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一、教學內容:當前暴力犯罪突出,團體犯罪嚴重,各種社會團體因素對當前中小學生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本節(jié)課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加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養(yǎng)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
三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在遇到某些情況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教學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和學生參與討論事例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五: 教學過程:
1.引言:同學們都處于青春期了,相信大家都會判斷是非對錯,可是,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為一時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現(xiàn)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沒減,面對這個沉重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深思呢??
2.闡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1)犯罪呈低齡化趨勢
(2)社會閑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學生作案逐年遞增
(4)犯罪的類型復雜
(1)社會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學生的心理因素相互交流
學生與主持人對某一案例,一起討論,各抒己見
6、
第二篇: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
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
實施方案
法門二中
隨著城市化步伐的邁進,我校服務區(qū)域處于法門寺旅游景區(qū)的交通樞紐地段,存在著許多安全隱患。為此,想通過研究和探索,摸索出學校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并及時總結經驗,構建一套具有趣味科學、便于接受、效果實在的中學安全教育模式,使初中安全教育系統(tǒng)化、科學化,使之更具有實用性和指導性。關鍵詞:培養(yǎng);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環(huán)境、家庭狀況、生活條件都在發(fā)生可喜的變 化。隨著社會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使我校服務區(qū)域處于重要的交通樞紐地段,原有的幽靜的鄉(xiāng)間小路變成了車水馬龍的公路大道,家用電器大量增加,這一切變化雖為生活質量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也對處于農村的孩子存在著不少隱患。因為這些學生從小生活在鄉(xiāng)村,面對新環(huán)境,他們的思想意識、生活理念、行為習慣都難以適應。近兩年內,在我校的外來學生中就出現(xiàn)了由此造成的兩起嚴重而悲慘的安全事故。學生當時都有強烈的安全意識的話,也許就不會發(fā)生安全事故。
我認為,對原來在本地城區(qū)生活的學生,在接受學校所開展的常規(guī)性的安全教育的情況下,還需要不斷加強對 學生安全教育,切實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以確保廣大學生的人身安全。這既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需要,也是廣大學生家長的心愿。為此要通過研究和探索,使安全教育的內容落到實處,使方法趣味科學,便于接受,作用效果實在,適合學校實際的一種安全教育模式。
一、研究組室:法門二中政勤組
成員:任延軍、趙婭娟、秦會霞
二、研究構想
(一)研究原則
開展本課題研究,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本次課題研究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點。因此,在研究過程中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教師起到的是引導輔助作用。
2、循序漸進原則:能力的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研究過程中應遵循這一原則,逐步加強對學生的要求,從最初的“扶”逐步過度到“放”。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理論去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證明理論的正確與否,使學生真正融入到實踐中,在實踐中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二)研究目標
1、理論目標:
探索學校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及時總結經驗,構建中學安全教育模式,使中學安全系統(tǒng)化、科學化,使之更具有實用性和指導性。
2、實踐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有關安全方面的知識。了解常見意外事件的種類、原因以及預防和處理的方法。
(2)技能目標:讓學生學會常用家電的安全操作方法,初步學會意外事件預防之道,學習意外事件處理方法。
(3)情感目標:具有安全意識,具備防范意外事件的常識和處理能力,并應用于日常生活中,以減少或避免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三)研究方法
實驗法、篩選法、比較法、歸納法
(四)研究對象:法門二中全體學生
(五)研究時間:2014年10月——2015年6月
研究步驟:第一階段:2014年10月——2015年2月,初步實踐反饋效果,不足之處進行改正。
第二階段:2014年3月——2015年3月,加強實施調整。第三階段:2015年4月——2015年6月,進行總結評價,撰寫研究報告。
三、研究內容:
1、創(chuàng)設有安全特色的校園文化,通過學校、家庭、社區(qū)三方合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圍,使學生的安全意識逐步增強。
2、學校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多種形式,向學生傳授水、電、火、氣、交通及自我保護等相關的安全知識。
3、傳授自我保護以及應變突發(fā)事件的技能,開展行之有效的實踐活動。
四、研究實施
(一)、以學校教育為主要途徑,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1、造聲勢,營造氛圍。
大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為學生提高安全意識提供良好的氛圍。以班級切入點,以校園宣傳每題建設為重點,多角度、多方位建設有安全特色的校園文化。邀請交警到學校作交通安全教育報告;在校園中展出了交通案例展板,播放交通安全教育電視片,以血的教訓和代價向同學們發(fā)出警示;在班主任老師的指導與帶領下,有些班級制定了班級公約。每班在黑板報中都有一塊“安全島”的內容,主要宣傳安全方面的小知識、小常識,對學生的具體操作很有幫助,是學生最愛閱讀的內容。同時,利用國旗下講話的契機宣傳各方面的知識,校團委利用廣播臺進行每周一次的常規(guī)宣傳,在櫥窗里設立了《公安報》閱報欄,讓學生及時了解身邊的事,給自己一個警惕。
2、創(chuàng)立項目,得到深化。
各班在校團支部、班主任、各任課教師的積極引導下,緊密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1)主題課程教育:學校以興趣課的形式,每班每月開設一節(jié)安全教育課,使學生能夠熟知交通安全常識,明確體育活動、課外活動、課間活動應注意的問題,學會使用“水、電、火、氣”,穩(wěn)妥處理突發(fā)事件以及放學、上學路上的安全問題等等。(2)學科滲透教育:各學科教師結合學科的特點,進行安全教育滲透。這是開展安全教育的另一個 行之有效的輔助途徑。在體育課中,對于自我保護的教育尤為突出,特別是骨折、皮膚內出血、抽筋等現(xiàn)象的應急措施,胸悶、低血糖等常見病的應急處理等等。語文課中,結合課文,教授安全知識,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在數(shù)學課中,很多的主題圖是以道路為主要場景的,教師就結合實際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思品課中應結合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是學生應該樹立其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
(3)班級活動模擬教育:每班根據(jù)實際情況開展“水、電、火、氣、交通”為主題的班會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他們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以及危害。
(4)校團支部實踐興趣教育:圍繞“安全、自我保護”,積極在學生中開展一系列的團員的實踐活動。團員配合學校衛(wèi)生課、寒暑假前的安全、法制教育組織在校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自護教育。在教育的同時結合活動使其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節(jié)假日要求每位學生在家長的教導下學做一種家務,主要與電、水有關(學燒一樣菜,正確的使用電熱水壺、如何進行行之有效的撲滅油鍋的火等)。通過實踐活動和競賽,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更能通過活動,真正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學校應組織學生進行地震逃生演練活動,體現(xiàn)素質教育。
(5)日常行動教育:因臨時校舍的校門口是T字型的交通要道,又是城鄉(xiāng)結合部,過往有很多的運輸車,又沒有交通指示等燈,給孩子們的上學、放學帶來很大的交通隱患。為此,每當中午和下午放學,各個班級的學生排好隊伍就有老師陪同下過馬路,一天至少三次。如遇到個別學生有事出學校,也是由老師陪同下過馬路的。這一舉措給孩子們帶來了安全,給家長們帶來了放心,給關心下一代的人們帶來了信心,也給老師們帶來了舒心。
3、開拓思想,互幫互學。
在學校開展活動的同時,積極配合家庭、社區(qū)的安全教育,擴大團員安全教育的陣地。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開展了“安全隱患大搜索”活動。根據(jù)學生們進步,推選出了“交通、水電、火氣”標兵;根據(jù)各班特色、特長,成立了“交通、水電、火氣”的安全模范班級,并在國旗下講話宣布,成為全校學習的榜樣。
(二)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安全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任務,更是每位家長的首要任務和責任,因此學校請來交警支隊和消防支隊的教官為家長上課,組織家長參加經驗交流活動,引起家長們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重視,同時通過交流和總結增加教育內容和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其次,還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參加學校組織的隊活動,如家庭安全知識競賽、“生活折射”小品表演等等。使學生和家長在活動中加強了安全教育的力度,把所學的轉化為自身的保護能力和內在修養(yǎng)。還向家長分發(fā)一些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小資料,如:家庭安全教育十招,家庭安全教育重點。
(三)安全教育離不開社區(qū)的配合。
學校、家庭與社區(qū)三方面通力合作,把安全教育貫穿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一年有160多天在社區(qū)度過,在這段時間里往往沒有老師和家長的陪同和照顧,完全靠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來支配。由此可見,社區(qū)安全有效的教育和組織活動是不容忽視的。因此社區(qū)與學校就充分利用宣傳陣地宣傳各類對學生個體活動有幫助的安全教育內容。
暑假是雷雨的多發(fā)時期,很多孩子往往獨自在家,因此社區(qū)在放假開始之前,向學生們宣傳了《雷雨來臨之前的行動》、的安全措施。
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實施方案
法 門 二 中
2014年9月
第三篇:增強法制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增強法制觀念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增強法制觀念 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當文明學生,接受健康的思想,并時刻以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為準繩,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監(jiān)督自己的行為,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長。這是我們學會做人的前提。我們應該懂得,法律和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雖然在某種程度上約束了我們的行為,可它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我們的合法權益;我們更應該懂得,遵守校規(guī)校紀是每個學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為保證人們正常的生活,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與此同理,在我們學校的學生,最基本的就是應該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福臻中學一日常規(guī)》。遵守校規(guī)校紀,對于學校工作正常展開,對于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都至關重要。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要敢于吃苦,做事要有恒心。他們教育我們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如何禮貌待人。然而,隨著我們年齡漸漸增長,時光的流逝也帶走了童年的幼稚。長大與成熟之后,我們的心靈是否依然潔凈?
我們捫心自問,重新好好看看《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福臻中學一日常規(guī)》之后,你我他,我們又有誰完全做到了呢?
就在我們身邊,違反紀律的事不是屢見不鮮嗎?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規(guī)校紀大不了被老師批評,沒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習慣成自然,違紀就會逐步成為違法,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以后到社會就可能做違法的事。一個從小沒有遵紀守法的意識與習慣的人,長大了很難說他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蛟S你會說:“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然而同學們,如果我們因此就不去努力做,我們又怎么能夠成為合格的中學生呢?
為了我們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我提出以下幾點:
1、要樹立一個正確的道德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要合乎道德規(guī)范,只有遠大理想的人才能勤奮刻苦、奮勇拼搏,體現(xiàn)自身價值。
2、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認真履行學生的一日常規(guī),用校規(guī)校紀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嚴格遵守。因為遵守紀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
3、要學會對自己行為的控制,增強法制意識。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
4、因小事激化同學矛盾,雙方都要退讓一步,積極化解矛盾,雙方應該冷靜地處理,而不能說一些刺激性的話語、做一些挑逗性的動作而激化矛盾,更不應該大打出手,造成嚴重的違紀現(xiàn)象。如果盲目沖動約請校外人員,性質會發(fā)生更嚴重的變化,將會受到學校的嚴肅處理,直至法律的嚴懲。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只有努力去做好應該做的事情,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懂得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提高分辨是非區(qū)分善惡的能力,遵紀守法,文明修身,才能有正確的道德行為能力,也才有可能成為真正合格的中學生。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爭當文明的新時代好少年吧!
謝謝大家?。?/p>
第四篇: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精)
初二政治教案: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知道未成年人應受到哪些方面的保護。
2、逐步提高依法保護自己,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能力。
3、積極配合社會各方面的保護,并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使自己健康成長起來。
教學重點:增強自己的保護意識和能力 教法 :
情景討論法 教具 :
投影儀 新課:
一、導入:前面我們學習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它對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方面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都提出了要求,但是這是否就可以說保護為成年人成長就是家庭, 學校, 社會和司法部門的事,與未成年人無關呢?在這方面還應有一個主要的參與者,它是誰?(學生思考回答)。這個參與者不是別人就是未成年人自己。因為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時時刻刻呵護著未成年人,只有未成年人自己增強保護意識,才能有效地防范來自社會生活中的侵害。
二、新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請看下面的情景 學生表演:
情景
一、下午放學后,在校外200米處,一社會青年截住一個學生:站住,跟我到那邊去。生:
干嗎呀?
青年:少廢話,借我點錢!生:
我沒有。
青年:拿不拿,找揍那!生:
別打別打,我有我有。(從兜里拿出200元錢)青年
早這樣不就好了嗎。滾!
生: 真倒霉,好不容易攢了200元錢,就這樣沒了,真窩火,不行我得想辦法把損失找回來。怎么找呢?對了,他們劫我的,我不會找小學生劫 去嗎?對,說干就干,走。
學生分組討論:這個學生的做法哪些是值得我們吸取教訓的?
哪些做法是不正確的? 生說:上學不要帶太多的錢。
不要和別人比吃比穿。
最好不要單獨行走。
別人劫他錢是違法行為,他不應該再去劫別人,那樣他就違法。
師:我們應該吸取他的教訓,作為中學生要依法自律,特別是在自己受到不法傷害后,要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不應再做出違法的事情來。板書:第一,要依法自律
社會青年在學校門口劫錢的事情時有發(fā)生,有時候我們的學生表
現(xiàn)得非常勇敢,可后果有怎樣呢?請看: 情景
二、放學后,學校門口 青年; 小同學,那邊有人找你。生:
我不認識你
青年: 走吧,那邊的人你認識。(到了拐彎處),把錢拿出來!生:
告訴你,我不怕你。
青年: 呵,今天碰上不要命的了,哥們上呀(又上來幾個青年,把學生揍了一頓,并搶走了學生的錢)
學生分組討論:
1、這個案例中有什么需要吸取的地方?
2、為了避免侵害或將侵害降低到最低點,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生:不要和陌生人走。放學應結伴行走。
遇到這種情況要呼救。不要與搶劫者糾纏,不要不分時機硬頂硬抗,落得既被痛打,財物也被搶的下場。遇到這種情況要運用平時所學的知識與犯罪分子周旋,為自己創(chuàng)造有利的逃脫時機,盡快逃脫。
在被害后,記住犯罪分子的特征盡快報告有關部門,爭取早日報案破案。
師: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告訴老師和家長,千萬不要忍氣吞聲否則會受到更大的傷害??赐队埃?/p>
案例:某中學初三學生小殷,多次受到三個不法分子的勒索。第一次,他們要他叫50元“保護費”,聲稱不給就要打她,不準她上學,他只好把存起來的零用錢給了他們。三天后,他們又要她交出100元,聲稱不給便要劃破她的臉,她只好偷偷地向別人借錢,湊足錢款給他們。但過了不到一個星期,這些人又來脅迫,要她交出500元,小殷實在湊不夠這么多的錢,他們便把她劫持到一個旅館,企圖侮辱她,幸被旅館保安人員發(fā)現(xiàn),才把她救出來。討論:不法分子為什么能再三勒索小殷? 生:因為她太軟弱,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出事之后她既不告訴家長也不告訴老師,沒有得到別人的幫助。
正是由于她的軟弱,才使得犯罪分子得寸進尺十分囂張。師問:我們應當從中吸取什么教訓呢?
生:遇到這種事情要及時和家長或學校取得聯(lián)系。生:可以和好朋友說,請他們幫助出主意。生:應該報警。讓警察來抓他們。
師歸納:我們應從小殷的事件中吸取教訓,首先要有維權意識。壞人向她要錢,是侵犯她權益的行為,我們對此應有維護權益、設法與壞人作斗爭而又保護自己的意識|;二是要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用法律給自己撐腰,不要逆來順受,再三受辱;三是要有正確的保護方法,如:可以向司法機關報案,可以向家長說明,或向學校說明,或請同學出主意,可以向周圍過路人求援等等??傊且\用法律保護自己,學會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使自己不受到傷害。板書:第二,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再看下面一個案例: 投影:
放學路上,初一學生小軍,要和同行的同學比賽,看誰能用石子擊中過往的車輛,結果一輛軍用卡車的玻璃不幸“中彈”。小軍被民警帶到交通中隊,并通知家長來接受制裁。媽媽聽了事情的原委,一怒之下,狠狠的把小軍打了一頓。事后小軍媽媽意識到自己失控了,誠懇地向小軍檢討自己的粗暴,認真地與小軍分析可能發(fā)生的嚴重后果。小軍明白道理后,再也沒有犯過同類錯誤。學生分組討論:
(1)請指出小軍媽媽哪些做法是錯誤的,哪些做法是對的。
(2)你曾經有過類似小軍的過失嗎?假如家長不是講道理,只是粗暴地把你教訓一頓,你該怎么辦?
生說:小軍媽媽聽說后,一怒之下把小軍打了一頓是錯誤的,因為這時小軍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光打他是不解決問題的。后來小軍媽媽向小軍承認錯誤,并與他一起分析事情可能造成的后果,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它可以讓小軍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吸取教訓,以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生:小時候有一次我想要一個玩具,媽媽不給我買還打了我。師:那事情最后怎么解決的呢?
生 :我就坐在地上不起來,大哭不止,后來我媽就給我買了。師:看來最后還是你勝利了,其他同學再談一談。
生:有一次家長會后,我爸爸回家就把我臭罵了一頓,因為我有一門功課不及格,還和同學打架著。要不是我媽拉著,我爸非揍我不可。師:事情后來怎么發(fā)展的?
生:我把自己關進自己的房間任憑他們怎么叫就是不開門。后來還是我媽媽站在門前給我講了不少的道理,我才知道今后我應該怎么做。
生:我的家長從來不打我,遇事總是給我講道理。有一次我和同學鬧別扭了,幾天都不說話,我媽媽知道后就幫我分析我哪做得不對,還告訴我同學間要學會寬容,后來我和同學就和好了。從此以后我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告訴媽媽,因為媽媽可以告訴我怎么去做。
師:不同的家長在處理問題時可能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是在有一點上他們是相同的,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在各方面都表現(xiàn)得很好。中學生雖然在自己心理上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獨立意識逐漸增強了,但是由于年齡、閱歷的原因,在很多方面還表現(xiàn)得很單純和幼稚,因此還離不開家長和學校的幫助和教育,如果發(fā)生了什么情況應及時和學校、家長聯(lián)系,否則會發(fā)生危險。同時由于我們還年少,在許多問題上還不能正確對待,正確解決,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家長和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但是如果他們的做法侵犯了我們的權益,我們也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板書:第二,要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師:實際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許多具體情況,在不同的情況下如何實施自我保護呢?下面我們看幾個具體情景。生表演:
情景
三、在一次郊游時,一個同學與老師和同學走失了,來到一個陌生的場所,身邊只有一部投幣電話,而他手中卻一分錢也沒有。討論: 他應怎么辦? 生:向過路的人求救。
不能向過路人求救,要是遇到壞人怎么辦?
他可以打110,向警察求救,遇事找民警,110不收錢。
師:同學們說得對,遇事找民警這是最好的辦法,即安全又可靠。
這是一種保護自己的好方法。
有時在公共場所,好朋友相遇,在聊天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呢? 生表演:
情景
四、在公共汽車上,同學甲和同學乙相遇,甲 告訴乙自己搬新家了,邀乙到他家 來玩,乙問甲地址。討論:
甲應如何告訴他。生:趴在他耳朵邊小聲說。
給他寫在紙上。
下車再告訴他。
回家給他打電話。
約個地點去接他。
師:總之,可以有許多方法,但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公共場合說出自己家的一些事情,以免招徠不必要的麻煩。
師:我們的同學為人都非常熱情,看到別人有困難,特別愿意上前幫助,但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要注意保護自己。請看下面這個情景。情景
五、某同學一個人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一個開車的陌生男人攔住了他:小朋友,我想去云崗,可是我不認識路,你上車帶一下路可以嗎?
討論:他應怎么做?
生:給他畫一張圖。
告訴他按著公共汽車的路線走。
讓他去問大人。讓他去找交警。
師:
可以有多種辦法,但就是不要上么生陌人的車,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有時你一個人在家,遇到事情怎么處理呢?請看: 情景
六、星期天,爸爸媽媽去奶奶家了,這時有人敲門,來人自稱是爸爸單位的同事,給爸爸送點東西,要求你開門。
討論:
這個門開不開。
生:
告訴他爸爸媽媽正在休息,讓他待會再來。
問他爸爸叫什么名字,他又叫什么名字,給爸爸打個電話核實一下是否有這個人。
讓他把東西放在門口,等他走了再拿進來。
師: 當你一個人在家時,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一定不要把陌生人放進來。? 師:通過上面的情景表演和大家的討論,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學生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中學生要依法自律,做到法律要求做得必須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堅決不做。
無論我們在哪遇到什么問題,都要及時和家長或老師聯(lián)系。
通過上面我們就一些情景的討論,知道了在一些具體情況下要學會保護自己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為中學生應該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但是,同時社會又是復雜的,在生活中還會遇到許多具體情況,我們要不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鞏固p90 頁探究與實踐,第三題 作業(yè) 練習冊
p42頁第四題
板書 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第一,要依法自律 第二,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三,要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課后小記:為了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有效的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我國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使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保護未成年人不僅是國家的事社會的事,更是未成年人自己的事,所以教給他們一些具體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有助于他們在社會生活中,能夠靈活的解決問題,能夠實施自我保護。在準備本節(jié)課時,學生們對情景表演很有熱情,他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又加進了一些情節(jié),使得情景表演生動具體,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傊ㄟ^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有所提高,但愿他們在生活中能夠切實做到自我保護,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第五篇:《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教案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提高辨別是非能力及用法律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本框內容是第六課思想教育的落腳點和歸宿,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述,或者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與問題,通過與學生一起討論,共同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充分認識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引導學生珍惜和運用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依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教學重點:
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相結合
教具準備:課件、《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前面我們學習未成年人保護的的哪些內容?
下面看案例:投影:2001,洛陽市3名小學生在金某違法經營的電腦游廳打游戲時,因欠交2.5元,竟被金某用刀殺害?!?/p>
討論:這案件給我們什么啟示?
歸納:--未成年人保護法關于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不只是家庭、學校、社會及司法機關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自己長本事,提高自己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才能有效地防范來自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侵權侵害,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板書)
1.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十分必要(板書)
討論:中學生應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要求分組討論,各組推舉一位同學發(fā)言)
師進行歸納,除點明書中觀點,要做相應的補充。
2. 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板書)
(1)要依法自律。除書中列舉的不良行為外,投影:《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關規(guī)定:不許曠課、不得偷竊、嚴禁攜帶管制刀具等不良行為。
(2)要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文字資料:(新聞調查)---《網癮少年》。吳穹在網吧玩7天7夜,被挽救 的事。.......
討論:應怎樣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師歸納:獨立自主意識與父母、老師教育并不矛盾。
練習:在下列選項中,未成年人對待家長和教師教育的正確做法有:()
a.做任何事情都不必經過家長或老師的同意
b.虛心接受家長和教師的正確指導
d.采取自己獨立思考與尊重家長、教師的正確意見相結合的方法
(3)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請同學舉身邊事例來說明。(可用小品形式)如:父母不讓你上學怎么辦? 你去商場買東西被懷疑偷東西而被保安搜身怎么辦? 遇壞人暴力侵害要怎么辦?
除了以上幾種外,你有沒有其他好的方法?(請同學回答,力求有各種不同方法)
小 結:(略)
布置作業(yè): 活動題:調查本校學生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現(xiàn)象和行為的 情況,學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