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擦亮心靈,像兒童一樣生活——讀《小王子》有感
擦亮心靈,像兒童一樣生活
——讀《小王子》有感
當我們翻開《小王子》,讀那語氣俏皮的獻詞,千萬不要簡單地一笑了之。作家清楚地告訴我們,這部書是讓有童心而且需要安慰的大人看的。不同的人對小王子有不同的知心話要說,不同的人也想打聽小王子不同的心事。
《小王子》中,國王自以為統(tǒng)治全宇宙,可并不能滿足小王子看落日的愿望,他常常宣判星球上唯一的老鼠死刑,但又不得不赦免它;愛慕虛榮的人不斷地脫下高帽子又戴上,以為別人都在瞻仰著他;酒鬼憂郁地灌醉自己,為的是忘卻喝酒的羞恥;惟利是圖的商人不停地數(shù)著五億一百六十二萬顆星星,以為這就是他發(fā)現(xiàn)的財富;燈夫忙于按照 規(guī)定點燃和熄滅路燈,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休息;地理學家坐在辦公桌后,等待別人告訴他哪里有城鎮(zhèn)河流高山大海?? 小王子說,沙漠美麗,是因為沙漠的某處隱藏著一口井。饑渴交迫的人,終于在沙漠里找到了水井,生銹的轱轆發(fā)出的聲音就象叮咚的泉水聲一樣悅耳。由于有了井,沙漠的美麗光芒才更神秘,更震撼人心。
在《小王子》中,狐貍對小王子說:“我的秘密是這樣,很簡單: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本質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只有用心靈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質,真正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無法看見的。而本質也就是神所在的地方。最??吹奖举|的是兒童,兒童不虛假,能用心去看。
在當今的社會中生活的人們,大多數(shù)被世俗所同化,就像《小王子》里的國王、商人、燈夫、地理學家,武斷、自大、無恥、貪婪、愛慕虛榮、墨守陳規(guī)、守株待兔,成為了蕓蕓眾生中的一員,像螻蟻一樣地生活,眼睛和心靈已經越來越模糊。這些陋習就象猴面包樹的苗子一樣,如果不及時除去,將會使我們心靈的星球日漸荒蕪。但愿在看了《小王子》后,能擦亮心靈,像兒童一樣生活。我覺得,失去童心的成人是不喜歡、也看不懂《小王子》的,里面能讓他們微微刺痛的部分,已經被迫不及待地跳過了。他們從來不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這不能不說是他們的遺憾,因為他們永遠不會明白生活的本質。
可是,愿意擦亮心靈、像兒童一樣生活的人們啊,當你在滿天繁星的夜晚,仰望天空,你會看到,小王子就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對你微笑著呢!
第二篇:讀《像風一樣奔跑》有感
讀《像風一樣奔跑》有感
這本書是寫了鄉(xiāng)村孩子的故事,樸素、單純、善良是那些倔強的鄉(xiāng)村孩子特有的性格。
我小時候也在農村待過一段時間,在那里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沒有人來給你講規(guī)矩,可以上樹拿雞蛋,可以下河摸魚,好玩極了。還能自己種菜、植樹,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菊朵的故事充滿了傷感、快樂、美好、溫暖和無奈。她們只能靠自己來吃飽飯,過好生浩,人人的生活經歷都充滿了感傷,但他們都很團結友愛,哪家人遇到了困難,鄰居朋友絕對會來探訪,就像一個大家庭要樣,永遠互幫互助,心手相牽,快樂生活!
菊朵和外婆對話時,會讓人感到一種溫暖、依偎的感覺,一股甜甜珠暖意,泌人心中,含有一占點淡淡的憂傷。
鄉(xiāng)里的那些“供銷社”,“公社”,“工分”,“斗爭”這樣的文字,在歲月中漸行漸遠,現(xiàn)在的社會再也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文字了!
“記工分”的日子,我們再也不會回去了,以前的人靠勞動、力量生活,現(xiàn)在的人靠學位和智慧已經脫離了以前那種記工分的生活,科技越來越發(fā)達,不過還是很懷念以前的生活!
那是一朵1979年夏天的云,在湘西南山地的藍天上,吸取著山間的靈氣和陽光的溫暖,飄進了我我們的心里,香
香的、柔柔的、暖暖的,像咬了一口香草冰淇淋一樣!
東風小學
五(3)班
彭捷妮
第三篇:讀《像狼一樣思考》有感
博山實驗中學翟迎新
指導教師李莉每天都害怕浪費時間而不停的努力,不斷的尋找機會,生活就像一場馬拉松比賽,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邁出的是成功的步子,可是最后卻發(fā)現(xiàn)撞線的始終不是自己。夢想就像是天上的星星,近在眼前,卻又遙不可及,我們就像一群聰明的猴子絞盡腦汁想撈起水中的月亮,可不管怎樣努力,希望卻總是落空,夢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就像水中月亮和天上月亮的距離。我們都在為理想編織著無數(shù)絢麗的夢,可美麗的泡沫卻又那么經不起陽光。迷茫,惆悵……生活給了我們這樣的注腳。成功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物,沒有人能給它下定義,沒有人能給它制定一個標準,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似乎離成功很近,可仔細想想又覺得距離成功那么遙遠。在夢里我們似乎擁有了一切,可醒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一無所有了,不斷為理想和現(xiàn)實而失眠。但讀完《像狼一樣思考》一書卻給了我一種別樣的感受——讓夢想成為希望,讓現(xiàn)實來激勵,成功的道理其實并不復雜?!断窭且粯铀伎肌芬粫蚱屏艘酝虡I(yè)書籍的慣有模式,以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對虛擬w世界——狼,狐貍,羊三種動物所從事的職業(yè),生存理念的精心刻畫,呈現(xiàn)出動物世界的競爭本質,從而揭示出與動物世界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人類社會的成功商業(yè)準則,使讀者在輕松的品讀中,梳理出適合自己的經營軌道,價值觀念,甚至是人生定位。主人公狼善善是善善健康食品公司的總經理。他有一只會嗅機會的鼻子,睿智而充滿活力。作為老板,他最大的愿望不是擁有多少資產,而是如何快樂的成功,他的成功法寶就是思考。而狼善善最值得信賴的左膀右臂——業(yè)務經理狐聰聰用戶有令人羨慕的碩士nba文憑,成熟的管理方略,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智慧的大腦,能夠在任何時候準確定位自己。而書中勤勞的代表羊酷酷先生是平凡而努力的工作者,他的人生目標是過上好日子。他們代表了人類分工的三類人:企業(yè)所有者,企業(yè)管理者,員工。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游刃有余的工作著,給了我們不少商業(yè)哲學準則?!罢嬲臋C會就是一種讓少數(shù)人成功而讓多數(shù)人遺憾的東西。”是的,機會的到來不會伴隨著鑼鼓聲,讓所有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和許多一起看到了一個機會,請記住那不過是機會的影子,真正的機會已經遠去了。讓多數(shù)人看到的不會是機會,機會的到來一定是靜悄悄的。在各種事物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可謂到處是機會,但這機會需要靠我們的能力來識別?!奥斆髡卟灰欢ǔ晒?,成功者不一定聰明.”所以,企業(yè)的老板往往不一定是企業(yè)最聰明的人,但他周圍卻需要團結一批聰明人,并且他必須是企業(yè)最有威望的人。聰明是現(xiàn)象,成功才是目的,聰明者與成功者相比,一個是預期,一個是受益。成功者善于從聰明者那里獲得什么,而聰明者善于從成功者那里學到什么?!八伎甲屛覀儗ふ业綑C會,而執(zhí)行讓我們把機會轉化為動力?!笔堑?,思考和執(zhí)行就像人的兩條腿,缺少任何方面,都是邁不開步子的。思考讓我們審時度勢,將問題考慮全面,以一種全新的思路,完善的見解制定我們的計劃。當然,我們還要執(zhí)行,這一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任何完美的計劃都要注重執(zhí)行的力量。“時間是勤奮者成功的搖籃,時間也是懶惰者失敗的墳墓!”成功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磨練我們心智的過程,也是一個積累力量的過程。讀著《想狼一樣思考》,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思考著什么,讀完了此書,對成功也有了另一定位,成功不僅僅代表著物質的豐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充實。有太多的人追且成功,但真正成功的人卻很少,那是因為他們走了彎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其實成功離我們很近,只要你踮一踮腳的距離。讀完此書,我梳理出一個成功的公式:(能力+思考+執(zhí)行+勤奮)*團結一批聰明的人-浮躁+平和=成功。第四篇:讀《像豬一樣飛翔》有感
讀《像豬一樣飛翔》有感
讀了《像豬一樣飛翔》這篇文章,那種強烈的感受至今銘刻在我心頭。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叫祝祝的小男孩卻被大家叫做豬豬,因為他總是考試不及格,總是用黑得發(fā)亮的衣袖去擦鼻涕,還憨聲憨氣地說:我叫祝祝。祝祝的爸爸媽媽在化纖廠的爆炸中失去了生命,他只能和爺爺相依為命,爺爺靠清掃垃圾和撿破爛為生,因為租不起房,爺孫倆只能住在化纖廠廢棄的鍋爐旁的簡易窩棚里。
文中有一個情景使我改變了對祝祝最初的看法。
一天,祝祝去河里游泳,救了一只快要淹死的小豬,他把小豬帶回了家,和爺爺把它養(yǎng)得肥肥壯壯的,并調教得很有靈性,而且能姿勢優(yōu)美并輕松地跨過一米的高度。讀了這個情節(jié),祝祝不再是又臟又傻,而是一個純樸、善良而并不傻的的孩子。
在一堂美術課上,祝祝根據(jù)他的小豬畫了一幅惟妙惟肖的飛翔著的小豬圖畫。老師卻給祝祝打了五十分,而爺爺給傷心的祝祝打了一百分。祝祝高興地將畫貼到爸爸媽媽的遺像旁邊。讀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我覺得那位老師根本沒有在意過祝祝,更沒有從心底里了解祝祝,沒有用心體會一個“傻”孩子的心
小豬很快長成了大豬,和祝祝的感情愈漸加深,并成了他的保護神。有一次,一個男孩欺負祝祝,大豬憤怒地沖了過去,把那個孩子撞倒在地。
然而,好景不長,化纖廠的后勤主任命令爺爺把豬送給食堂。祝祝上學的時候看見一些人帶著工具來殺豬,他拼命哭喊、阻止,可大豬還是開膛破肚。祝祝在日記里寫到:今天來了很多人要殺我的大豬,大豬哭了,我也哭了,我對大豬喊:大豬快飛!于是大豬就飛走了,他離開危險,飛到它想去的地方了。我也想長兩只翅膀,我也想像豬一樣飛翔。祝祝的日記深深地觸痛了我,“像豬一樣飛翔”,這是一個“傻”孩子祝祝的心聲!
大豬死后,孩子們又開始欺負祝祝,他們約祝祝去爬煙囪,嘲笑祝祝是膽小鬼。祝祝生氣了,他以極快的速度爬上最頂端,張開雙臂,向著天空大喊:我不是豬,我不叫豬豬,我叫祝祝------
祝祝離開了這個世界,在人們的歧視中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是啊,生活中有多少這樣的孩子需要得到我們的理解、尊重和關愛,他們也想擁有自己的世界,可有多少人能意識到呢?
第五篇:讀《像冠軍一樣教學》有感
讀《像冠軍一樣教學》有感
新福小學
余婷
道格·萊莫夫的《像冠軍一樣教學》這本書,是幫助老師們找對教育方法的一本好書。這是被譽為美國的“教學圣經”的一本書。道格·萊莫夫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把美國優(yōu)秀教師日常發(fā)生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突發(fā)性的寶貴經驗,整理歸納成這本實用的教學寶典,這是一本有字真經。這是我還未拜讀這本書時所了解的關于這本書的介紹。
初拾這本書時,不免對這本書的書名有些失望。想著竟把教書育人喻作比賽一般,書香味全無。但查查作者,道格·萊莫夫,發(fā)現(xiàn)這位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除了是美國暢銷書作家,著名培訓師,還是一位權威的教育家,著有《教無不勝》,《練習的力量》,《做到更好的42法則》等教育類暢銷書。打開拜讀,在前言中,道格·萊莫夫把教學稱之為是藝術與方法,其實美國教育學體系的發(fā)展,已經經歷了藝術-科學-藝術循環(huán)往復的交替上升,作者把教學稱之為藝術也不足為奇。本書闡述的62個技巧分布在12個章節(jié)四個部分當中。第一部分,評估學生的理解水平;第二部分,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與應用;第三部分,提高課堂參與度和思考度;第四部分,課堂文化的五大原則。因為有62個教學技巧貫穿,這四個部分既成體系又獨立存在。整個談論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用簡潔的語言,引人入勝的例子,給讀者梳理了一個又一個實用有效的技巧方法。比如:統(tǒng)一練習格式: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學習狀況;犯錯文化:讓學生敢于犯錯,勇于在錯誤中總結經驗;為步驟命名:規(guī)范每一個步驟。幫助學生掌握復雜技能。這些都是我在教學中遇到過的問題,且自身嘗試了許多方法,反而事倍功半。看了這些方法,不免為作者的大智所折服。確實,有時簡單干練的規(guī)范遠比旁征博引的解釋來得更有效些。
而讓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也是讀書之前我的疑問——為什么把教書比作火藥味十足的比賽,且要爭一個冠軍呢?讀完全本,我從書中提取到三個關鍵詞“明確 正確 精確”。首先,備課時明確教學目標,每堂課結束時對自己的目標進行明確評估,得以保證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因為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了解到學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自己教授了多少以及如何改進下一堂課。在上學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也明顯感覺到從學生獲得知識容量的角度上備課比從教師教授內容的容量備課更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吸收。且在上課前,就自己的本堂課的效果,當天學生學習的內容做一個對話,能讓自己在課堂上更胸有成竹。其次,“正確”是指100%正確。在課堂上回應學生答案時,教師應該一直堅持“完全正確”的答案或者一直堅持嚴格的標準。英語教學以及很多文科類教學,時而耳聞此類學科考試很多沒有標準答案。然而從出題人的角度來說,出題就會有考點,答案怎會不固定。這一反思,讓我意思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特別是面對基礎比較差的學生群體時,會無意間放棄了自己原來所設定的“高標準”。如此,有些學生就沒有機會意識到自己的答案與高質量答案之間的差距。長此以往,學生自以為正確,做了準備,也達到了要求,但事實并非如此。最后,“精確”,這更是對教師的高標準的行為要求。比如增強教師指令的趣味性和觸知性,增強課堂掌控力,增強控制課堂談話的能力。這些都是細微處見真知的。
你還會發(fā)現(xiàn),這本書中羅列出來的技巧我們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技巧中所闡述的問題,在我們的課堂上每天都在發(fā)生。熟悉的還有美國冠軍教師對待問題的處理辦法,雖然美國課堂文化、課程內容、作業(yè)形式等與我們課堂大不相同。陌生的卻是作者對教育教學名詞術語的用法和對某些教學事件的表述方式,跟我們國內的使用習慣不同,可能因為中美教育發(fā)展階段不同,在這方面還需要讀者多花點心思。
總而言之,像冠軍一樣教學,是教師對自身教學有高要求,從細微處著手,追求“明確 正確 精確”。遵從這一教學理念的老師,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也會朝著這六個字發(fā)展。教師的工匠精神是用勤勉和謙遜打磨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