jù)。
(√)
31、利用粉類和沙類的相對密度不同,在四氯化碳溶液中,粉類浮在上面,而沙類沉淀下來,經(jīng)專用漏斗分離出沙類,烘干后稱量,即可測出沙類含量。
(√)
32、面粉含沙量測定,雙試驗結果允許誤差不超過0.005%,取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
33、應用旋風磨粉碎高水分樣品,無須預先烘干。
(×)
34、糠粉屬于小樣雜質(zhì)。
(×)
35、水分的測定中,在樣品恒質(zhì)范圍內(nèi),如后一次質(zhì)量高于前一次質(zhì)量,以前一次質(zhì)×量計算。(√)
36、一般油脂的脂肪酸分子質(zhì)量越低和不飽和程度越高時,相對密度越小。
(×)
37、折光指數(shù)是油脂的重要特征常數(shù)之一。在一定溫度和波長下,它由油脂的組成和結構所決定。
(√)
文檔內(nèi)容僅供參考
第三篇:糧油質(zhì)量檢驗員競賽試題
糧油質(zhì)量檢驗員試題
注意事項
1、比賽時間:120分鐘。
2、請按要求在試題及答題卡的密封線內(nèi)填寫您的考號。
3、本試題題型為不定項選擇題,每題有1~5個正確選項,多選、少選均不得分,請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寫上您的答案,在其它位置書寫答案不得分。
4、不得在試題和答題卡上做任何標記,否則按舞弊處理。
5、本試卷共100道試題,每題1分,共100分。
試 題
1.對標準描述不正確的是()。
A、檢驗方法標準大部分是推薦性標準 B、GB 1351—2008《小麥》為強制性標準
C、檢驗時應優(yōu)先采用國際標準
D、標準附錄一般分為規(guī)范性附錄或資料性附錄
E、銷售大米包裝上標明執(zhí)行企業(yè)標準的,監(jiān)督檢驗判定時應按該企業(yè)標準進行 2.選擇和制定扦樣方案必須考慮()。
A、扦樣過程的規(guī)范性
B、檢驗的目的 C、樣品的代表性
D、測定方法的性質(zhì)
E、整批產(chǎn)品的性質(zhì)
3.精密度的大小不用()表示。
A、絕對誤差
B、相對誤差
C、標準偏差
D、相對平均偏差
E、變異系數(shù)
4.將1000 g 12.2%的凈小麥樣品調(diào)節(jié)到入磨水分為15.0%,需加水量是()。A、20.0 mL
B、23.5 mL
C、29.4 mL
D、30.2 mL
E、32.9 mL 5糧食與油脂扦樣時,造成所扦取樣品不具有代表性的原因為()。A、扦樣器選用不當
B、糧食籽粒的成熟度不同
C、糧食運輸和入庫過程的自動分級
D、檢驗單元存在著不均勻性
E、油脂樣品雜質(zhì)沉降、水分分離
6.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時,影響測定結果的因素有()。
A、被測溶液的濃度太高
B、樣品溶液所用溶劑不同
C、樣品溶液的pH值不同
D、溶液的渾濁程度
E、樣品溶液溫度變化
7.使用錘式旋風磨時處置正確的是()。
A、對于含水量高的樣品應先烘干后再粉碎
B、對于大顆粒樣品需先粉碎到一定細度方可進行粉碎 C、必須先開機后進樣
D、當機體發(fā)熱時應立即停止使用
E、發(fā)現(xiàn)噪音增大或使用一年后,應在軸承上加注潤滑油
8.《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提出了對中央儲備糧管理要堅持“三個嚴格”、“兩個確?!钡幕驹瓌t。三個嚴格是指:()。
A、嚴格制度 B、嚴格標準 C、嚴格管理 D、嚴格責任 E、嚴格紀律
9.對職業(yè)道德描述不準確的有()。A、職業(yè)道德在內(nèi)容上具有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
B、職業(yè)道德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是所有行業(yè)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 C、職業(yè)道德是企業(y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起到替代企業(yè)管理的作用
D、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過程中,對人們的職業(yè)道德觀念產(chǎn)生了一些消極影響 E、職業(yè)道德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0.對糧食儲藏過程中成分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A、水分含量恒定
B、粗蛋白質(zhì)含量基本保持不變
C、脂肪酸值增加
D、維生素含量降低
E、淀粉由于受酶的水解作用,造成總含量降低 11.使用容量瓶時操作方法不當?shù)挠校ǎ?。A、用毛刷蘸取去污粉洗滌容量瓶
B、洗滌干凈的容量瓶用烘箱烘干 C、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固體試劑
D、配制堿性溶液時必需使用橡皮塞 E、不是標準口時,塞與瓶必需配套使用
12.重復性條件是指(),在短時間內(nèi)對同一被測對象相互獨立進行的測試條件。A、同一操作者在同一試驗室,使用不同的儀器設備,按同一測試方法 B、同一操作者在同一試驗室,使用相同的儀器設備,按不同的測試方法 C、同一操作者在同一試驗室,使用相同的儀器設備,按同一測試方法 D、不同操作者在不同實驗室,使用不同的設備,按相同的測試方法 E、同一操作者在不同實驗室,使用不同的設備,按同一測試方法 13.對粉質(zhì)曲線圖描述正確的是()。
A、粉質(zhì)曲線中線峰值需位于400 FU~500 FU之間
B、粉質(zhì)曲線中線峰值需位于480 FU~520 FU之間
C、粉質(zhì)曲線中線峰值需位于500 FU~600 FU之間 D、粉質(zhì)曲線中線峰值需位于480 FU~600 FU之間 E、粉質(zhì)曲線中線峰值需位于600 FU~1000 FU之間 14.關于《食品安全法》描述正確的是()。A、菜農(nóng)在市場上銷售蔬菜應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
B、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強餐飲服務業(yè)的監(jiān)督管理
C、食品檢驗實行檢驗人負責制
D、保健食品應納入食品安全法管理范疇
E、食品檢驗機構聘用人員違反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的應承擔相關的民事、刑事責任 15.通過()能辨別兩組數(shù)據(jù)之間差異的顯著性。A、F檢驗
B、Q檢驗
C、t檢驗
D、格魯布斯檢驗
E、狄克遜檢驗
16.對儲糧進行殘留磷化物定性分析時,硝酸銀試紙和乙酸鉛試紙均變色,說明樣品中()。
A、可能有硫化物存在B、可能有磷化物存在 C、磷化物殘留超標
D、僅有硫化物存在 E、無硫化物存在
17.磷化物定性分析時,硝酸銀試紙變色、乙酸鉛試紙不變色,表示樣品中磷化物含量()。
A、呈陽性 B、超標
C、嚴重超標 D、磷化物未檢出 E、無硫化物存在
18.小麥樣品的水分為12.5 %時,按照GB/T 5506.1—2008方法測定濕面筋含量需稱量粉碎樣品()。
A、11.43 g
B、10.00 g
C、9.92 g
D、9.83g
E、9.25 g 19.以下不屬于實驗室內(nèi)部質(zhì)量控制方法的有()。A、空白試驗 B、留樣再測
C、能力驗證提供者組織的能力驗證試驗 D、人員比對 E、采用不同方法對同一份樣品進行測試 20.糧食中的粗脂肪由()等成分構成。
A、雜質(zhì)
B、甘油三酯
C、類脂物
D、水分
E、油脂伴隨物
21.稻米的膠稠度是指稻米淀粉經(jīng)稀堿糊化、冷卻后膠體在水平狀態(tài)流動的長度,主要表示()。
A、淀粉的糊化趨勢
B、淀粉冷卻的回生趨勢
C、淀粉糊化和冷卻的回生趨勢 D、淀粉的凝膠特性
E、淀粉的質(zhì)構特性
22.對《產(chǎn)品質(zhì)量法》描述不正確的是()。
A、適用于產(chǎn)品生產(chǎn)、銷售、倉儲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的質(zhì)量問題
B、適用于產(chǎn)品生產(chǎn)、銷售、運輸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生的質(zhì)量問題
C、適用于產(chǎn)品生產(chǎn)、倉儲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生的質(zhì)量問題
D、不適用于原糧、油料的質(zhì)量監(jiān)管活動
E、適用于產(chǎn)品生產(chǎn)、銷售、運輸、倉儲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的質(zhì)量問題 23.引起油脂在儲藏過程中酸值增加的因素有()。A、油脂中含有較多VE
B、油脂中磷脂含量高
C、油脂水分含量高
D、油脂中脂肪酶活性較大
E、儲藏環(huán)境溫度較高
24.依照壓縮氣瓶存放和使用安全守則,下列操作方法不當?shù)氖牵ǎ?。A、氫氣瓶與儀器共置一室時,應遠離儀器2 m以上
B、氮氣是惰性氣體,氣壓不足時可以用溫水加熱氣瓶底部
C、開啟高壓氣瓶時,操作者應站在氣瓶出口的正面
D、氣瓶應定期進行耐壓檢驗。氣瓶應有明確的外部標志,內(nèi)裝氣體必須與外部標志一致。E、瓶內(nèi)氣體不得用盡,剩余殘壓小于5 MPa時,應立即充氣 25.油脂碘值測定的結果可以()。
A、表示油脂中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
B、在一定條件下判別油脂是否有摻偽 C、計算氫化油脂加氫量
D、判斷油脂的干性程度
E、以上敘述均正確
26.在使用分光光度計時正確的做法是()。
A、比色皿在使用后應用濃硫酸-重鉻酸鉀洗液浸泡洗滌
B、要保持分光光度計內(nèi)的干燥
C、測定前應先對分光光度計進行預熱
D、檢測完畢,必須切斷電源,蓋上防塵罩 E、儀器長期不用時,應1個月內(nèi)開機1次~2次
27.根據(jù)標準化的對象和作用分類,標準分為()、方法標準、衛(wèi)生標準、環(huán)境保護標準。
A、工作標準
B、產(chǎn)品標準
C、技術標準
D、基礎標準
E、安全標準
28.列入食品質(zhì)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食品共包括()等28類。A、大米
B、糕點
C、方便面
D、調(diào)味品
E、植物油脂
29.糧食容重測定時,測定結果偏高的原因有()。A、測定時有機雜質(zhì)清理不徹底
B、插片插入時發(fā)生振動
C、糧食籽粒成熟飽滿度高
D、糧食水分含量偏高
E、測定時黏附在小麥籽粒表面的細灰未被清理 30.使用高壓氣瓶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A、氣瓶必須存放在陰涼、干燥、無明火、遠離熱源的房間 B、氣瓶必須存放在實驗室室(樓)內(nèi),以方便操作和管理
C、鋼瓶必須具有兩個橡膠防震圈,搬運氣瓶要輕拿輕放,防止摔擲和劇烈震動 D、使用中的氣瓶要直立固定放置 E、瓶內(nèi)氣體要全部用盡后才能再次充氣 31.對檢驗操作規(guī)范的編寫描述正確的是()。
A、在原有標準基礎上起草的操作規(guī)范是對原標準的細化
B、為確保檢驗工作質(zhì)量,所有檢驗項目都應編寫檢驗操作規(guī)范
C、操作規(guī)范應為受控文件
D、操作規(guī)范的細節(jié)應與國家標準完全保持一致
E、檢驗操作規(guī)范的起草不能偏離原標準中規(guī)定的操作原理和原則 32.對糧食儲藏中機械通風的作用描述正確的是()。
A、降低糧食溫度,改善儲糧性能
B、均衡糧溫,防止水分結露
C、降低糧食水分
D、排除糧堆異味、進行環(huán)流熏蒸
E、增加糧食濕度,改進糧食的加工品質(zhì)
33.關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描述正確的是()。
A、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執(zhí)行的標準
B、食品安全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
C、除食品安全標準外,不得制定其他有關食品的強制性標準
D、國家鼓勵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企業(yè)制定嚴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地方標準的標準,在企業(yè)內(nèi)部適用
E、公眾可以免費查閱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34.測定糧食脂肪酸值時做空白試驗的目的是()。
A、提高精密度 B、消除系統(tǒng)誤差 C、消除隨機誤差 D、消除過失誤差 E、消除粗大誤差
35.就其統(tǒng)計規(guī)律而言,有關隨機誤差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大誤差出現(xiàn)的幾率大,小誤差出現(xiàn)的幾率小
B、大誤差出現(xiàn)的幾率小,小誤差出現(xiàn)的幾率大 C、數(shù)值相等的正、負誤差出現(xiàn)的幾率相等 D、數(shù)值隨機可變
E、隨機誤差是由固定因素引起的 36.()是糧食中水分的主要存在方式。
A、自由水 B、離子水
C、結晶水 D、結合水 E、組織水
37.國家糧食局《中央儲備糧油質(zhì)量檢查扦樣檢驗管理辦法》(國糧發(fā)〔2010〕190號)規(guī)定,大型倉房以不超過()t為一個檢驗單位。A、200 B、1000 C、2000 D、3000 E、4000 38.有關原始記錄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原始記錄是實驗室的第一手資料
B、原始記錄應包含檢驗過程的全部信息,如樣品信息、標準信息、環(huán)境條件、受檢單位信息等,以便于追溯
C、原始記錄是質(zhì)量保證體系運行有效性的客觀證據(jù)
D、因防止客戶對檢驗報告的結果產(chǎn)生抱怨,所以要備有原始記錄 E、原始記錄是編制檢驗報告的依據(jù)
39.填寫原始記錄表(簿)時做法不當?shù)氖牵ǎ?/p>
A、為方便起見,可將觀察值先記在白紙上,再轉(zhuǎn)抄到專用記錄表(簿)上 B、原始記錄應使用鋼筆、中性或圓珠筆填寫,不能用鉛筆填寫 C、觀察值應直接填在記錄表(簿)上
D、記錄觀察值的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應與所用計量器具的測定精度一致 E、觀察值記錄如有錯誤,應用橡皮擦輕輕擦掉后重新填寫
40.按標準規(guī)定,糧食水分的檢測結果應保留小數(shù)點后1位。下列記錄不正確的是()。
A、13.52%、13.28%,均值13.4% B、13.52%、13.28%,均值13.40% C、13.5%、13.3%,均值13.4% D、13.5%、13.3%,均值13.40% E、13.52%、13.3%,均值13.4% 41.有關有效數(shù)字的描述,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有效數(shù)字就是計量設備能夠測量到的數(shù)字 B、有效數(shù)字全部是準確值
C、有效數(shù)字包括全部準確值及一位可疑值
D、有效數(shù)字不僅表示數(shù)值的大小,而且反映測量的準確程度 E、0.0322有4位有效數(shù)字
42.撲滅電器設備引起的火災最好選用()滅火。
A、水 B、泡沫式滅火器 C、二氧化碳滅火器 D、干粉滅火器 E、1211滅火器
43.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按性質(zhì)分類,可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強制性標準又分為()兩種形式,后一種形式在標準中以黑體字表示。
A、全面強制和部分強制 B、全面強制和分類強制 C、全文強制和部分強制 D、全面強制和地區(qū)強制 E、全文強制和條文強制 44.小麥的生芽粒包括()。
A、芽或幼根突破種皮,但不超過本顆粒長度的顆粒 B、芽或幼根雖未突破種皮,但胚部種皮已微微隆起的顆粒
C、芽或幼根突破種皮,且芽已超過本顆粒長度的顆粒 D、芽或幼根雖未突破種皮,但胚部種皮明顯隆起且與胚分離的顆粒 E、芽或幼根突破種皮,但芽和幼根已被折斷,僅存少許痕跡的顆粒 45.國植物油標準中質(zhì)量要求的脂肪酸組成是()。A、定等指標 B、特征指標 C、摻偽判定指標 D、限量指標
E、質(zhì)量指標
46.黃曲霉毒素可用2.5g/L次氯酸鈉溶液浸泡達到去毒的效果。2.5g/L次氯酸鈉溶液配制方法:取100g漂白粉,加入500mL水,攪拌均勻,另將80g工業(yè)用()溶于500mL溫水中,將兩溶液攪拌混合,澄清過濾后使用。A、氫氧化鈉 B、碳酸鈉 C、碳酸氫鈉 D、氯化鈉 E、硫代硫酸鈉
47.對定量分析的誤差要求()。
A、等于零 B、在允許誤差范圍內(nèi) C、越小越好 D、略小于允許誤差 E、以上都可以
48.測糧食、油料中的脂肪酸值時,提取稻谷中游離脂肪酸需在振蕩器上振蕩()min。
A、10 B、20 C、30 D、40 E、45 49.按標準GB/T5506.1-2008的規(guī)定,小麥粉濕面筋測定是用()濕潤并揉合小麥粉形成面團的。
A、氯化鈉—磷酸緩沖溶液 B、乙酸-乙酸鈉緩沖溶液
C、氯化鈉溶液 D、檸檬酸-磷酸氫二鈉緩沖溶液 E、磷酸氫二鉀-磷酸氫二鈉緩沖溶液
50.秈稻谷品嘗試驗中秈稻谷的對照參考樣品應選擇脂肪酸值在()mg/100g左右,經(jīng)品評人員品評后,選出品嘗評分在60分、70分左右的樣品各一份,作為每次品評的參
考樣品。
A、20和25 B、25和30 C、30和37 D、37和40 E、40和47 51.制定扦樣方案是為了對扦樣行為進行控制,確保檢測樣品的()和檢測結果的科學性、真實性。
A、代表性 B、可靠性 C、統(tǒng)一性 D、真實性 E、確定性
52.1354-2009《大米》國家標準中的碎米是指()。
A、長度小于同批試樣米粒平均長度3/
4、留存2.0mm圓孔篩上的不完整米粒 B、長度小于同批試樣米粒平均長度3/
4、留存1.0mm圓孔篩上的不完整米粒 C、長度小于同批試樣米粒平均長度4/
5、留存2.0mm圓孔篩上的不完整米粒 D、長度小于同批試樣米粒平均長度4/
5、留存1.0mm圓孔篩上的不完整米粒 E、長度小于同批試樣米粒平均長度2/
3、留存2.0mm圓孔篩上的不完整米粒 53.檢驗糧食、油料大樣雜質(zhì)計算結果應符合()。
A、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3%,求其平均值,即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B、在再現(xiàn)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3%,求其平均值,即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C、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5%,求其平均值,即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二位。
D、在再現(xiàn)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5%,求其平均值,即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E、在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于0.5%,求其平均值,即為測試結果。測試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54.分光光度計、羅維朋比色計、折射儀它們所用的光源分別是()。
A、鈉黃光-單色光-自然光 B、單色光-自然光-鈉黃光 C、鈉黃光-自然光-單色光 D、單色光-鈉黃光-自然光 E、自然光-鈉黃光-單色光
55.直線回歸方程y=a+bx,式中a、b、x、y分別表示()。
A、斜率/截距/因變量/自變量 B、因變量/自變量/截距/斜率 C、因變量/自變量/斜率/截距 D、截距/斜率/自變量/因變量 E、自變量/因變量 /截距/斜率
56.測定油脂過氧化值時,所有試劑和水中不得含有()。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溶解氧 D、氮氣 E、還原性物質(zhì)
57.GB1354-2009《大米》國家標準的各項指標中,大米的定等指標的有()。
A、品嘗評分值和加工精度 B、碎米與其中小碎米 C、直鏈淀粉含量和堊白粒率 D、不完善粒 E、加工精度和雜質(zhì)最大限量
58.GB1350-2009稻谷國家標準與1350-1999 稻谷國家標準比較,其主要技術差異有()。
A、稻谷實行半等級半增減價制,以出糙率作為定等指標
B、整精米是指糙米經(jīng)碾磨成國家三級大米時,其長度達到完整精米平均長度五分之四以上(含五分之四)的米粒
C、半邊米,只要其長度達到完整精米平均長度的五分之四,均歸屬為整精米 D、當秈稻谷的出糙率低于71.0%時,判定其為等外級。等外級稻谷不再測定整精米率 E、增加凈稻谷術語,檢驗出糙率和整精米率時,應除去雜質(zhì)和谷外糙米 59.在玉米的購銷業(yè)務中,測定玉米水分時,方法選擇不當?shù)氖牵ǎ?/p>
A、GB/T 5497-1985 糧食、油料檢驗 水分測定法 B、GB/T 10362-2008 糧油檢驗 玉米水分測定 C、GB/T14489.1 油料 水分及揮發(fā)物含量測定測定 D、GB/T 20264-2006 糧食、油料水分兩次烘干法 E、GB/T 21305-2007 谷物及谷物制品水分測定 常規(guī)法
60.測定糧食脂肪酸值時采取()措施,能使滴定終點更加明顯。
A、適度增大試劑濃度 B、提高反應溫度 C、適當加快滴定速度 D、選用合適的指示劑 E、延緩震搖速度
61.反映大米蒸煮品質(zhì)的指標有()。
A、不完善粒 B、膠稠度 C、品嘗評分值 D、黃粒米 E、直鏈淀粉含量
62.配制和標定()標準滴定溶液時,必須使用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餾水。A、硫代硫酸鈉 B、硫代硫酸鈉和高錳酸鉀 C、氫氧化鉀 D、碘 E、乙二胺四乙酸二鈉
63.用莫爾法測定被測組分時,說法正確的有()。
A、溶液酸度:中性或弱堿性溶液 B、標準滴定溶液:AgNO3
C、被測組分: Cl-、Br-、l-、SCN- D、指示劑:K2Cr2O7 E、終點顏色:微紅色
64.GB/T 5506.1-2008《小麥和小麥粉 面筋含量 手洗法測定濕面筋》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用手洗法測定小麥粉面筋質(zhì)時,洗滌溶液選擇不當?shù)氖牵ǎ?/p>
A、4g/L碘化鉀溶液 B、自來水 C、20g/L氯化鈉溶液 D、蒸餾水 E、20g/L氯化鈉—磷酸緩沖溶液 6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比色法適用于微量組分的測定,它是通過比較溶液顏色的深淺來確定被測物含量的分析方法
B、比色法必須用不同已知濃度的標準曲線進行比較,才能求得被測組分的含量 C、分光光度法與比色法的測定原理類似,它是利用棱鏡將入射光色散為光譜后,再通過狹縫選擇獲取波長范圍較窄的單色光
D、郎白—比耳定律是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測定的依據(jù)。它是指溶液的吸光度與溶液中的有色物質(zhì)的濃度和液層的厚度之積成正比。故在測定中,對顏色較深的溶液應選較薄的比色皿,反之應選厚度比色皿
E、用鉬藍法測定糧食中的殘留磷化物時,因磷化物含量甚微,可以不作空白試驗 66.使用錘式旋風磨時,操作不正確的是()。
A、邊進樣邊開機 B、先進樣后開機
C、先開機后進樣 D、轉(zhuǎn)速還未正常運轉(zhuǎn)就進樣 E、進樣速度很快
67.磷化物遇水和酸放出磷化氫,被()吸收后生成磷酸,與鉬酸銨作用生成磷鉬酸銨,遇氯化亞錫()成藍色化合物鉬藍,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
A、堿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 B、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還原 C、中性高錳酸鉀溶液/中和 D、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絡合 E、堿性高錳酸鉀溶液/還原
68.采用氣相色譜法測定浸出油中溶劑殘留時,一般不采用()。
A、油脂直接進樣分析法
B、提取分離殘留溶劑后,進樣分析法 C、頂空氣相分析法 D、吸附劑吸附后分析法 E、蒸餾法
69.分析儀器的故障預防可以從()入手。
A、儀器的選購 B、儀器的安裝、調(diào)試 C、儀器的驗收把關 D、編制儀器使用作業(yè)指導書 E、建立儀器使用維護記錄
70.采用50g揉面缽進行粉質(zhì)試驗時,稱取試驗質(zhì)量為50.5g,加水30.0mL, 粉質(zhì)曲線最大稠度為500F.U.,該小麥粉樣品的吸水量是()mL/100g。A、60.0 B、61.0 C、62.0 D、63.0 E、64.0
71.進行小麥中馬拉硫磷殘留量測定時,若稱樣量為10.00g,提取時加30mL二氯甲烷,振搖過濾,吸取15mL濾液濃縮,并定容至2mL進樣,進樣體積為2μL,則進樣體積(2μL)中相當于試樣的質(zhì)量為()g。
A、0.002 B、0.003 C、0.004 D、0.005 E、0.006 72、測定和研究小麥的面筋含量和質(zhì)量,對小麥()具有重要的意義。A、種用品質(zhì) B、營養(yǎng)品質(zhì) C、加工品質(zhì) D、食用品質(zhì) E、儲藏品質(zhì)
73、原始記錄校核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
A、檢驗依據(jù)和檢驗方法是否正確
B、使用的計量儀器與檢驗所要求的測量精度是否一致
C、樣品編號、產(chǎn)品名稱等與扦樣單及樣品登記表(簿)的記載是否一致 D、檢驗項目與委托書的內(nèi)容是否一致
E、原始記錄的更改是否規(guī)范
74、進行樣品中元素含量分析時,常采用的前處理方法有()。A、干灰化法 B、柱層析法 C、硝酸—高氯酸消化法 D、溶劑提取法 E、硫酸—硝酸消化法
75、采用氣相色譜法測定樣品中的有機氯農(nóng)藥殘留量時,可采用()作為提取溶劑。
A、甲醇-水 B、石油醚 C、丙酮 D、二氯甲烷 E、正已烷
76、氣相色譜分析時,若載氣流速恒定,提高色譜柱的溫度,則組分的()。
A、分配比增大 B、分配比減小
C、峰面積增大 D、調(diào)整保留時間增大 E、保留時間縮短
77、采用下列方法進行定量分析時,其中不需測定校正因子的有()。
A.、歸一化法 B、內(nèi)標法
C、內(nèi)標標準曲線法 D、外標法 E、單點外標法
78、有效的()應經(jīng)過精心的策劃、系統(tǒng)的設計、嚴密的組織,與企業(yè)的培訓目標緊密聯(lián)系,并經(jīng)由適宜的途徑完成。
A、發(fā)展戰(zhàn)略 B、發(fā)展目標 C、生產(chǎn)計劃 D、職業(yè)技能培訓 E、質(zhì)量目標
79、應用氣液色譜法分析樣品時,各組分的分離是基于()。
A、組分的溶解度不同 B、組分的揮發(fā)性不同
C、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 D、組分極性不同 E、檢測器的種類不同
80、原子吸收分析時,提高燈電流可導致()。A、信噪比增大 B、自吸收效應增大
C、吸光度增大 D、燈使用壽命縮短 E、光譜通帶增大
81、石墨爐原子化法中石墨爐加熱升溫階段包括()。
A、干燥階段 B、灰化階段
C、離解階段 D、原子化階段
E、去殘階段
82、氣相色譜法測定油脂脂肪酸組成時,試驗條件的選擇應考慮()等因素。
A、色譜柱的長度和直徑 B、固定相的性質(zhì)和數(shù)量 C、柱溫和載氣流速 D、所需要的分離度 E、試樣用量和分析時間
83、填充色譜柱的好壞與()有關。
A、固定液和載體合適與否 B、填充柱的長度
C、固定相的填充情況 D、色譜柱的材質(zhì) E、固定液在載體表面涂布的均勻程度
84、做小麥吸水量和面團揉和性的測定時()。
A、室溫最好為22℃~24℃ B、小麥粉的溫度最好在18℃以上 C、開始應一次將水加夠
D、面團揉和至形成峰值后,峰值可以不在480 FU~ 520FU E、面團揉和至形成峰值后,峰值不在480 FU~520FU,需停機,重新測定 85、依據(jù)小麥儲存品質(zhì)判定規(guī)則附錄B,饅頭品評順序不正確的有()。
A、觀察色澤→評定彈性→聞氣味→評定食味、韌性和粘性
B、觀察色澤→聞氣味→評定彈性→評定食味、韌性和粘性 C、聞氣味→觀察色澤→評定彈性→評定食味、韌性和粘性 D、觀察色澤→聞氣味→評定食味、韌性和粘性→評定彈性
E、觀察色澤→評定彈性→聞氣味→評價內(nèi)部氣孔結構→評定食味、韌性和粘性 86、檢驗過程的某些信息可以不包括在原始記錄中的有()。
A、樣品名稱和編號 B、委托單位名稱 C、授權簽字人 D、檢測人 E、校核人
87、黃曲霉毒素對糧油食品污染是相當廣泛的,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是()A、花生 B、玉米
C、棉籽 D、高粱
E、麥類
88、在糧油制品微生物學檢驗中,采樣是至關重要的。采集樣品的基本要求是
()。A、樣品必須具有代表性
B、樣品封存好可放置一段時間再送檢 C、樣品要妥善存放,嚴防再污染 D、樣品必須及時送檢
E、樣品必須及時檢驗
89、內(nèi)部質(zhì)量控制比對試驗的具體方式可以是()。
A、使用標準物質(zhì)或?qū)嵨飿藰颖葘?/p>
B、留樣再測
C、不同人員用相同方法對同一樣品的測試 D、不同方法對同一樣品的測試
E、某樣品不同特性結果的相關分析 90、GB1353-2009 玉米國家標準進行了以下修定
A、仍以容重作為定等指標。同時,由三個等級調(diào)整為五個等級,增設等外級,級差為35g/L。
B、根據(jù)我國收獲、脫粒、干燥等實際狀況,放寬了不完善粒的限量指標。等外級對不完善??偭坎蛔飨拗?,但對生霉粒有最高限量要求。
C、GB1353-2009規(guī)定,1級~4級不完善粒的級差為2.0%,4級~5級的級差為5.0% D、容重測定的谷物筒下漏斗直徑仍為40㎜,但按GB/T1353-2009附錄A進行測定,與小麥容重測定方法相一致。
E、進行不完善粒檢驗時,無食用價值但尚有使用價值的生霉粒歸屬為不完善粒,無使用價值的為霉變粒,歸屬雜質(zhì)。
91、有關食品安全法的描述說法不正確的是
A、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部門負責公布。
B、食品中的農(nóng)藥殘留限量規(guī)定及其檢驗方法與規(guī)程,由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和農(nóng)業(yè)行政部門制定。
C、企業(yè)生產(chǎn)的食品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yè)標準。同時,報省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備案,在本企業(yè)內(nèi)適用。
D、食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不得對食品實施免檢。
E、縣級以上與食品監(jiān)督管理相關的部門,對食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樣檢驗時,不需支付樣品費用,也不收取檢驗費用和其他費用。
92、在液-液萃取凈化振搖靜置后,有時會在兩液界面之間形成很難分開的乳濁層,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A、兩相界面之間存在少量輕質(zhì)的沉淀
B、兩液相之間界面張力小,或二者的相對密度相差較小 C、萃取液中含有表面活性物質(zhì)如蛋白質(zhì)、長鏈脂肪 D、振搖時間太短
E、靜置時間太短
93、布拉班德實驗磨粉機內(nèi)的試樣采用氣體輸送,磨輥與圓筒篩上都裝有清理刷,所以很少被小麥粉堵塞,需要調(diào)節(jié)的部分僅是()。A、進料速度 B、磨輥軋距
C、吸風量的大小 D、小麥粉抽屜和麩皮抽屜 E、馬達
94、《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規(guī)定,承儲企業(yè)應當對中央儲備糧實行專倉儲存、專人保管、專賬記載,保證中央儲備糧()、儲存安全。
A、賬賬相符 B、賬實相符 C、及時到位 D、質(zhì)量良好
E、儲存安全
9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與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主要區(qū)別是()
A、檢測器不同 B、光源不同 C、吸收池不同 D、單色器不同 E、檢測及記錄系統(tǒng)不同
96、如未知物色譜峰的保留值與某一純物質(zhì)色譜峰的保留值相同時,下列說法正 確的有()。
A、兩者可能是同一物質(zhì) B、兩者是同一種物質(zhì)
C、兩者具有相同的分配系數(shù) D、兩者具有相同的分配比 E、兩者的含量相同
97、儀器設備狀態(tài)標志分為“合格”(綠色)、“準用”(黃色)、“停用”(紅色)三種,其中綠色標志表明該儀器設備()。
A、計量檢定合格
B、不必檢定的設備,經(jīng)檢查功能正常(如計算機)C、設備無法檢定但經(jīng)比對或驗證適用
D、多功能檢測設備的某些功能已喪失,但檢測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經(jīng)檢定合格 E、某一量程準確度不合格,但檢測工作所需要的量程合格者
98、我國食用植物油標準屬條文強制標準,其強制性指標有()。
A、一級~三級食用植物油的酸值
B、一級~三級食用植物油的不溶性雜質(zhì)、水分和揮發(fā)物 C、四級食用植物油的全部指標
D、一級~三級食用植物油的過氧化值
E、一級~三級食用植物油的溶劑殘留 99、0.03+32.11+17.26+1.23之和與0.03×32.11×17.26×1.23之積保留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正確的是()。
A、1和4 B、2和4 C、3和3 D、4和1 E、4和4 100、在糧油檢驗中,利用間接碘法可以測定油脂的()。
A、含皂量 B、過氧化值 C、酸值 D、皂化值 E、碘值
第四篇:糧油檢驗員崗位責任制
糧油檢驗員崗位責任制
一、熟練掌握國家糧食質(zhì)量標準、糧食檢驗知識和操作規(guī)程,能夠獨立準確檢測糧食質(zhì)量和各項品質(zhì)指標。
二、及時準確的做好糧食出入庫質(zhì)量檢驗工作和質(zhì)量暜鑒的檢驗工作,并對檢驗結果負責。
三、認真做好接收檢驗,做到感官和儀器對照,快速準確。認真填寫質(zhì)檢票據(jù),同時填寫好入庫質(zhì)量臺賬。
四、糧食烘干時檢驗員要跟班及時檢驗。
五、對入庫固定形態(tài)的糧食,要按貨位普查,及時準確做好記錄。
六、糧食調(diào)出前必須扦樣檢測,出具檢驗報告。
七、認真及時填寫質(zhì)量臺賬。
八、蟲糧熏蒸必須由專人制定熏蒸方案,嚴格按照熏蒸方案組織實施。
第五篇:糧油檢驗員試題1
一、選擇題
1稀釋濃硫酸時應在燒杯等耐熱的容器中進行在玻璃棒的不斷攪拌下緩慢地將()。
A硫酸加到水中
B水加到硫酸中
C同時放到容器中
D都可以對定量分析的誤差要求()。 A等于零
B越小越好
C在允許誤差范圍內(nèi)
D略小于允許誤差銷售、調(diào)運時實施檢驗其目的是()。 A為糧油的定等作價提供依據(jù) B判斷糧油是否符合中等以上質(zhì)量指標 C為“推陳儲新、適時輪換”提供科學依據(jù)
D為政府機構實施產(chǎn)品質(zhì)量監(jiān)督和宏觀調(diào)控提供科學依據(jù)行政執(zhí)法時對市場糧油質(zhì)量進行監(jiān)管,下述作法不當?shù)氖牵ǎ?。A采用隨機扦樣的方法扦樣
B采用選擇性扦樣的方法扦樣 C扦樣部位應有針對性
D只檢測某一項或幾項指標 職業(yè)道德是人們在從事職業(y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內(nèi)在的、非強制性的()。
A 制度 B 規(guī)章
C 法律
D 約束機制 6 根據(jù)稻粒()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將其籽粒分為四類。A 粒質(zhì)
B 生長期
C 粒形
D 長度
糧食中的水分由自由水和()組成。
A混合水
B離子水
C結晶水
D結合水 8 標準化的目的是為了在一定范圍內(nèi)獲得()最全面的經(jīng)濟效果。A最佳規(guī)則
B最佳秩序
C最佳效益
D最佳方法 間接碘量法是利用()再用Na2S2O3標準溶液反滴定的方法。AI與還原性物質(zhì)起反應析出定量的I2
BI與氧化性物質(zhì)起反應析出定量的I2
CI與酸性物質(zhì)起反應析出定量的I2
DI與堿性物質(zhì)起反應析出定量的I2 碘染色法鑒別糯性稻谷與非糯性稻谷,其結果是非糯性稻谷呈()。A深蘭色
B棕紅色
C粉紅色
D黃綠色 11 測定小麥雜質(zhì)時,規(guī)定的絕對篩層的孔徑為()。
A1.5mm
B2.0mm
C3.0mm
D5.0mm 12 我國稻谷質(zhì)量標準中,粳型稻谷的中等指標為出糙率應大于等于()A73.0%
B75.0%
C77.0%
D79.0% 13 測定糧食水分時,干燥器中的變色硅膠保持有效的顏色為()。A紅色
B綠色
C黃色
D藍色 14 稻米心白粒是指米粒()部位呈白色不透明的粉質(zhì)白斑。
A腹部
B背部
C中心
D腹部和心部15 檢驗粉類粗細度時,按規(guī)定的篩層篩理,上層篩的篩上物應()。A全部通過
B1.0
C5.0
D10 16 大米的雜質(zhì)包括礦物質(zhì)、其它雜質(zhì)和()。
A稻谷粒
B稗粒
C糠粉
D小麥粒糧油品種中不易污染黃曲霉毒素的品種是()。
A花生
B玉米
C棉子
D大豆 18下列玻璃器具中可在烘箱內(nèi)烘烤的是()。
A比色管
B容量瓶
C 移液管
D碘量瓶 19 扦樣時以同種類、同批次、同等級、同貨位、同車船艙為一個檢驗單位。一個檢驗單位的代表數(shù)量,普通倉房扦樣,中、小粒糧食和油料一般不超過()噸。
A 50
B 100
C 200
D
250 20 十分之一天平的分度值為()。
A 0.1 g
B 0.01 g
C 0.001 g
D 1.0 g 21我國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中規(guī)定一級浸出油溶劑殘留允許量為()。
A不得檢出B≤10mg/kg
C≤50mg/kg D≤100mg/kg 22 常規(guī)試劑配制用水為()水。
A 自來水
B 一級水
C 二級水
D 三級水 23 一級化學試劑標簽顏色為綠色,用符號()表示。 A AR
B GR
C CP
D LR 24 實驗室常用的干燥劑硅膠吸收水分后變?yōu)椋ǎ┥?
A 粉紅
B 深綠
C 淺黃
D 天藍色 25 對于數(shù)字0.0065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二位有效數(shù)字
B三位有效數(shù)字
C四位有效數(shù)字
D五位有效數(shù)字 在糧油質(zhì)量檢驗中,常采用()的平均值報告檢驗結果。A雙試驗
B對比試驗
C平行試驗
D空白試驗 透明度、氣味、滋味等()反映了油脂的加工精度以及感官品質(zhì)的好壞。
A感官指標
B營養(yǎng)指標
C物理指標
D化學指標 28 小麥制粉后,保留在小麥粉中的蛋白質(zhì)主要是()和麥谷蛋白。 A麥清蛋白 B麥球蛋白
C麥醇溶蛋白 D麥鹽溶蛋白 29 淀粉酶法測定糧食中淀粉含量時將測定液放到沸水浴中加熱使淀粉糊化的目的是()。
A便于酶進行水解
B便于糖的析出
C使酶的活性增加 D使淀粉分子運動加劇 當?shù)久字兄辨湹矸酆吭冢ǎr,蒸煮時吸水率高,體積膨脹率大,糊化溫度高,米飯蓬松較硬。
A小于12
B12-19
C20-24 D大于24 31 檢驗食品、糧食、油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
A索氏抽提法
B酸水解法
C氯仿-甲醇法
D直滴式抽提法
小麥粉濕面筋中含水為()。 A35-40
B45-50
C55-60
D65-70 33 蛋白質(zhì)的測定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利用其物理特性進行的另一類是利用其進行的()。
A生理特性
B化學特性
C物化特性
D生化特性 34 支鏈淀粉分子與碘形成的復合體呈()。
A紅色
B藍色
C藍紫色
D紅紫色
制定扦樣方案應該確定()。
A 總體范圍和扦樣單元
B 總體范圍扦樣單元由扦樣人員靈活掌握 C 扦樣單元總體范圍由扦樣人員靈活掌握
D 總體范圍扦樣單元由受檢方確定
某化驗員對試樣進行4次分析個別偏差為+0.3、+0.2、0.1、0.4絕對平均偏差的值是()。
A0
B0.2
C0.25
D0.3 37 在恒溫條件下,一定量的小麥粉中加適量水,在粉質(zhì)儀的揉面缽中被揉合面團()、穩(wěn)定及弱化的變化。
A拉伸
B弱化
C形成D糊化 38 油脂酸值是中和1g油脂中所含()所需要的氫氧化鉀毫克數(shù)。A總酸
B游離脂肪酸
C有機酸
D無機酸 39 測定油脂過氧化值時,在溶解的試樣中加入()的碘化物與油脂中的過氧化物作用析出游離碘。
A微量
B少量
C適量
D過量 40 我國糧油衛(wèi)生標準中規(guī)定的磷化物允許量為()。 A不得檢出
B0.05mg/kg
C0.5mg/kg
D5.0mg/kg 41實驗結束后,通常采用()清洗揉面缽中和螺旋攪拌葉片上粘附的面團。
A溫水細紗布
B稀鹽酸細毛刷
C稀堿液細毛刷
D溫水鋼絲球
42為保證吸水率和面團穩(wěn)定時間測定的準確性,可()采用標準小麥粉進行儀器校正。
A每次實驗前
B每日一次
C每年一~二次
D五年一次
43直線回歸方程y=a+bx式中b表示()。 A自變量
B因變量
C截距
D斜率
44精密度的大小是由()誤差決定的。 A系統(tǒng)誤差
B偶然誤差
C系統(tǒng)誤差和偶然誤差
D都不是
45薄層色譜法測定黃曲霉毒素B1時,預展操作的目的是()。A初步分離AFTB
B平衡吸附劑
C分離提取液中的溶劑
D消除脂肪、色素的干擾
46鉬藍法定量分析磷化物操作中褪去高錳酸鉀顏色所用試劑為()。
A亞硫酸鈉
B硫酸鈉
C碳酸鈉
D碳酸氫鈉
47鉬藍法定量分析磷化物操作中加入氯化亞錫溶液的目的是()。
A作為氧化劑將磷鉬酸銨氧化為藍色化合物鉬藍
B作為還原劑將磷鉬酸銨還原為藍色化合物鉬藍 C作為氧化劑將磷鉬酸銨氧化為無色化合物
D作為還原劑將磷鉬酸銨氧化為無色化合物
48磷化物測定時蒸餾吸收裝置中洗氣瓶中裝入飽和硫酸肼溶液的目的是()。
A吸收硫化物
B吸收還原性氣體
C吸收氧化性氣體
D吸收二氧化碳
49磷化物定性分析時硝酸銀試紙變色、乙酸鉛試紙不變色表示樣品中磷化物含量為()。
A嚴重超標
B超標
C陽性
D磷化物未檢出
50饅頭的比容是指蒸制后()比值。
A饅頭體積與面團質(zhì)量
B饅頭體積與饅頭質(zhì)量
C饅頭體積與面團體積
D饅頭質(zhì)量與饅頭體積
51評價小麥、小麥粉的食用工藝品質(zhì)最直接的方法是()。 A加工成特定的面制食品然后進行成品感官評價
B進行面團揉和特性測定
C分析其營養(yǎng)指標、化學指標
D分析理化指標、營養(yǎng)指標
52面團達到最大稠度的時間長、有較長的穩(wěn)定時間和較小的弱化度、評價值大的小麥粉為()。
A弱力粉
B普通粉
C中力粉
D強力粉
53面團揉和過程粉質(zhì)曲線上沿線到達峰值前第一次與500F.U.線相交以后曲線下降上沿線第二次與500 F.U.線相交并離開此線,兩個交點相應的時間差值稱為()。
A形成時間
B穩(wěn)定時間
C斷裂時間
D揉和時間
54測定粉質(zhì)曲線時若粉質(zhì)曲線中線峰值位于()重新測定時需增加加水量。
A<480F.U.B480F.U.~520F.U. C500F.U.~520F.U.D>520F.U.55小麥粉的吸水量是指100g水分為()在粉質(zhì)儀中揉和成最大稠度為
時所需的水量。
A14%500 F.U.B15%500 F.U. C14%1000 F.U.D15%1000 F.U.56原糧標準中不完善粒檢驗中不檢未熟粒的糧種是()。 A稻谷
B小麥
C玉米
D大豆 57長度達到完整精米粒平均長度的()的米粒稱為整精米。
A1/2
B2/3
C4/5
D完整的米粒
58篩下物和()組成糧食、油料的雜質(zhì)。
A無機雜質(zhì)
B有機雜質(zhì)
C無機雜質(zhì)、有機雜質(zhì)
D無機雜質(zhì)和有機雜質(zhì)以及異種糧粒
59要保持分光光度計內(nèi)的干燥經(jīng)常更換()內(nèi)的硅膠干燥劑 A分光光度計儀器罩
B電源室和比色皿
C檢測器和比色皿
D單色器和樣品池盒
60標準溶液的濃度等于或低于()mol/L應在臨用前將濃度高的標準溶液用煮沸并冷卻的無二氧化碳的水稀釋,必要時重新標定。A0.01
B0.02
C0.05
D0.10
二、判斷題 量是指現(xiàn)象、物體和物質(zhì)的可以定性區(qū)別并能定量確定的一種屬性。()增加平行測定次數(shù)可消除系統(tǒng)誤差。()從事感觀分析的評價員年齡應在50周歲以下因為年齡偏大的人感觀不靈敏。
()糧油檢驗員應該真實地記錄檢驗數(shù)據(jù)。()小麥按粒質(zhì)可分為硬質(zhì)小麥與軟質(zhì)小麥兩類。麥粒角質(zhì)率達50%以上的為硬質(zhì)麥,麥粒軟質(zhì)率達50%及以上的為軟質(zhì)麥。()陳化變質(zhì)、不符合食用衛(wèi)生標準的糧食,必須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處理嚴禁流入口糧市場,不符合飼料衛(wèi)生標準的糧食,不得用作飼料原料。
()7 糧食籽粒在一定容器內(nèi)的質(zhì)量稱為容重單位用g/L表示。()測定玉米容重的容重器其漏斗筒的下口直徑為40cm。()雜質(zhì)檢驗分兩步進行小樣檢驗主要是檢出并肩雜質(zhì)。()玉米的不完善粒主要有未熟粒、蟲蝕粒、病斑粒、生芽粒、霉變粒、熱損傷粒。
()采用定溫定時法測定糧食水分其測定值與105℃恒質(zhì)法之差應不超過0.2%。
()小麥粉加工精度是通過小麥粉的粉色和麩星來表示的。
()測定小麥粉中的磁性金屬物含量洗滌吸取出的磁性金屬物常用去離子水。
()灰分是指樣品經(jīng)高溫灼燒后殘留的物質(zhì)基本上代表了樣品中無機物的總量。()從受檢的糧油中,按規(guī)定扦取一定數(shù)量具有準確性的部分稱為樣品。
()實驗室用的試劑瓶、容量瓶宜加熱。()
原始記錄是質(zhì)量保證體系運行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客觀證據(jù)。()18 有一批四級菜籽油在20℃ 時呈透明狀態(tài)可斷定該批油脂的水分及揮發(fā)物含量合格。()水是所有類型火災的最好的滅火劑。
()測糧食、油料中的脂肪酸值用氫氧化鉀標準溶液滴定至出現(xiàn)微紅色并在0.5min內(nèi)不褪色為終點。
()
21在測定油脂的過氧化值時反應中析出的游離碘易揮發(fā)是過氧化值測定結果的誤差來源之一為此滴定速度應適當慢些。()22酸堿指示劑的選擇原則是其變色范圍的全部或大部分應落在滴定突躍范圍內(nèi)。()
23優(yōu)質(zhì)小麥品質(zhì)指標項目中粗蛋白質(zhì)含量測的是面粉中的粗蛋白質(zhì)含量。()氣相色譜可分析高沸點有機化合物。()
磷化物定性分析時硝酸銀試紙、乙酸鉛試紙均變色表示樣品中磷化物檢驗呈陽性。
()鉬藍比色法是我國定性測量磷化物時的標準方法。()
氣相色譜法測定樣品中的有機氯農(nóng)藥殘留時的常用檢測器可用電子捕獲檢測器。
()原子吸收用標準溶液配制時標準物質(zhì)可采用為分析純的金屬或被測元素的鹽類。
()儀器分析用標準溶液包括標準儲備溶液、標準中間液、標準使用液。
()測定結果的精密度高則相應的準確度也高。
()
31為保證吸水率和面團穩(wěn)定時間測定的準確性可每次實驗前采用標準小麥粉進行儀器校正。()
32相關系數(shù)沒有單位其值在1與1之間其絕對值愈小變量間的相關關系愈密切。
()
33檢驗報告的實質(zhì)問題是檢驗數(shù)據(jù)和檢驗結論的準確、可靠。()
34薄層色譜法測定黃曲霉毒素B1時所點0.04μg/mL 10μL標準溶液點的作用為提供最低檢出量點便于概略定量。
()
35糧油及其制品中黃曲霉毒素B1的污染分布不均勻。()
36鉬藍法定量分析磷化物操作中可采用亞硫酸鈉褪去高錳酸鉀顏色以便于比色。
()
37磷化物測定時蒸餾吸收裝置中洗氣瓶中裝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目的是除去載氣中的硫化物。()
38我國糧油衛(wèi)生標準中規(guī)定的磷化物允許量是以磷化鋁量計。()39磷化物定性分析時硝酸銀試紙、乙酸鉛試紙均變色表示樣品中存在硫化物。
()
形成時間是指從小麥粉加水開始到粉質(zhì)曲線第一次與500F.U.相交時所需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