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書育體會
讀《為人師表 教書育人》有感
楊 宋 小 學
彭 書 香2009、6
讀《為人師表 教書育人》有感
閑暇間拜讀了《為人師表 教書育人》這本書,書中的老師感人的事跡感動了我,我從他們身上汲取了力量,找到了自己的差距。通過學習,我對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而教師則是最光輝的職業(yè)這兩句話又有了全新的認識。在不斷的學習與教育教學工作中,讓我深切地體會到自己離一個師德高尚的教師還有一段距離。還要從以下幾方面不斷努力。
一、愛崗敬業(yè),盡心竭力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教育是事業(yè),需要奉獻;教育是科學,需要鉆研;教育是藝術,需要創(chuàng)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愿意把畢生的精力獻給祖國的下一代,而且要刻苦鉆研學習教育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另外教師還要講奉獻。奉獻就要以為學生服務為最高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成人成才為最大的責任,不計報酬,淡泊名利,以教為樂,以教為榮。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更應自覺地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愛崗敬業(yè),開拓創(chuàng)新,精于教書,勤于育人,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方法,培養(yǎng)其多項能力的同時,更應以高尚的人格,淵博的學問,鍥而不舍的進取精神,感染和影響自己的學生,從而引導他們?nèi)ゲ粩嗯囵B(yǎng)自己的責任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zhì)。
二、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會熱愛教育事業(yè)。全國勞模、北師大林崇德教授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極其神圣純真的。這種圣潔的愛是教師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真情友誼,就會“親其師、敬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書育人就實現(xiàn)了其根本功能。因此,師愛是魂。
在幾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試圖努力地付出,可是,要讓每位學生感受到這種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過困惑和不解,但是我始終堅信一句話:付出不一定有收獲,但是沒有付出就一定沒有回報。為了這哪怕是很小的幾率,我也甘愿將我的青春揮灑在這三尺講臺上。同時我也覺得要師愛也得講究方法。首先必須全面了解學生。俗話說“知之深,愛之切”。只有全面了解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并舍得花時間和精力,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學生才會對你敞開心扉,把你當做良師益友。其次要尊重信任學生。魏書生老師在學生面前從不以教師的身份自居,凡事都采用商量的口氣與學生交流。哪怕是再差的學生,在他面前也是一個要尊重、理解、信任的學生。教師應學會傾聽、微笑、凝視、贊賞等技巧。只有把對學生的愛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尊重、信任學生,師愛才會繪出一片亮麗的風景。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一門內(nèi)涵豐富、技藝精湛的藝術。教師要把握好這門藝術,對學生充滿愛心,不失時機地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塑造學生的靈魂。
三、嚴謹治學,精業(yè)勤業(yè)。
在教師會議上,校長向我們提出了精業(yè)勤業(yè)樂業(yè)的要求,讓我們明白了教師職業(yè)的特點和師德的重要體現(xiàn)。教師是以培養(yǎng)人才為己任的,這決定了教師必須鉆研業(yè)務,不斷學習,終生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首先,要有良好的學風。時代在發(fā)展,知識在更新,教師只有緊跟時代,努力吸收新理論,新成果,為教學工作服務,才不會被前進的步伐所淘汰。當然還體現(xiàn)在虛懷若谷,不圖虛名,永不滿足。其次,要刻苦鉆研業(yè)務。教師要一絲不茍地對待每一堂課、每一次練習、每一位學生。必須掌握新課標,深入鉆研教材,熟悉本學科專業(yè)知識,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探索教學規(guī)律,更新教學理念,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自己成為精通業(yè)務的專家。
學高為師。這應該是我作為一名教師一輩子不斷努力的方向吧!
四、為人師表,明德惟馨。
教師的勞動是一種以靈魂來塑造靈魂,以人格來培養(yǎng)人格的勞動。為人師表要求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影響學生,以自身的表率精神去實現(xiàn)教書育人,真正做到明德惟馨。
首先,教師要嚴于律己,“教師無小事,事事是模范;教師無小節(jié),節(jié)節(jié)是榜樣?!庇浀靡晃焕蠋熢@樣講過:“在學生面前,我盡量做到以身作則。比如在升國旗時,我努力做到嚴肅、端正、直立、五指并攏,看著國旗徐徐上升。??”我想只有堅持嚴于律己,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成為學生的楷模。其次,教師要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教師的言談舉止、儀表風度是教師內(nèi)在道德素養(yǎng)的外部表現(xiàn),也是教師精神風貌的展現(xiàn)。在神圣的講臺上,舉止端莊,衣著大方,姿態(tài)穩(wěn)重從容,語言幽默風趣,那么教學效果一定會更佳,而且也影響了學生對美的追求。拿我自己來說吧,我至今仍記得在我讀書生涯中,有那么幾位老師,或許他們沒有太多的說教,沒有太多的名氣。可是在我們學生的眼里他們是很受歡迎的。在他們身上流露的那種大度、可親、自然的氣質(zhì)是其他老師所不能比的。在無形中給我們每位學生一種教師獨特的威信。如今,自己也成了一名教師,多少是受過他們的影響的。
有人說,兒童是一本書,要讀懂這本書并非易事,但要成為一位出色的教師就必須去讀它,并且打算讀一輩子。有人說,兒童是花木,教師是園丁。實際上,兒童比花木要復雜的多,教師的工作比園丁的工作煩雜的多。人總有劣根性,當茫茫然迷失前進方向的時候,我常這樣告誡自己: 有誰能像我們一樣,天天面對的是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雙雙晶瑩的眼睛,一顆顆透明的心,一個個青春的夢?!有誰能像我們一樣,一舉手,一投足,一絲美麗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就能撥動一根根美妙的心弦,就能帶給他們無限的歡樂?!我們是春天播撒種子的人,我們心中有著秋收的期盼。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yè)是甜蜜的,果的事業(yè)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讓我們大家一起向這同一方向共同努力,都能成為學?!皫煹隆睒吮?。
第二篇:教書育1
爭做“四有教師”師德演講稿
——“塑造靈魂,鑄造班魂”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有一種美妙的生物叫春蠶——春蠶到死絲方盡。有一種崇高的精神叫紅燭——蠟炬成灰淚始干。有一種博大的情懷叫奉獻——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千百年來,多少人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在他們的嘔心瀝血、無私奉獻中,又有多少祖國的花朵成為九州華夏的棟梁之材!誰又能知道,這其中包含著多少的汗水與淚水,也許老師那絲絲白發(fā),斑斑皺紋是最好的見證。各位領導,老師們,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塑造靈魂,鑄造班魂”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時光如箭,日月如梭,轉(zhuǎn)眼之間我已經(jīng)教書育人30年了?;仡欉@30年的教學生涯,面對飛速發(fā)展的新形勢,我重新審視自己,我有了一個新的追求,新的理想,那就是:當一名好老師,做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
做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不禁讓我想起這樣的一句話:“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民滿意才是對我們工作的最高評價。因此我立志要讓自己成長為一名令人民贊譽和滿意的教師。那么,怎樣才能成為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呢?
我是一名從事語文教學并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師,教書育人30年的經(jīng)歷,我總結(jié)出這樣一點,做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就要首先成為學生滿意的好老師。那么在學生心目中,好老師的標準是
什么呢?我曾經(jīng)問過好多教過的學生,從眾多的回答中我總結(jié)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是,“有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關愛學生,有淵博的知識,有風趣幽默的語言?!睅资甑陌嗉壒芾?,使我認識到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是在一個好老師的基礎上,善于鑄造一個班集體的靈魂——班魂。
敬業(yè)是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第一標準,熱愛自己所從事的這個職業(yè),獻身教育事業(yè)?!敖虝场?,是教師謀生的手段,但他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把教書育人當做一項偉大的事業(yè)來做,它所擔當?shù)呢熑问且环N對未來的希望。職業(yè)道德告訴我們,熱愛教育事業(yè)是教師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集中表現(xiàn),是職業(yè)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師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教育事業(yè)、社會利益的一個準則。只有熱愛教育事業(yè),才會更多地思考怎樣把課上得更好,怎樣讓學生更熱愛學習、學到更多的知識。熱愛教育,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yè),默默地奉獻自我。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地去做。熱愛教育,才會積極地去探索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與專業(yè)技能。因為熱愛教育,所以才會熱愛每一位學生,關心每位學生,關注每位學生的成長。
愛學生是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又一標準。有這樣一句名言“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眲e人的孩子跟自己是沒有任何血緣關系,要做到從心底來愛護他們,那是不容易做到的。
學生,通常都是被劃分為兩類的,一類是眾多人的寵兒——“優(yōu)秀生”,另一類則是永遠被大家遺忘在角落里的“學困生”,有些老師甚至就會毫不客氣地稱他們?yōu)椤安钌?,這樣分級的稱呼對于孩子來
說,是一輩子背負的陰影,會在他們幼小脆弱的自尊心上烙下了鐵的印記。其實作為老師是最清楚的,在經(jīng)常與孩子們交往的過程中,何必對他們?nèi)绱藝栏竦胤值燃壞??每一位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老師是否摘掉有色眼鏡去欣賞他們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鼓勵他們,關心他們,每個孩子都會成為“優(yōu)秀生”。心理學上有關注個體個性成長,那么有個性的孩子,有自己的閃光點的孩子將來必將也會對社會有所作為。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是好老師的具體體現(xiàn)?!坝H其師,信其道,樂其學?!庇纱丝梢?,要想讓學生認可你,樂于接受你所傳授的東西,就必須讓他們喜歡上你這個老師?!叭酥嘧R,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教師既是學生的良師,又是學生的益友。無論是做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我都會擺正自己的位置,經(jīng)常走到學生中去,主動與他們交談,了解他們、理解他們,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正是因為這個,學生感受到了我的真誠,把老師當作知心人,老師用自己的真情讓學生體會到我給予他們的關愛與幫助、信賴與鼓勵,學生們喜歡我這個老師,更特別關注老師的課。
教師的人生觀、世界觀,品行,他對生活的每個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會影響著每一個學生??梢源竽懙卣f,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么這位教師的影響就會在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有高尚人格魅力的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會像高明的琴師一樣,在學生的心弦上彈撥出動人的樂章。
老師要有一顆熾熱的愛心。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也是做好班主
任工作的靈魂。“真誠的關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工作的訓條,關愛每個學生,服務每一個家庭。在我的眼睛里,學生就是自己的孩子,有時甚至要超出自己的孩子。
“愛”學生,就要從尊重學生開始。在老師面前,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作為老師,要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學生,對他們處處真誠相待,時時耐心相幫,真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只有學生的人格和生命得到了尊重,才能讓每個生命綻放光彩。
管理一個班級,“強基固本”是基礎,要大力培養(yǎng)、扶持班集體的“正氣”,達到“以正治邪”甚至“百邪不侵”的目的。培養(yǎng)、扶持集體“正氣”就是培養(yǎng)班集體內(nèi)正確的輿論導向、價值觀、是非觀等等,是班主任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一個班集體保持良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也就是打造良好的“班風”。
但是,僅僅創(chuàng)造良好的“班風”還遠不能達到“強基固本”的目的。因為“班風”具有不穩(wěn)定性和時限性,一個班級的班風很容易受到內(nèi)外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班主任“跟的勤,抓得緊”的時候班集體一切順利,表現(xiàn)良好,但是班主任稍有懈怠就會出現(xiàn)許多不良之風,甚至于有時候“歪風邪氣”會壓倒“正氣”。這樣的班集體給人的映像是“不太穩(wěn)定”。況且,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如果班主任僅僅靠自己的勤勉來管理班集體,難免會有失察的時候,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和方法鍛造更加穩(wěn)定的“班風”,那就是——“班魂”。
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人民的滿
意是我不懈的追求。學生喜歡,人民才能滿意。我將以此自律,誠心誠意地服務學生,認真踏實地干好每一天的工作。
新泰市東都鎮(zhèn)沈村聯(lián)?。憾氥y
2014年10月13日
第三篇:不跪著教書 體會
《不跪著教書》讀書心得
劉寶清
第一次聽這本書的名字,認為此書應該與教師如何維護自己的尊嚴有關。
接觸這本書,才發(fā)現(xiàn)內(nèi)容遠比自己想象的要豐富得多。書的作者吳非老師在書的“序”中說:“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人呢?”這段話發(fā)人深省,我們的確需要做一個“不跪著教書”的人。
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作者吳非老師說:“面對一本教參,他不敢說不;面對外行領導的錯誤指責,他會立刻匍匐在地;教師失去了獨立思考的精神,乃至喪失尊嚴,能靠他去立人嗎?”鏗鏘有力的話語讓我不由得反思自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是依據(jù)教參教輔決定上課重點,卻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偶爾發(fā)現(xiàn)了教參的不妥處,或是自己對教材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卻因為怕和考試沖突而作罷。當我們迎來學生懷疑的目光時,我們往往以教參考試來說事,進而久之,學生的質(zhì)疑發(fā)現(xiàn)精神被磨滅,教師也成了照本宣科者。甚至我們有些教師到了沒有教參不知該如何上課的地步。讀了吳非老師的《不跪著教書》,我知道了,我們?nèi)绻箤W生成人,教師首先要是一個思想先進、厚重,不盲從、很自信的人,學生才能在老師的影響下上,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如果一個教師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那么他教出的學生也只是像吳老師說的“一群精神侏儒”、“順服的思想奴隸”。
純凈我們的教學語言。吳老師說:“一位合格的老師,他的字典里不會有‘差生’二字的。有無差生這種說法,事涉教育觀念、事涉師德修養(yǎng)。”他認為:一位教師,或是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只要他的口中常有“差生”這樣的詞,就說明他的師德修養(yǎng)還很欠缺,說明他暫時沒有資格從事教育工作。因為說這樣的話不但是對學生人格的侮辱,作為教師,也是絲毫沒有任何人格自尊和師德自尊的。教師有怎樣的教學語言,取決于他的學識修養(yǎng),取決于他的人格意識,也取決于他獨立思考的精神。對此我也頗有觸動。我們每個學??傆幸恍┳屓祟^痛的學生,這些學生無心上學,父母又硬逼著他們呆在校園,這樣的結(jié)果是他們不是在課堂一睡到底、就是在班上擾亂秩序,要么就是晚上爬墻外出上網(wǎng)、要不就是躲宿舍抽煙喝酒,讓班主任煩惱不已。對于這樣的孩子,如果我們能以一種平和心態(tài)對待他們,把他們當朋友當成人,和他們進行平等對話,平時多在細節(jié)處關心他們,而不是動則呵斥、批評、報家長的話,他們是否也會有所改變呢?換個角度思考,如果自己小孩哪一天也成了這樣的孩子,自己是否也希望老師多些耐心對待自己的孩子,幫助自己孩子走出這種不好的生活狀態(tài)呢?考核表里往往會有差生轉(zhuǎn)化率的填寫,好像一個班非要有差生不可,沒有老師也要找一個出來,這樣的考核表無形中讓老師開始給班上學生分等級,這樣對學生是否太不公平了?純凈教育教學的語言,應該是教師的修養(yǎng)任務,也應該是設置考評表的領導們應該要參與的任務。
呼喚風格。風格即人,有教學個性的老師,他們的課往往體現(xiàn)著一種獨立思考的意識,展現(xiàn)自己的學養(yǎng);而一個不善于思考的老師,只能做傳聲筒教師。只有成為有思想的人,才具備教育者的素質(zhì),教師具有懷疑和批判精神,才能勝任語文教育。沒有思考精神的教師,不可能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風格。書中說:教師在從教一個時期后,應當從教學個性的角度將自己的工作總結(jié)一下,這樣的總結(jié),能感知自己實際的位置,啟迪自己向高層次攀登。因為我們是“師”不是“匠”。這話讓我汗顏。我從教30多年,可是卻從未好好思考過自己教學風格是什么,平時聽同行的課,也只是看到有好的經(jīng)驗自己可以借用操作的就用,不可以的就純粹作為欣賞,至于說自己應該是什么風格、可以養(yǎng)成什么風格,我卻是糊涂的。從書中我知道了,在日常教學中,我應該多以書籍充實自己,多鉆研琢磨自己的課堂,在教學中反思自己,總結(jié)自己的個性特點,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而這,要從做一個有思想的老師開始。知識廣、懂思考、善思考,修養(yǎng)自身,這是有思想的前提。
第四篇:教書一年的感受體會[推薦]
教書一年來的感受和體會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覺中我已在教師這個崗位工作了一年。雖然時間并不是很長,但在這一年中我卻學會了很多,因此在工作的每一天我都感到無比的快樂和欣慰??鞓肥且驗槲以趯W校里結(jié)交了許多的新朋友,還有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笑容帶給我的快樂。欣慰的是通過這一年的鍛煉和學習,我認為自己能夠勝任教師這個職業(yè),能夠擔負起培育祖國花朵的重任了。
從小我就對教師這個職業(yè)十分崇敬和羨慕,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有幸站上那三尺講,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每一位學生。時光猶如白馬過隙,轉(zhuǎn)眼間我已大學畢業(yè),離自己兒時的夢想越來越近?;蛟S是上天的眷顧,畢業(yè)沒多久我便順利地考上了我縣邊遠山區(qū)的一所小學。這時的我心中十分激動,畢竟兒時的夢想實現(xiàn)了。這種夢想成真的喜悅感讓我開心了好幾天。開心之余我也隨時提醒自己不能得意忘形,一定要好好把握這次機會施展自己的抱負,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把這條教師育人之路走得更寬更廣更精彩。
九月金秋,在這豐富多彩的季節(jié),我開始了自己的教師之路。一走進校園,看見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天真活潑的笑容,彷如一陣清涼的秋風滲入我的心田。我也不禁開心了許多,便和孩子們善意而友好地打起招呼來。
雖然我校處于偏遠山區(qū),無論從師資力量還是教學條件上都無法與城里的學校相提并論,但是我那股教書育人的熱情和那顆關愛學生的心卻絲毫不弱。所以我堅信自己能夠在這里實現(xiàn)我的人生價值。來到新廟小學我接手了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并兼任班主任一職。第二天學校正式上課,我走進教室看到小孩子們端端正正的坐著,沒有喧鬧,十分安靜,安靜的讓我那顆激動不已的心也變得平靜了許多,面對這樣的狀況我竟然不知所措了。因為在此之前有老師告訴我這個班的學生平時比較調(diào)皮,一定要嚴加看管,這和我心中的印象有些大相徑庭了。他們一個個用天真的眼神望著我,好像是在向我示好,我也對他們微笑著,頓時教室里溫馨了許多。這讓我的信心更上一層樓了。
但人生并非總是一帆風順,以前我那些美好的遐想,在過了一段時間后變得事與愿違了。之前我以為只有我認認真真,兢兢業(yè)業(yè)地在學校里做好教學工作,學生的成績就會有所提高。但我錯了,由于我們學校比較偏遠,且當?shù)貨]有十分
穩(wěn)定的能夠維持生計的工作,所以一部分學生的父母為了給孩子一個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和良好的學習條件,都選擇雙雙外出打工了,把孩子變成“留守兒童”,只剩下孤寡老人在家中照顧孩子。所以學生在家中的學習就成了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在學校里還能很認真獨立地完成各科作業(yè),但每到放學或者周末的時候,作業(yè)的完成程度就會很差,這讓我很困擾。我們都知道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需要老師學生家長的三方配合,在校期間老師起著監(jiān)管的作用,但是一回家沒有了家長的督促,孩子那天生好玩和自制力差的性格便會暴露不已。開始出現(xiàn)不做作業(yè)的情況,更有甚者還經(jīng)常忘帶教科書,這樣下去學生的成績就變得越來越差每況愈下了。
上面的情況只是導致“留守兒童”成績差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代理監(jiān)護人無暇或無能力顧及孩子,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親情和教育,沒有感情依靠,得不到正確引導和幫助,這對他們的心里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容易導致心理問題。有的兒童由于長期的寡言沉默、焦慮、緊張,可能會逐漸形成孤僻、逆反和自卑的心理,不與老師和同學交流,這樣也可能形成惡性循環(huán),嚴重的孩子甚至會自暴自棄放棄學業(yè)。
好在當我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后,主動積極的去找這些學生交流,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我還讓一些性格比較活潑的學生主動去找平時比較靦腆沉默的孩子玩耍,把他們那些不好的心理負擔扼殺在搖籃里。在我一系列的措施下,班上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成績都有所提高,這讓我重拾了信心。但是條件艱苦的事實無法改變,每當冬天來臨的時候,看著孩子們穿著單薄的衣服和那被凍得通紅的小手時,我心中不禁多了幾絲酸楚。于是我暗下決心,一定要讓他們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走出這條山溝。現(xiàn)在我和學生們的關系十分好,上課時良好的學習氛圍和下課時與學生一起玩耍的快樂架起了我和學生心與心之間的橋梁。有了這座橋梁我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變得更容易了。
在這一年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有來自校領導的幫助,也有來自每天同處一個屋檐下同事的幫助,還有來自學生的幫助,他們的幫助讓我知道了很多,也學會了很多。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或許我只是一個空有一身抱負的青澀大學生。
在這一年中,我體會到作為一名老師不只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老師的職責還
在于育人,老師還應該教學生如何做一個人,如何做一個有用的人,如何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我體會到付出總有回報,只要你對學生好,學生就會對你更好。我還體會到用心去關愛學生,就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
在這一年中,我感受到了農(nóng)村教師甘于奉獻的精神和那顆無比誠摯的心。也感受到作為一名農(nóng)村教師的艱辛,但是無論條件多么艱苦,教書育人的信念永遠不會改變。
第五篇:課堂上我要先育人后教書
課堂上我要先“育人”后“教書”
曾幾何時,提到教師這一職業(yè),人們的第一認識就是“教書育人”,雖然人們早就尊稱教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教書”似乎還是排在首位的重任。歷經(jīng)九載的教書生涯,我愈加的感覺到做為教師“育人”應該比“教書”更重要,讓我對此感受最深的還是最近的九年級信息技術課。
九年級的信息技術課以復習初
一、初二的知識為主而對于這屆學生,與其說是復習,不如說是從頭到尾的再講一遍。因這一科將與其它文化課一起進行中考,并計入分值。有部分同學便重視起來了,但仍有大部分的學生態(tài)度不端,紀律較差,短短的45分鐘,我既要講知識,練操作(指導),又要維持紀律,真是雙面教師。對紀律差的學生一會嚴肅萬分,一轉(zhuǎn)身又要耐心講解。因為只要學生想學,哪怕是一個極簡單的問題,我也會認真細致地進行講解,然而有些學生卻并不領情,只要教師干涉了他的自由,他便會有百分之二百的不滿意,不分是非黑白,對教師的諄諄誘導絲毫不領情。而且下課鈴一響,我還沒講話,學生們早一窩蜂的沖出了教室。再看教室里的一片狼藉,拉出的鍵盤,嗡鳴的主機,亮著的顯示器,似乎是遭受了一場巨大的災難。無奈的喘吸著,痛苦的慎視著這一切。
我也無言,雖然心中的怒火沖天,也只好自行用冷水澆滅。依次的關掉了顯示器擺好桌椅。
課下深思,造成學生態(tài)度不端,不珍惜學習機會的原因,可能就是我們在上課時太注重“教書”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育人”的價值。
還記得韓愈那句話:“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可見古人早就把“傳道”放在了“授業(yè)”與“解惑”的前面,教師首要的任務應該是把道理講明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而在現(xiàn)實教學中,由于受某段時間應試教育的影響,廣大教師只還記得“教書”,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四腳的書櫥,地道的“教書匠”。在這種教育形式下學習好的同學無非是知識的容器,而不想生硬接受知識的學生便也成了厭學者。
雖然在科學發(fā)展指導思想的今天,我們大力提倡素質(zhì)教育,但“育人”的功能還是差了點,不然就是我們教師的耐心差了點,我們太肯定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缺少了正確的引導,才致使當學生出此這些行為時,讓我們覺得無法接受。
因此在目前的中小學教育中,教師要想成為真正的師者,不僅要“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更要記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一點一滴的實際工作做起,既要做學生的良師又要做學生的益友。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人,先育好人,再教好書是教師光榮而神圣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