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及辦理流程
一、農村危房改造對象
①居住在危險場地的分散供養(yǎng)五保戶、建檔立卡戶、低保戶、貧圖殘疾人家庭;
②居住在D級(整體危險),C級(局部危險)危房中的分散供養(yǎng)的五保戶、低保戶和貧困殘疾人家庭;
二、改造標準:
農村危房改造要在滿足最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建筑面積和總造價。原則上,改造后每戶住房建筑面積1至3人戶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內,且1人戶不低于20平方米、2人戶不底于30平方米,3人戶不低于40平方米,3人以上戶人均建筑面積不超過18平方米,不低于13平方米。要接照基本建設要求加強規(guī)范和引導,防止群眾盲目攀比、超標準建房。
三、審批程序
1、農戶申請
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的農戶自愿向村委會提出申請,提供以下材料:
①書面申請。內容應包括對戶籍、家庭收入、住房危險程度及改造資金籌集情況和改造意思的說明,并須有戶主簽字:
②戶籍證明。即身份證、戶口薄,戶籍必須與現居住地一致:
③收入證明。五保戶、低保戶提供證明原件和復印件(原件備查,復印件存檔)
;其他貧困戶,提供由村民委員會認定的關于家庭收入的說明:
④危房證明?,F危房照片(處于危險場地或屬于D級危房的提供整棟房屋照片,c級危房提供整棟照片和危險局部照片。照片要有固定參照物)。
2、村級評定
村委會收到農戶申請后,組織村民代表3~5人入戶走訪和現場踏勘,對住房狀況再做核實。對一致的和經核實的,提交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評議后,將評議結果在村務公開欄和主要街道公示3天以上。對經評議認為符合補助條件,且公示無異議或有異議但經村委會復核排除異議的,批準農戶填寫《定州市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申報審批表》,上報鄉(xiāng)(鎮(zhèn))政府。對經評議或公示存在異議、村委會復核不符合補助條件的,不予上報,并向申請人說明原因。
3、鄉(xiāng)級審核
鄉(xiāng)(鎮(zhèn))政府收到村委會的申報材料后,對農村貧困戶的真實情況進行核查,對危房等級進行鑒定。核查與簽定結果應在鄉(xiāng)(鎮(zhèn))政府政務公開欄和原村莊公示5天以上。符合條件的,由鄉(xiāng)(鎮(zhèn))政府根據農戶貧困類型和危房等級,按照優(yōu)先改造生活最困難、住房最危險農戶的原則,提出改造排序意見。
4、市級審批
市規(guī)建局、民政局對鄉(xiāng)鎮(zhèn)所報數據全部復查。確認符合規(guī)定條件的,批準列入農村危房改造范圍。
四、開工建設
具備開工條件的危房戶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與其簽訂協(xié)議,盡快施工建設。
五、危房改造資金的撥付。
在危房改造完畢驗收合格后,經鄉(xiāng)(鎮(zhèn))政府申請,農村危房改造辦公室批準,通過財政局全封閉,直接將補助資金撥付到農戶銀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